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167章:夢想和癡心妄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7章:夢想和癡心妄想

第167章:夢想和癡心妄想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25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足利義持還算是有心的,因為他最起碼找了個會漢話的使者過來,不至于在溝通上產生什么問題。

不過,有時候這可能也不是什么好事兒。

“你先等會兒!”朱瞻壑聽了兩句,感覺不太對勁兒,開口叫停了那名使者的陳述。

而在這個時候,朱瞻壑的臉上也浮現出了很奇怪的笑容。

似笑非笑,但也有點兒哭笑不得的意思。

“你們幕府將軍的意思是讓我們退兵,而且還要讓我們對外宣稱是不敵你們幕府的正規軍,戰敗而退。”

“是這個意思吧?還是說我理解有什么錯誤?”

“尊敬的世子殿下,我們的足利將軍的確是希望您能這么做,但是我們也會給予尊敬的世子殿下您補償的。”

幕府的使者低著頭,身體止不住的顫抖,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說下去。

“在此之前,您不妨先看看這份我們足利將軍出具的賠償清單,我們的將軍可是非常有誠意的。”

“哦?有什么誠意?”朱瞻壑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他實在是讓足利義持給整樂了。

“讓我們對外宣稱是戰敗而歸,然后給點兒所謂的補償糊弄糊弄,什么補償能抵得上我們明軍所謂戰敗所帶來的影響?”

“世子殿下!”那名使者很明顯是急了,因為如果和談不成功,那他大概率是要寄的。

“我們的將軍是真的很有誠意,而且此前所發生的流寇侵擾大明海疆的事情真的跟我們將軍沒有關系,那都是一些流民自發組織的,還有就是我們幕府將軍的弟弟。”

“您可能不知道,我們幕府將軍的弟弟他……”

“停!”朱瞻壑直接伸手叫停。

“我對伱們內部的破事兒不感興趣,現在是戰爭,而且還是國戰,你們尊貴的幕府將軍就打算這么糊弄我?”

說著,朱瞻壑似笑非笑地拎著那份賠償清單。

“這就是你們給的補償?打發要飯的?”

“我問你個問題,石見的銀山一年能產出百萬兩白銀,再加上我們并不需要自己的人做礦工,這就等于說是我們只要在這里駐扎就好了,其他沒有任何的支出。”

“我再給你們讓一步,以我們明軍只能在石見駐扎二十年來算,這是多少白銀?”

“但是你們所謂的幕府將軍給我們的賠償是多少?還要讓我們賠上一個戰敗的壞名聲?”

“世子殿下!”那個使者抖得跟篩糠似的,但仍舊要強自鎮定。

“我們的幕府將軍真的很有誠意,這清單上的內容只是這次讓貴軍撤兵的補償,以后每年的朝貢我們都會三倍于以前的數量……”

“滾!”朱瞻壑毫不客氣地將那份賠償清單甩到了那使者的臉上。

“我都沒提這事兒,你還敢跟我提?”

“你們往年的朝貢那是朝貢嗎?每年都拿點兒破爛去換取我們大明的賞賜,我們不追究你們,結果你們還當是應該的了?”

“三倍?三倍有什么用!?”

“就算是三倍,再除去我們大明給你們的賞賜,綜合下來你們一年才交給我們幾個大子兒?”

“世……世子殿下……”朱瞻壑的油鹽不進讓那名使者有些不知所措。

“這……貴軍這也都一年多沒回過家了,也有……呃……也有部分的傷亡……”

“這個時候……退兵,對我們雙方都……都是有好處的!”

“而且……”

“而且什么?”朱瞻壑似笑非笑地看著那名使者,這個時候他覺得挺有意思。

“而且我們幕府將軍保證!”那名使者一咬牙,強自鎮定情緒。

“所謂的戰敗只不過是名義上的,我們會保證這個消息不傳到除了我們倭國以外的任何地方!”

“得了吧!”朱瞻壑嗤笑出聲。

“不傳出去?別逗了!”

“或許此戰之后你們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不敢捋大明的胡須了,但你們倭國誰不知道?”

“不侵擾大明,你們會不侵擾朝鮮嗎?琉球王國呢?”

