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第三百五十二章 齊王四公子 (500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北魏末年 >>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二章 齊王四公子 (5000)

第三百五十二章 齊王四公子 (5000)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12日  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我怎么可能是曹賊 | 重生北魏末年 
»


南朝鬧內亂并不是什么大新聞,老傳統了,然而到了南梁一朝,內亂可是稀奇事,畢竟蕭菩薩這人,你說他沒進取心,他也確實熱衷于參佛。

但你若說他不懂治理,那可就把人看扁了。

庾信曾在其哀悼故國的名篇《哀江南賦》中提到:‘五十年中,江表無事。’

即指在蕭衍統治期間,江南無內亂,一副太平景象。

這番話未免過于夸大其詞,但侯景之亂前,江南確實承平多年,少有大規模內亂發生。

哪怕是這一次爆發的動亂,也并非發生在江南地區,而在遙遠的交州,即如今的越南北部地區。

交州刺史蕭咨是蕭衍異母弟蕭恢之子,雖非嫡長,無望王爵,但也依例封了武林縣開國侯,食邑五百戶。

但這點錢哪夠蕭侯爺開銷,于是在任期間,大肆苛斂民財,堪稱燕過拔毛,交州可謂是民不聊生。

怎么地,蕭侯爺放棄了建康的溫柔鄉,來到這瘴癘橫行的交州,撈兩錢不過分吧。

底層民眾敢怒不敢言,但時任德州監的交州豪強李賁卻有話要說。(德州治所在今越南義安省容市)

541年,即去年年末,位于越南南部的林邑國進攻交州,李賁趁此機會于十二月起兵,將交州刺史蕭咨驅逐,由此控制了交州、德州等越南北部地區。

蕭咨被逐,逃往廣州,派人快馬向建康傳遞消息,蕭衍得知,大為震怒,當即下令新州(廣東新興縣)刺史盧子雄與高州(廣東陽西縣)刺史孫冏征討李賁,受廣州刺史蕭暎節制。

當時已經開春,嶺南瘴氣已生,盧子雄請求廣州刺史蕭暎能否秋后出兵,即遭拒絕,又有蕭咨催促,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西行平叛。

然而大軍才走到合浦郡(廣西浦北),士卒因瘴癘而死者居然高達十之六七,沒人再敢繼續走下去,部眾潰散,孫冏見狀也只得率余部退還。

蕭咨于是向蕭衍誣告盧子雄、孫冏逗留不前,是與李賁暗中勾結,于是蕭衍下令將二人賜死于廣州。

至于為政不仁,橫征暴斂引發這場暴亂的蕭咨,則在回到建康后擔任衛尉卿一職,掌宮門宿衛,兼兵械庫藏,領武庫。

當然,這也符合蕭衍的一貫做法,對待宗室,他從來都是一副菩薩心腸,要不怎么叫他蕭菩薩。

蕭咨受了這么大的驚嚇,可不得給個緊要職位,好好安撫一番。

只不過盧子雄與孫冏的舊部卻有不同的看法,得知二位刺史被殺,眾人義憤填膺。

544年主持平叛的蕭暎再度召集各州大軍于廣州,盧子雄部將杜天合、杜僧明等人趁機發動兵變,圍攻廣州城,響應者云集。

畢竟盧子雄才走到合浦郡,便病死了六七成將士,是個人都害怕。

據說杜天合問眾人:去亦死,不去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眾人答道:すごい死國矣!

