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

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7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李嚴?」

當糜旸用清冷的語氣,口中琢磨著這個名字的時候,宴席內的眾人就知道,糜旸的心情變得不好了。

意識到這一點后,原本還用目光看向糜旸的眾人,紛紛將自己的頭低了下來,不敢再直視糜旸。

宴席內的氣氛,陡然變得凝重起來。

正如眾人所料的那般,糜旸這時的心情很差。

糜旸雖與陳到接觸的不多,但他卻知道陳到的性格。

持重,一心為公。

這樣的人,若不是李嚴有些事做的太過分的話,陳到又怎會當眾向自己舉告他呢?

一想到此,糜旸的臉色便嚴肅了起來。

只是接下來他并沒有繼續詢問陳到,而是將目光看向了鄧芝。

「鄧刺史,鎮東將軍所言之事,確切否?」

糜旸的語氣頗為冷淡,與方才和眾人歡飲時親和的模樣完全不一樣。

這讓鄧芝心中不由得一緊。

可糜旸都點名他了,他總不可能不回應糜旸。

于是在思考再三后,鄧芝咬咬牙起身來到糜旸身前一拜道:

「近來在荊州,是流傳著一些關于前將軍行為不端的事。」

鄧芝的回答,讓糜旸冷哼一聲。

「什么事?」

「一五一十說來!」

在糜旸進一步的詢問之下,鄧芝終于開口說出了,近年來李嚴在荊州做的所有事。

李嚴擔任義陽太守以來,于軍事上他整頓行伍,操練兵卒,并且曾數次擊退魏軍的小股襲擾。

于政事上,李嚴感于義陽郡內時常有水患發生,遂親自率人整修河道,大大改善了義陽郡的水患之憂。

從這兩方面來說,李嚴這個義陽太守,當的可謂是十分稱職。

在能力方面,李嚴可圈可點,但在人品方面,李嚴卻是有許多令人詬病的地方。

例如李嚴性情孤傲,他認為荊州諸將中,論能力他當屬第一。

原本張飛離開荊州后,李嚴以為他會順理成章代替張飛,成為荊州牧。

可后來的發展,卻讓他大失所望,這讓他時常在旁人面前有所怨言。

若僅僅是如此倒也罷了。

有才的人往往自視甚高,這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但李嚴在數月前做的一件事,卻讓李嚴在荊州的風評降到了冰點。

李嚴有一位部下名為王題,是義陽世家的一位子弟。

王題因想為大漢效力,而投筆從戎。

可李嚴見王題家世不凡,便私下里向他索要錢財,一次兩次的索要,王題還能忍受。

次數一多,王題不厭其煩,遂與李嚴發生了激烈的摩擦。

摩擦產生后,王題認為李嚴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格,恐懼李嚴后面報復他,就帶領著家人逃往北魏。

李嚴得知此事后,不僅不反思自己,反而借著王題投魏的由頭,將王氏族人逮捕入獄。

當李嚴如此做之后,義陽郡內的世家豪族感于王題族人冤枉,于是便紛紛上書向李嚴求情。

可或許是要維護自身的面子,李嚴不僅不順水推舟釋放王題的族人,甚至還狠狠責備了一番那些為王題族人求情的人。

李嚴的這個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

不久后,感到驚恐的義陽各世家,大多開始往南遷徙,還有不少如王題一般投向了北魏。

這個事件發生后,義陽郡內流傳出一句民謠:

「義陽有王(枉),正方不方!」

而糜旸不知道的是,在他要來荊州的消息被李嚴

得知后,李嚴為在糜旸面前留個好印象,竟想著擅離職守前往江陵迎接糜旸。

幸虧李嚴的這個想法,受到了陳到與鄧芝的強烈反對,他才悻悻作罷。

當糜旸聽完李嚴近來在義陽做的一切事后,他的內心已然掛滿了怒氣。

糜旸將手中酒杯狠狠擲于地上,然后大怒道:

「自孤長大以來,向來只聞有人投漢,未聞有人投魏。

這是先帝一生清譽,才換來的成果。

但孤沒想到,這番成果,這番驕傲,卻被李嚴所玷污!」

說完以上的話后,糜旸猶自覺得不能消散心中的怒氣,他又憤憤地說道:

「義陽有王?

這明明是百姓想要提醒孤,義陽有枉!」

說著說著,糜旸將怒氣波及到了鄧芝的身上。

糜旸直接手指鄧芝說道:「你是荊州刺史,有糾察地方之權。

這事為何不早早向朝廷奏報?