“你們幕府將軍之所以把這個要求加進和談內容里,不就是想要穩固自己的地位,避免在戰后被他的弟弟給推下臺嗎?”

“到時候這個消息會被傳播到什么程度,別人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你覺得我知不知道?”

說完,朱瞻壑翹起二郎腿,一臉蔑視地看著那名使者。

“從和談內容到所謂的賠償清單,我都沒有看到你們那位幕府將軍的任何誠意,如果只是這樣就想把我給打發了的話,那我還請你給你們的幕府將軍帶個話。”

“有夢想是好事兒,但是這夢想和癡心妄想還是有區別的!”

“世子殿下!”那名使者看上去完全失去了分寸,很是慌亂地跪著向前挪動了幾步。

“您要是有條件還可以談的,我們是很有誠意的……”

情勢的突然轉變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那名倭國使臣在連一個呼吸都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從跪地求饒到暴起殺心的轉變。

只不過,他沒能突破得了朱凌和朱平的護衛。

“真有意思……”朱瞻壑很是不屑地啐了一口。

“非要讓一個武士偽裝成使者這種文臣,真以為老子眼瞎看不出來?”

“朱凌!派人給我送到丹波去!讓他們好好看看!”

“是!”

朱凌當即領命,而且在動作上也是殘暴得很,直接拿起那名使者掉落的匕首,一把就插進了那使者的胸膛,然后就拖著往外走。

隨著營帳門簾的打開,圍繞在營帳周圍的將士們有些慌亂地躲開。

但是,人太多了,而且加上好奇心作祟,還是有不少人看到了那名倭國使者胸膛上插著的匕首。

“那是什么?”譚忠眼尖,反應也快,第一個問了出來。

“朱凌朱平好像沒有這種匕首吧?難道是咱們殿下動手了?”

“也不對吧?咱們殿下好像沒有隨身攜帶武器的習慣,我記得如果不是戰陣指揮的話,世子殿下好像連馬刀都不愿意帶吧?”

“我也記得……”李彬的眼睛瞇了起來,眼瞼的縫隙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世子殿下說過,這馬刀太沉,他不是很喜歡……”

幾百人圍著呢,眼尖的人不缺,消息自然很快就傳開了,而明軍十萬人呢,總是能找到幾個腦子靈活的。

連半個時辰都沒到,倭國使者和談不成,意圖刺殺朱瞻壑的消息就不脛而走,飛速傳遍了全軍。

明軍本就士氣如虹,再加上剛剛筑了一座規模是前所未有的京觀,可以說每個明軍士兵的身上都帶著殺氣。

眼下再得到這個消息,明軍大營立馬就炸了。

朱瞻壑感受著營帳外士兵們營造出來的喧鬧氣氛,嘴角上揚。

刺殺,也不知道這是那名使者自知和談失敗就會沒命之下的沖動之舉,還是說這本就是足利義持給他下達的命令。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別說是在倭國殺敵幾十萬的明軍了,就算是換作一支最普通不過的軍隊,在得知最高將領被刺殺之后也會群情激奮,讓士氣上升一個臺階都不止。

更何況,現在在倭島的這些明軍,是普通軍隊能比得了的?

應天府,長安街。

一座府邸,通常會因為門口牌匾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而眼前這座府邸就是。

解府。

今天的解府和往常有些不太一樣,因為解縉負責永樂大典編修一事,所以他還是挺忙的,而且可以算作是大明最忙的那一批人。

而今天,解縉不僅沒有出門,還在家里聚集了很多的人。

黃淮、胡儼、金幼孜,還有被后世稱為內閣三楊的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都在。

除了辭官回鄉的胡廣之外,永樂朝文淵閣大學士已經全部到齊了。

“大家發表一下看法吧。”解縉作為主人家,在依次給眾人倒茶之后就坐了下來,第一個開口。

“漢王一脈的氣勢日益壯大,現在又帶回了畝產數倍于稻麥的糧食,不說如日中天,但已經有比肩太子殿下的勢頭了,甚至隱隱有超過的樣子。”

