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303章:廣寧之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3章:廣寧之變

第303章:廣寧之變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9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求推薦求收藏)

罰俸一月,禁足三日。

胡穜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這樣的懲罰,不過在他看來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朝廷的決定。

讓張輔率三千營、神機營出京師,大寧、開平兩衛各出兵三萬協助,這沒什么問題。

趙王自沈陽府起兵,揚言他的大哥洪熙皇帝是被奸佞謀殺,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并且迅速拿下了蓋州衛和復州衛,越過遼河,直逼廣寧衛。

如果廣寧衛丟了,那下一步就是大寧,倘若大寧丟了……

大寧和開平,這是自太祖高皇帝時期就砸進草原的兩個重鎮,是大明牽制草原的重要據點。

現如今,雖然草原已經不復洪武年間的實力,但大寧和開平兩衛仍舊是不可放棄的存在。

太宗皇帝雖然御駕親征,覆滅韃靼部,但草原這一塊大明一直都沒能利用得起來,也沒能派人常駐。

對于大明來說,韃靼的舊地只能被用作養馬,如果派人常駐,那無論是糧草輜重還是武器裝備都需要從長城內送過去。

時間長了,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所以,從長遠角度上來說,大寧和開平兩衛是必不可能丟掉的。

而現在,趙王的“靖難之師”馬上就要逼近大寧衛了,這個時候讓張輔這個老將出馬穩定局勢并無不妥。

甚至,胡穜還覺得宣德皇帝有些保守了,六萬大軍有些少了。

平定叛亂,那必然是雷厲風行,一擊而定乾坤的。

真正讓胡穜覺得失望的是,宣德皇帝要派柳升率領五軍營南下,平定白蓮教之亂。

為什么?

白蓮教之亂都已經一年多了,之前在太宗皇帝崩逝的時候,朱瞻壑就曾讓金涯率軍前往兩廣一帶平叛。

當時沒有人說什么,哪怕朱瞻壑的這種安排已經算是越界了,但因為朝廷遷都,因為帶兵的人是金涯,因為朱高煦父子倆都離開了香州府,最終所有人都覺得很好。

誰都知道,這是朱瞻壑在表明自己的態度,表明自己不會趁亂進入大明,表明自己只是在為朝廷分憂,也表明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現在呢?

朱瞻基竟然要讓柳升帶兵去剿匪,而按照常理來說這是朝廷本就應該做的。

既然朝廷出兵了,那還有你吳王一脈什么事兒?

這就是明擺著要給吳王一脈一個大耳刮子,而且還一臉義正嚴詞地讓你老實點兒。

在胡穜看來,這實在是太蠢了。

趙王的叛亂算不得什么,畢竟是在沈陽府起兵,就算是一呼百應,經過張輔和李彬肆虐過的建州衛一帶一共也沒多少人。

但是吳王一脈就不一樣了。

自己那個弟弟雖然沒有跟自己說什么,但胡穜卻知道,吳王一脈所治理的地方和大明比起來,那真的是一個天一個地。

香州府。

畢竟是掛著大明的名字,香州府和南州府(印)跟大明的商業交流還是很頻繁的,所以朱瞻圻得到消息的時候并不算晚。

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朱瞻圻就帶著那封密信去找了自己的父親。

然而,自己的父親卻是一副平淡的表情,好像很是無所謂地說了一句“你自己做主就好”。

是夜。

朱瞻圻正坐在自己的寢宮里,眉頭緊皺。

自己父親的意思他知道,無非就是想要鍛煉自己一下,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件事并不是很緊要。

最起碼,短時間之內不會威脅到自己家的存在和地位。

篤篤篤。

突然響起的敲門聲打斷了朱瞻圻的思緒,抬頭看去,一抹倩影正站在門口。

“殿下,要不要先用晚膳?”沐琴站在門口,身后跟著兩名侍女。

“呼……”朱瞻圻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進來吧。”

一邊說著,一邊將書案上的奏折都收了起來。

在這方面,朱瞻圻一直都很守規矩。

現在的他雖然是手握重權,可以說整個中南半島加上德里蘇丹的事情都要經過他才行,但朱瞻圻卻從來沒有過自傲的情緒。

他很清楚,這都是自己的父親和兄長給自己的機會,這個機會雖然是整個大半吳王一脈所轄的領地,但并不代表這些領地就是他的。

所以,哪怕是自己的貼身護衛,甚至已經注定是自己妻子的沐琴都不曾在他這里看到過一個字。

“殿下……”沐琴將飯菜都擺在了桌上,擺手屏退了侍女,然后才開口道。

“是否在為剿匪白蓮教一事煩惱?”

“嗯?”朱瞻圻的眉頭皺了起來。

這還是第一次,沐琴在和他說話的時候涉及到了公事。

錫爾河畔。

朱瞻壑站在大營的門口,看著東方那高聳入云的山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殿下……”沐昂從大營中緩緩走出。

在收到朱瞻壑突然自阿斯特拉罕撤退的消息之后,沐昂就迅速自蘇伊士地區出發,來到了朱瞻壑現如今駐扎的謝爾河畔。

只不過朱瞻壑沒有想到,他也沒有想到,就在他剛剛抵達錫爾河畔的時候,卻收到了香州府傳來的消息。

洪熙皇帝駕崩!

