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原來是大司馬呀!

當劉備說出對糜旸最新的封賞后,許多人倒是并未太過于震驚。

或者說是早有預料更恰當些。

在大漢常規的軍職序列中,大將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重臣。

可大漢四百年以來,有一項不常設的軍職,無論是地位還是權力都隱隱在大將軍之上。

這項軍職便是大司馬。

若說大將軍是執掌天下兵權的話,那么大司馬在這一點的基礎上,甚至還將權力的觸角自動涉及到政治方面。

漢室的大司馬的權力,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無事不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年劉備拿下漢中后,自立為漢中王時。

在《漢中王勸進表》中,劉備自封的除去漢中王的王爵外,還自封了一個大漢的官職。

那個官職不是大將軍,而是大司馬!

單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世人心中漢室大司馬有著如何特殊的地位,哪怕是諸侯王的稱號,也不過只能與它并列而已。

歷數大漢四百多年的歷史,能擔任大司馬一職的大臣,都可以算作是所有大臣中當之無愧的核心人物。

而眾多人物之中,若說將大司馬一職推到榮耀頂峰的是那定然是霍去病無疑。

可要是將大司馬一職推到權力頂峰的,卻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霍光在擔任大司馬期間,曾做過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昭示天下,廢帝另立。

從這一方面來說,在霍光的影響下,大司馬一職亦隱隱超脫了人臣的范疇。

大司馬是任何人臣都夢寐以求,卻從不敢將心中的那種希求宣之于口的職務。

可就是如此一項權力巨大,地位尊崇,又對著漢室來說有著特殊意義的官職,劉備卻毫不猶豫的在天下人面前,封拜給了糜旸。

最重要的是,面對劉備的這個封拜,眾臣心中卻并未如方才一般覺得不可。

因為無論從哪方面來說,糜旸都配得上“大司馬”一職。

當下大漢諸臣中,亦唯有糜旸成為大司馬,才能讓天下人感到服氣。

水到渠成的封拜,讓眾臣一瞬間都將目光都集中在糜旸的身上。

他們的眼神中有著羨慕,有著激動,有著向往,更有著臣服。

大司馬三個字,對他們來說帶來的影響太大了。

倒是劉禪,在得知糜旸成為天策上將又成為大司馬后,他才高興起來。

對嘛!

表兄就應該如此封賞!

劉禪這個“傻”孩子,到現在竟絲毫沒有發覺,在劉備今日封賞完三大重臣后,來日他繼位后手中的權力已然所剩無幾。

算來算去,最后他手中剩下的權力,可能唯有祭祀天地一種了。

可就算劉禪不“傻”,想來他也不會介意今日劉備對三大重臣的封賞。

而對于當事人糜旸來說,在眾臣看向他的同時,他已經都不知道說什么才好了。

手中緊緊握著劉備賜予的天策劍,糜旸看向劉備的眼神,變得淚眼婆娑。

無論是為人君,還是為人父,劉備真的都已經盡量給了他最好的了。

面對這樣的主君,糜旸又有什么理由不為他效死呢?

在眾臣的注目下,糜旸手捧天策劍單膝跪地對著劉備低頭許諾道:

“臣謝陛下隆恩。

無復他言,唯鞠躬盡瘁,以身效國而已!”

聽到糜旸的跪謝語后,劉備仰頭開懷地大笑起來。

他趨身扶起半跪的糜旸,并伸手撫著他的背言道:

“佳兒!

好為之!好為之!”

劉備不是第一次對糜旸說出類似的話,但劉備每一次說,都包含著不同的寓意。

不知道是否是錯覺,這次從劉備的話語中,糜旸隱約聽出了“托孤”的意味。

可還未等糜旸繼續琢磨,劉備在囑咐完糜旸后,便轉身看向一位內侍。

那位內侍在得到劉備的眼神示意后,他便手持一份詔書上前,等站在眾臣的面前后,這名內侍便展開手中的詔書高聲朗讀道:

“左將軍云元從幽、冀,功績顯著。太子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

且云居功不傲,遵奉法度,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北伐一役,數克敵軍,揚漢軍威.

升左將軍云為衛將軍,儀同三司,并封云為當陽侯,云長子統為關內侯!”

