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414章:左右為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4章:左右為難

第414章:左右為難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27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面對三個都需要解決,但卻一時半會兒無法解決的問題,若昂一世有些不知道該怎么解決。

就現在來看,明軍的海上實力有多夸張一事好像已經不需要解決了,因為其他兩件事情中無論是西海岸被襲還是東部卡斯蒂利亞王國大軍壓境的事情都比這件事情更加危急。

但是,事情也不是這么算的。

明軍寶船隊情報的事情可以并入西海岸遇襲一事中共同解決,因為襲擊葡萄芽王國西海岸的就是明軍的寶船隊。

但是,說是這么說,若昂一世卻不知道該怎么解決。

能怎么解決?

西海岸遇襲一事他壓根兒就沒有辦法,但凡要是有點兒辦法,他之前也不至于因為看到明軍船隊的規模而感到頭痛。

至于東邊卡斯蒂利亞王國大兵壓境的事情,他同樣沒有辦法。

兩國之前的和平完全就是教廷在從中調停,但現在的教廷誰都知道,自身難保。

誰特么會在自身難保的時候還抽出時間抽出人來給你調停?

一面是海上的威脅,甚至一度會威脅到自己王國的都城里斯本,另一邊則是陸地上,來自于老冤家的威脅。

若昂一世有些左右為難。

不過,永遠不要覺得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人,因為總會有人比你還強。

同樣的,永遠不要覺得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因為總會有人比你還倒霉。

瓦剌,忽蘭忽失溫。

時隔十八年,明軍再次大兵壓境,而且和十八年前一樣也是皇帝御駕親征。

不過,眼下和十八年前……也不盡然全都一樣。

十八年前的瓦剌和現在一樣是不如大明強大的,但是當初大明北征的目標是韃靼,而這次是他們瓦剌。

十八年前御駕親征的大明皇帝是永樂大帝,而現在御駕親征的卻是永樂大帝的孫子,還不是那個讓全世界都為之膽寒的朱瞻壑,而是朱瞻基。

十八年前的瓦剌只敢在肯特汗山周圍轉悠,想要看看能不能撿到一點零星的肉渣渣果腹,而現如今的瓦剌卻已經成了大明的主要目標。

然而,這個看似已經是必死之局,不可能有轉圜余地的局勢,瓦剌的馬哈木禿孛羅卻有些猶豫。

拼死一搏嗎?他們不敢。

大明這次的北征來的有些突然,和以往中原王朝需要師出有名不同,這次的大明好像突然就想打仗了,而且也很是突然的宣布皇帝要御駕親征。

完全反常的大明給了瓦剌一點點不算是希望的希望。

以往的大明,甚至是所有的中原王朝都是很講道理的,當然再老實的人也會有發怒的時候。

瓦剌現在在考慮,大明這次北伐的底線在哪里。

是一定好滅掉瓦剌?還是說此前瓦剌的小動作被大明給發覺了,但卻并沒有造成什么實質性的損失,這次出兵只是給他們一個警告?

亦或者是大明自己內部的爭斗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宣德皇帝想要趁著這次北伐得到一點成果,從而確定自己在大明內部的穩定,趕走朱瞻壑?

瓦剌拿捏不準。

也不怪馬哈木他們如此猶豫,因為在這件事情上,很有可能一念之間的差錯就會導致結果天差地別。

如果大明是突然想明白了,覺得留一個瓦剌在自己的北方總歸會成為心腹之患,這次出兵北伐就是為了要滅掉瓦剌,那瓦剌就算是明知不敵那也得背水一戰了。

但如果大明是因為其內部爭斗,需要外部的戰果來左右內部爭斗的勝負倒向,那瓦剌不介意陪著大明的宣德皇帝演一出戲,幫助他左右一下勝負的天平。

畢竟……這種事情他們又不是沒做過,當年他們就和大明的宣德皇帝合作過,想要置朱瞻壑于死地,只不過沒有成功罷了。

所以,對于大明大兵壓境直指臚朐河,瓦剌反倒是沒有那么著急了,眼下的瓦剌最想知道的是,大明這次北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臚朐河,三峰山。

肯特汗山并不是一座山峰,而是一座山脈,是好幾座山構成的一座山脈,三峰山就是肯特汗山東南角最外側的山峰。

現在,這里也是大明北征大軍的扎營地。

“陛下……”

王振托著前線戰報走到了朱瞻基的面前,小心翼翼地看著這個面色憔悴的大明皇帝。

“放下吧。”朱瞻基輕輕地點了點桌子,并沒有抬頭。

其實這些戰報并沒有什么可看的。

雖然朱瞻基并不愿意承認,但不管怎么說,現如今的大明還是靠著他的那個堂弟朱瞻壑,可以說是走到哪里人們就跪到哪里。

哪怕是作為此次北征目標的瓦剌,在得知明軍北上的時候也是一退再退,現在明軍已經過了曾經韃靼的舊土,來到了臚朐河與肯特汗山的腳下,瓦剌依舊是在退。

朱瞻基甚至一度懷疑,如果自己繼續推進,那瓦剌會不會將忽蘭忽失溫給讓出來?