難道連你也畏懼那李嚴的威風不成?」

糜旸的責怪,讓鄧芝緊張不已,他支支吾吾著跪在糜旸的身前,向糜旸請罪起來。

宴席內的眾人,見糜旸真的發火了,他們也都一個個嚇得來到場中跪下,以示請罪之態。

鄧芝作為州刺史,荊州臣子大多是他的屬吏,鄧芝有監察不嚴之罪,他們自然一個個也逃脫不了。

就在荊州眾臣,都在向糜旸請罪之時,陳到開口為鄧芝解釋道:

「李嚴貴為前將軍,位分在鄧刺史之上,況李嚴手握重兵,又承擔著防備荊北的重責。

今王題已然逃往北方,若之前貿然上奏朝廷,鄧刺史手中并無人證,想來李嚴定會死不承認。

畢竟王題叛逃,是眾人皆知的事實。

而要是鄧刺史逼之太甚,又恐荊州有肘腋之患。

況此事發生時,鄧刺史恰好得知大司馬即將來荊州,故為穩妥計,鄧刺史本想著待大司馬到來后,再稟報此事。」

說完這番話后,陳到又小聲的說出了一個理由:

「況李嚴乃東州大臣......」

陳到的這句話聲音很小,小到只有糜旸一個人能聽見。

而在聽到陳到的這句話后,糜旸方才后知后覺。

朝野上下許多人都知道,劉備在世時,曾有意將糜旸抬為東州系大臣的領袖。

而李嚴又是東州系大臣的中流砥柱,任何想要動李嚴的人,勢必都會優先考慮到糜旸的存在。

故而鄧芝的顧忌,是很正常的。

誠然季漢的政治環境,不如曹魏那般充滿了勾心斗角,但要說季漢的大臣都沒有自己的小心思,那也是不可能的。

糜旸也不可能要求,季漢的每位大臣都如諸葛亮那般,無視個人利益榮辱,品格無限接近于圣人。

而這也是陳到為何會趁著酒意,詢問試探糜旸的緣故。

若是方才糜旸沒表現出以公為重的態度,那么陳到就會以醉酒為借口,將今晚的事合理地揭過去,并私下里會勸鄧芝另想他法。

陳到不是信不過糜旸的為人,相反的,陳到是很認同糜旸有「先帝遺風」的風評的。

可恰恰如此,陳到今晚才更要試探一下糜旸。

世人皆知劉備仁義,但世人也皆知,劉備是個十分重情義的人。

當年糜芳在荊州倒賣軍器,都快賣成荊州首富了,關羽也曾向劉備舉報過這事,但劉備知道后,竟連一道斥責的文書都沒有......

誰人保證,有劉備遺風的糜旸,不會采取如當年劉備一般的做法呢?

糜旸沒想

到,李嚴不法的鍋,竟還能沾到自己的身上。

可仔細想想,這鍋他還真不能完全甩開。

畢竟既然享受著利益,那自然也要承擔利益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

一想到這一點,糜旸更氣了。

「石苞!鄧艾!」

作為糜旸的親信將領,石苞與鄧艾今夜也是有參與宴會的。

而本來還在一旁默默吃瓜的石苞與鄧艾,在聽到糜旸的召喚下,齊齊連忙起身來到糜旸的身前:

「末將在!」

在喚出石苞與鄧艾后,糜旸先對著石苞吩咐道:

「你持孤的信物,率五百精騎即刻前往新野,將李嚴帶來江陵。」

說完這句話后,糜旸又對著鄧艾說道:

「待李嚴離開新野后,你就是新的義陽太守!」

糜旸的兩道命令,引得宴席內的眾人紛紛面面相覷。

沒想到令他們頭疼許久的李嚴,竟被糜旸在須臾之間,就罷免了兵權。

眾人一時間對糜旸的權勢,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

而石苞與鄧艾在收到糜旸的命令后,就立即轉身離開了大堂之中。

看著兩人離開的身影,性格穩重的陳到覺得有些不放心。

陳到對糜旸進言道:「李嚴驕橫,恐不會任由兩位小將拿捏。」

陳到還有一點擔憂沒說出來,那就是他擔心李嚴狗急跳墻,要是心一橫,也率軍投往北魏怎么辦?