“.黃權敏思,籌畫有方,漢中隴右,遂事成章

晉黃權為后將軍,封關內侯!”

“昔伊摯背商而歸周,百里去虞而入秦,皆審興廢之符效,知成敗之必然,故丹青畫其形容,良史載其功勛。

滿寵姿度純茂,器量優絕,今滿卿歸漢,可比美于先賢。

今漢還于長安,正應揚美去逆,以效天下大義所在也!

今拜滿寵為大漢司徒,封槐里侯,賜入朝不趨尊榮!”

既然說今日是大漢上下的共同盛典,那么在今日劉備就不可能單單只重重封賞糜旸四人。

可以說,以往凡是對大漢有所功勞的大臣,都在今日的封賞之列。

只不過相比于有著特殊政治意義的馬超,及地位不同尋常的糜旸三人,剩下人的封賞則不會由劉備親自進行就是了。

而每當內侍念到一位大臣的名號予以封賞,那位大臣就會興高采烈的當即出身拜謝領恩。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念到名字的大臣越來越多,到了后面甚至就連滿寵、蔣濟等降臣都在劉備的封賞名單上。

這一點倒是不奇怪。

畢竟滿寵、蔣濟等人原本雖從逆,但他們現在已然洗心革面,重新為大漢效力。

再加上他們本人的才干與名望,能得到劉備的封賞亦在意料之中。

可是讓眾臣沒想到的是,劉備對滿寵的封賞竟然如此重。

同為降臣,蔣濟只不過被拜為從義將軍,可滿寵卻一躍成為了大漢的司徒。

司徒這可是三公之一呀!

盡管三公在今漢,基本上就是三個吉祥寶寶,手中一點實權都無。

可三公相對應的榮譽卻一分都未減少過,三公在世人心中的影響力,也是確確實實不曾消減過的。

莫說其他大臣沒想到這一點,就連滿寵自己也被劉備嚇了一跳。

滿寵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敢接受。

滿寵的年紀比劉備還大。

蒼老的滿寵拄著拐杖對著高臺上的劉備一拜,口中惶恐地說道:

“臣從逆多年有罪在身,怎敢受天漢三公之職,還望陛下另擇賢選能。

臣余生只愿能得一方寸之地落腳即可。”

說著說著,滿寵就要向高臺上的劉備跪拜。

得虧一旁的禮官及時攔阻了滿寵,不然不曉得滿寵這把老骨頭跪下去后,還能直的起來不。

在聽到滿寵的推辭后,劉備卻并沒答應的意思。

“滿君,今日封賞豈為君乎!

千金買馬骨之事,滿君難道不知?

今日朕為燕昭王,而卿為郭隗也!”

劉備之所以要對滿寵以如此重大封賞,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于他看重滿寵的才能,而是他看重滿寵在曹魏境內的影響力。

滿寵在曹魏任職數十年,他的門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若大漢能對滿寵不計前嫌重賞,那么定然會引起滿寵門生故吏的好感,從而讓他們自發地在曹魏境內宣揚大漢的這番舉措。

只要滿寵在大漢受重賞的事在曹魏境內傳開,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漸漸引得越來越多的人心向大漢。

這一舉動,也能從根本上瓦解曹魏、孫吳兩國士民對大漢崛起的恐慌。

畢竟之前死在糜旸手中的曹魏重臣不少。

雖說那些都是該死之人,可要是不采取相應懷柔措施的話,這樣的事很容易被曹叡利用,被引導成大漢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背叛過大漢的人。

一旦這種觀念在曹魏臣民心中深種,將來大漢的統一戰爭會直接難上一個檔次。

為了大漢的統一,重賞滿寵,將滿寵當做懷柔的典型,是劉備必須要做的事。

說完這番話后,劉備見滿寵還臉露為難之色,他便明白了是何緣由。

于是他接著對滿寵說道:

“卿可是顧念家人?

