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六百一十九章 死傷甚眾 公衡驚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九章 死傷甚眾 公衡驚疑

第六百一十九章 死傷甚眾 公衡驚疑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城墻上魏軍箭雨的攻擊,給爭渡的漢軍造成了不少死傷。

這種情況一出現,許多漢軍的陣型不免就變得騷亂了起來。

這并不能怪漢軍心志不堅,主要是數千漢軍眼下都在集中在上百艘小舟上。

當世的人對水本就有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更何況長安城護城河之寬廣,不下于一般的小型河流。

更何況長安城的護城河不是死水,它是借助河道從渭水引來的活水。

活水涌動之下,本就讓小舟難以保持平穩。

小舟的不穩,自然也會帶著站在上面的漢軍陣型產生騷亂。

當看到爭渡的漢軍陣型有所散亂,且爭渡的速度不可避免的慢了下來后,曹彰的臉上浮現了喜色。

在他的一聲令下,早有準備的魏軍紛紛取出更具殺傷力的火箭。

魏軍的火箭之上不僅涂有火油,它的箭頭在制造時還在滾沸的金汁中浸泡了許久。

金汁是當世守城方通常會配備的一種殺傷力武器,它主要由人或者野獸的糞便交雜煮沸而成。

這樣制造出來的金汁,觸及到人的傷口,會給受傷的人造成細菌感染。

以當世的醫療條件來說,一旦這種情況發生,那就算原本受的是輕傷,最后也極大可能會不治身亡。

看著那些散發著惡臭味的火箭搭上己方士卒的弓弦,曹彰興奮的再次下達了射箭的命令。

隨著曹彰的一聲令下,近千支火箭居高臨下的朝著護城河上的數千漢軍疾馳而去。

當世弓箭手大多采用拋射的方式。

拋射的射箭方式,會不可避免的讓箭矢的威力損失一部分。

但對于守城方的弓箭手來說,有著居高臨下優勢的他們,可以采取直射的方式。

直射加之城上與城下的高度差,這樣的箭矢射出來的威力不容小覷。

只見近千支箭矢以肉眼難以捕捉的速度,如鋪天蓋地的飛蝗一般,沖入漢軍的軍陣之中。

片刻后就有數百名漢軍為疾馳而來的魏軍火箭所射殺,疲軟的身體徑直栽倒入下方的護城河內。

除此之外,剩余的魏軍火矢令更多的漢軍身上帶傷。

而當漢軍身上的傷口沾染上箭頭上攜帶的金汁時,金汁遇火而引發的那種火辣的疼痛,絕非常人能忍受的了。

眾多受傷的漢軍不由得或倒在舟上握住傷口翻滾。

或因為忍受不住這種疼痛,主動跳入下方的護城河內,想以冰冷的河水緩解這種火辣感。

最重要的是,由于時間緊迫,這數百艘小舟都未裹上生牛皮防火。

于是許多火箭落到小舟上后,很快就在小舟各處引起了燃燒。

逐漸肆虐起來的火焰,加上周圍不斷響起的部下驚呼聲,將魏延的視覺與聽覺完全遮蓋。

可就算有火焰快要燒到他的腳下,魏延的眉宇始終都未皺一下過。

相反的是,他的臉色卻愈發堅毅。

身為主將的魏延快速脫下身上的甲胄,并將它直接擲入河水中。

兵家向來最忌輕兵冒進,可魏延今日就偏要輕兵冒進一次。

因為他今日本就沒退路。

在脫下身上沉重的甲胄后,在寒冷的天氣中只穿著一件單薄的兩當衫的魏延高舉手中長刀激勵士氣道:

“今日之戰,有進無退!”

“我為主將,自當表率!”

高喊完這兩句話后,魏延便將刀架在一旁的親衛脖頸上,讓他繼續快速劃船朝著對岸靠近。

這是魏延在己方軍士面前表現出的誓死前進的態度。

而不知道是受到魏延語氣的感染,還是為魏延的刀刃所威脅,他的親衛一咬咬牙,也當機立斷放棄了將手中武器用來格擋飛來箭矢的動作。

這一刻在他的手中,手中的兵刃只作為劃船前進的木漿使用。

在親衛的動作下,原本動作有些停滯的小舟再次以極快的速度行進起來。

而當魏延所在的這面小舟開始繼續前進,它一往無前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激勵了身后的眾多漢軍。

自北伐以來漢軍連戰連勝,哪有吃過什么大敗仗。

這讓每一位漢軍的心中,都有著其他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具備的傲氣。

或許眼下的情勢看起來對漢軍不利,也會讓許多漢軍心中產生慌亂。

但魏延身先士卒的行為,成功激發了眾多漢軍早就深種的傲氣。

今日若退了,來日何以面目見同袍,又何以面目見大將軍!