蕭暎麾下西江督護、高要郡守陳霸先聞訊,領精兵三千,日夜兼程,一戰擒收叛將杜天合、杜僧明等人。

蕭衍得知有如此悍將,大為欣喜,授他直閣將軍,封新安子爵,邑三百戶,并著人畫下陳霸先的樣貌送往建康供自己觀看。

當然,這都是后話,時間回到太昌十一年(542年),在荒淫與勤政之間自由切換的齊王高澄知曉交州叛亂,清楚那些人都不過是陳霸先登臺的墊腳石。

不過他也沒太過分心嶺南,只是命人繼續收集情報而已。

后三國這場大戲,以陳霸先如今的地位可沒資格去唱,他還只是踩上了高臺的第一級臺階。

高澄則不同,他不止上了戲臺,還在臺上擺了張桌子,站在桌子上,所有人都需要仰望并且不能忽視他的存在。

也許是太過耀眼,哪怕是齊王夜探瑤光寺這種隱秘事,都被走漏了風聲,在洛陽的街頭巷尾傳得頭頭是道。

瑤光寺可不是普通尼寺,里邊不止供養了歷代妃嬪,之所以說是歷代,主要還是前些年太亂,在洛陽,五年內死了五個皇帝。

而且還有高歡未生育的側室,如鄭大車、李氏、馬氏等人,

這等勁爆消息洛陽民眾可太有興趣了。

之所以走漏風聲,倒不是親衛們嘴不嚴,而是實在瞞不住,后廢帝元朗的皇后都要生了。

算算時間,可不就是高澄出巡前,在瑤光寺里留的種么。

未免出現高浚這等父不詳之事,但凡瑤光寺里被齊王寵幸過的婦人,都有高澄信得過的婢女入寺貼身服侍,同時也是監視,雖然瑤光寺不許男丁出入,但也怕個萬一。

當然,對于民間流傳齊王夜探瑤光寺這種謠言,高澄是斷然不會承認的,如尚書令高隆之、中書令司馬子如等高官也紛紛出面澄清謠言,為齊王的人品背書。

太昌十一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當夜,一名剛誕生的男嬰被蕓娘偷摸從瑤光寺送入齊王府。

翌日,齊王府放出消息,府中一名婢女產下齊王第四子,然而婢女因難產而亡,齊王追其為妾,但外人不知姓名。

不止生母不詳,第四子連名字都未取,相比較他三位兄長,似乎極不受愛惜,雖有從瑤光寺里傳出的流言稱,此子生母為后廢帝元朗的皇后,但也沒多少人相信,因為同一時期,聽望司的探子把水攪渾了。

聽望司受高澄吩咐,放出各種流言,混淆視聽,第四子生母究竟是誰,可以說是一天換了一個版本,其中最過分的居然說第四子是齊王與岳母,即天子生母胡智所生。

連胡智與齊王顛鸞倒鳳的具體細節,都說得有板有眼,有如親眼目睹。

甚至還有人說什么胡智與崔幼妃,即李祖娥、李祖猗之母,共侍齊王,流言越傳越離譜,便也再沒有人信了,連帶著齊王夜探瑤光寺也被當成了類似謠言,同樣少人提及,最終不見史冊,連野史都沒留下只言片語的記載。

可憐胡智、崔幼妃被人造謠,整日在家里抹淚,是高澄領了元仲華與李家姐妹親自登門撫慰,才走出陰霾。

事后,高澄并沒有給聽望司主事追責,甚至還為他升了官,外放任了郡守,讓他在地方好好磨煉,言稱等將來必有大用。

這一手明升暗降,其實也透露了高澄的不滿,我叫你混淆視聽,沒讓你把胡智、崔幼妃給扯進來呀,還好小高王問心無愧,頂多也只是偶爾想過要給膚白細膩的崔幼妃抽上幾鞭子,但也從未真的如高洋一般鞭打岳母。

