占城一下,張明兵鋒繼續向南。不等他南下,暹羅,真臘,各國就已經派人過來了。
如果說,安南之戰的時候,這些國家還沒有反應過來。還情有可原,畢竟,安南在地理版圖上與其他國家與山川相隔。
并沒有直接連通。
但是占城就不一樣了。
占城與暹羅,真臘在地理上,緊密相連,相互征戰。
占城與真臘,暹羅都是印度教國家。
他們之間,還有聯姻。
這種情況下,由不得他們不重視。燭之武退秦師的典故,這幾個國家不知道了解不了解。但是他們做的事情,就同出一轍。
這幾個國家,籌集了一些,糧草金銀來勞軍了。
這一下子,讓張明為難了。
他們盡起舉國之兵,與張明對陣。也不過是反手破之而已。但是,這個情況讓張明很是為難。
張明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好在鐵鉉知道之后,立即去占城匯集暹羅,真臘等國的使者。
只說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打擊海盜這一件事情。
前文也說過,要在各國經商,不打點當地貴族,是完全不可能的。畢竟,在大明境內還有很多車匪路霸,讓人不得不賣面子的地頭蛇。
更不要說海外了。
海外的情況,只比大明更差,不會更好,就是大明自己的商船,搖身不變做上一票的也不少。
更不要說,這些藩國了。
不客氣的說,雖然他們向大明稱臣,但是大明朝對藩國的管理,是厚往薄來。幾乎不怎么管。也就是真出了事情,大明的達官顯貴們,是很難從暹羅,或者真臘朝廷內部下手。弄急了,不過是派人去殺人。
用刀槍說話。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成本的。派人殺人報復,也是需要成本的。
即便是大公司權衡利弊之后,最后只能讓給這些地頭蛇一些份額。甚至這種情況下,縱然暹羅國主等人,對大明是有一定的恭敬的。但是下面的貴族們,卻沒有這些想法了。
畢竟,任何團隊之中,都是有顯眼包的存在。
大明宗室之中,有說不清,提不起的人物,而南洋這些貴族之中,更有這樣的人。在自己的地盤之中橫得二五八萬。對大明商人下手狠毒。
而今鐵鉉將這些事情全部給翻了出來,要求這些國家給一個說法,就是暹羅,真臘國王一時間也搞不清楚。
因為,敢這樣做的,都是達官顯貴,要么是國內實權人物,要么背后的后臺,就是國主自己。
他們不可能將自己的班底拿出去抵罪。否則話,不用大明來打,他們內部就亂了。
畢竟,暹羅,真臘等地從來不是真正中央集權國家。.
就東南亞來說,安南算是強國了。那是因為安南仿照中國制度,一系列體制,是南洋諸國之中,是權力最集中的。
暹羅與真臘內部情況也很復雜,各方大貴族都錯綜復雜。
國王也不是一言可決的。
鐵鉉在占城,更是有這些大貴族相互勾連。畢竟,大明對這里的統治,是夏君夷民。只是多出一個朱姓國王而已。
出賣國王,并不是不行的。
經過三個多月的縱橫捭闔。終于讓暹羅與真臘無言以對。不能交出一系列案件的所謂幕后黑手。鐵鉉自然宣布對兩國,吊民伐罪,撥亂反正。要求將兩國王室去南京向天子謝罪。
到了這個地步。
兩國王室自然是明白,決計不能妥協了。但是他們再想要頑抗,已經不可能了。
原因很簡單,進行充分溝通之后,大明天兵,筆鋒還沒有到,各地已經紛紛響應了。
張明一路破真臘,下暹羅。幾乎沒有遇見什么樣的抵抗。所過之處,紛紛出面勞軍。很多人搖身一變,成為大明的忠實臣子了。
這讓張明很郁悶。
原因很簡單,如此順利的就好像行軍一樣,根本沒有什么用處。大軍也沒有什么收入。
軍隊上上下下想著打仗,那是想得吃肉,可不是為了武裝行軍的。不打仗,就沒有戰利品,對于高級將領。已經不在乎這些一些小利。但是下面的士卒是不行的。
朝廷雖然給了不錯的餉銀。但是大部分士卒愿意上戰場拼命。可不是為了這一點點餉銀。而是為了額外的好處。
甚至張明也有幾分急何夕之所急,想為中樞弄出來一些金銀。這也不行了。
好在,當地貴族們也是識趣。
自然知道給大軍上供。以保平安。
這才算是勉勉強強的將事情給打發了。
就這樣,后世泰國柬埔寨湄公河三角州乃至于老撾廣大地區,就這樣進入成為了大明的版圖。
