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四十一章沉重的債務負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公務員 >>大明公務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沉重的債務負擔

第四十一章沉重的債務負擔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名劍山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穿越 | 大明 | 扮豬吃虎 | 名劍山莊 | 大明公務員 

何夕將整個鐵路修建計劃公布出來后,幾乎整個定國是會都震驚了。總體上,下面大部分的提議只要不是太不靠譜,都被批準了。

如此龐大的計劃,讓上上下下的人覺得,不真實。簡直就好像是在做夢一樣。

能來定國是會的人,都不是傻子,只需簡單計算一下,他們就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何夕這個計劃,給未來大明增添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簡直是還不清的那一種。

只是,這關他們什么事情?

是的,關他們什么事情?

大部分從地方挑選出來的豪強們,他們首先考慮的從來不是朝廷的。是的,這些人之中,固然有一些人還是有家國情懷的,但是不多。

真的不多。

畢竟,他首先要考慮的,其實并不是國家會怎么樣?而是自己會怎么樣?在朝廷這樣的政策之下,對自己有什么好處。畢竟,他們每一個人下面都有一大幫子人。

不將下面的人給安頓好,他們自己都不會好過。

權力擁有者只會對自己的權力來源負責。這些人或許還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已經在用這個思路思考了。

他們的權力在哪買?并不是大明朝廷。而是他們自己擁有的實力。他們是有實力被朝廷邀請過來的,而不是相反。

他們的第一需求是保住自己的實力,而不是相反。

有實力,就有地位。而他從朝廷這里搞出來政策,對他們有好處就行了。至于朝廷收不收得了場,是他們需要想的嗎?

官僚們的權力來源于上,所以官僚很容易忽略下層百姓的利益,用來討好上面。但是這些人,說國會代表也好,議員也好,他們的權力來源在于下層。看似只需要向自己支持者負責,但是他們的支持者,不等于絕大多數百姓。

天然有分裂傾向。

所以,古代中國最忌諱黨爭,因為一旦黨爭了,官僚體系就要對下負責,而不是對上負責。那么國家體系內部撕裂。

這也是何夕思來想去,為什么要加強皇權的原因。

因為除卻皇權,何夕很難找到一個最大程度與廣大百姓利益貼合的權力運作方式。就皇室來說,只要明君,就知道他的利益與底層百姓高度重合。

世家做大也是一樣的。

中國太大了。以至于各地方上,不得不存在一些地方利益集團,而中央政權不打擊這些利益集團的話。這些利益集團是可以成立一個新的政權的。各地都是有這個基礎的。畢竟中國分裂政權也是不少的。

在別的國家,或許只有少數部分可以組成一個國家。就好像法國,只有巴黎。這是天然的也是必然的。法國人自己都將法國分成巴黎與其他。

這種情況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很早就是了。

而中國放任地方權力,那就是幾個新的國家,不知道幾人為王,幾人為皇。

所以,漢代確定打擊豪強的政策,塑造了真正的大一統。

中國古代的政治體系,簡直太精密了。很多東西,你想到的,古人早就替你想過了。這也是何夕最終否定了議會制度的原因。

中國人不理解為什么英國這么多年了,還是英倫三島,內部還有分裂傾向。其實,這種中樞與地方的權力邏輯,是其中問題之一。

所以,定國議會將來怎么樣?都必須是內閣體系的對立面,作為制衡內閣體系,制衡行政體系而存在。而行政體系,看似失去了一些重大事務的決策權。但是實際上,他們才是大明體制的核心。

不過,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最少,新皇普施恩澤,天下同慶。這些地方豪強得了朝廷的好處,想要朝廷政策上的傾斜。自然要擁護朝廷。

他們就能代表地方上絕大數百姓,所謂的民意。

有他們的支持,地方上就不會出什么亂子。

何夕在將整個行政體制改革推行到地方的時候,也會順利很多。

當然了,新的制度代替舊的制度,不會一帆風順的。

何夕為了這一次改革,做了很多事情。從中央到地方的改革,不僅僅是一次改革,也是***對原來南京政權的清洗。是新思想對舊思想的淘汰。要做這一件事情的,不僅僅是何夕自己,還要所有從北京出來的人。