至此,沐昂也突然明白了朱瞻壑為什么會放棄已經到手的阿斯特拉罕,轉身回到這錫爾河了。

錫爾河是什么地方?

這條河發源自天山山脈,自東向西最終匯入咸海,而朱瞻壑現在駐扎的這個地方就是天山山脈的最后一點尾巴下。

只要朱瞻壑想,那就可以順著天山山脈和哈薩克丘陵之間的莫因庫姆沙漠邊緣,也就是塔什干,直接抵達巴爾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是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為它在哈薩克丘陵的南面,而且這個湖有一個很特殊很特殊的特質。

這個湖,雖然是一體的,但是東半邊是咸水,西半邊是淡水。

一體的湖,但是一邊是咸水一邊是淡水,這主要是因為伊犁河自巴爾喀什湖的西側注入,西側的注入量大于蒸發量,才形成了這一奇特的現象。

不過,重點不在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巴爾喀什湖,而是……

伊犁河。

順著巴爾喀什湖北側的古水道能夠直接進入準噶爾盆地,從南側可以順著伊犁河直接進入伊犁盆地。

這,就是朱瞻壑出現在這里的原因了。

可是,明白歸明白,但沐昂仍舊有些感慨。

“值得嗎?”

朱瞻壑微微一笑,這已經是他第二次聽到這個問題了,而上一次聽到還是在簡笑的口中。

沒有回答沐昂,朱瞻壑直接轉身回了大營。

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有定數的,但一切也都是有變數的。

對于朱瞻壑來說,變數的確有,但該是他的,跑不了,不該是他的,他也沒興趣。

中原,真的很早以前就不在他的眼界中了。

廣寧左屯衛。

遷都順天之后就這點好處,面對北方戰事,朝廷可以迅速響應,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出兵。

中軍大帳中,張輔看著面前的輿圖,有些頭疼。

如果是一般的戰爭倒也就罷了,作為大明目前經驗最豐富的老將,而且還是鎮場子的那種,張輔有很多的辦法。

但問題在于,他要面對的敵人是趙王,朱高燧。

現在的張輔……不,應該說現在的朱瞻基,面臨著一個和朱允炆一樣的問題。

是不是要活捉朱高燧?

不管是不是要活捉,但這事兒顯然不是張輔能夠做主的,因為一旦出了問題,張輔這種人就是最先被拖出來頂包的人。

現在的張輔,不比永樂年間的他,也不比歷史上正統年間的他。

現在的大明正處于一片迷霧之中,未來將會駛向何方?誰也不敢妄下定論。

在這段局勢還未定性的時間內,你所做的一切都極有可能是未來的罪名,但是你卻又必須要有一個決定,因為如果你不做決定,那么你得罪的就是所有人。

最終無論是誰掌控了朝廷,你都討不到好。

“來人!”

思慮再三,張輔還是做下了決定。

眼下大明的局勢撲朔迷離,想要站隊都不好做選擇,但有一點是很明確的。

那就是無論如何,最終的勝利者也不會是朱高燧這個趙王。

當今陛下可以,吳王一脈可以,唯獨趙王……沒有半分勝算。

翌日,巳時,大凌河堡。

看著河對岸的“叛軍”,張輔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感慨的,因為朱高燧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聚集起這么多人,而且還是在沈陽衛這種地方,屬實不易。

但是,這都沒有用。

張輔招了招手,一名傳令兵帶著十個衛兵,騎馬迅速越過雙臺子河的小支流,在抵達對岸之后停了下來。

朱高燧面色陰沉,他心中有種不太好的感覺,但他還是想知道這張輔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很快,在渡河之后,傳令兵就從懷中抽出了一個長長的木匣,滿是恭敬地打開,露出了里面明黃色的卷軸。

圣旨……

“太宗皇帝遺詔在此!”

朱高燧還有些愣神,但張輔所率的將士們已經全都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直到這時,朱高燧就算是再怎么遲鈍也知道事情不對了,但太宗皇帝遺詔這六個字一出,他不能動。

一旦動了,那就什么都沒了。

什么奉天靖難,什么清君側,那都沒用!你連你爹的遺詔都敢不聽,起兵的名也就沒了。

“朕百年之后,倘若大明陷入危難,或朝無正臣,吳王可興兵伐之,以清君側之惡!”

朱高燧猛地抬起頭,眼神中充斥著滿滿的不敢置信。

是啊,先皇洪熙皇帝沒有讓人宣讀,從來都沒有人知道太宗皇帝竟然還有這么一道遺詔。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朱瞻基竟然拿了出來。

為什么?

朱高燧很是不理解,他不明白,不僅不明白自己的父親為什么會這么信任老二,更不明白自己的那個大侄子為什么在這個時候拿出來。

你爹沒有拿出來,你卻拿出來了,你這是要打你爹的臉嗎?

還有,你就不怕這遺詔被公之于眾之后,那個現在強你不是一星半點的朱瞻壑起兵奪位嗎?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