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四十二章國會章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公務員 >>大明公務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國會章程

第四十二章國會章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名劍山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穿越 | 大明 | 扮豬吃虎 | 名劍山莊 | 大明公務員 

定國是會改為國會。

五年一屆。與首輔任期重合。每一任新首輔上任。老首輔卸任,或者連任,必須在國會上進行。

同樣當時也會就首輔任期之內,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討論與表決。

如果國會議郎不認同首輔人選,也可以提出彈劾,首輔需要在國會接受質詢。

但是首輔任命權還是在皇帝。這一點不容置疑,當然了,如果皇帝信任國會的話,也可以換首輔。這是皇帝的權力。

只是權力的博弈。從來不在章程之上。

這一點何夕心知肚明。

國會開會期間,議員可以查閱幾乎所有的國家檔案。享有七品官員的待遇。而且即便有罪,也必須讓開會去除議員身份之后。才能下獄。等等。

對于這些,與會人員已經很清楚。畢竟定國是會上很多事情都已經有些表現了。

最重要的,就是議員怎么選?

這才是所有人都關心的。

最后提出的方案是,第一,爵位。凡是世爵。伯爵以上,自然擁有議員身份。

畢竟何夕已經改革了爵位體系,擁有爵位的人,大概有數千人之多。不做限制,這樣的國會就不會開了。

第二,就是致仕的二品以上大員,自動擁有議員身份。

這也是必然的。

在何夕這里,國會的本質就是統戰。將大明有聲望有影響力的人,就活力的集團,大明朝廷體制外的力量。籠絡到手中。

勛貴是軍隊的主體,軍隊的聲音,誰也無法忽略。同時,文官大佬們的聲音,也不能忽略。

更重要的是,是給致仕首輔大學士一個位置。

不過,有一個情況也需要注意。那就是這些人其實未必都能參與會議。

無他,文官們真到退下來的時候,必定七老八十了。哪里有那個精力來開會。

第三,就是地方上的議員。

每一個府都推舉一位。一共三百多位,當然了。這個數字還會增加之中,海外藩國每國有一位,原則上是各國國王指定。

這方面規定就比較詳細了。

要先由縣令在本地組織一個會議,選出本縣的代表。如果縣令強勢,那就縣令指定,如果縣令不行。那就當地頭面人物利弊權衡。

然后越過府一級,直接到省一級別。

省一級成立議會。各縣的代表在省里開會,選出每一個府的代表,進京開會。

這樣的會議原則上在國會開會前一年。當然了,省議會的代表在省里開會的時候,也享有一些待遇,同時,也可以向省里提意見,代替地方發聲等等。

在何夕的預計之中,未來會形成,縣,省,國,三級議會。

之所以忽略府,一方面是建立太多的層次。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虛化府一級別。加強省一級別的權力。

地方上的議員只有一任,每一次開會之前,都會重新選的。

第四,就是皇權特許。

也就是皇帝特別指定的議員,這是皇帝本人的權力。

這一次定國是會之中,因為南北戰爭。文官大佬,與軍中勛貴的數量明顯不夠。無他,北京的文官體系其實很年輕的,最大的大佬,就是何夕。而南京這邊的文官體系,被丁顯給清理的差不多了。即便有留下來了,這些人也不敢充當大佬。

所以,以地方豪強為主。

但是將來很明顯不是這樣了。

只是如此一來,國會人數就大增了。

這也是何夕發現的一個小秘訣。那就是人越多,似乎越容易

操控。人數越多,每一個人單獨的意見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何夕作為作為會議的組織者,就更容易用各種章程與手段來保證,議題的結果是自己想要的。

這或許就是民主的秘密吧。

所以,何夕就決定擴大會議人數。

當然了,也通過了決議,在南京中修建會議場所。要能容納一千多人開會。這其實也是一個很難的課題。畢竟,在沒有擴音設施的情況下,一千多人的大會場,讓聲音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之中,想想就不容易。

這一項工程,對建筑工程,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同時何夕決定設立常設機構。也就是國會辦公廳。

