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仙圖第三十二章 初聞大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滄瀾仙圖 >>滄瀾仙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初聞大道

第三十二章 初聞大道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19日  作者:洛水憶浮生  分類: 武俠 | 仙俠 | 古典仙俠 | 江湖 | 熱血 | 復仇 | 洛水憶浮生 | 滄瀾仙圖 
親,歡迎光臨泡書吧!


主題模式:

恢復默認

作者:洛水憶浮生

更新時間:22121422:56


轉眼秋去冬來,當知行院里的銀杏樹落下最后一片黃葉,京都洛陽下起了第一場雪。

就在細雪紛飛中,知行院的后山曠地上,卻圍坐滿了人,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知行院的新進學子們熱情高漲,等待這一天,他們已經等了太久。

今天是知行院行院老師,著名的修行者陳桑榆講學的日子。

知行院眾多教習老師,論起傳道受業解惑,陳桑榆絕對排在前三甲,據說龍門書院開出三倍的酬金禮聘,陳桑榆不為所動。

在此之前,行院已開設了一些課程,主要教授拳、掌、刀、劍、槍法、暗器、騎射、弓法等傳統基礎武技,關于更深層次的武學修行,今天是第一次開放講學。

何安與范大志站在圍觀的人群中,這里說是知行院后山,其實就是依著圍墻的大土丘,平時長滿了低矮的灌木,如今高高的土丘收拾平整,枯草都被清除干凈,上面放了一把座椅。

在無數學子翹首以盼中,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走上高臺,他峨冠博帶,云袖廣舒,腳下踩著一雙木屐,在紛紛飛雪中緩緩走上高臺。

風吹的他衣袂飄飄,仿佛謫仙臨世一般,陳桑榆只是一登場,就贏得了下面眾學子滿堂喝彩。

“有無有,顛倒顛,妙玄玄,正道須當要口傳!順其凡,逆則仙,玄妙只在顛倒間。天地有元氣,凡人難自知,做為一個修行者,操控天地元氣,是最基礎的能力……”陳桑榆開口緩緩講道。

他的聲音并不大,可是下面的數千人卻聽的無比清晰,就好似在每個人耳邊講話一般。

他一邊說著,一邊緩緩伸出一只手掌攤開,接著天空飄落的雪花,一片一片或晶瑩、或像鵝毛般的雪花落在他的掌心。

頃刻之間,天空中無數雪花仿佛受到什么指引一般,紛紛擾擾涌向他的手掌。

陳桑榆站在高臺上,高舉一只手掌,四面八方的雪花迅疾向他掌中聚攏,漸漸形成一個巨大的雪球。

雪球懸空緩緩滾動,散發著晶瑩璀璨的光芒,這一刻,臺下眾人鴉雀無聲,被眼前場景震撼的無以復加。

陰暗的天空透出一抹光亮,太陽從厚重的云層中艱難地擠出來,清冷的陽光灑落,照在臺上陳桑榆老師身上,他朦朧的鍍著金輝的高大身影簡直如神只一般。

何安在人群中靜靜地看著,他見識過方易之與黃道公交手,也曾看過魏知臨出手教訓黃道公,所以對陳桑榆施展出的神技沒有太過震撼。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只有成為老師口中的修行者,才有機會成為這個世間真正的強者。

他仿佛看到一扇新的大門向自己打開,門內能夠觸摸到的是另一個世界,就是方易之曾經說過的另一個世界。

何安已見識過許多高手,他們毫無意外的都是修行者,自己從小就開始練功,這方面卻從未聽叔叔說起過。

何安瞥了一眼范大志,這家伙卻是前所未有的安靜,正聚精會神的看著高臺上面,臉上怫然變色。何安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見陳桑榆手掌中雪球越來越大,旋轉也越來越快,天空中的雪花依然飛舞著源源不斷地向雪球匯集,厚重如鉛塊般烏云又遮住了太陽,天色又暗了下來。

陳桑榆高舉的手掌突然握緊,復又張開,隨著他的動作,巨大的雪球驟然靜止,然后無聲炸裂開,高臺上頓時像下起暴雪,白茫茫的雪團在陳桑榆為周圍紛紛墜落,很快的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巨大圓圈。

這神奇又壯觀的一幕引起了臺下眾人山呼海嘯一般的喝彩。

“哇……太棒了!”

“啊……好美啊!”

“陳老師,我愛你!”

“陳老師,教我,教我,我也要學!”

陳桑榆站在積雪圍成的圓圈中間,氣定神閑地看著下面激動又狂熱的學子們,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

好容易沸騰的人群終于平復下來,他繼續說道:“剛才我只是演示了天地元氣的簡單操控之法,也許有些人覺得很神奇、很震撼,其實,世間萬物皆有跡可循,天地間的元氣無處不在,山林田野大地湖泊,它就在你我身邊,它如同空氣一般,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你卻可以感知它,用心神感知,以精神力操控駕馭,所謂一念之間,神通顯現,謂之神識!”

