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

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在魏延率漢軍登岸后,本來在岸上指揮陣型的潘璋,就連忙率軍逃回了城中。

太快了。

潘璋有想過,糜旸有可能可以破解鐵索連江的阻礙。

潘璋也想過,漢軍會第一時間對州陵港口發起進攻。

但潘璋沒想到的是,漢軍的速度會那么快。

今日的漢軍,就像餓了許久的虎狼一般勢不可擋。

而在逃回前見到的那兩面血幡,更讓潘璋想來便心驚不已。

接下來該怎么辦!

膽戰心驚的潘璋,不由得私下思考起這個問題。

目前州陵城中,吳軍尚有數千。

憑借數千的吳軍,似乎抵擋住漢軍一時不是問題。

更何況州陵與公安相距不遠,只要他能抵擋得住幾日,也許就能等來陸遜的援軍。

但這個想法出現在潘璋的心中,卻并未給他帶來多大的安全感。

概因性格高調的魏延,在上岸后曾高喊過一句話:

“天策持后,吾仗刀爭先,雖百萬眾若我何!”

魏延能喊出這句話可以理解,畢竟今日之戰,他的勇武的確起到了很大的關鍵。

驕傲一下,不過分吧。

而他的這句話在喊起來后,也順理成章地得到了大部分漢軍的擁躉。

可魏延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這句話,才是潘璋直接逃回城中的最大誘因。

因為這句話明白指出了,今日率軍攻打州陵港口的主將,其實是糜旸!

自公安之戰后,糜旸的精力都放在了對付魏軍上。

可數年的不再接觸,卻并未讓糜旸在吳軍中的威名有所減少。

特別潘璋是參加過公安一戰的...

城內有數千吳軍,或許可抵擋住魏延,但能擋得住糜旸嗎?

潘璋不敢用自己的生命,為這樣本就不大的可能性做保證。

只是潘璋卻也不敢直接放棄州陵城。

要是州陵城被糜旸收復,那么在荊州境內的近十萬吳軍,后路可就捏在糜旸的手中了!

這不敢,那不敢,讓一向性格暴躁的潘璋,難得的變得優柔寡斷起來。

可接下來城中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潘璋頃刻間做出了決定。

州陵城,作為糜旸事先要給吳軍的一道誘餌。

城內自然被糜旸事先布置了許多司聞曹人員。

吳軍在港口的慘敗,瞞不過在城內的他們。

而在知道這件事后,他們亦很快發揮起自身的作用起來。

漸漸地就在潘璋逃回州陵的數個時辰后,許多蠱惑人心的謠言,開始在城內瘋傳著。

那些謠言中,有一條最為致命。

“大司馬已至公安城外,并下達命令,誰能收復州陵者,可封侯!”

當潘璋聽到這個“謠言”時,鼻子都快被氣歪了。

這“謠言”,咋能傳的這么真呢?

可潘璋知道,現在不是追究這一點的時候。

現在重要的是,該怎么應對這條“謠言”在城內傳播開后的后果。

眾所周知因王洪之死,州陵城內的士民對吳軍是很不滿的。

以往形勢在吳軍,那么縱使州陵士民有再多不滿,最多私下里發幾句怨言,也不會拿出什么實際性的行動來對抗吳軍。

但現在呢?

吳軍剛經歷一場大敗,在州陵士民心中威望顯著的糜旸又親至州陵城外。

在這兩個重要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州陵士民是不大可能繼續“無奈侍賊”的。

更何況,還有個封侯的巨大誘惑在那里。

外有強敵壓境,內有人心不軌,這樣的城,潘璋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守。

最后在劇烈的思想斗爭后,潘璋決定相信糜旸的能力。

在漢軍剛至州陵城外的當夜,潘璋就帶領著百余親衛,偷偷打開城門朝著公安的方向逃去。

潘璋本以為他的行為,是既快速又神不知鬼不覺的。

可當潘璋逃到一條小路中時,周圍突然出現的一幕,卻嚇得潘璋直接從馬上跌落下來。

只見隨著一聲鼓鳴,周圍的山林中瞬間出現了許多火光,將這處山林照的宛若白晝。

而當眾多火光出現后,呈現在潘璋眼中的,是從山林走出的一批又一批漢軍。

不止山林中,就是在潘璋的前路方向,亦有著大量的漢軍出現。

司聞曹的鼓動,真正目的不在于讓州陵城被漢軍從內部攻破,而在于引發守城吳將內心中的惶恐。

今日糜旸之所以要魏延,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州陵港口,為的也是要最大程度上,加重州陵守城吳將心中的恐懼。

當逃命的潘璋被眾多漢軍包圍之際,證明著糜旸的攻心之計成功了。

跌落馬下的潘璋,很快就掙扎著從地上爬起。

爬起后的潘璋,看著周圍越來越逼近的漢軍,臉上的惶恐之色越來越濃。

他沒想到,自己都這么果斷的逃命了,竟然還能中糜旸的埋伏!

