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七百八十六章 借刀殺人 呂氏鴻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六章 借刀殺人 呂氏鴻門

第七百八十六章 借刀殺人 呂氏鴻門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6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在間接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后,呂岱身體中的力氣,宛若被憑空抽走了一般。

無力的他,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董允見狀本想上前將呂岱攙扶起來,可在董允的手觸及到呂岱身上時,呂岱的身體卻起了應激反應,他連忙掙扎著甩開了董允的手。

在呂岱眼中,董允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人物。

呂岱一時的不適應,并未讓董允感到介意。

今夜的勸說,他承認手段上并不十分光彩。

對于呂岱來說,他心中有氣是正常的。

而在董允的角度來說,今夜既然他的目的已經達到,那么他愿意承受呂岱心中的些許怨氣。

兩相無言下,最后還是呂岱先打破了寂靜。

“你既然知曉吾與孫權之間的嫌隙,那你也應當知道,孫權以周魴為使者,名為督護實為監軍。

有他在,吾無法完全掌控住這兩萬余吳軍。”

說完這番話后,呂岱察覺到董允出現了些危險的目光,他又連忙開口補充道:

“縱使沒有周魴在,兩萬余吳軍中有許多并非是吾的嫡系。

若是讓他們進攻漢軍,他們大概會聽令。

可要是讓他們就這般投降大司馬,恐會引起他們的嘩變。”

呂岱對著董允說出了他的看法。

聽著呂岱說完后,董允思索一番后點了點頭。

董允聽得出來,呂岱說的是實話。

呂岱之所以會這么說,意在提醒董允,不要提出一些異想天開的要求。

糜旸威名是大,可兩萬余吳軍中有許多人的家人在江東。

想要他們因為自己的一個命令就輕易俯首聽命于糜旸,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好在這一點,在董允來之前,糜旸就有考慮到。

董允看著呂岱,緩緩說道:

“將軍請放心,大司馬并非是不通情理之人。

大司馬要的其實很簡單。

據情報,呂范率軍萬余不久后就將抵達柴桑城外。

呂范在率軍抵達后,一定會第一時間派人聯系將軍。

呂范想要做什么,大司馬不是很在意。

大司馬在意的是,無論呂范到來后下一步想怎么做,將軍都要自請與呂范同行。

這點對將軍來說應當不難。”

不難?

何止是不難!

在得知糜旸的意圖后,呂岱的第一反應是詫異。

糜旸千方百計要策反他,所求真就是那么簡單嗎?

但很快的,歷經許多世事的呂岱就在須臾間反應過來。

驚懼的神色出現在呂岱的臉上。

呂岱生出手指,不可思議地顫抖著說道:

“難道,難道大司馬是想”

后半句話呂岱并沒有說出來。

因為對他來說,糜旸的真正目的,實在太過令人惶恐。

世人向來有言,漢鹿用兵,最善誅心。

今日一觀,并無言過其實!

見呂岱已然猜出些許端倪,董允的臉上露出些許笑意。

在他來之前,糜旸亦是這么對他笑的。

期待。

呂岱見董允在這時,竟然還笑得出來,他心中的惶恐又陡然加重了幾分。

在呂岱眼中,這一刻他將身前的董允,當成了在柴桑外虎視江東的糜旸。

“他,竟以此為樂嗎?”

這句話呂岱沒敢說出來。

面對著呂岱的猜測,董允沒有出言肯定。

接下來董允只是對著呂岱一拜道:

“不論大司馬要做什么,做臣子的,都應當盡心讓大司馬如愿。

這就是忠。

允很高興,今夜之后能與將軍同帳為臣。

希望將軍不要讓大司馬失望。”

董允這是再向呂岱要一個答復。

看著董允謙遜下隱藏的銳利,呂岱猛然驚醒。

糜旸要做什么,是他可以過問的嗎?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已然失去了選擇的權力。

既然如此,還有什么好疑慮的。

“岱,岱知曉了!”

月朗星稀,于第二日夜晚,糜旸在柴桑城外的大帳中等回了董允。

見董允安全歸來,糜旸喜不自勝。

糜旸起身將董允迎住,并一把握住董允的手說道:

“今夜休昭再不歸來,孤可就要提兵西進,親自去向呂岱要人了。”

看似玩笑的話語中,卻透露出糜旸鄭重與關心的語氣。

糜旸的語氣,讓董允感到十分感動。

得主若此,此生何憾。

然心中再感動,牢記上下之禮的董允,卻還是輕輕掙脫開糜旸,他退后幾步對著糜旸一拜道:

“臣,幸不辱使命。”

董允的話讓糜旸臉上的笑意又多了幾分。

“好!