渭水之誓過去時日未遠,漢軍心中愿為糜旸效死的念頭還是十分強烈的。

死就死,怕個球!

當這種念頭浮現在眾多漢軍的腦中后,許多小舟上的漢軍也紛紛將身上的甲胄脫下,毫不猶豫得如魏延一般擲于水中。

從剛才的局面可以看出,在魏軍箭矢的強大沖擊力,他們身上的甲胄防護力并不強。

反正都不能為自己防護住箭矢了,那還不如脫下這沉重的甲胄,這樣還能減輕小舟的負重。

在數千漢軍齊齊卸甲后,就有上百艘小舟跟在魏延的身后,再次朝著對岸疾馳起來。

哪怕那些小舟上火焰正在蔓延,哪怕那些掌船的漢軍身上布滿箭矢。

火焰蔓延,那就用腳踩,舀水澆滅。

身軀中箭,那就能劃多遠算多遠。

當一位漢軍倒下后,總有另一位漢軍接替他的位置,繼續著劃船的舉動。

漢軍的不知退縮,從客觀上讓他們的損傷正在倍數增加。

但倍數增加的傷亡,卻不是無謂的犧牲。

上百艘滿載漢軍的小舟,雖艱難卻很快速的繼續朝著長安城而去。

而在護城河上的漢軍奮勇向前的時候,岸上的漢軍也沒有閑著。

大量的漢軍在傅僉的指揮下,一位位繼續登上了岸邊的小舟。

沒有一位漢軍臉上有著遲疑的神色。

他們是看不到前方同袍的大量傷亡嗎?

當然不是,從他們上船前自動脫下甲胄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魏軍弓箭手的洶涌攻勢有著清晰的認知。

可有些事,就是要靠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去填的。

站在城墻上的曹彰,看著下方的漢軍,一個個前仆后繼的爭渡,他的臉色從喜悅變為肅穆。

最后甚至變為忌憚。

身為名將的曹彰知道,一支軍隊要想成為強軍,除去要訓練有素及裝備精良外,還需要一件很重要的東西。

這件東西稱為堅定的信念。

唯有堅定的信念,才能讓軍士做出悍不畏死的舉動。

以往先帝在世時,魏軍也是有類似的信念的。

可惜在糜旸的打擊下,很多事都已經時過境遷。

心中的感慨一閃而過,曹彰看著越來越接近的漢軍,他下意識地下令城墻上的魏軍繼續射箭。

從剛才的表現來看,這種特制的火箭效果顯著。

既然效果顯著,那自然是要不吝嗇使用了。

可在曹彰的命令下達后,他卻發現城墻上的魏軍一時之間竟沒有動作。

這惹得曹彰對著周圍的魏軍怒目而視。

“你們敢抗命不遵?”

對于魏軍來說,抗命不遵他們自然是不敢的。

可眼下要他們繼續射箭,也是萬萬做不到的。

很快城門校尉就對著曹彰哭訴道:

“殿下,城上再無火矢了呀!”

剛聽到這句話時,曹彰第一反應是覺得荒謬。

長安城作為關中重鎮,單單盛放武器的武庫就有著兩大座。

在如此豐富的儲備之下,這還沒射多久呢,竟然就說沒火矢了?

可很快曹彰就反應了過來,為何當下魏軍會無火矢施用。

這一切都要怪張郃!

長安城內的大量武器,易燃物,平時基本都存放在武庫中。

而雍門作為長安城西的主城門,距離最近的一座武庫并不遠。

可問題是在今日張郃引起的動亂下,街道堵塞,武庫中的大量武器一時之間運送不到城墻上來呀!