聽望司主事一職空缺后,眾人原以為高澄會依照慣例從幕僚中挑選,再不濟也是高歡舊僚,然而當人選出來后,眾人無不大呼意外。

高澄以降將韋孝寬為正使、李遠為副使,由二人主持聽望司事務。

同時韋孝寬負責南方,即蜀地、江南的細作,李遠負責北方,即柔然、吐谷渾、高句麗的細作。

李遠尚可理解,為了拉攏隴西李氏嘛,可韋孝寬憑什么作為正使,壓了李遠一頭。

就在眾人大呼不解的時候,天子為齊王與京兆韋氏賜婚,其中韋氏女名喚韋長英,是韋孝寬長女,曾嫁西魏隴東太守皇甫穆之子皇甫道,時年十七歲。

皇甫道在抗拒東魏西征的戰事中殞命,韋長英也因此守了寡。

一看這寡婦身份,滿朝文武也想通了,暗地里感慨小高王初心不改,這些年雖然收了不少黃花閨女,但最好(hào)的還就是這一口。

那韋孝寬,也不過是靠裙帶關系上位。

然而旁人都想錯了,并非是高澄要娶韋長英,才重用韋孝寬,而是高澄要重用韋孝寬,才娶了韋長英。

況且小高王這人真不好女色,對于他的中傷都是外界謠傳罷了。

至于為什么回回納妾都得讓天子賜婚,也是前文提到的,哪怕是王爵,也有侍妾數量的限制,高澄的后宮早就超出了規定的八人規模。

可不得要讓天子賜婚,看吧,齊王是真沒想納妾,只不過被天子逼迫,不得不娶進門而已。

高澄得子的喜悅還未過去,關于第四子的生母疑云卻已經散去,正月二十六日,齊王府大辦喜宴,宇文小姑、華容公主、以及韋長英三女一同進門。

喜宴上,高澄趁著酒勁與眾賓客們說道:

“京兆韋公,孤之丈人也,雖聲名不顯,孤卻知其能,絕非以姻親上位的幸臣,諸君不得輕視。”

當場就把韋孝寬給感動了,這幾日總有人說他是賣女求榮,在背地里戳他嵴梁骨。

這也就罷了,畢竟只是人言而已,韋孝寬對此并不是很在意。

但他一個降將,憑借裙帶關系空降聽望司擔任正使一職,哪怕底下人明面上不敢跟他頂撞,但暗地里陽奉陰違的事情也肯定會發生。

韋孝寬正打算上任后嚴懲一批刺頭樹立威信,沒想到還不等他上任,高澄卻已經站出來,當著前來稱賀的滿朝文武,力挺自己。

以高澄的威信,自然不會有人再敢置喙。

怎么,你覺得齊王看人眼光不行?崔季舒保準要拎著他的鐵拳與你比劃比劃,讓你享受帝王待遇,畢竟崔季舒就屬于茫茫被高澄看中、提拔,官居高位的原洛陽派系成員。

當夜,高澄先去的韋長英屋中,畢竟宇文小姑是老相好了,回洛陽的途中華容道也走多了,自然是把宇文小姑與華容公主放在了后半夜,讓二人同侍。

據說當天年幼的蠕蠕公主在燕然館里摔壞了不少器物,但高澄也沒辦法,才十二歲,他是真的下不去嘴。

大婚第二天,高澄得知消息便立即前往燕然館安撫蠕蠕公主,跟哄女兒似的才把她哄好。

沒辦法,有求于人是這樣的,為了西域風情的大又白...為了阿那瓌能分潤他一批高車婦人,使一部分單身漢能夠成家,小高王也算是不計個人榮辱了。

由于高澄在政務上一定程度的放權,三省六部諸府衙各司其職,春耕等事有尚書省與地方政府操持,再兼南梁遭逢內亂,宇文泰又忙于整合蜀地,邊疆風平浪靜。

高澄還真就度過了一段時間的舒適時光,白天偶爾去城外,或是巡視水師編練,或是與鮮卑戰兵同樂,夜里也時常等候地道來人,或者往瑤光寺里走一趟,當然,更多的時間還是宿在家中。

時間來到太昌十一年(542)三月底,高澄第四子的面部五官也終于顯現出來,眼皮、鼻子、嘴巴初步形成輪廓,眉毛、頭發也開始長出來。

只是旁人乍一看,都以為是個女娃,這位尚在襁褓中的四公子美則美矣,卻總讓人擔心他成年后男身女相。

旁人男身女相也就罷了,但其父高澄的相貌以及他自身的五官雛形擺在這里,將來只怕更甚于鳳皇。

鳳皇即西燕皇帝慕容沖,其人外表清秀俊美,有龍陽之姿。

男身女相卻長得過于俊美,對于普通人來說尚且是禍為福,更何況是亡國宗室。

前燕滅亡后,十二歲的慕容沖與其姐十四歲的清河公主被前秦天王苻堅納入后宮,姐弟倆獨占寵愛。

時有童謠唱道:‘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

因王勐勸諫,苻堅忍痛將慕容沖送出宮,又因有童謠:‘鳳皇、鳳皇止阿房。’