不過這也就是說說而已,朱瞻基雖然自認戰爭經驗沒有自己的堂弟豐富,但卻也不是一個無腦的人。

肯特汗山地勢復雜,很多地方都是可以設計伏擊的,貿然挺近,戰敗估計不太可能,但吃點小虧還是會的。

然而,這次北征,他是一點虧都吃不得的,就算是吃,那也得建立在敵人吃更大的虧的基礎上。

“陛下……”

看著朱瞻基閉著眼,似乎是有些心煩的樣子,王振不由得小心翼翼地開口。

“出來的時候小人帶了一點陛下平日里最愛的香料,要不要點上?”

朱瞻基聞言雙眼微睜,似是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香料,其實和后世人所理解的不太一樣,后世經常會把烹飪用到的各種佐料稱之為香料,但實際上在封建時代,最起碼在大明,香料其實特指的是焚香所用的香。

比如說檀香之類的。

其實王振這話很有說法,因為正常來說他隨侍朱瞻基出征的確是能帶一些東西,但如果帶的是香料,而且還是當今皇帝最喜歡的香料,那就有說法了。

一個太監的俸祿才能有多少?而且現在的王振可不是歷史上的那個王振,歷史上的王振永樂十九年科舉落榜,自閹入宮,僅僅幾年就討得了朱瞻基的歡心,做了東宮局郎。

那時候的王振,雖然距離后來那個權傾朝野的他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但一個東宮局郎就能夠掌控不少的事情了。

雖然只是一些事物和錢財之類的,但也不算是過分。

可現在,因為朱瞻壑的緣故,別說王振沒坐上東宮局郎這個位置了,就連朱瞻基都剛從東宮里搬出來沒多久,他王振一個太監能在吳王一脈把持皇宮和朝政的情況下突出重圍?

別鬧了!

所以,也就是吳王一脈已經開始退出順天府了,對這次北征戰事也沒有過多的插手,不然的話這王振怕是要沒了。

別看只是一點香料,還是他為了討好朱瞻基才刻意帶的,但宮里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壞規矩的地方。

在宮里,壞了規矩就只有一個結果:死。

除非,他提前做到正統年前那個權傾朝野的地步。

“王振啊……”

隨著隱隱的香氣緩緩飄起,朱瞻基突然開口,讓王振忙不迭地轉過身來。

“小人在,陛下您說。”

“等這次戰事了了,回京之后,你就去東宮吧,好生伺候太子……”

“太子還小,宮里雜七雜八的人也多,怕是能夠靜下心來好好侍候太子的人沒多少,朕能相信的也沒多少了……”

“以后,你多看著點兒……”

“哎喲,陛下您這是哪里的話……”王振趕忙躬下身子,一臉的驚惶。

“您正值壯年,皇后也在,甚至皇太后也在,哪里輪得到小人一個內侍啊……”

“正值壯年,呵呵……”朱瞻基聞言搖頭失笑,只不過不知道他笑的是自己,還是別人。

“別的輪不到你操心,領旨就是……”

“這……”王振偷偷地抬眼瞄了一眼朱瞻基,然而朱瞻基卻早已經閉起眼睛,讓人看不清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小人領旨……”

明軍帥帳重歸寂靜,只是這份寂靜,似乎是在宣示著什么。

不過,說來也有些悲苦,偌大的一個大明帝國,朱瞻基作為皇帝,卻沒什么可以相信的人,以至于以后照顧自己兒子的事情都要交付給一個太監。

但是,這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經過吳王一脈之后,順天皇宮中的人已經變了很多了,最起碼不再是吳王一脈入主皇宮之前的那些人了。

有的人被換掉了,有的人雖然沒被換掉,但心卻被換掉了。

偌大的皇宮,沒有幾個人是看好朱瞻基這個現任皇帝的,更多的還是在小心翼翼的活著,雖然他們不偏向已經撤出順天府的吳王一脈,但卻更害怕靠近如今的皇帝一脈。

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心中,吳王一脈只不過是暫時離開了,經過朱瞻壑遇襲一事,經過內閣和六部的重組,以后吳王一脈不說想回來就回來,但難度也沒有多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瞻基還真沒有可以信任的人了,唯有一個王振……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