可潘璋又想到,縱使他不逃,難道守備孤城的他就能逃得生天嗎?

或許有些事,在漢軍突破鐵索橫江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

負責率軍埋伏這條山道的,是魏延的副將柳隱。

經過身旁吳軍俘虜的辨認后,柳隱確認了被他包圍的吳將正是潘璋。

確認潘璋的身份后,柳隱興奮地搓了搓手掌。

突然受到糜旸賞識的柳隱,近來在軍中一直有著福將的稱呼。

原本柳隱對這種稱呼,是有些不滿的。

堂堂男兒,應當靠自身本事揚名,靠虛無縹緲的福氣算怎么回事。

可這時,柳隱卻不這么想了。

州陵通往公安的山道不止這一條,可偏偏是他埋伏的這條山道遇到了潘璋。

這不是福氣是什么?

有福氣的感覺,真好。

搓完手掌的柳隱,在左右的簇擁下走上前,對著尚在惶恐中的潘璋斥道:“潘狗,你已被我軍包圍,何不早棄械?”

柳隱中氣十足的怒喝聲,在山林中久久飄蕩不停。

他的怒喝聲,讓潘璋從惶恐中驚醒。

那名漢將,是要勸降嗎?

想起自己身為孫權的潛邸之臣,孫權對自己一向不薄,潘璋就感覺自己好似受到了侮辱。

以孫權對自己的恩情,自己豈能做出背叛他的事?

這名漢將在看不起他!

可就在潘璋想憤怒拒絕的時候,潘璋又想到,他可以死,可今夜跟隨他的百余親衛呢?

要是為了百余親衛不被戕害,而選擇暫且被敵軍“所俘”,這樣的舉動雖不符合忠義,但卻彰顯了情義。

世人應該是會理解的吧。

此情此景,與當年的于禁何其相似。

有著好榜樣于禁在前,潘璋心中很快就改變了想法。

他昂起頭,麻溜地將腰間的配刀解下扔在地上,并同時下令身后的百余親衛照做。

當完成這一切后,潘璋看向柳隱說道:

“今日我愿為兒郎們而降。”

潘璋以為他在說完這句話后,會引得柳隱幾分敬重,但不料他的話卻引起了柳隱的大笑。

柳隱的笑聲中,充滿了嘲諷的意味。

“我何時說過,要招降你了?”

柳隱的這句話,讓潘璋直接愣在了當場。

他下意識就要拿方才柳隱的話,來對柳隱進行反駁。

可他回想起柳隱的話,才赫然發現,柳隱方才的話語中并未提及受降一事。

柳隱只是讓他棄械而已。

“若不愿招降,何必讓吾棄械?”

按照常理,敵人喊出讓自己棄械之語,不就是為了招降自己嗎?

就在潘璋轉不過彎來的時候,柳隱努力止住笑聲,然后解釋道:“讓你棄械,只是為了方便我軍好殺你而已!”

“我本來只是想嚇嚇你,沒想到你還未聽清我的話,就迫不及待地棄械。

似你這等貪生怕死之輩,我軍要來何用?”

柳隱的話,直接讓潘璋大怒。

有這么玩人的嗎?

只是再大的憤怒,也沒辦法讓潘璋反駁柳隱。

柳隱的話是很搞心態,但他的話卻是事實。

憤怒之后,潘璋下意識就想撿起地上剛剛被自己親手丟棄的兵刃。

可潘璋一動,柳隱就伸手召喚出山坡上的弓箭手。

眾多弓箭手的出現,直接就嚇得彎腰的潘璋止住了動作。

而在漢軍弓箭手的威脅下,潘璋又不敢直起身來。

就這樣潘璋以一種類似于臣服的姿態,顯露于柳隱的眼中。

這讓柳隱對潘璋更加不屑。

“一個不留!”

柳隱冷聲下達了這個命令。

當柳隱的命令傳達到漢軍弓箭手的耳中后,下一刻漢軍弓箭手百箭齊發,直接將潘璋給射成了馬蜂窩。

而在潘璋被亂箭射死后,他身后的百余親衛,也紛紛嚎叫著倒在了血泊之中。

當身前再無活口后,柳隱走上前親自砍下了潘璋的首級。

潘璋的死訊,很快就傳到了糜旸的耳中。

不久后柳隱更是親手拿著潘璋的首級來到糜旸身前,向糜旸復命。

看著身前的潘璋首級,糜旸臉上露出笑意。

凡是季漢粉,估計很少對潘璋這人有好感的。

而今世潘璋的死法,更讓糜旸有種因果循環的快感。

“你做的很好。”

糜旸對著身前的柳隱,夸贊了一句。

得到糜旸夸贊的柳隱,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可柳隱不知道的是,糜旸不止是在夸他成功阻止潘璋逃命,還在夸他在搞敵人心態方面的確很有一手。

糜旸一向是喜歡發揮人的長處的。

于是糜旸接下來就對柳隱說道:“將潘璋的首級放入囚車中送往公安。

告訴陸遜,孤來了。

孤從州陵而來!”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