而他們就是現在大明朝廷的核心。

所以,這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何夕輸的可能性不高。只是,這一次改革,對地方豪強也是有一些影響的。

畢竟,這不是簡單的新法代替舊法。是一次徹底的洗牌,利益重新分配。地方豪強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

只是好影響,還是壞影響就不好說了。

丁顯的做法已經告訴何夕了,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的。民風如此羸弱的江南,都能搞出流血事件,不要說其他地方。

所以不能將人逼到絕路上。

這大規模的投資,本質上也是一種贖買。在此何夕也要謝謝朱元璋。朱元璋已經啃了最硬的骨頭,那就是土地的問題。

雖然說,建文三年的時間,有所倒退,但是底子還在。土地賦役上的事情,何夕可以暫時不動,皆從舊章。只需建立起新的體系來。如此對地方豪強利益觸碰的不多。但依舊不少。

這些地方上的鐵路建設,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便利,還有大量的利益,不管是因為交通便利而爆發出來的其他好處,還是單單是修建鐵路本身,帶來的利益。

都足以收買地方上的一些頭面人物,讓他們配合新法,也是一件好事。

最少讓推行新政更順利一些。

只是代價就是債臺高筑,甚至在推行新政上花的錢,要比打仗花的錢,要多得多。

只是何夕盤算了很多。覺得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何夕將新政從兩京,向地方上推行,本質上是擴大市場的行為。畢竟,原本府縣體系之中,有太多妨礙商業的行為了。

外地商人根本不可能在地上做生意,有太多辦法,讓外地商人死的神不知鬼不覺的。甚至當地人也不會好好做生意。

做什么生意,搶得不會更快嗎?

什么叫占山為王,很多地方就是這樣的。除卻少數商道之外,物資分配根本不是以商業的方式進行的。用錢能買到東西。是后世商業發達之后的錯覺。很多人誤以為是自古以來,就大錯特錯了。

而何夕對地方改革之后能有多少作用,并沒有什么想法。最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地方政府的編制費用,很多都建立在商稅上。

也就是說地方政府收不上稅,就要裁員。裁員就代表著地方官的權力縮減。

這是他們所不允許的。

而工商業也會成為每一個地方官的考核指標之一。

他希望將來大明商人從外地來,在當地做生意,自然是需要拜碼頭的。但是拜了碼頭之后,就能正常做生意。這就足夠了。

當然了,只要鐵路能發行專門的債券。那么何夕就有辦法,將國債轉變為鐵路債,而鐵路這一門生意,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賺錢的。

這鐵路債不能說完全保本。但是大概率是不會虧的。

從這方面的利益,將國債給沖抵了。

等何夕下臺的時候,決計能

將賬做好。當然了,何夕對會還國債這一件事情,也是會努力的。盡可能將這債務填平。

畢竟,他也不想給下一任留一個爛攤子。

但是問題是,都不好說。到了最后一刻,才知道行不行。

這就是何夕想要的兜底機制。

會計也是一個很神奇的職業,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何夕在會計上面的領悟,是遠遠不如某些同行的。但是這種項目轉換,何夕自信還是能完成的。

而且不是還有好幾年的事情嗎?慢慢來便是了。

鐵路的問題塵埃落定之后,定國是會已經到了尾聲。該討論的問題,都已經討論過了。朝廷的正統性已經確立了。所有與會人員,也都很滿意。

這個時候,最后一個問題提了出來。

那就是保留定國是會。

這個意見不用何夕派人做托。就有人自己出面。畢竟,定國是會的影響太大了。這里面的權力讓很多人都滿意。

何夕并沒有直接通過,而是表現出很猶豫。

而下面的人對這一件事情,都很在意,幾乎所有人都想保留這一個會議,當然了,他們也想保留自己的與會人員的身份。

但是后一個要等定國是會能夠保留再提。

何夕與朱雄英拖了好一陣子,朱雄英才下旨,讓商議定國是會章程。

于是,這一場定國是會最后的高潮出現了。對于這一件事情,無數人都參與其中了。

只是何夕對這一件事情,才是非常在意的。而定國是會之中,隸屬于何夕陣營的人員從來不少。于是整個章程討論雖然激烈,但是都在何夕的控制之中。整個章程也表現出了何夕的意志與想法。


上一章  |  大明公務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