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

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8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望著剛剛全部竣工的營壘,徐盛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徐盛相信,以當前己方營壘之堅固,自己定然可立于不敗之地。

在營壘安好后,徐盛就命人去往后方催促留略輜重部隊,一直在后方慢吞吞的走著也不是個事。

但就在徐盛派出使者的第二日,徐盛收到稟報,說是有大量潰兵朝著己方營帳襲來。

稟報中重點說明了,潰兵是從營帳后方襲來的。

當得知這個消息時,徐盛的臉上露出驚駭的神色。

后方的可是他的輜重部隊呀!

而待那些潰兵沖來的越來越多,徐盛心中的最后一絲僥幸也蕩然無存。

聽著潰兵哭爹喊娘般的哭訴,徐盛的腦袋嗡嗡的。

“突然有支漢軍精兵,從你們的后方發動襲擊?”

后方!

又是后方!

自從率軍來到夷道縣后,徐盛就對這兩個字,有著不小的抵觸感。

因為之前陳到不知怎么的,竟能率軍神不知鬼不覺地繞到他的后方,從而逃出生天。

而今日又不知怎么的,在徐盛以為漢軍在他前方后,后方竟然又出現一支漢軍精兵!

而且據逃回來的潰兵所說,那支漢軍精兵還是陳到親自統率。

好!好!好!

如果后方襲擊輜重部隊的那支漢軍是由陳到親自統率,那么他前方在洈山設伏的漢軍又是誰?

己方有萬余精兵,縱使漢軍可憑借地勢設伏,但兵力也不能比他少。

也就是說陳到竟選擇拋棄大部隊?還是說前方在設伏的漢軍,根本就只是一支疑兵?

另外最重要的是,陳到又是怎么率軍繞到自己身后的?

看著掛在營帳內,一日至少看上數遍的地圖,徐盛感覺到自己的腦袋快要炸了。

種種猜測,及輜重丟失帶來的結果,讓徐盛的內心如被火燒著一般。

而就在徐盛以為壞消息就這些的時候,后續陸續趕回的潰兵新的稟報,直接讓徐盛急火攻心暈了過去。

“將軍,我們來的戰船都被賊軍一把火燒了呀!”

聽到這句話的徐盛,在暈倒之前腦中只有一個可笑的想法:

“戰船被毀,現在被前后夾擊的,可是自己咯!”

漢章武六年九月初,身在宛城外的糜旸,終于得知了荊南的變故。

吳軍會對荊南發動進攻,是糜旸意料之中的事。

但看著手中魏延送來的奏報,糜旸還是久久陷入了沉默之中。

今日帳內坐著許多漢朝的名將,他們中的許多人事先并不知道糜旸的謀劃,故而在得知陸遜竟偷襲荊南時,第一反應是頗為驚愕的。

他們原先大多以為,陸遜現在正焦頭爛額地處理著永安之變,根本無閑心兼顧他者。

很明顯,許多人都對陸遜產生了誤判。

但在一開始的驚愕之后,漢軍諸將并沒有慌亂的情緒。

因為他們的身前,坐著數十年以來天下間最負盛名的名將。

糜旸的存在,讓許多漢軍諸將在驚愕之后,迎來的是無盡的怒火。

自己不去找吳軍的麻煩,吳軍不偷著樂,竟然還敢主動犯境?

就在心中的怒火,促使著許多漢將想建議糜旸好好教訓吳軍一頓時,看到糜旸表情的諸位漢將,卻強制性讓自己冷靜下來。

他們從沉默的糜旸身上,感受到了悲傷的情緒。

他們亦知道,糜旸是因何而悲傷。

良久的沉默后,糜旸想將手中的奏報放下,但不知怎么的,手中的這封奏報,卻宛若有千斤重一般,讓糜旸無論如何都放不下。

文字很輕,但王洪對他的情義卻很重。

糜旸不由得回想起,當日他讓王洪去州陵時,王洪笑著對他拜別時說的話:

“大司馬珍重!”

那時糜旸只覺得這五個字太過尋常,但今日在得知王洪的下場后,他的心中卻猶如堵上了一塊大石頭般,難受的緊。

“何至于此。”

隨著內心不好受的情感越來越濃,糜旸對著眾將緩緩吐出了這四個字。

這四個字,讓帳內的氣氛變得更加凝固起來。

不知糜旸謀劃的漢將,只以為糜旸是在感慨,王洪性情太過剛直,才有著今日這般悲壯的下場。

而那些事先知道糜旸謀劃的漢將,卻從這四個字中,讀出了糜旸的傷感。

他們是知道,糜旸早早就為王洪安排好后路的。

可王洪不選擇生路,卻偏偏選擇一條死路,為的是誰,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當內心中難過的情緒達到頂點后,糜旸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憤怒的糜旸將手中的奏報,狠狠拍在書案上,咬牙切齒地說道:

“孤要讓朱桓族滅!”