糜旸看出了陳到的擔憂,他出言安撫陳到道:

「叔父勿憂。

石苞與鄧艾雖年輕,心中卻有機謀。

況有小侄在江陵,義陽亂不起來。」

「至于李嚴是否會投向北魏。

縱使他想,北魏敢收嗎?」

說這番話時,糜旸的語氣中透露出強大的自信。

而糜旸的自信,讓陳到的酒醒了一大半。

他這時才反應過來,盡管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一口一個小侄,可他卻是這大漢的大司馬,天策上將呀!

背負糜旸命令的石苞與鄧艾,連夜點齊五百精騎北上前往新野。

借助著騎兵的高機動力,不久后石苞與鄧艾就率軍來到了新野城外。

可在看到新野的城墻后,石苞與鄧艾并未急著入城。

早在來之前,他二人就私下商量過,該怎么萬無一失的將李嚴帶往江陵。

以石苞與鄧艾二人的聰慧,他們很快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石苞與鄧艾先是率精騎來到新野城外的軍營外。

負責駐守新野軍營的將領,是李嚴的兒子李豐。

李豐第一時間就從斥候口中得知了,營外有數百精騎到來的消息。

而在李豐知曉那數百精騎,打的是糜旸使者的旗號后,李豐就連忙率領營內眾將前往營外相迎。

不久后,緊閉的營門,在石苞與鄧艾的眼神中緩緩打開。

李豐等一眾將領,也出現在了石苞與鄧艾的身前。

這一刻石苞與鄧艾尚不知道李豐的身份,他們先主動讓李豐查驗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在李豐查驗無誤后,石苞便駕馬上前,手持糜旸的信物對著身下的一眾將領言道:

「大司馬有令,命前將軍李嚴前往江陵述職。

并命折沖將軍鄧艾,暫代義陽太守一職。」

石苞此話一出,以李豐為首的一眾將領都錯愕至極。

盡管石苞明面上是說讓李嚴到江陵述職,可若是簡單的述職,糜旸又何必削去李嚴義陽太守的職

務呢?

要知道這樣一來,等同于剝奪了李嚴手中的兵權。

可方才石苞與鄧艾的身份已然查驗過,確定是糜旸派來的使者無誤。

于是就在眾將從錯愕中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快速遠離了李豐的身邊。

同時還有不少將領,主動舉告了李豐身為李嚴兒子的身份,并表現出一副愿意為使者擒拿李豐的表現。

一時間,李豐就被原本聽從他的命令漢將孤立了起來。

看著場中發生的這一幕,李豐的嘴角充滿了苦笑。

他隱隱猜出了糜旸要見李嚴的真實目的。

而本來身為李嚴兒子的他,應該以李嚴的安危禍福為第一考慮因素。

畢竟他兵權在握。

李豐轉身看了眼周圍將他包圍起來的眾將,兵權在握?

或許以前是,但現在恐怕只是個笑話而已。

而李豐在注意到石苞與鄧艾看他的眼神越來越不對的時候,身為李嚴兒子的他,卻說出了一句令人瞠目結舌的話。

「末將愿親自帶兩位使者入城,尋到前將軍。」

石苞與鄧艾:?!

周圍眾將:!

這兒子,是親生的不。

在新野城內的李嚴,很快就得知了糜旸使者到來的消息。

剛聽聞這消息時,李嚴心中就產生了不好的預感。

雖說李嚴這時候尚不知道,糜旸使者到來為的是何事,可李嚴也知道他在荊州的風評不好。

李嚴覺得糜旸派使者來找他,有可能為的就是那些「無關緊要」的事。

這讓李嚴的心情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

糜旸派使者前來,可能單純的就是為了問詢那些事。

但若往最壞處思量的話,難道糜旸不會聽信讒言而降罪于他嗎?

李嚴一向是喜歡做最壞打算的,所以他第一時間就想派人去聯系李豐。

可還未等李嚴派出人聯系他的兒子,他的一位心腹就跌跌撞撞地跑進來稟報道:

「將,將軍,公子來了!」

一聽是自己的兒子來了,李嚴不由得大喜。

看來多年的培養是有效果的,這小子的應變能力很是不錯呀!

只是接下來他心腹的進一步稟報,就讓李嚴如遭受雷劈般,呆愣在當場。

「公,公子氣勢洶洶,他身后跟著的是大司馬的使者!」

氣勢洶洶?

什么叫氣勢洶洶。

很快李嚴就知道了,何為氣勢洶洶。

就在李嚴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他房外的院門,就被一股巨力狠狠踹開。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免費閱讀.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