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家村,天還未亮雞先鳴。
店鋪今日就該驗收,若是沒什么問題,就可以選個良辰吉日開張了。
顧卿早早起床,趁著朱菡還在洗漱,將楊沛叫過來,“楊大哥,咱們一起去一趟鎮上看看店鋪的裝修。”
“這么快?”楊沛有些吃驚,以前他也見過酒樓裝修,一般都要一個月。
“快嗎?”顧卿都覺得有些慢了,原本說好的一星期完工,因為細節問題,如今已經超了好幾天了。
幾人匆匆洗漱好,將老宅那邊送過來的牛奶以及鹵肉裝上車,急忙朝鎮上趕去。
這村里的路不是專門修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走出來的相對平坦的大道,牛車慢悠悠會顯得平穩,但馬車走的太快,就會很顛簸,顧卿一路搖搖晃晃,頭暈眼花,胃里也翻騰整個人很不舒服。
顧卿想到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她這生意往后越做越大,前來預定取貨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條路,是不是該修一下了。
當然不是修水泥路,而是將這條土路整平,然后再鋪上碎石子,就算是修成了,工序不復雜,原材料也不難找,最難的是沒有工人。
朝廷有時會修官道,都是讓牢里的罪犯,或者是讓百姓服勞役來修路,這都是大工程。
顧家村的路不是官道,官府不可能出力,而村里人力不足,這事兒要真的提上日程來辦的話,還真不是個簡單的事,等以后村里大伙兒的日子好起來再說吧。
一路東想西想,馬車很快就到了幽水鎮。
這家鋪子門口不算熱鬧,大門關著,就顯得更冷清了。
兩人推門進去,裝修的領頭人已經靜候多時了。
鋪子是兩層加一個院子,后院用來當庫房,和臨時住一下。
一樓是用餐大堂,古代的酒樓大堂都很簡單,五六張木桌子,配上長凳就算是完成了,這樣千變一律的格局在顧卿看來,沒有什么特色。
好在商城的人審美在線,進門口用屏風隔開做了一個玄關,造了一個小水池,池里養了不少錦鯉,顧卿打算開業后魚池里除了錦鯉把酒樓食用的魚一并放入其中,這樣也能告訴客人,酒樓里的食材都是最新鮮的,水池里還有一座小假山,里面放了不少假的荷葉荷花水草,顯得唯美又不失文雅。
繞過屏風后,就是正堂,擺放了六張桌子,每張桌子用屏風和綠植隔開,增加隱私性,用的全是帶背靠的椅子,座椅上墊著軟墊,更大程度提升整個酒樓的舒適度……
二樓是包間,一共是四個雅間,分成四種風格……
整個酒樓同時間最多只能承接十桌客人,聽著有些少,但考慮到酒樓是在幽水鎮,鎮的大戶人家也就那么多,這個承接量問題不大。
兩人跟領頭人交涉完,天色已經不早了,在城里買了些平日需要用的東西,接上朱菡三人打道回府。
馬車朝顧家村疾馳,半路上,遇到了一輛牛車。
這進村的道路很窄,僅容一輛車通過,一輛牛車在前面晃悠悠,馬車沒辦法加快速度。
顧卿掀開車簾看向前面:“咱村里趕牛車的幾個人我都認識,這人的背影有些眼生,楊大哥,你認識嗎?”
楊沛仔細看了看:“好像是王掌柜。”
王掌柜,就是這酒樓鋪子之前的掌柜,生意經營不下去了,于是將鋪子轉賣了。
顧卿沉思道:“他專程來顧家村,該不會是后悔賣鋪子了吧?”
兩人正說著,前面的牛車突然停下來,王掌柜轉過頭,大聲問道:“小伙子,請問這里是去顧家村的路嗎,怎么走了老半天都沒到,是不是我走錯了……咦,你不是顧娘子家的夫婿嗎……”
王掌柜看到熟人,顯得很高興。
他從牛車上跳下來,走到馬車前:“你們也是去顧家村嗎?”
顧卿掀開車簾,笑著道:“我們就是顧家村村民,王掌柜這是要去作甚?”
“這就說來話長了。”
一路慢悠悠往顧家村走,王掌柜就慢慢說起來。
祖上的茶館賣出去后,他手上突然多了一千兩銀子,就尋摸著再做點什么小生意。
試著進了一批貨來幽水鎮賣,結果賣不出去,全砸手上了,最后半價賣給了別的掌柜。
他不死心,接連又試了其他兩個生意,還是虧了。
一千兩銀子,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被他折騰掉了三百多兩銀子,剩下的錢,他可不敢亂花了。
顧卿沉默了。
原來這世上真有這么不會做生意的人。
別人做生意是愁沒本錢,這位王掌柜,是實在沒有這個天賦,要是再做生意,怕是褲衩子都會虧掉。
“祖傳的鋪子被我折騰掉了,總不能這點錢也敗光,我趁早收手了。”王掌柜長嘆一口氣,“做生意不行,那種地吧,我照著別人種田,還專門買了一頭牛,總不能就我獨一家沒有收成吧。我到處打聽了一下,聽說顧家村的田地比較多,買地不會遇到麻煩,我就來碰碰運氣。”
楊沛笑起來:“王掌柜還真是來對了地方,我們顧家村的地足足有上千畝,不過都是荒地,需要開荒。”
王掌柜眼睛一亮:“那荒地價格貴不貴,我手上能用的銀錢大概是四百多兩,能買多少地?”
楊沛:“……”
四百多兩銀子,拿來買荒地,能買四百多畝,王家才幾口人,種的過來嗎?
顧卿開口道:“顧家村到了,楊大哥,你帶王掌柜去找里正嬸,早點買了地,趁冬天開荒,明年開春就能種地了,這時間可耽誤不得。”
王掌柜將牛車停在田邊,讓牛自己吃草,然后跟著楊沛去了里正家。
里正正愁沒人買荒地地,上千畝地荒砸手里兩年了,他想著要不要去找些人來種地,給村里交地租就行,但具體去哪里找人,還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正愁著,王掌柜就進門了。
楊沛給雙方做了介紹之后,就開始談正事。
里正問了一下資金預算,頓時就有些說不出話來了,手上能拿出這么多錢,卻來村里安家落戶,這到底是圖什么?
人人都巴不得賺了錢去城里買房,結果這位倒好,賣了城里房,來村里學種地。
不過顧家村地界很大,村民卻不足,有人來落戶是一件好事。
里正表現出了十二分的熱情:“四百多兩銀子,可以買兩百多畝荒地,剩下二百兩在村里蓋一座青磚宅子,一點都不比城里差。不過,兩百畝地,至少需要十個勞動力伺弄,請問王掌柜家里有這么多勞動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