糜旸的這句宣言,好似一根導火索一般,徹底引爆了帳內的氣氛。

丁奉率先氣憤地起身對著糜旸請命道:

“臣愿率一支精兵先行,馳援公安!”

丁奉一起身請命,跟在他身后起身的,義憤填膺的漢將足有十數位。

這十數位漢將,請命的內容與丁奉一般無二。

帳內的漢將都知道,盡管當下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率軍回援。

但他們現在身處于宛城外,宛城內就有著魏軍的數萬精兵,他們沒辦法一下子將所有的部隊立刻南撤。

故而當下對他們來說,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由一員大將先率部分精兵回援公安。

剩下的軍隊由糜旸統領,徐徐后撤,以防魏軍在后追擊。

但這就是一個穩妥的辦法,糜旸卻不打算答應。

“不!

孤要親自率兵回援。”

糜旸的話無疑驚到了帳內的諸將。

就連事先知道糜旸謀劃的張合、鄧艾等人也是如此。

“大司馬,萬萬不可!”

見糜旸竟要推翻原來的計劃,鄧艾急著起身勸道。

鄧艾的話音落下,帳內其他諸將也俱附言起來。

現在諸位漢將都以為,糜旸是被王洪的死刺激到了,才會做出這個不理智的決定。

可面對著諸位愛將的勸諫,糜旸態度卻相當堅決。

“孤心意已決。”

糜旸的這句話,帶著不容拒絕的意味。

這讓起身勸諫的諸位漢將,都不敢再有所言語。

只是雖說糜旸不顧諸將的勸諫,但他卻并未如諸將想的那般,被心中的憤怒沖昏了頭腦。

糜旸將目光看向鄧艾,對著他說道:

“我軍在宛城外有六萬余精兵,孤只帶走三萬,剩下的三萬交由你統領。”

糜旸此話一出,諸將都不禁紛紛將目光放在了鄧艾身上。

糜旸的這句話,代表著他對鄧艾有著十足的信任。

看著糜旸信任的目光,鄧艾緊張之余,又開始結巴起來。

“臣,臣恐...”

論資歷,鄧艾不是今日諸將中最高的。

論戰績,鄧艾也就一些小型戰役拿的出手。

而一旦糜旸離開后,鄧艾面對的可能會是,倍于己方的敵軍的襲擊。

加上鄧艾的任務不在于堅守,而在于撤退。

要知道再如何精銳的士卒,在撤退時若被敵軍猛擊,也是有可能一潰千里的。

正因為這樣的事,萬一做不好后果會非常嚴重,所以一開始諸將才想著要讓糜旸親自完成。

可這樣艱險的任務,糜旸卻乾坤獨斷,交到了鄧艾的手中。

如何讓人不驚訝?

糜旸可不管鄧艾緊張不緊張。

鄧艾本就資質不凡,這數年來又一直在軍中歷練,雖不敢說現在的鄧艾能力達到了歷史上滅漢時的高度,但也不會相差太多了。

他這數年來耗盡心力培養鄧艾,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鄧艾能夠為他分擔要事嗎?

“你無須推辭,孤相信你!”

在諸將面前,糜旸說出這樣一句話。

這句話,讓鄧艾的情緒慢慢平復了下來。

他剛才之所以會想著推辭,只是糜旸的安排太過突然的緣故,這不代表他的心中沒有自信。

凡有天賦之人,內心必然自傲!

想到糜旸竟對自己如此信任,又想到當下荊州局勢不利。

身為人臣,又怎么可以不竭盡心力呢!

情緒平復下來的鄧艾,臉上露出堅定的神色。

于諸將目光的注視下,鄧艾鄭重地對著糜旸一拜:

“臣,領命!”

身在江陵的魏延,數日后收到了來自陳到的密信。

在密信中,陳到對魏延說道:“賊軍戰船已損,銳氣已挫,到不負重托。”

看完這句話的魏延,有點丈二摸不著頭腦。

陳到性格謙遜,他在密信中并未詳細言及他這幾日來的光輝事跡。

之前魏延只想著,陳到能夠將徐盛的吳軍誘引的遠點就好。

但讓魏延沒想到的是,陳到竟然將徐盛的戰船都給損毀了?

當然從結果來說,徐盛的吳軍失去了戰船,是最好的一種情況。

可問題是,陳到是如何做到的呀!

