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166章:頂不住壓力就算了,還異想天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6章:頂不住壓力就算了,還異想天開?

第166章:頂不住壓力就算了,還異想天開?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25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李彬的能力還是有的。

永樂七年的時候江西李法良起兵造反,李彬奉命率軍圍剿,雖然李法良帶的都是一些雜牌軍,但在戰斗力這方面來說,和之前朱瞻壑遇到的倭軍沒什么區別。

不過后面就不是了,后面要面對的就是倭國的常駐軍了。

其實朱瞻壑此前遇到的抵抗強度都很一般,一來是受倭國軍制的影響,每次有戰事發生他們都是這么執行的,因此這次面對明軍他們也是如此。

這二來,就是倭國的內部因素了。

平安京,室町。

眼下的倭國之所以被稱之為室町幕府時代,原因就是開創這一時代的足利尊氏當初把幕府設在了平安京的室町。

不過,雖然足利尊氏早在1336年就讓倭國進入了室町幕府時代,但倭國境內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而且持續了很久。

在建武新政之后,武士階層的利益被天皇大削特削,故而引起了武士階層的不滿,尤其是倒幕大將足利尊氏。

他有意開創新的幕府,但天皇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讓他斷絕這個想法。

因此,足利尊氏帶領武士階層起義,逼迫當時的后醍醐天皇讓位,并立持明院統之光明天皇,而這個天皇冊封足利尊氏為征夷大將軍,滿足了他建立幕府的愿望。

但是,這也是問題的開端。

被迫退位的后醍醐天皇不甘心就此放棄,想辦法逃出了平安京,并且帶走了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

自此,倭國進入了兩個天皇并立的南北朝時期,史稱“一天二帝南北京”。

當然,是倭國的史書。

直到洪武二十五年,當初的后醍醐天皇的后人后龜山天皇將天皇象征的三神器交還給北朝,也就是足利幕府統治下的后小松天皇,這才結束了倭國的南北朝。

也就是說,倭國真正統一也不過二十來年。

而且,南朝的后龜山天皇雖然投了北朝,但南朝的倭民,或者應該說是大封建主并不愿意投靠北朝,這也就是為什么朱瞻壑遇到的阻礙這么小的原因了。

足利幕府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徹底統一倭國,不過,現在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持卻失算了。

在他的計劃中,明軍要攻打倭國,那首先就要先攻打南朝,因為這是地勢導致的必然,這個時候他也不出兵,讓明軍在南朝的土地上發泄一下就算了。

他想等到明軍發泄夠了,撤兵了,他再出面收拾殘局,就能夠一統倭國了。

之前,朱瞻壑在拿下了石見銀山之后也是安定了一段時間,這就給了足利義持一個錯誤的信號:明軍要撤兵了。

但是現在,眼看著朱瞻壑率軍一路攻克出云、伯耆和因幡,只要再破一個但馬就能越過倭國南北朝的分界線,直逼京都,他終于是慌了。

而且,他要面對的壓力還不止于此。

足利義持的幕府將軍地位并不穩固,因為他還有一個弟弟。

足利義持的父親足利義滿早年一直都沒有嫡子,正室日野業子和繼室日野康子都沒能為他生下嫡子,沒有辦法的足利義滿只能讓日野康子收養了足利義持,然后立他為嫡子。

后來,足利義持的人生算是平順了起來,在他九歲的那一年,他的父親將幕府將軍的位置讓給了他,只不過他的父親轉任了太政大臣,他這個九歲的幕府將軍實際上只是個擺設。

然而,在這個時間點上,足利義持的命運再次波瀾了起來。

同樣是在這一年,他的弟弟、他父親的嫡子,足利義嗣出生了。

小兒子,再加上還是嫡子,足利義滿對足利義嗣自然是寵愛有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足利義持和他父親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壞。

在四年前,也就是永樂八年,足利義滿帶著足利義嗣去見了后小松天皇,試圖更換幕府將軍的人選。

不過,還沒等幕府將軍人選更替這件事開始,他們的父親足利義滿就病逝了,足利義持抓住這僅剩的機會將他的弟弟趕了出去。

然而,這樣并不能讓他的幕府將軍之位穩固,因為他沒有理由殺掉自己的弟弟,永絕后患,同時后小松天皇也不喜幕府把持所有的權利,開始聯合被趕出京都的足利義嗣。

本來內部就不穩,加上真正親政不過四年,現在又遇到了明軍的進攻,朝野之中反對足利義持的聲音越來越大。

如果這次不能好好地解決明軍這件事,足利義持可能就要被推下去了。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在于,本就已經處于末期的室町幕府時代也很有可能就此結束,等不到織田信長的出現就會開啟戰國時代。

“來人!”很是頭疼的足利義持沒有辦法,只能從最基本的方法一個個的開始試。

因幡。

朱瞻壑其實并不喜歡帶兵打仗,或者應該說他不喜歡處理戰爭結束的穩定工作,這個太費時間了。

但是不處理又不行,現在的他是在出海征討,一旦身后的問題處理不好就很有可能會陷入被包圍的境地。

雖然說在這種情況一出現,王景弘就會帶領船隊繞過敵人的包圍,從海岸接應他,但損失總是會有的,而且還不會小了。

“世子殿下!”

朱凌的聲音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因為人們能從朱凌的聲音中聽到些許的不同。

“說。”朱瞻壑看著沐昕送上來的整理報告,頭也不抬的說道。

“啟稟世子殿下,倭國的幕府將軍派來使者,想要與殿下和談!”

“嗯?”朱瞻壑呆了一下,有些遲鈍地問道。

“幕府將軍?和談?”

“是的!”

“呵呵……”朱瞻壑笑了起來,很是燦爛。

“傳!”

“是!”

明軍營帳外,不管是像李彬這樣的將領還是最普通不過的士兵,他們都圍在了朱瞻壑的營帳外,想要聽聽里面的聲音。

自征討倭國以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倭國派來使者,而且還是和談。

只不過,他們并不敢靠得太近,也不敢大聲說話。

營帳內,朱瞻壑看著足利義持派來的使者,表情有些玩味。

原因無他,這使者在來的時候還帶來了一份和談詔書,一份賠償清單。

不過在朱瞻壑看來,這個足利義持想的有點太多了。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