陳桑榆清越的聲音響徹在每個人的耳邊,他緩緩退后一步,坐在椅子上繼續講道:“或許……許多人對我所講的還是感到很困惑,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相傳在兩千多年前的大魏朝,某個醫藥世家里有位聰慧的年輕人,名叫呂摶。這位年輕人不但精通醫術,而且為了強身健體,他還修習了古籍中的氣功心法。他在一次尋常打坐時偶感頭頂“泥洹宮”如天窗開啟般,有一股清虛之氣,下降而遍灑及于全身。他感覺自己身體慢慢吸收著這些清虛之氣,沿穴道經脈而運行,最后匯入丹田。此后的幾年中,他按照偶爾感悟之法日夜修煉,成為了世間第一位修行者。后來呂摶開山立派,創立了第一個修行宗門真武宗,如今的真武宗內真武大殿里還供奉著呂摶老祖的畫像。”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修行界能人才士輩出,各種心法、功法層出不窮。修行者不論修行何種心法,都要從天地間吸收那些清虛之氣,后來他們把清虛之氣命名為元氣。天地間的元氣到底從何而來?無人可知!直到五百年前,靈云宗有一位叫孔道陵的長老,不知從何處得到一副地圖,據說地圖上有象形符號揭示了元氣的秘密。后來孔道陵走遍天下,尋找地圖標注的位置,探究元氣奧秘,自此不知所蹤。”

看到下面眾人聽的津津有味,陳桑榆接著說道:“修行者從天地間吸收元氣存于小腹丹田形成丹基,經丹基轉化為真氣,由識海控制真氣運轉于身體經脈,再施展功法釋放于外,又凝聚成元氣,從而形成元氣由外到內再向外的循環。”

“修行者境界從低到高,共分為六個層次,化氣境、煉神境、還虛境、合道境、真我境、真我巔峰境也就是世人常說的宗師境。尋常人修到化氣境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待到煉神境就身輕如燕,六識敏銳,在俗世中已可稱得上是一流高手。若修煉至還虛境則飛檐走壁如履平地,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再到合道境,那便是世間萬中無一的高手,若是行軍破陣即是世人口中所說的萬人敵。只是……達到合道境,有人終其一生也無法企及,也有人歷盡千辛萬苦達到合道境,畢生也止步于此,再也無法精進一步。”

“……修行之路,遙遙何其遠,提升境界,漫漫何其難!”陳桑榆口中嗟嘆,搖首又道:“至于真我境界……能修煉至此境界的人,世間罕有,每一個都是天縱之才,能修至真我境,一念可瞬息千里,舉手之間風云變幻,甚至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國之軍隊也不是不可能……而世間能夠修煉至真我巔峰境的,屈指可數,我們知行院的院長,國師李行知即是真我巔峰境界,能夠達到此境界……據說已脫離了這個世界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可以朝游東海暮蒼梧,一身神通神鬼莫測,通天徹地……”

臺下眾學子聽到這里,紛紛驚嘆不已,時至今日,大多數人才知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知行院盛名之下,果然無虛。

陳桑榆繼續說道:“這六層境界每提升一層都會有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六境之上還有境界嗎?也許有,也可能沒有,因為……千百年來無一人能突破六境。天下四大宗師,修為俱是真我巔峰境,他們修行至武道盡頭,都在嘗試摸索更進一層的境界,但探究天外之天,千難萬阻談何容易?天下宗門萬千,功法秘技又各有所長。真武宗的《真武心經》修煉后丹基容量天下第一;縱劍門的《萬劍訣》體內真氣運轉速度無出其右;佛宗的《俱舍經》修煉后識海強度舉世無雙;至于咱們知行院的《知行錄》操控元氣的變化,則是冠絕天下……”

臺下眾人聽陳桑榆娓娓道來,許多東西聞所未聞,都聽的如癡如醉。

何安默立在人群之中,悄悄運轉修習多年的心法,感受到那絲絲點點老師所講的清虛之氣緩緩匯入體內丹田,雖然面色平靜,內心卻是狂喜與火熱。多年勤練不輟的功法真的如此精妙,自己難道已經是老師所說的修行者?

陳桑榆清越的聲音再次響起:“你們究竟有沒有修行天賦,明日學院會進行測試。有的話切勿驕傲自誤,需知修行一道如逆天而行,能達到還虛境的十中無一。假如沒有也勿氣餒,此后專注于文道,未嘗不能封侯拜相,成就一番豐功偉績。凡事沒有絕對,如果沒有天賦但仍想一心修行,也不是沒有機會。一年后的新生大考,文試第一和武試第一,都會獎勵一枚還靈丹。還靈丹是生仙谷煉制的極品靈藥,無天賦者服用后有七成概率能夠感悟天地元氣,從而踏入修行之路。若是修行者服用能大概率提升一個境界,但境界越高提升幾率越低,切記,切記!”


上一章  |  滄瀾仙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