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302章:亂!又亂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2章:亂!又亂了!

第302章:亂!又亂了!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9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求推薦求收藏)

馬哈木等人也沒想到,他們第一次如此希望一個南明皇帝長壽,但卻被拖進了泥潭里。

瓦剌派出的使臣才剛進入長城以內,就聽到了讓他們心下一驚,甚至想要直接返回的消息。

太子朱瞻基監國理政。

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讓太子監國理政?沒有人知道,因為消息只說是太子監國理政,并沒有說為什么會讓太子監國理政。

但是!

能成為使臣,沒有點兒政治嗅覺怎么行?

正好是在洪熙皇帝病倒的時候,傳出來這種太子監國理政的消息,就算事實不是這樣,也很難讓人不聯想到那個地方。

但是,對于瓦剌使臣來說,倒也不乏有好消息的存在。

皇宮,清寧宮。

朱瞻基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奏折,很是頭疼。

讓他感到頭疼的原因并不只是他第一次監國理政,體驗到了監國理政并非是一件易事。

還有就是政務的內容。

奴兒干都司那邊……出事兒了……

輕嘆一聲,朱瞻基敲了敲自己的腦殼,想要找出一個解決辦法。

“殿下……”胡善祥端著一個托盤,上面放著一碗粥和幾樣小食,走進了清寧宮。

“多少吃一點吧……”

“知道,你放下吧。”朱瞻基很是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胡善祥張口欲言,但看著朱瞻基那不耐煩的樣子,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只是輕嘆一聲,轉身就出了清寧宮。

胡家,后世公認的教女有方,無論是胡善圍還是胡善祥,都是相當出色的女子。

一個在宮中做尚宮局女官,多少年了幾乎沒犯任何錯誤,一個被選為太孫妃,素有賢名。

雖然無過被廢,但你不得不承認,胡善祥其實是一個很聰慧的女子。

當然了,如果你非得套入電視劇,那說沒啥好說的了。

現在的胡善祥,已經很敏銳地發現了自己的夫君對自己的態度變化。

然而,她卻無力改變。

和歷史上不一樣,歷史上的朱瞻基和孫若微可以說是青梅竹馬了,是兩人十歲的時候孫若微就進京了,一直相伴成長,胡善祥則像是一個插足者,仗著朱棣的賞識捷足先登了。

而現在,因為朱瞻壑的緣故,其實朱瞻基一開始和孫若微的關系比較一般,最起碼沒有歷史上的那么深厚。

最起碼,因為朱瞻壑的關系,朱瞻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卯足了勁兒努力的,因為他不想被自己的堂弟壓一頭。

所以,朱瞻基和孫若微的關系好也只是有個限度,但正所謂有所得必有所失。

和孫若微的關系沒有歷史上那么好了,但朱瞻基對胡善祥的厭惡感卻更強了。

不是因為別的,就因為朱瞻壑的吳王世子妃是胡善淑,是胡善祥的親妹妹。

朱瞻基和朱瞻壑之間,除了堂兄弟,還有一層連襟的關系。

愛屋及烏,恨屋……也及烏。

朱瞻基并不知道自己的枕邊人在想些什么,或許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可能是因為朱瞻壑的關系,朱家在這一代……不癡情了。

同樣是因為朱瞻壑的關系,有一個人……變了。

錫爾河。

看著熟悉的地方,朱瞻壑心生感慨。

他雖然曾經想過,但卻沒有想到,自己會這么快就回到這里。

看了看身上的孝服,摩挲著那粗糙的質感,朱瞻壑伸手揮了揮。

其身后的大軍迅速地動了起來,開始順著以前的痕跡安營扎寨,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開口,甚至幾乎沒什么太大的聲音。

朱瞻壑負手而立,看向東方,面色平靜。

“殿下。”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道聲音的響起讓朱瞻壑回過神來。

抖了抖身上的積雪,朱瞻壑轉過身。

“都安排好了嗎?”

“還沒有。”祝三鳳低下頭,從她的語氣中,任誰都能夠感受到幾分猶豫。

“說吧,憋著,沒什么用。”朱瞻壑又轉過身,重新看著東方,淡淡的開口。

“殿下……”祝三鳳抬起頭,臉上帶著復雜的神色,嘴唇動了又動。

不知道過了多久,祝三鳳還是低下了頭。

“值得嗎?”

一道聲音響起,讓朱瞻壑的身形為之一滯,也讓祝三鳳猛地抬起頭來。

咯吱,咯吱。

伴隨著走在積雪上所發出的咯吱聲,簡笑緩緩地走了過來。

朱瞻壑聞言一笑,微微仰起頭。

“簡笑,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你現在有一次后悔的機會,能夠改變一次你所做下的決定,你會不會選擇改變什么事情?”