“漢王一脈,漢王本身就親近武將,遠離我們文臣,漢王世子又是個好戰嗜殺之人,倘若漢王一脈登臨大位,那對于我們文臣將會是何等結果,想來也不需要我多做贅述了。”

“現在,正值漢王世子東征倭國,前幾日我得到消息,漢王世子在倭國的宍道湖再筑京觀,人數達到了恐怖的三十萬人,甚至極有可能更多。”

“我覺得,這是我們的一個機會。”

解縉說完,掃視著其他五人,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最起碼是言語上的支持。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沒有一個人率先開口。

其實解縉還不知道,如果不是朱瞻壑的話,此時的他已經在詔獄里了。

解縉在永樂朝的經歷并沒有那么的順利。

永樂五年,解縉因“廷試讀卷不公”的罪名,被貶為廣西布政司右參議。

永樂六年,解縉被李至剛誣陷,以“參與皇子之間的爭斗”的罪名,再貶為交趾布政司右參議,督餉化州。

而在歷史上的永樂八年,解縉因奏事入京,正值皇上北征,解縉拜見皇太子后返回。

漢王朱高煦抓住這個機會,上奏解縉說等到皇上出行,私下拜見太子,徑直返回,沒有人臣之禮。

朱棣大怒,將解縉逮入詔獄,拷打至極。

而如今呢,朱高煦因為自己兒子在北征中得到老爺子的重視感到很是高興,也就沒有搞歷史上的那一出,解縉也因此得以保全,甚至重新回到了內閣,重掌編修永樂大典一事。

正所謂良言難勸該死的鬼,有些人啊就是作死,誰都攔不住。

不過,解縉的腦袋不清楚,不代表別人也不清楚。

“這件事,我就不發表意見了。”沉寂良久之后,金幼孜第一個站起身。

“此前我在北征中與漢王世子有過爭執,只不過正好光大比我更引人注目,所以光大被迫辭官歸鄉,我則是僥幸得以保全。”

“在這件事上,我不太好開口,更不好介入,因為北征一事,幾乎是只要涉及到漢王世子的事情人們都會想到我,就像上次在太子殿下面前一樣。”

“所以,為了不被人過度關注,也為了大家,我就不參與了。”

“還請諸位恕罪,幼孜先行離開。”

說完,金幼孜也不給解縉說話的機會,直接端起茶水一飲而盡,對著眾人拱了拱手,直接抬步離開。

“我和幼孜一樣。”有人帶頭,自然就有人跟隨。

在金幼孜之后,楊榮也站了起來。

“上次陛下御駕親征,讓光大、幼孜和我從征,我們三人都和漢王世子發生了一些口角,其中光大最惹人注目,其次是幼孜,最后就是我了。”

“或許,我比幼孜還要難一些,因為我當初是當著陛下的面和漢王世子發生爭執的。”

“為了不給大家添麻煩,我也不參與了,諸位請恕罪。”

說完,楊榮也端起茶杯一飲而盡,干凈利落地轉身離開。

一共就邀請了六個人,才剛開始就跑了倆,這讓解縉不由得有些泄氣。

不過影響雖然有,但是解縉的情緒倒是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因為今天的這個小聚他已經想過很久了。

之前的一切他都可以不在意,只要太子穩住自己的位置,他這個內閣成員,而且還帶頭編修了永樂大典的功績就能讓他一生無憂。

可現在不行了。

土豆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夸張點兒說,這在民間完全可以被傳成神農再世了。

這,就不能不讓解縉緊張了。

“四位,就剩我們了。”解縉深吸一口氣,看向了黃淮、胡儼、楊溥和楊士奇。

“局勢如何,方才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大家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也都是有幾分能力的,都能看得清楚未來的變化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我覺得,可能有些難……”在金幼孜和楊榮之后,黃淮第三個開口。

只不過,他這一開口,帶來的卻是滿滿的頹喪氣息。

“之前我去找過夏原吉,試圖得到他的支持,但是大家都知道,夏原吉這個人不關心這個。”

“后來我又試圖去找最初被任為漢王府長吏的周新,這個人大家也都知道,鐵面無私,不管什么事情都是秉公辦理。”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他也拒絕了我。”

“所以……”

黃淮不再繼續,但卻深深地嘆了口氣。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