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

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3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第二日清晨,早早起來的諸葛瑾就向糜旸表達了離開之意。

面對諸葛瑾的突然請辭,糜旸感到有些驚訝。

而在看到諸葛瑾臉上的黑眼圈后,糜旸察覺到諸葛瑾昨晚肯定沒睡好。

于是他問諸葛瑾道:

「可是旸交待不周,讓子瑜公感到不快了?」

聽到糜旸的疑問后,諸葛瑾臉上適時一些驚慌之色,但他很快就平復神色答道:

「非也。

乃是瑜身為人臣,今使命已達,應早歸公安復命才是。」

諸葛瑾以公務在身,來搪塞糜旸的疑惑。

而在聽到諸葛瑾的解釋后,糜旸似乎也相信了這種說法。

隨后他有些遺憾地說道:

「旸本來還想向子瑜公討教一些《詩經》上的難處,看來這個想法是難以實現了。」

與扶風法氏不同的是,瑯琊諸葛氏的家傳經書是《詩經》。

而糜旸既然拜諸葛亮為師,那么他自然要認真學習瑯琊諸葛氏的家傳。

在表達完遺憾后,糜旸也不多作阻止,他命丁封率一支衛隊,一路將諸葛瑾護送至公安。

為了不讓糜旸生疑好早點離去,諸葛瑾并未拒絕糜旸的美意。

在丁封的護送及糜旸依依不舍的目光下,諸葛瑾一行人迅速離開了州陵城中。

站在城頭上的糜旸,望著諸葛瑾離去的背影,嘴角漸漸露出了一抹微笑。

這時蔣濟來到糜旸身后,口中感慨地說道:

「沒想到諸葛子瑜名滿天下,竟真會如大司馬所料,在夜間做出竊書之舉。」

說完這句話后,蔣濟又想起同樣名滿天下的諸葛亮。

一母同胞,怎的品性就差這么多呢?

聽到蔣濟的感慨后,糜旸倒并未覺得奇怪。

身為穿越者的他,早就知道諸葛瑾在歷史上有哪些不堪的事跡。

況且縱算是一母同胞,區區諸葛瑾,又如何能與自己的諸葛丞相相提并論呢?

在蔣濟感慨完后,糜旸問蔣濟道:

「子通,你認為陸遜會相信那封公文中的內容嗎?」

糜旸的詢問,讓蔣濟一愣。

盡管蔣濟亦是智者,但陸遜也非常人。

蔣濟心中并不敢斷言,陸遜是否會完全相信那封公文中的內容。

但有一點蔣濟卻是可以斷定的。

「無論陸遜信或不信,大司馬的計策都已然成功。」

蔣濟的回答頗為討巧。

可就是這個討巧的回答,讓糜旸感到滿意。

「卿所言,甚佳!」

因急著將懷中的機密交到陸遜的手中,諸葛瑾在一路上一刻都未曾耽擱。

數日之后,諸葛瑾就回到了公安城外的吳軍大營中。

得知諸葛瑾歸來的消息后,陸遜第一時間召見了他。

在剛剛見到諸葛瑾時,陸遜就不禁脫口而出問道:

「糜旸可在州陵?」

這是陸遜最關心的一件事。

而諸葛瑾的回答,讓陸遜心中的些許僥幸徹底消散。

「臣初至州陵,糜旸就親自出城來迎臣。」

諸葛瑾的回答,讓陸遜的臉色晦暗了不少。

隨后陸遜又接著問諸葛瑾道:

