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朝造反,無論是荊州軍閥,還是江州強藩,都有許多成功與失敗的桉例可供借鑒參考。
其成敗根源,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起事之后,便得立即出兵,順江而下。
蕭綸為了這場叛亂,早已謀劃多時,在廣發檄文,聚眾起事的當天,便親自領軍往江州,欲與蕭繹會師。
而蕭綱也早有準備,他以老將羊侃接替蕭正德,都督京師諸軍事,除皇太子蕭大器隨他鎮守建康外,又派次子尋陽郡王蕭大心、第三子臨川郡王蕭大款、第四子南海郡王蕭大臨、第五子南郡王蕭大連、第六子安陸郡王蕭大春等成年子嗣共計十二人,分別鎮守自己所控制的州郡。
危急關頭,相較于外人,他更信任自己的兒子。
畢竟地方官員有可能向蕭綸、蕭繹獻城投降,但膝下諸子,可不敢把自己性命寄托在叔父們的仁慈身上。
五月初八,蕭綱在收到蕭綸檄文的第一時間,即下詔,將蕭綸、蕭繹定為叛逆,革除其族籍,撤銷二人官職,將建康城中二人質子盡數捕殺,其中就包括蕭綸長子蕭堅,以及蕭繹長子蕭方等、次子蕭方諸。
都已經劍拔弩張了,哪還是顧及叔侄情分的時候。
江南大戰一觸即發,潛伏在江南的探子們紛紛將情報傳回江北、蜀地、嶺南。
別看高澄遠在洛陽,不同于其余兩方翻山越嶺,沿途可謂是一馬平川,反倒最先得知消息。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他蕭家兄弟相殘,這是上天都要把江南贈予陛下。”
崔季舒的恭維讓高澄心情舒暢,昨晚夜訪瑤光寺的疲憊也被一掃而空。
散騎常侍祭酒陳元康詢問道:
“陛下,如今蕭氏兄弟已經撕破了臉,我等是否該做戰前準備?”
“戰前準備不是早就在做了么。”
高澄看向崔季舒笑道。
崔季舒于是為陳元康解惑:
“陛下以斛律光沿漢水進軍,為其在新城調運大量輜重,實際遠超西征所用,正是為將來南下做的準備。”
陳元康聞言恍然大悟:
“陛下深謀遠慮,非臣所能及。”
其實以陳元康的智慧,又怎會不知高澄命斛律光走東三郡的意圖,有此疑惑,不過是為了奉承而已。
這記馬屁拍的高澄渾身舒坦,陳元康侍奉人的本事,估計也就崔季舒能與之并肩。
戰前準備無外乎三項,召集兵馬、征召民夫、以及準備糧草、牲畜、兵械。
京畿軍團除假期以外,都在洛陽城外駐扎操演,無需再去召集。
至于民夫,可以一邊南下,一邊命各地州郡官員征召,也不耽誤事情。
而糧草、牲畜、兵械,正如崔季舒所言,高澄早就以替斛律光提供軍需為名,在漢中東三郡之一的新城郡設立輜重大營,隨時可以調作南征之需。
也就是說,高澄隨時都可領京畿軍三萬騎卒,六萬步卒,配合留在上庸郡的二萬水師南下。
與此同時,宇文泰也親臨楚州州治墊江縣(重慶巴南區),與眾將規劃出兵方略。
“高賊占據宜州江北之地,為夷陵郡,以薛孤延領兵駐守,末將以為,我等當由宜州江南之地東出,留軍駐守,以免薛孤延渡江斷絕我等歸路。”
李虎之言得到在場眾人認同,宇文泰又問眾將道:
“如今蕭綸、蕭繹起兵,依你等之見,我軍何時東出為上?”
諸將各執一詞,有人認為當在蕭綸、蕭繹東出以后,趁各方勢力還未來得及反應,迅速出兵,席卷荊南。
也有人認為當在蕭家兄弟兩敗俱傷以后,再圖其疆土。
僵持不下之際,宇文泰看向族子宇文深,西魏的情報部門便是由他來掌控。
受宇文泰的目光示意,宇文深發言道:
“深以為,諸將所言皆有道理,但嶺南之地有一事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宇文深的一句話讓眾人面面相覷,他們不接觸情報工作,對嶺南所發生之事漠不關心,但實際上,近十年來,宇文泰致力南擴,其實已經與嶺南接壤,故而宇文深也沒疏忽對嶺南的情報收集。
“繼續。”
宇文泰不動聲色道,身為蜀地西魏政權的掌控者,他當然清楚嶺南之事。
但股份制與私人制就是這樣的區別,高澄可以不與下屬解釋原因,一意孤行,而困居蜀地的宇文泰必須跟諸將把道理講明白。
于是宇文深向在場眾將介紹起了陳霸先與其過往戰績,然后總結道:
“正值江南戰事一觸即發的緊要時刻,嶺南卻恰巧爆發俚人叛亂,陳霸先如此勐將,卻平叛數月未有任何進展,豈不怪哉?”
達奚武聞言脫口而出道:
“你是說陳霸先是在與俚人作戲?”
宇文深肯定道:
“正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如今蕭紀、陳霸先作戲,便是演給蕭綸、蕭紀、蕭綱兄弟三人看。”
“這么說蕭紀也想做黃雀?”
達奚武之言,讓眾將紛紛皺眉,卻聽宇文泰突然笑道: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不如讓高賊與蕭紀兩只黃雀為進食相斗,我們來做持弓的獵人,如何?”
諸將也清楚以他們的實力,哪怕搶占了荊南,在嶺南與北齊的輪番進攻下,也難以守住,正如宇文泰所言,不如耐下心來,等高澄與蕭紀為荊南打過一場,若是蕭紀難敵北齊,他們便東出救援,與蕭紀聯手,假若二者能夠僵持,那更是樂得坐山觀虎斗,做那得利的漁翁。
只不過以嶺南與北齊的實力對比,還是小有差距的。
覬覦荊南的三方勢力之中,因有南嶺群山阻隔,蕭紀反而是最晚得知消息。
蕭紀趕緊派人向陳霸先送信,讓他盡早‘平定’俚人叛亂,回師廣州,為后續出兵作準備。
陳霸先收到書信的次日,此前一直與平叛大軍僵持的俚人部落盡數歸附,陳霸先也未對首倡叛亂之人加以懲處,正如宇文深等人所說,畢竟只是演戲。
與此同時,蕭綸只留少量軍隊守衛,親領荊南主力于潯陽與蕭繹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