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六百七十二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二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

第六百七十二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去的很快。

于觥籌交錯、君臣同歡的氣氛之中,不知何時,第二日的日光就悄然出現在了天邊。

而當日光出現的那一刻,代表著上下盡歡的元旦宴會已經圓滿結束。

昨夜的種種,最后只能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美好回憶,亦將成為史官筆下的盛事,靜靜地躺在史書中等待著后世人的發掘與向往。

第二日,劉備率領著眾臣返回長安。

相比于來時的十萬民眾相隨,回程顯得頗為寂寥。

而待劉備的御輦重新駛入未央宮中后,不久后一個令人擔憂的消息,漸漸就在長安城內流傳開。

陛下病了。

或者說這么闡述并不準確,畢竟劉備一直有沉疴在身。

準確的來說,是陛下這次的病,顯得并不樂觀。

一開始時,這個消息只被時人當做謠言,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流傳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未出現在眾臣面前的劉備,好似在無形中證實著這個消息。

對于自己這次的病,劉備早有預料,且不如以往那般,費盡一切心力隱瞞。

該來的都會來,當下的大漢,經得起一切風雨。

該安排的他都安排好了,劉備對自己的安排有著十足的自信。

數之不盡的請安折通過尚書臺,飄進劉備的寢宮之中。

但那些寫出這些請安折的大臣并不知道,以劉備這時候的身體狀況,他都沒辦法來親自閱覽來自大臣的忠孝之心了。

見劉備一直不露面,且未對任何大臣的請安折做出回復,許多大臣終于慌了。

他們意識到一件,他們打心底里不想承認的事。

那件事讓他們感到恐懼,亦讓他們自發的穿戴好朝服,來到皇城內親自打探情況。

等他們進入皇城后,他們才后知后覺地發現,皇城的守衛在虎賁將軍糜威的安排下,陡然增加了一倍。

據打探得知,增加皇城守衛乃是直接由大將軍親自下達的命令。

大將軍有權力插手宮城防衛嗎?

那自然是有的。

可按照常理,虎賁中郎將自有上官光祿勛,大將軍本不應該直接越過光祿勛對虎賁中郎將下達命令。

除非有些事大將軍不想讓旁人知道,除非有些事又緊急又重大。

那會是什么事呢?

一想到這點,再結合之前心中的疑慮,許多大臣心中就久久無法安定。

他們相互簇擁著來至皇城內的相國官署中,想面見諸葛亮問個究竟。

相國乃百官之長,眼下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并未拒絕接見大臣們,于亮堂的官署內,眾臣們見到了俯首辦公的諸葛亮。

諸葛亮面色肅穆,正有序地處理著一件又一件公務。

從諸葛亮的臉上,眾臣看不出絲毫異常。

而諸葛亮接下來說的話,更是進一步打消了眾臣的疑慮。

“當下十五日休沐未過,卿等何故聚集尋吾?”

按照大漢的規制,元旦過后,大臣們將獲得十五日的休沐時間。

“若無要事,可盡皆散去。”

諸葛亮沉著淡定的語色,讓前來尋他的眾臣很難相信,劉備病入膏肓這樣的事。

甚至他們在看到諸葛亮一切如常的神色后,他們都難以問出他們來的目的。

在面面相覷良久后,最后被諸多大臣眼神公推出來的孟光,方才組織了一下語言旁敲側擊地問道:

“元宵后的朝會,是由太子還是陛下主持?”

自元旦宴會結束后,許慈回到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請辭。

面對許慈的請辭,諸葛亮直接應允,并讓大司農孟光代替許慈成為了大漢新的太常。

只要不是重大的朝會,太子一般也能代替君王主持。

而太子與君王主持,是兩種不同的禮儀規制,故而孟光才會有此問。

只是盡管表面上聽起來,作為太常的孟光詢問這件事乃是合情合理,可諸葛亮心知肚明孟光及眾大臣想問的究竟是什么。

微微抬頭,直視注目他的眾大臣,諸葛亮淡淡回道:

“是陛下。”

得到諸葛亮的回答后,眾臣的臉上紛紛流露出笑意。

見心中的疑慮被打消,眾臣方才紛紛對著諸葛亮告退。

可在眾臣離去后,他們沒注意到的是,諸葛亮的眼角隱有淚珠滑落。

兩滴熱淚砸落在身前的文書上,諸葛亮喃喃地說出了他方才未說出的后半句:

“我希望。”

在劉備的寢殿外,有著一隊又一隊的持刃羽林衛在不斷巡視著。

巡視的時候,羽林衛如鷹般的目光掃過殿外的每一處角落,他們決不允許在劉備的寢殿外,自己有著半分疏忽。

而在走過劉備的殿門外時,羽林衛如鷹般的目光又瞬間變得柔和下來。

柔和的眼神中,還有著深切的擔憂與祈求。

種種復雜的情緒,皆因從殿內時不時傳出的咳嗽聲。

而這一刻在劉備的寢殿內,正有著眾多的御醫在來回走動著。

原本廣闊的寢殿,亦早被濃郁的藥味所填滿。

在寢殿東面的一處軟塌上,身穿單衣的劉備正捂著嘴,不斷劇烈咳嗽著。

待咳嗽暫時停息之際,劉備放開嘴邊的手定睛一看,卻是看到了手心中有著一抹刺目的猩紅。

而這一幕,亦被一旁侍奉的劉禪第一時間看到。

在看到這一幕后,劉禪頓時撲向劉備。

他一邊取出身上的布帛,為劉備細心擦拭著手中的血跡,一邊為劉備撫著背并大聲哭喊著“御醫,御醫!”

于劉禪急切的哭喊下,殿內值守的御醫連忙就跑到劉備的榻前。

為首的一位白發蒼蒼的御醫,在跪下為劉備請完脈后頓時臉色大變。

這位御醫的臉色變化,一絲不落地看在了劉備與劉禪的眼中。

而這又不禁讓劉禪變得更急切起來。

“父皇的身體到底怎么樣了?

可是需要繼續服藥?”

說著說著,劉禪就站起身抓起案上的一張藥方,想著親自為劉備去熬藥。

可還未等劉禪邁開腳步,御醫便驚慌地叩頭不斷說道:

“臣無能,臣無能!

陛下,陛下.”

御醫的話,宛若一道驚雷般直接劈中了劉禪,讓他的手無力垂了下去。

劉禪自是知道御醫不敢說的話是什么。

開藥方的人都在叩頭請罪了,他手中的這方藥方又能發揮多大的用呢?

就在御醫不斷叩頭請罪的時候,一聲溫潤的聲音傳來:

“生死有命,朕知足了。”

“公嗣。”

在用一句話安撫了御醫的同時,面如金紙的劉備將劉禪重新叫到身前。

“子晟日前被朕派去華山為天下百姓祈福,朕那時還以為朕的身體不會惡化的這么快。

現在想來是預估錯了。

人呀,老了就是沒年輕時聰慧了。

朕想他了。

你速速派人召子晟回長安,速去!”

聽到劉備的話,劉禪眼中含淚的登時朝著殿外跑去。

而看著劉禪離去的背影,劉備的嘴角有著些許欣慰浮現。

當欣慰消散之后,劉備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侍郎董允:

“傳召百官。”

昨日第二章。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