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粥也喝完了酥羽的打賞加更
167粥也喝完了酥羽的打賞加更
村里那幾個人很快撈了半桶石螺過來。石螺已經給幾人清洗過,外殼很是干凈。
石螺個頭很大,僅這么一小會。就撈了這么多,可見朱家村的河里石螺數量不少。
石螺跟春筍這兩樣單拿出來都是好東西。就算不做螺絲粉,石螺也能憑一己之力常年占據現代夜宵必點前十榜單。
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配菜有了,就差主要食材米粉。顧家村里顧卿從未見過米粉,想來朱家村應該也是沒有的。
好在,上一世顧卿的家鄉酷愛吃米粉,每日早餐,從砍肉粉、魚粉到鹵粉涼拌粉應有盡有。
對于如何制作手工米粉,顧卿也見過鎮上的作坊做過。首先將新鮮大米浸泡3小時,然后用石磨磨成米漿。
磨制過程中要盡量磨得細膩,這樣做出來的口感更佳。
磨好之后面漿不能成疙瘩狀最后將和好的漿送入米線壓榨機。
就是一個大桶,下面密密麻麻全是小孔,桶內倒入米漿。上面一塊厚重的木板壓下去,重量不夠上面的木板還會放石頭上去將米漿從木桶的小孔內壓擠出。落入下面滿是開水的鍋中。
米漿壓制成線,進入鍋中煮熟即成熟米線。再用用長筷子挑出,冷水降溫,瀝干水分使之回生,然后搓散、陰干表面水分,米線就做出來了。
同樣的方法還可以用于紅薯粉、土豆粉,也就是酸辣粉的原粉手工制作。
眼下還未立春,春筍也還未出苗,一切還早。
“朱里正,待到山上出筍時你找個人去顧家村給我捎個信,到時候我再安排人過來大量收購。”
“好好好!”朱里正等的就是顧卿這句話。
廚房內,朱萏跟朱菡兩人看著米缸啥了眼:“娘,這咋回事?我年前不是還讓人捎了工錢回來。這咋沒買米呢?”
朱母縮在一邊,支支吾吾,半天沒哼出一個字。
朱菡家中七個兄弟姐妹,如今爹娘的年紀都已經年近五十歲,家中排行最小的弟弟跟顧諾同歲。
這一大家子,大過年的米缸里竟然連一粒小米都找不出來。
“到底咋回事?爹,你來說!”
“二哥”朱家老三朱茵忿忿道:“你沒發現今日長姐一家都不在嘛,昨日長姐夫就將家里搜刮干凈連同老四年前捎回來的工錢一并給搜刮帶回娘家去了!”
“二哥,四哥你們回來有沒有帶點吃的?”朱小七知道這樣問很沒禮貌,可是他實在餓的不行,昨晚到今日他滴米未進。此刻捂著肚子,白著一張臉,餓的有氣無力。
朱菡冷著一張臉,給了朱萏十兩銀子,讓他速速去村里買些糧食、雞鴨蛋什么的回來。
“爹娘,咱們這一家子還有六張嘴要吃飯。你把老四的工錢給了也就給了,怎么還能讓他們把家里的糧食全部帶走呢?這帶走了,若是今日我未曾回來,你們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朱母抬頭有些詫異,她記的老二這孩子性格跟他們一樣軟,如今怎的變得這般強勢了?
不過強勢好啊,她就是一輩子強硬不起來,這才處處被人欺負。如今老了,還要看一個上門女婿的眼色,她這輩子是完了,以后就靠老二為家里爭一口氣了。
就是不知道那郡主好不好相處,“娘已經老了,不中用了。娘年輕時,沒法撐起這個家,現在更加……”
朱母抹了一把眼淚:“你姐她也沒辦法,咱們家實在太窮。讓你姐嫁人吧,媒婆說了好幾個,人家不是嫌棄你姐年紀大,就是嫌棄你姐兄弟太多,不愿意娶。好不容易有個肯嫁過來的,那家里比咱們家還窮……”
是啊,若不是比他家條件還差,誰又肯嫁來他家呢?
“可這做的也太過了!”朱菡跟著顧卿,潛移默化身上也有了顧卿的影子:“長姐兩口子還有老三跟著你們在家種田,老四跟著我每個月我的工錢,老四的工錢都給了你們。
可你看看,小五小六小七三個都瘦成什么樣子了?郡主家的親弟弟也同小七一般大,可人家個頭都到我胸脯了,咱們家小五都沒人家高。”
朱母被朱菡一頓數落也不吭聲,就縮墻角默默抹淚。
朱菡看的氣不打一處來。此刻他終于理解為什么有時候他們明明什么都沒做,郡主卻那么生氣,那是怒其不爭啊。
朱萏很快從村里買了不少糧食回來,他在顧家呆了那么久,知道郡主每日只吃白面,白米。
可村里吃這些的人特別少,他走了好幾家才買到這七八斤。
小黃米倒是買了四五十斤,另外又買了五只鴨子五只雞,還有二十個雞蛋,兩條魚。
這些人一看是他買,都打著十二分的熱情,拎著東西幫他送到了院子里還不肯離開,就現在院子里,伸長了脖子往里瞧。
他們可聽說了,那郡主長的國色天香,頭上帶的那首飾都是金子做的,隨便扣一點下來,都能夠他們吃一年。
朱家這小子可真是個有福氣的啊!
廚房里,朱菡陰沉著臉,舀了半斤白面加水和上,又敲了兩個雞蛋進去攪勻。
朱母默默地走過來燒火。
幾個小的看到廚房開火,立刻都圍了過來。
“二哥。這白面是給嫂子吃的嗎?”小五咽了咽口水問道。
聽他提到嫂子二字,朱菡的臉色這才好看幾分,“不是,這是給你們吃的。還有她如今是郡主,你可不能再叫她嫂子,得如旁人一樣喊她郡主!”
小五不懂,問道:“可她明明就是二哥的妻子,咱們得嫂子啊,為啥要喊郡主?”
朱菡將面餅翻了個面,耐著性子解釋道:“因為她是郡主,是皇族。而咱們只是平民。”
小五又問:“連二哥你也要叫她郡主嗎?”
“嗯!”朱菡點點頭,將面餅從鍋里盛出。幾個弟弟立刻上前,一人拿了一塊,也顧不上燙,直往嘴里塞。
“你們不燙嗎?”朱萏都驚呆了,“這是幾日沒有吃過飯了?”
“大年三十那天,長姐夫就把家中的糧食全部打包好了,只留了一小半碗小米給咱們熬粥喝,昨日連粥也喝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