張明打進暹羅之后,拿下暹羅都城之后。準備向西進攻,進攻緬甸。
在古代緬甸與暹羅一直是一對冤家。而今,緬甸內部分裂成好幾個國家。而暹羅是比較強盛的。以至于暹羅對緬甸方面保持強勢。
張明自然想要立更多戰功。
只是,不用了。因為沐春已經從緬甸方向打過來。
沐春從云南進攻緬甸一戰,也沒有什么好說的。從地圖上看,緬甸很大,條條框框,但其實真實行軍打仗,不過幾條路幾條河而已。
大部分熱帶雨林,根本不能行軍。
很多事情避無可避,無非是幾處要點爭奪戰。
這對大明軍隊來說,根本沒有什么問題。列陣而戰,火銃齊射,緬甸軍隊根本沒有見過。幾輪下來沒有不崩潰的。
固守堅城,從后方拉來火炮轟擊便是了。
且不說,緬甸的城防如何,即便是大明最堅固的城墻,也不可能承受火炮持續不斷的轟擊的。一旦攻破,下面的事情,就不用說了。
當然了,沐家對緬甸方面可要比張明要兇悍多了。
原因也很簡單,沐春所部軍隊之中。有大量土司。在黃子澄的調度之下,大量云貴土司,從本地出來,跟隨大軍南下。而西南很多土司的地盤,也就不削而削了。
黃子澄更是在貴州建立了好幾個新府,雖然每一個府下面一兩個縣,但是管轄地盤很大,而且各地土司主力都走了之后。留下來的也就變成老弱病殘。更不敢反抗朝廷。
除非那種真正在深山老林之中,進出不方便。甚至整村死絕了,外面也不知道的地方。其余距離道路比較近,路比較好的地方。
都進入大明朝廷的管理之中。
當然了,貴州土司與府縣并存的局面并沒有結束。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會結束。但是那種動輒能拉出數萬大軍的土司卻不存在了。
即便這數萬大軍僅僅是壯丁而已。
遷徙,分割,改土歸流,等等手段。也算是真正確定了貴州布政使。而不僅僅是一個虛設的省級單位。在須知在明代前期貴州布政使,下轄不過數縣,甚至不如尋常地方一個府。連省一級別的科舉考試,都要與云南一起在昆明考。
可見貴州之落魄。
而今,不管怎么說,貴州的架子算是搭建起來了。
正因為黃子澄的政策。
所以,沐春南下不可能對緬甸當地保持寬容。無他,他背后很多土司,都跟著搶錢搶
地搶娘們的。
沐春高抬貴手,這些跟隨沐家的土司怎么辦?
須知,黃子澄這樣做下面的土司也不是都愿意的。廢話,不管對地方豪強,還是土司來說,去另外一個地方重新開始,其實都不是一件好事。
會大傷根基的。
如果不過是黃子澄,軟硬兼施,他們豈能愿意。硬的不用說了,自然是大明的軍隊。在緬甸維持幾個軍,后勤線太長了,是有些困難的。但是在貴州維持幾個軍,卻是毫無問題的。
軟的自然是承諾,他們到了緬甸大規模補償了。
不取之緬甸,如何補償這些土司。
沐春手下不容情,自然讓下面人拼命的反抗。不過,這些土司軍隊也不是吃素的。又大明供應冷兵器,洪武時期的長刀長槍鋼弩。放在倉庫之中,也是放著,作為獎勵給了這些土司。
這些土司在打法上與緬甸當地軍隊,并沒有什么區別。不過有了裝備上的優勢。自然能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而且避免了明軍的傷亡。
一些巷戰,治安戰,清剿戰等必須短兵相接的戰事,讓這些土司兵去做便是了。
大明天兵更多時候,做催敵鋒于正銳,或者用火炮攻擊堅城,提供火力支援,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土司兵了。
事實證明,沐春這種模式是相當可以的。
一路上大小戰事不斷,可比張明精彩多了。但是結果,傷亡一匯總,不過一百多人。其中大部分還是疫病而死,算是非戰斗減員。真正戰死的倒霉蛋,不過是幾十個而已。
在這個時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奇跡了。
當然了,死了那些土司兵,朝廷是不計算統計數字之內的。
更重要的是,死的人更少,但是戰利品更多。
因為土司兵們是很沒有矜持,也不在于什么尊嚴。更沒有什么軍紀,所過之處,慘不忍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