一時思索不出來的魏延,也并未鉆牛角尖。

魏延知道,當陳到完成任務后,接下來就是看他的了。

第二日魏延就召集在江陵城內的諸位將領。

于議會間,魏延讓副將柳隱向在座諸將匯報了吳軍當下的進展。

“就在前幾日,陸遜率賊軍已經包圍了公安。”

柳隱的這句話一出,堂內的氣氛瞬間沉悶了起來。

公安對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諸將沒想到,吳軍的動作竟然這么快。

“大批賊軍,亦封鎖了江陵通往公安的各處要道。”

柳隱接著說出了另一個情報。

而這個情報,更讓在座諸將臉上浮現擔憂之色。

在座的諸將都想出兵救援公安,可之前江面上有著徐盛的水軍在。

現在雖說徐盛的水軍不在了,但縱使他們能渡江,陸路上的關隘也很難突破。

況且焉知,這不會是陸遜的圍點打援之策呢?

畢竟盡管江陵城中,現在雖有上萬漢軍,但江陵也很重要,總不可能棄之不顧。

而要是援軍去的少了,一旦被吳軍圍點打援,那可就是萬劫不復的境地了。

魏延觀察到了在座諸將臉上的擔憂之色,在略微沉吟后,魏延說道:

“我軍要想救援公安,最好一路順流而下,繞過州陵城。”

以當下的戰局來說,既然直線距離走不通,那么繞路救援倒不失為一個辦法。

但重點是。

“之前陳公曾打探到,州陵與江陵之間的水域,曾被賊軍設下許多鐵索,鐵錐。

以我水軍的情況,恐很難越過那段水域。

望將軍三思。”

江陵城內的一位副將,拱手對著魏延說道。

在十數年前,荊州水軍本是與江東水軍齊名的存在。

但赤壁一戰,周瑜一把火將荊州的戰船燒了個精光。

后來雖說關羽一直想恢復荊州水軍,但當世要想建設一支強大的水軍,需要有強大的國力支持。

可惜的是赤壁之戰后,荊州連年戰亂,國力早就耗盡,又哪來富余國力前去發展水軍呢?

而就算以鼎盛時期的荊州水軍來論,都未必能突破吳軍設下的鐵索橫江,更何況現在呢?

魏延聽出了這位將領心中的顧慮,可有著糜旸錦囊妙計的他,卻一點都不慌。

就在魏延要開口吐出糜旸的妙計時,魏延突然察覺到,堂外正有一道身影慢慢靠近。

待那道身影走到堂門口時,魏延驚訝的站了起來。

看到魏延的表現后,堂內諸將紛紛將目光朝身后看去。

待看到魏延的所視之人后,堂內諸將臉上都流露出驚喜的神色。

“大司馬!”

有風塵仆仆之態的糜旸,大步跨入了堂中。

這幾日來,他帶著親軍先行一步晝夜兼程,終于在今日趕回了江陵。

糜旸的歸來,是讓魏延感到意外的。

因為在之前的安排中,糜旸當下應該在宛城外。

糜旸來到魏延身前,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對。

糜旸對著魏延問道:

“陳公呢?”

糜旸的詢問,讓魏延從驚訝中清醒過來,他連忙將陳公的去向,及他剛才議事的內容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糜旸。

聽完魏延的稟報后,糜旸點了點頭。

隨后糜旸轉身看向堂內的諸將道:

“文長方才說的是對的,我軍可繞道州陵。

至于陸遜的鐵索橫江?

在我看來只是個笑話。

任他有千條鐵索阻我,我也定可破浪而行。”

糜旸的話音剛落,堂內諸將俱都興奮起來。

“末將愿隨大司馬同行!”

堂內諸將的興奮勁,讓魏延酸的牙都要咬斷了。

方才是誰要他三思來著?

好像就是那個,現在看起來最興奮的人吧!

他很明確,方才糜旸并未說明具體該怎么做。

可糜旸的出現,卻好像又讓這一點不重要起來。

在堂內諸將眼中,只要糜旸說行,那就一定行!

不久后一臉興奮的諸將,都雀躍的離開了大堂內。

等他們都走后,魏延方才的不解問道:

“大司馬為何突然歸來?”

魏延問這句話,倒不是不希望看見糜旸。

魏延是覺得糜旸突然改變計劃,一定有原因。

難道是自己做的不夠好,讓糜旸不放心了?

面對魏延的詢問,糜旸不假思索地答道:

“為攻滅賊寇。”

而在說完這句話后,糜旸又輕輕地吐出一句道:

“亦為好友,討個公道。”

糜旸的語氣并不凌厲,可他的話落在魏延耳中,卻不禁讓魏延感覺到寒意頓生。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