卿大可放心,在卿成為大漢三公后,朕自會派出使者為卿將家人接回大漢。”

說完這番話后,果不其然滿寵連忙就躬身拜謝劉備道:

“臣多謝陛下。”

一句多謝,代表著滿寵應下了大漢的司徒之職。

其實滿寵之所以方才不接受劉備的封賞,絕非是他淡泊名利。

若真完全淡泊名利,他早成一塊墓碑了。

滿寵是在擔憂當他成為大漢司徒的消息傳回曹魏后,他的家人會遭受魏軍的屠刀。

眼下劉備肯對他做出保證,滿寵心中的擔憂自然消失,成為大漢的司徒對他來說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滿寵認為劉備是能做到這一點的。

就不說以大漢當下的國力,在外交處于相應的優勢地位。

就說南鄭及北伐兩場大戰,漢軍俘虜了眾多的魏軍,大不了再開一次交換人質的行動就是。

在滿寵應下劉備對他的封賞之后,內侍繼續念出了一份不一樣的封賞名單。

這份封賞名單上存在的名字,俱是那些已經故去,但在生前卻為大漢立過大功的臣子。

而在那些臣子當中,劉備最心疼的就是龐統。

“士元!”

雖說法正也在這份名單中,可法正是自然病逝,且他生前也有著十分輝煌的功績。

但龐統不是。

出師未捷身先死,是今世龐統的最佳寫照。

“論王霸之馀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每當想起這句當年龐統向他自薦的話,劉備就感覺到心痛不能自抑。

當年龐統要不是意外身死的話,想來今日以龐統的才能,他早已成為了大漢的三公之一。

劉備是個不喜歡遺憾的人,于是他在封賞詔書中,追贈龐統為司空,追贈法正為太尉,各賜上“靖”與“宣”的美謚。

除去這一層封賞外,劉備還在詔書中明言讓益州官方,將法正與龐統的棺槨好生遷回長安,好來日讓這二人陪葬在自己的陵寢之旁。

甚至劉備還直接定下了,龐統與法正靈位可配享太廟的無上尊榮。

當然獲得這等尊榮的,還有著關羽、糜竺、孫乾、簡雍等人。

待內侍念完對逝世大臣的封賞后,代表著今日劉備對眾臣的封賞已經接近落幕。

今日的封賞活動中,大漢諸臣受到了許多震撼,但本身也相應的得到了滿足的回報。

無論是從過程還是結果來說,今日的封賞大會都可稱得上圓滿且振奮人心。

當所有的封賞內容都公示完畢后,劉備返身回到御座上親自拿起桌案上的酒杯。

“朕征戰數十年,今雖尚未一統天下,但天下中分有其一。

漢室烈焰赤旗,于今日遍布天下萬里河山,對于這番功績朕雖不敢自夸超越兩位先祖,但朕終不算辱沒了兩位先祖的威名。”

“然朕能有今日這番功績,離不開一眾卿等的傾力相助。

江山為你我君臣共同打下,那朕愿與爾等同享這大好河山!

朕已年近古稀,不知還能與諸君同行多久。

但在慶祝元旦的今日,朕很慶幸能與卿等一同度過。

諸卿,請讓吾等一同舉起手中酒。”

當劉備說到這句話時,高臺上下的上百位漢臣,紛紛舉起了手中的美酒對向了劉備。

皎潔的月光從高空灑下落在劉備的身上,讓這一刻的劉備好似在眾臣眼中閃閃發光著。

看到眾臣都舉起了杯中酒后,劉備的目光漸漸濕潤。

“今日元旦的第一杯酒,朕要先敬故去的關云長、法孝直、龐士元、糜子仲”

不斷回憶著諸多故人音容笑貌的劉備,毫不遲疑的抬頭飲下了杯中酒。

隨后劉備又很快往杯中倒滿了第二杯酒。

“第二杯酒,朕要敬多年來為大漢死難的將士、名士、百姓們!

他們雖很多人不曾在世間留下姓名,但他們俱是大漢的英雄。”

滿腔感慨之下,劉備再度飲下了杯中酒。

等到第三杯酒被斟滿,望著高臺上下的上百漢臣,劉備卻一時間哽咽地說不出話來。

“這最后一杯酒。

朕敬爾等,亦敬當年的那位織履販席之徒!

敬吾等多年之堅持!

諸君,與備共飲!”

“唯!”

隨著一陣響亮的答應聲響起,于蒼茫天地的見證之下,高臺上下的大漢君臣舉杯同敬彼此,共同喝下了杯中美酒。

待杯中美酒飲盡,高臺上下乍起陣陣余韻笑聲。

這一日對大漢而言,是極盡暢快的。

第二章凌晨~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