「糜旸可曾答應我軍的求和?」

對于陸遜的這個疑問,諸葛瑾立刻給出了回答。

「眾漢將群情洶涌,使求和一事不了了之。」

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面

,諸葛瑾沒具體說出他被丁奉欺辱的事。

而見求和的想法未能成功后,陸遜的心情卻沒有多少變化。

在一開始,陸遜就覺得以當前的局勢,糜旸是不會同意兩軍停戰一事的。

之所以陸遜還讓諸葛瑾前去一試,一方面是之前許多吳將心中有這層僥幸心理。

另一方面陸遜也想用以此舉,抵消一些天下人對吳軍的批判。

不管吳軍之前做錯了什么,但他們都低聲下氣的求和了,糜旸卻還是不允,那接下來吳軍做什么事,都是情有可原的了。

待得知求和一事失敗后,陸遜便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諸葛瑾。

今糜旸在州陵,他只希望自己之前吩咐給諸葛瑾的事他能辦妥。

在陸遜期待的目光下,諸葛瑾先是講述了他觀察到的漢軍兵強馬壯的事實。

而當諸葛瑾講完,陸遜以為諸葛瑾在無要事匯報之時,諸葛瑾從懷中緩緩掏出了那份謄抄來的公文。

接著諸葛瑾就將手中公文的來歷,一五一十地告訴給了陸遜。

聽到這封公文的來歷后,陸遜頓時大喜。

他連忙起身來到諸葛瑾身前,一把從他手中取過公文認真看了起來。

這封公文,是鄧艾寫給糜旸的。

在公文中鄧艾言及,他已成功阻退住曹休的大軍,讓糜旸不要有后顧之憂。

很明顯鄧艾的話,讓吳軍陷入了更不利的境地中。

因為這代表著,糜旸可以源源不斷從荊北調撥兵力,來不斷壓縮在荊南的吳軍的生存空間。

正因如此,那夜諸葛瑾在看完公文中的內容后,才會感到驚懼。

可當陸遜看完公文中的內容后,他并未與諸葛瑾一樣,臉上浮現出驚懼之色。

相反的是,陸遜臉上的喜意卻越來越盛,及至最后他忍不住手捧公文暢快大笑起來。

陸遜突然大笑,無疑是一件可疑的事。

諸葛瑾還以為,陸遜是被當下危急的局勢,刺激的精神失常了呢。

出于對自身命運的擔憂,諸葛瑾連忙上前關心的詢問道:

「大將軍,您沒事吧!」

諸葛瑾的詢問及他的臉色,讓陸遜明白了諸葛瑾是在擔憂什么。

陸遜并未怪罪諸葛瑾的誤解,反而他拉著諸葛瑾的手說道:

「這次子瑜,你可是為大吳立下大功了!」

陸遜的這句話,讓諸葛瑾心中的不解又加深了幾分。

而還未等諸葛瑾繼續詢問,陸遜便讓人前去召集營內的諸將議事。

約莫半個時辰后,聽到陸遜召喚的諸位吳將都來到了陸遜的大帳中。

等諸位吳將到齊后,陸遜示意諸葛瑾將他出使的過程講了出來。

當諸位吳將聽到漢將群情洶涌拒不接受和議,及糜旸在州陵囤積大量軍備的事后,諸位吳將臉上都流露出失望之色。

而接下來諸葛瑾帶回來的公文中的內容,更是讓一眾吳將感到驚慌。

在一眾吳將驚慌不已之時,陸遜臉上卻帶著笑意說道:

「諸君,莫要中了糜旸的詭計。

眼中所見之物,有時是會騙人的。」

陸遜的話,猶如一盆冷水般倒在諸位吳將的頭上,讓他們漸漸冷靜了下來。

待諸位吳將冷靜下來后,陸遜繼續說道:

「諸君以為糜旸難道會是庸才嗎?」

陸遜的這句反問,在旁人聽來更像是一句笑話。

糜旸當然不是!

「以糜旸的才略,他怎么會猜不到,吾派子瑜前往州陵的目的?

既然糜旸猜到了,他又怎可能像表面那般,對子瑜做到推心置腹!」

陸遜的話,引起了在座吳將的思考。

就連諸葛瑾也在陸遜話語的引導下,漸漸回過神來。

「誠然,糜旸主動帶著子瑜察看了州陵城內的武庫。

但若是真如糜旸所說,他是要通過子瑜之口來向我軍示威,為何不直接帶著子瑜前往軍營一觀軍威?

他在隱瞞什么?

這是疑點一。

另外諸君想想看,子瑜取得糜旸公文的過程,諸君不覺得太容易了嗎?

荊北的軍事公文是軍中機密,試問以糜旸的聰慧,他在知道子瑜來意的情況下,怎可能會絲毫不防備,那么容易讓子瑜拿到荊北軍事公文?

這是疑點二。

從這兩個疑點不難推斷出,這一切都是糜旸在暗中設局,為的就是讓我軍相信那封公文中的內容!」

陸遜很快在諸位吳將面前,得出了這個推斷。

而在聽到陸遜的推斷后,在座的諸將都覺得有道理,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諸葛瑾更是臉有羞愧之色,沒想到他差一點連累陸遜中了糜旸的詭計。

只是在信服陸遜的推斷后,諸將心中很快有個疑問升起。

步騭拱手對陸遜問道:

「大將軍以為,糜賊為何要故布疑陣呢?」

當步騭問出這句話后,陸遜臉上的笑意更甚。

「知道這點不難。

凡布疑陣者,為的就是讓他人無法洞知己方虛實。

表為強,實為弱。

而糜旸將荊北戰事順利,作為精心布置的疑陣,他的真實目的是什么,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當陸遜的話音落下,步騭連忙反應過來道:

