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卿在椅子上坐下來:“原來你是想當丫鬟,我跟鎮上的宋夫人有些交情,我出面說項,應該能送你進宋府做伺候人的活兒。”
“我不想去宋家,我就想伺候大表姐!”林花兒語氣堅定,“大表姐給我個機會吧。”
顧卿搖了搖頭。
她上一世已經習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一世自然也不需要丫鬟伺候。
在她家里干活的人,是她聘請來的員工,和她只是雇傭關系,哪怕是買下來的童家一家子,也只是留在甜品店里干活,并沒有讓他們伺候家中任何人。
顧卿深知一旦這些人變成了丫鬟和家丁,那么,就成了主仆關系,她這個現代人,還不習慣搞階級對立。
村里人熱熱鬧鬧,你來我往,彼此之間沒有身份的懸殊,才會讓她有歸屬感。
她面容冷漠,淡聲道:“我這里不需要丫鬟,你若是不喜歡肥皂工坊里的活計,我便找人送你回去。”
她的語氣淡漠,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
林花兒咬緊了下唇,她聽出來了,在大表姐這里她是一絲一毫的機會都沒有。
她低著頭,聲音夾雜著幾分委屈:“肥皂工坊的活計我也很喜歡,只是我覺得大表姐這邊更需要人,既然大表姐不用人伺候,那我就繼續干活了。”
她轉身回到工坊里去了。
顧卿皺了皺眉,看來她得跟顧老太太提前打個預防針了,這個林花兒,得送走。
她起身準備去后院子里喂雞鴨。
楊懷來了之后這些活兒顧卿就沒再做過了,基本上就交了給楊懷,不過今天楊懷跟著顧諾去挖野菜回來的晚,喂雞鴨自然就得顧卿去了。
她剛踏進后院,老遠就聽到豬在豬圈里哼哼唧唧,幾天不見,小豬已經胖了一圈,雞鴨更是已經到了成年模樣。
最彪悍的就是那群鴨子,每一只都雄赳赳氣昂昂,伸著脖子在后院走來走去,囂張的不得了。
“咯咯噠!”
一只母雞突然叫起來,然后蹲在了雞窩里。
顧卿眼睛一亮,家里第一批雞距今有三個多月了,確實是到了該生蛋的時候。
鴨子也是差不多大,想來應該也有鴨蛋了。
母雞白天下蛋,鴨子清晨下蛋,而且鴨比雞要勤快,說不定早就生了一些。
顧卿把鴨棚打開,讓鴨子自己出去放風,然后在鴨棚里找了一圈,竟然真的被她找到了五個鴨蛋。
鴨蛋攢起來可以做咸鴨蛋,那味道,還挺讓人想念。
“長姐,這些事我來做!”顧鈺連忙過來,“鴨棚里臟還臭,長姐快出去!”
顧卿笑了笑:“你天天忙個不停,哪能啥事兒都交給你,再說了,我打算等學堂建好之后把你跟諾諾一起送去念書,以后這家里的活兒還不是得我來做。”
顧鈺愣住了:“我跟諾諾都去念書?”
“當然了,不管你以后走不走科舉,這書都必須念到你十六歲。等你過了十六歲,如果想做別的,長姐都無條件支持你!”
“長、長姐!”顧鈺眼中爆發出狂喜,語無倫次的說道,“長姐,我一定努力念書,絕不辜負長姐花的每一文束脩錢!”
她如今每天白日里幫家里干活,晚上跟著榕哥他們去念書,每天很充實,但從未想過以后。
沒想到,長姐已經幫她將未來給規劃好了,而且完全尊重她的意愿,她何德何能能有這么好的長姐。
整整六天,肥皂工坊擴建才算徹底完工。
完工這一天,正好是顧卿規定的休息日,顧家村的主道上,也在這天緩緩出現了一輛馬車。
馬車上的人,是從汝陽城趕來取貨的商人杭煙。
她掀開馬車的車簾,看到了翠綠的山峰,看到了錯落有致的屋舍,看到了井然有序的田地……還有遠處,圍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村民。
雖然幽水縣衙設立在幽水鎮但幽水縣是整個南洲最偏遠的地方,她還以為這里會是貧困蕭瑟,人人吃不飽穿不暖,所有人面黃肌瘦。
卻沒想到,這個村莊比她想象的要富庶很多,村民們的狀態極好,雖不說個個吃的油光滿臉,可那精神氣十足。
她從馬車上下來,感受著遠處的熱鬧,田間的微風,一顆躁動的心奇異的安寧下來。
顧卿遠遠就看到了三輛馬車,馬車邊上,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
她笑盈盈迎上去:“杭掌柜這是到了多久,怎么不派個人過去說一聲。”
“剛到。”杭煙溫聲開口。
顧卿笑著道,“杭掌柜里面請。”
顧鈺早就跑進屋子里倒了兩杯茶出來,放在二人面前。
杭煙抿了一口茶,忍不住贊嘆,真是好茶,這窮鄉僻壤的茶葉,竟然絲毫不輸她們宛城。
她開口問道:“這茶葉是?”
“村里山上許多野長的茶樹,隨便摘了些回來炒成了茶葉,大家都說好喝。”顧卿面不改色敷衍過去,“杭掌柜稍坐一會,我讓人將肥皂送來驗貨。”
因為激勵措施發布,這些天工坊里人人加班趕工,日產量大大提升,庫房里的肥皂存了不少。
三種香型的肥皂,杭煙各預定了一千,一共是三千塊,工坊里的人用板車推過來,整整齊齊擺在地上。
杭煙走過去隨手拿起一塊,輕輕拆開包裝紙,聞了聞香型,又試了試硬度,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她將取貨單拿出來,然后交付剩余的尾款,尾款是一千七百一十兩銀子,一千兩的銀票,加上七百多兩的銀子,全部放在桌子上。
楊沛清點貨款之后,回收取貨單,最后讓杭煙在小冊子上簽下名字。
整個過程十分順利,雙方也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臨走之時,杭煙拱手道:“此次我走水路北上,打算將這批肥皂運往京城試一試銷路,若是運氣好,大約二十天后,我會再派人來預定下一批的肥皂。”
顧卿點頭:“那我就祝杭掌柜此次北上,馬到成功,財源廣進。”
要是肥皂在京城流行起來,那傳遍全國只是時間問題。
杭家的馬車慢慢駛出顧家村,消失在了主道之上。
接下來,會慢慢有越來越多的商隊前來取貨,工坊里的人一刻不停歇的忙碌著。
而擴建后的工坊也正式開工了,這邊新招的工人一共是五十個人,二十個漢子,其他都是婦人和小姑娘。
原來的一些老員工負責帶新員工熟悉工作環境和內容。
顧老太太穿著一身整齊干凈的衣服,戴著抹額,在工坊里四處巡視,誰要是偷懶不干活,她立馬就將這個人轟出去。
在顧老太太的嚴密巡查之下,大家干活更加認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