“代價呢?”簡笑很是冷靜。

“代價?”朱瞻壑微微一怔,但旋即就恢復了正常。

“我們,不談代價,因為沒有人知道代價是什么,也沒有人能夠改變自己的決定。”

“會!”簡笑回答得斬釘截鐵。

聞言,朱瞻壑臉上的笑容緩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遺憾。

“是啊,這世上,又有誰沒有一件想要改變的事情呢……”

“可惜啊,卻從未有人做到過……”

“所以……”朱瞻壑轉過身來,抬起腳,朝著自己的營帳方向走去。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所以才要舉棋慎重,如果可以,還是不要有這種機會的好……”

朱瞻壑的聲音緩緩消散在空氣中,簡笑和祝三鳳愣愣的看著朱瞻壑的背影,相顧無言。

回到營帳,取下大氅,朱瞻壑靜靜地坐在火堆旁。

對老爺子抱有什么樣的情感?

怨恨?或許有吧,他是朱高煦的嫡長子,他的父親是一個注定成為不了太子的皇子,卻因為遲鈍的性子和不該有的妄想最終導致了悲慘的結局。

老爺子有錯嗎?有,也沒有。

若是為人父,對兒子的愛是應該的,但若是為人君,對嫡長子的側重也是應該的。

對于既為人父又為人君的老爺子來說,或許他的一生都在對與錯之間糾結。

可是想想看,歷朝歷代的皇帝不知凡幾,除去那些只有一個兒子和無子的,又有幾個皇帝能夠做到既做好一個父親,又做好一個皇帝的呢?

此前,朱瞻壑對老爺子是心懷怨恨的,就算是除去自己父親的原因,他也為大明、為老爺子做了那么多,背負了那么多本不應該是他背負的,但結果呢?

所得到的回報和他所付出的并不成正比。

但是,直到老爺子崩逝殯天之后,朱瞻壑才發現……

原來,一直以來最難的,從來都不是他,也不是自己的父親,更不是朱高熾這個太子,而是老爺子自己。

看著面前火爐里搖曳的火苗,朱瞻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老爺子,若是您泉下有知,那就保佑吧……”

“保佑您的好圣孫福壽延綿……”

“保佑您的重孫子不再像既定的那般活成整個大明最窩囊的皇帝……”

“再不濟,您也保佑一下,讓您那個不成器的重孫子,干脆就死在留學的路上好了……”

“若是不能,那就別怪孫兒……清君側了!”

君,只是一個字,是一個位置,也是一個人。

但是什么人才是君,自古以來就沒有個定性,但如果硬要說有,那只能說……

勝利的人,才是君。

順天府。

誰也沒有想到,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大明王朝會迎來兩位皇帝的葬禮。

甚至,洪熙皇帝連陵寢都沒來得及建造。

整個順天皇城一片縞素,皇宮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欽安殿內,張氏一臉呆滯地跪坐在蒲團上,面前停著的棺槨仿佛是帶走了她的全部,無論是精神還是力氣。

朱瞻基跪在蒲團上,表情難以言喻。

前后也就一年,這位好圣孫先后送走了自己的兩位長輩,這種打擊,可能換作任何一個人來,反應都不一定會比他的好。

“殿……陛下……”

楊士奇站在欽安殿門口,帶著些許的猶豫,但也帶著幾分著急地開口說道。

“啟稟陛下,大寧衛急報!”

大明,作為最后一個漢人王朝,又正逢小冰河期,或許它本身就是一個不平凡的存在,而明初的一切,似乎也在印證著這一點。

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立國起,大明或許算不上是安穩,但卻也是順利的將交接棒交到了下一任皇帝的手中。

但自那一刻開始,大明就開始了長達四年的內亂。

后來,永樂皇帝取得了勝利,又讓大明平穩了二十余年的時間,但就在他將交接棒交到自己的兒子手中后,大明又開始亂了起來。

短短兩年,三代皇帝的更迭,這本就是極少見的事情,偏偏在這個極少見的事情中,還穿插著別的事情。

清寧宮,文華殿。

朱瞻基掃視著下面的楊榮、楊士奇等人,臉上的表情很是復雜。

“諸位,有何見解?”

朱瞻基的聲音響起,在這寂靜的文華殿中顯得格外的響亮。

“啟稟陛下,既是謀逆,那自然是要興兵討之,哪怕是皇室宗親!”

和正常的程序似乎有些不太一樣,楊榮等老牌官員默不作聲,反倒是胡穜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永樂時期曾有谷王叛逆,太宗皇帝雖然對手足兄弟的反叛痛徹心扉,但卻仍舊是及時做出反應,截斷了一切的可能。”

“此時,當以社稷為重!”

朱瞻基直直的看著胡穜,半晌,目光又掃過了楊士奇等人。

“來人,擬旨。”

“傳令張輔,率三千營、神機營出京師,大寧、開平兩衛各出兵三萬協助!”

“傳令柳升,率五軍營南下兩廣一帶,平定白蓮教之亂!”

“陛下!”胡穜猛地抬起頭,臉上充斥著不敢置信的神色。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