直接負責議員身份的確定。更替,領導下面的議會,并負責五年一度的國會組織。

這一件事情,自然是蜀王負責的。

其他種種細則就不多說了。

只能說這些章程公布之后,那是幾家歡喜幾年愁啊。

整個國會議員分成為兩部分,也就是替換的,與不替換的。雖然在一個會場開會,但是其實經緯分明了。文官元老的產生是需要時間的。而今影響還不大。

對于勛貴們來說,卻是極大的利好。好處最大的,并不是那些國公,而是下面的伯爵與侯爵們。

無他,對于國公們來說,參政議政,向朝廷建言的權力,他們本來就有啊。只要不是剛剛繼承爵位的毛頭小子,朝廷做重大軍事決策的時候,一般都會派人去問問。或者下令讓他們就某事發表意見。

國會議員的身份,對他們來說是錦上添花而已。但是對一系閑散貴族們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好事。

很多伯爵雖然有爵位在身,但是如果軍中的關系斷了,其實也就沒有多少人看得起了。畢竟已經人走茶涼了。權力這東西,并不是誰官大,誰的權力就大,誰爵位高,誰的權力就大。那是要看具體情況了。

而今卻不一樣了。只要是伯爵,就是國會議員,最少有一項權力是保證的。那就是告狀的權力。

惹急了,在國會上,告某官一狀,估計這個官員必須到國會去給上上下下解釋,不死也要脫層皮了。

而且文官大佬的議員身份,是不能繼承的。但是勛貴的議員身份是可以繼承的。如此一來,勛貴立即成為大明特殊的存在。

對于穩定軍心,也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就這樣,這一場定國是會終于結束了。

各地人員也都開始陸陸續續的離京了。

燕王離開南京的時候,何夕也去送了。只是當時并不知道,這是燕王與何夕最后一次見面。也是燕王最后一次來南京。

從此之后,燕王與中樞的關系得已確定,雖然彼此之間,并不是沒有出什么齷齪事情,但是都壓制在一定程度。而燕王也確定了西進,再西進的策略。

雙方沒有根本上的利益沖突。所以矛盾能夠壓制下來。

終燕王一生,都沒有什么問題。只是燕王之后,就不大好說了。

陸仲亨卻沒有離開南京。

雖然陸仲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確定了異姓功臣的海外封地。而陸仲亨也以年老功勛,賜一塊海外封地。就在馬六甲半島上北邊。

距離新州并不遠,也就是說,陸家看似讓出了新州,但是依舊是新州的低頭蛇。

這個決定是朱雄英做出的。得到了何夕的認可。

而何夕之所以認可,不是因為陸仲亨做的事情,而是陸仲亨的身體。

人才是家族興旺的第一因素。

陸仲亨在,他的陸家是一個概念,陸仲亨死了。他的陸家又是一個概念,陸賢身為駙

馬,能力手腕,其實都不錯的。

來內閣當一個大學士,也未必不能。

朱元璋選女婿的眼光,未必多好。但是也沒有差到什么地方去。

但是不管怎么樣?陸賢是萬萬不能與他父親相提并論的。

而陸仲亨的身體本來就不行,又千里迢迢的來到南京開會,其中各種勾心斗角,非常消耗精神。會議還沒有開完。陸仲亨的身體就有一些支撐不住了。

還好南京的醫療資源是天下最豐富的。這一點上,即便是北京也不能比。

南京太醫院的太醫們對陸仲亨進行會診,得出的結論是,陸仲亨需要靜養。他好好養病,在南京治療,是可以多活幾年的。但是回南洋,就等著收尸吧。

且不說,陸仲亨本人更適應中原的氣候。單單說醫療條件就不行。

南京的醫療資源,是從十幾年前開始,一點點的開始積攢起來,雖然戴神醫而今已經仙去了。但是戴神醫的徒子徒孫們還在,他們一些人的手段,已經不下于戴神醫了,算是得了戴神醫的真傳,至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一件事情,還需要看時間了。

畢竟醫生是很吃經驗的。或許等戴神醫的徒子徒孫,到了戴神醫這個年紀,會出現幾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人物。但是而今,卻是沒有的。

這些醫生是不可能跟隨陸仲亨去南洋的。畢竟南京的達官貴人們也需要他們。再說,這也不僅僅是醫生的問題,這些年,太醫院在打造醫療器械,提取新藥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有很多新玩意,都是不可能帶到南洋的。

所以今后陸仲亨只能留在南京了。甚至太醫院的人暗示,即便陸仲亨留在南京治療。但也是拖時間的事情。至于能拖多少,就要看天意了。陸仲亨自己都已經明了,他已經開始在明孝陵附近尋找墓地了。

這種情況下,放一放陸家也是自然的。陸家巔峰期已經過去了。


上一章  |  大明公務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