于是癡情的苻堅為他的鳳皇在阿房城種植梧桐、竹子數十萬株。

當然,襁褓中的四公子不需要有這般擔憂,畢竟其父齊王權勢滔天,除非真有一日高氏敗亡,這位四公子才可能落得慕容沖一般遭人玩弄的凄慘下場。

而齊王高澄貌似也終于記起了自己還有這么一個兒子沒取名字,于是用他拙劣的書法寫下孝瓘二字,為第四子取名高孝瓘。

高澄并不知曉是否天意,但既是第四子,長相又在往柔美的路子上走,著實讓他拿不定主意,這是否就是四大美男之一的蘭陵王。

但總不取名字也不是個事,便還是給了孝瓘二字,待他稍長大些,若真是個貌柔心壯的好小伙,高澄自會賜字長恭,但若要不求上進,自然會為他改名,免得糟踐了這個名字。

相比較三個哥哥位列郡公高位,高孝瓘卻只得了一個樂陵縣公,似乎也彰顯了齊王對這位生母成疑的第四子不甚喜愛。

故而哪怕三位哥哥的生母,前大魏皇后爾朱英娥、前潁川王妃宋氏、馮翊公主元仲華也不會把精力耗在這個由乳母抱養,不受其父重視的高孝瓘身上。

高澄時常往瑤光寺尋歡作樂,未嘗沒有受夠了內宅瑣事的原因。

母親為兒子考慮,這件事無可厚非,也阻止不了。

三女暗地里斗成什么樣,只要不擺上明面,高澄都不會插手。

他也不是沒想過立世子,可如今四個庶子,年紀最大的高孝章、高孝瑜才六歲,老三高孝琬未滿周歲,最小的高孝瓘尚在襁褓。

這時候急著立下世子,萬一將來才能不合高澄心意,被廢的世子下場必然不會好到哪去,哪怕高澄在世時能護著他,難保死后兄弟不會對他出手。

甚至哪怕立下世子,都不可能完全止了念想,更何況如今的嫡妻暫時是十二歲的蠕蠕公主,她能不能以嫡妻身份進門都是未知的事情,元仲華不就是在進門前被頂替了嫡妻身份。

轉眼便到了三月的最后一天,即京試開考。

這一次的京試依舊由高澄在名義上擔任主考官,但是真正閱卷的卻是大將軍府與相國府的兩府幕僚。

題目也由右仆射楊愔、戶部尚書崔季舒、司州牧陳元康三人商議擬定。

高澄只是在開考當天在考場轉了一圈,便未在露面。

你問齊王在這期間在干嘛,他正忙著與地道里過來的元季艷縱享絲滑。

在對權力做出合理安排后,原來不只是皇帝,就連權臣也能垂拱而治。

高澄也想明白了,自己穿越過來,不是一天天在政務上做牛馬的,該享福的時候也該享福。

小高王十歲為父奔波,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其實主要還是四海升平,國家無事,高澄用十年的時間籠絡了一批值得信任,可以稍稍放權的心腹,自然無需事事操心。

司馬懿不就曾下過判斷,說諸葛亮食少事煩,命不久么。

作為一個現代人,高澄自然不會搞什么求仙問藥,但除了戒色以外,小高王是真的愛惜身體。

京試結果在四月初三出榜,相比較第一次科舉,這一回寒門學子所占比重略有提升,但依舊是以士族子弟為主。

高澄也沒什么好遺憾的,只要有真才實學便成。

況且科舉制本就是在士族嘴里奪食的結果,事情也不能做得太過分,去強行錄取才能上稍遜一籌的寒門學子。

對于高澄來說,改變士族無論愚賢都能為官,讓寒門有才之人得到晉升通道,便是他開科舉的目的,至于憑真才實學錄用的究竟是士族、還是寒門他真的不太在意,士族子弟不也照樣在給他賣命。

更何況只要科舉這個口子開了,寒門崛起終歸是歷史的大趨勢,無需高澄再去操心。


上一章  |  重生北魏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