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都已經這么說了,云漓又豈能不答應?
早料到虞瀾之會把她扣在宮中一些日子,沒料到他技高一籌,竟讓太后出馬了。
“您都這么說了,臣妾哪還敢不應?但臣妾的確得要個官職,免得做了一堆事之后,還被人嘲諷只是個七品僉事,不配在宮中行走……”
云漓也不算陰陽怪氣,因為她說話時就看向了秦思瑜,擺明了就是針對她。
要不是有先帝駕崩時的一場沖突,太后也不會被虞瀾之請出來掌管后宮,至今還不交權給秦思瑜,讓她這位皇后有名無實。
秦思瑜臉色黑成鍋底。
這是她每晚的夢魘,想起便心頭憤恨。
太后卻笑得更是和藹,“好好好,哀家就親自賜你做少府寺的大司農,后宮的衣食住行賬目全交由你,你看可行?”
這相當于把后宮赤裸裸地端到云漓面前,毫不藏私。
就連晨陽郡主都詫異,太后太信得過云漓了吧?
秦思瑜更不用提,眼睛都險些瞪出來,“如今的大司農做得也很不錯……”
“七天都捋不清楚三本賬,伱和哀家說不錯?就讓他在邊上瞧瞧,云漓是怎么統帳的,別以為哀家沒了他就找不到可靠的人。”
太后冷了臉子,秦思瑜不敢再多話。
云漓立即笑瞇瞇的答應著,又吩咐寶慈宮的太監去告訴虞瀾之一聲,“這官賞不賞,還得陛下作準。吏部給了封誥,臣妾才敢上任看賬目,不然又要被人說沒規矩了。”
太后也催促著公公快些去回稟。
秦思瑜真是牙齒都快咬碎了,根本不懂太后到底為何這么做!
云漓一個外來的丫頭,能過后宮的賬目?可她這個皇后還在宮中做閑人?
旁人會怎么看她?
她這個皇后更是有名無實!
可無論秦思瑜怎么氣,虞瀾之定然不會理睬。聽聞太后要封云漓為大司農,立即讓吏部給封誥。
“再讓醫正每日早晚去寶慈宮為云漓診脈,若她出一丁點兒意外,朕要太醫院所有人陪葬!”
話語說得很漂亮,不過是為了安撫云漓和夜豐燁的心。
但秦思瑜聽到卻刺痛的很,把宮里的所有物件都砸碎了!
“太后明知道她和本宮有過節,卻放任她做大司農,把本宮這個皇后冷冷的晾一旁?就是故意針對本宮!”
“所有人都覺得本宮是笑話,巴不得本宮死,本宮到底哪兒錯了?就因為針對了云漓?!她一個破落出身的死丫頭,憑什么能得如此殊榮,只是個攀上夜豐燁的賤貨而已!”
秦思瑜并不知道夜豐燁的生母是陳初音,自然也看不懂虞瀾之和太后為何如此待云漓。
“皇后娘娘息怒……”
身邊的嬤嬤立即上前勸,“太后也是知道您對秦貴人動手不滿,所以才抬她故意氣氣你。”
“不過是個外臣夫人,統帳又能呆多久?您還是將眼光放長遠些,畢竟您是正兒八經的皇后。”
“呵,皇后?一個拱手把后宮內務讓給外臣夫人的皇后?本宮就是笑話!”
秦思瑜想到小秦氏便恨得牙根癢,“若不是為她著想,本宮也不會針對云漓這賤人,可她卻反傷本宮一刀,本宮只想掐死她!”
最親的人,卻傷得越深。
秦思瑜眼下看誰都不順眼,巴不得后宮著一起大火,把小秦氏和云漓一并燒死才好了!
這念頭剛一落地。
她眼前豁然一亮。
此事不見得行不通?只要有人幫忙就行了……
秦思瑜看向身邊的梁嬤嬤,“本宮記得,太后的壽辰快到了?”
梁嬤嬤立即點頭,“但因先帝,太后親自說得不辦壽宴。”
畢竟先帝駕崩還不足一年,此時后宮還都在食素齋戒,沒人膽敢違背這個規矩的。
秦思瑜有了主意,“不辦壽宴,可以請大師們講經祈福。”
到時把云漓和小秦氏也叫過去一起,動點兒手腳豈不是輕而易舉?
但此事僅有她動作,不太容易辦得到。
“許久沒去探望貴太妃,把內務府新送來的果子給她送去,她最喜歡吃甜的。”
之前太后被先帝囚禁寶慈宮,后宮事務由秦思瑜和貴太妃掌管。
先帝駕崩之后,太后出手,秦思瑜做了個架子皇后,貴太妃更沒得到什么好,擺明是太后報復了。
若能說動貴太妃幫忙,她的把握就給更大了……
而此時云漓拿了禮部給的誥封,便去寶慈宮的側殿睡覺。
太后留她,又不是真為了后宮統帳。她何必揪著這些規矩折磨自己?
宮中食素,她例外。
仍舊要求睡覺睡到自然醒,吃肉吃到嘴抽筋。
太后已經寵著了,宮里的人也不敢怠慢。外加春媽媽在此處陪著,宮人稍有一丁點懈怠就挨罵。
包括之前的大司農,如今成了云漓副手。抱來的賬目多了些,就被春媽媽指著腦門趕出去。
“怎么不把整個后宮的庫房都搬來?開板就上百冊的賬目,每本都有巴掌厚,誰能一天時間就看完?”
“不滿職務被頂了,就故意添堵?讓下面的看上三遍再拿來,錯上一處就十板子,甭說沒這規矩,如今就立下這規矩!”
“太后娘娘不舍得罰你們,我是舍得的,誰敢讓夫人累傷了眼睛,我就把誰的眼珠子剜出來喂狗,不信咱們就瞧著!”
春媽媽開板一通吼,還有“牧風”蹲在身邊撐門面,嚇得內務庫所有人戰戰兢兢,立即捧著賬目回去看。
云漓優哉游哉地曬太陽,“厲害,還是春媽媽厲害!”
賬目上的小字兒的確傷人眼,她才不想為了后宮的破事兒傷心神。
有春媽媽一通狠令下去,恐怕也沒有什么人再敢找茬。
真抓幾日,打兩個膽大的板子,恐怕也沒誰敢在云漓面前耍花活。
再說她就算放過弄錯的賬目又如何?虞瀾之還敢治她的罪?
可惜沒人知道虞瀾之和太后的真實目的,恐怕還真會挑釁一下云漓的耐心。
六天時間。
云漓一共罰了四個人。
二十棍子下去,趕出內務庫,永不錄用。
沒人再敢小看云漓統帳目的速度和精確度……
此時秦思瑜為太后張羅壽日講經的事情也敲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