仗義出使,以一張利舌說降敵軍大將。

休昭的風范,足可與古時蘇張二人相比。”

高興的糜旸徑直拉著董允坐下。

待董允坐下后,董允詳細地將他與呂岱之間發生的事說了出來。

說完后,董允著重提醒糜旸道:

“呂岱此人并不簡單。

若不是有周魴提供的情報,允亦無法輕易說降于他。”

董允的語氣中有著對呂岱的欣賞,以及忌憚。

聽聲而知含義,糜旸換了個舒服的坐姿,然后看向董允問道:

“休昭是覺得,呂岱后面不會乖乖聽話?”

見糜旸一語道破自己的擔憂,董允點了點頭。

董允的承認并未讓糜旸苦惱,反而讓糜旸大笑起來。

“論言辭麗壯,孤不如你,但論洞悉人心,孤較你卻有一日之長。”

“以呂岱今時今日的地位,他為你一個年輕人以言語所屈服,他心中定然不忿。

但你莫忘他與你不同,年近古稀的他絕不會因心中不忿,而做出不智之舉。

否則你也不能平安歸來。

他不忿歸不忿,但以他當下情勢,他的生路都已被孤封死。

他要想求生,唯有順從孤。

他是智者,這一點他不會違背。”

糜旸的話,讓董允心中的擔憂頃刻間消散。

“大司馬英明。”

“可臣還有一點不懂。”

見董允還有疑問,糜旸頷首示意道:

“但問無妨。”

“臣不解,大司馬明明可以直接趁呂范立足未穩時,對他發動襲擊。

為何還要讓呂范與呂岱聯絡,增加一些風險呢?”

聽到董允是在疑惑這個,糜旸看著他問道:

“休昭以為,守城靠的是什么?”

“是人心!”

守城,即守人心。

自公安之戰后,這句由糜旸親口說的話,早已經成為膾炙人口的話語,董允自是知曉。

董允的回答讓糜旸點了點頭。

他繼續說道: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矣。

同理,若將吏相猜,士卒不服,良善不用,群下謗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于匹夫,況全琮乎?”

“孤的目標是柴桑,呂岱、呂范在孤的眼中,只是兩件工具。

兩件可以幫孤擊碎柴桑人心的工具!

全琮以為就算無援軍,憑借著柴桑城堅,就可阻擋住孤。

他太天真了。

他不知道孤的成名戰,就是守城戰嗎?

凡善守者,定然善攻。

休昭且看,呂范抵達之日,就是柴桑城破之時!”

糜旸語氣堅定,臉上有著志在必得的神色。

這一刻糜旸想起了前幾日他寫給全琮的信。

及至今日,全琮還未給他回信。

真沒禮貌!

糜旸最討厭沒禮貌的人了。

漢章武六年十二月末。

就在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時,吳前將軍,南昌侯呂范終于率軍抵達柴桑城外。

這一次,呂范帶來了萬余援兵。

聽起來人數雖然不算太多,但這萬余援軍大多是呂范的部曲,久經戰陣,是東吳軍中少有的精銳。

本來有著這萬余精銳,呂范對這一次的支援行動,心中有著不小的信心。

可在呂范來的路上,他得知了兩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新消息。

一個是糜旸親臨柴桑城外,另一個就是賀齊所部全軍覆沒。

當這兩個消息傳到呂范耳中后,差點將呂范的心態搞崩了。

明明在出兵前,柴桑的局勢還有著轉好的局勢,怎么他一率軍來到柴桑城外,柴桑的局勢便糜爛到這等地步了?

呂范感受到了來自糜旸的深深惡意。

好在呂范身為孫氏元勛,對大吳的的忠心非常人可比。

否則換做常人,可能早就率軍撤退了。

對呂范來說,撤軍是不可能的,他能做的唯有想辦法,收拾住柴桑這糜爛的局勢。

幸虧在收到兩個壞消息后,呂范還收到了一個好消息——那便是呂岱的援軍就在附近。

得知此事后,呂范就連忙派人前去與呂岱聯絡。

在呂范出兵前曾收到過孫權的密信。

密信中孫權對呂范說出了他對呂岱的擔憂,希望呂范率軍抵達柴桑后,能夠多加防備這一點。

在孫權的提醒下,呂范請求呂岱親自來到他的軍中相會。

很快呂岱就收到了呂范的來信。

面對呂范的請求,呂據心有憂慮。

得知父親已打算徹底轉向糜旸,呂據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擔心呂范的這次相邀,會是場鴻門宴。

但呂岱卻沒有這個擔憂。

“大戰在即,子衡不敢。”

“反之若吾不去,就會讓子衡懷疑,這將壞大司馬大事。”

若是沒有外敵,呂范倒可能別有企圖。

可糜旸就在柴桑城外,除非呂范是糜旸的內應,否則在這時他絕對不敢對自己不利。

帶著這種想法,呂岱很快帶著親衛來到呂范的軍中。

聽說呂岱到來的消息后,有知曉孫權密令的心腹對呂范建議道:

“將軍可借助假節之權,于軍中拿下呂岱,送往建鄴交給陛下審問。”

心腹的建議,讓呂范變得猶豫起來。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