「大將軍的意思是,實際上荊北的戰局對糜旸不利?」

面對步騭的猜測,陸遜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正是!」

「若荊北戰局對糜旸有利的話,糜旸根本無須多此一舉。」

陸遜對自己的這一判斷很有自信。

除去以上的分析外,還有一個客觀的事實不容忽視。

糜旸敢于直接抽身從宛城外返回江陵,這一步的確是妙招,也的確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但同樣的,糜旸這一舉動,畢竟是大膽的舉動。

既是大膽的舉動,就要承擔不小的風險。

那么糜旸這么做的風險是什么呢?

之前陸遜之所以會以為,糜旸會被曹休拖在宛城外,乃是因為數萬天策精銳都在宛城外。

宛城外一馬平川,漢軍根本無險可守。

要是漢軍在宛城外占據主動權時,這樣的地理倒不會太過致命。

可一旦漢軍想要退兵,眾所周知,再精銳的軍隊退兵時,他的后方都會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而無險可守的地形,加上這個致命的弱點,正是荊北漢軍最大的危險所在。

正常情況下要想降低這種危險,漢軍是要安排一位,足夠有能力的大將親自坐鎮大軍后方的。

可早在出兵前,陸遜就詳細調查過荊州諸將的名單。

荊州諸將中,小有名望者是不少,如鄧艾、丁奉、州泰等人。

但在陳到需坐鎮江陵,李嚴又被貶斥的情況下,荊州諸將中可以稱為「大將」者,沒有一人。

正因為如此,陸遜之前才不會想到糜旸會這么大膽。

陸遜知道,縱使糜旸再怎么有韜略,他也沒有剎那間點石成金的能力。

這點事實下,加上糜旸設局蒙騙諸葛瑾的做法,陸遜得出荊北戰局對漢軍不利的推斷,乃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就在陸遜為自己的推斷,感到信心滿滿的時候,步騭的疑問又接踵而至:

「糜賊設局讓我軍以為,荊北戰局對他有利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步騭又說出了當下在座吳將心中的疑問。

當步騭問及這點后,陸遜眼中閃著智慧的光芒,直接說出了糜旸的目的:

「諸君剛才以為荊北戰局對漢軍有利時,你們心中的想法是什么呢?」

在陸遜的詢問下,在座吳將不免思忖起來。

剛才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慌張,后面就是覺得糜旸會源源不斷從荊北調兵南下,徹底將他們留在荊南之地。

而在這個擔憂下,他們下意識就想建議陸遜要趁漢軍尚未集結時,趕緊率軍突圍而出。

當回憶起心中的想法后,虞翻似有明悟。

虞翻試著對著陸遜言道:

「糜賊是想讓我軍盡快率軍突圍?」

虞翻的話,讓陸遜對他投去了贊賞的目光。

「這正是糜旸的想法!

諸君莫要忘記,當下我軍后路雖斷,但我軍此次出征,帶來了大量糧草,在荊南的總兵力亦有近十萬之眾。

雖說近十萬大軍,目前有一部分分散在外,可在荊北戰局不利的情況下,糜旸在州陵能擁有多少兵馬?

兩萬,三萬,亦或是四萬?

憑借最多區區四萬漢軍,在我軍糧草充足的情況下,糜旸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吃下我們。」

說到最后一句話時,陸遜口中透露出強大的自信。

再大的野心,也需要以硬實力為基礎。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只要己方大軍不自亂陣腳,逐步收縮防線之下,糜旸根本一時之間對他們無可奈何。

「糜旸是知道這一點的。

故而他才要設計,想要我軍自亂陣腳。

一旦吾下達全軍突圍的命令,今我軍有許多分散在外,軍力無法聚集,就會使我軍突圍時對漢軍的威脅大減。

再加上后路被斷的恐慌,我軍在突圍時勢必爭先恐后,甚至于無法攜帶大量武器輜重。

而公安至州陵一路上,又多山林茂密之處,正適合漢軍設伏層層阻擊。

種種不利下,漢軍兵力不多的弱點將會被無限縮小,而我軍突圍時受到的損傷,將會被無限放大。

到那時,誰能保證自己一定能安全回到江東呢?

諸位大多都看過史書,長平之戰中趙軍的下場,諸位想必不會忘記。」

陸遜的話,讓在座吳將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多年不見,糜旸的心思竟變得越來越毒了!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