意識到這一點的曹彰快要氣炸了。

他在將指揮權交給城門校尉后,連忙來到城墻的另一側觀察下方的局勢。

在他的注視下他發現,運輸大量武器的車輛就在城墻的百米之外。

可由于后續趕來的魏軍還在繼續追殺著張郃,這導致大量的武器一直輸送不到城墻上來。

看著眼中亂糟糟的一幕,曹彰的胸膛正在劇烈起伏著。

完全是被氣的。

但眼見漢軍距離越來越近,縱使再怎么痛恨張郃,曹彰眼下也只能做出一個艱難的決斷。

“全軍散開!”

來自曹彰的怒喝,從城墻上朝著下方傳去。

在聽到曹彰的命令后,下方的魏軍雖有不解,但還是立即遵照曹彰的命令四散開來。

當在身后追殺的魏軍散開后,張郃終于抓住了一線生機。

原本由于人數的劣勢,張郃就只能且戰且退至城門狹窄的門洞之內,做著最后的抵抗。

可現在后方的魏軍大量散開,這就讓張郃有喘息的機會讓身旁的親軍打開城門。

意識到機不可失的張郃,催促聲連連。

而或許是對生命的渴望,在上百親軍的努力下,沉重的雍門正在被緩緩打開著。

雍門的緩緩打開,瞞不住曹彰。

只是事到如今,他只能冒一次險。

他知道以張郃那些人現存的體力,是不足以將整座沉重的城門完全打開的。

他只能賭張郃在打開城門后,能夠趕緊逃出城門之外,這樣他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街道的交通,從而將大量的兵器運送到城墻上來。

張郃沒有辜負曹彰的“期望”。

在城門打開露出一人可通過的空隙后,張郃猶如干渴許久的魚渴望甘霖一般,急不可耐地朝著城門外奔去。

而雍城城門陡然打開的情況,也被魏延所注視到。

看到這一幕后,魏延快要興奮死了。

這時的魏延已經登上了岸上。

在他的身后,也陸續有著近千漢軍正在登岸。

望著身后的近千漢軍,感覺到機不可失的魏延連忙率領他們朝著城門殺去。

而重新返回到城墻邊的曹彰,自然也是看到了這一幕。

他驚訝于魏延及那些漢軍能這么快登岸,可眼下張郃等人已經逃出城內,那么就再也沒什么事能牽絆住他了。

在城內的街道交通恢復順暢之后,得到大量兵力兵器補給的曹彰,終于可以完全發揮出守城方的優勢。

片刻后在曹彰的命令下,長安城墻上瞬間箭如雨下,在密集的箭雨中還夾雜著許多從高空上投擲下來的巨石。

大量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箭矢與巨石,瞬間就給正在朝城墻飛奔而去的近千漢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就連武藝高強的魏延手臂上,也中了一支流矢。

死傷的不止是漢軍,還有剛剛從城門內逃出的張郃親軍。

由于是背向城墻逃命,沒有視角的張郃親軍幾乎都死在了魏軍的箭雨攻擊下。

那些人中包括著張郃的長子張雄。

倒是張郃憑借著豐富的戰陣經驗及過人的身后,一路逃到漢軍的軍陣中,雖身上受了不少傷,但好歹是撿回了一條命。

魏軍猛烈的攻勢,讓近千漢軍饒是付出大量的犧牲,也再難向前前進一步。

這讓魏延心中憤怒的同時,卻也充滿了無可奈何。

長安城太大了,它的護城河距離城墻足有上百米的距離。

要是在平時,這上百米的距離不算什么。

可在魏軍有著嚴密攻勢的情況下,這上百米的距離就像是一條難以逾越的天塹一般。

眼看著身后的漢軍不斷死傷,再看著前方的城門又被城內的魏軍快速合上,魏延知道再繼續強攻亦是無用。

強烈嘆息一聲,魏延最后只能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不過雖然未能順利拿下城門,但在剛才的爭渡戰中,已經有著越來越多的漢軍渡過護城河。

這讓魏延能夠有足夠的兵力,在長安城城墻之下構筑起防線。

可雖有這個戰果,但看著護城河上漸漸漂浮起來的眾多漢軍尸體,魏延心中卻還是充滿悲憤。

他愧對大將軍的期待呀!

不久后前線的戰報傳到了糜旸手中。

黃權在匯報前線戰況的時候,語氣顯得很是慎重。

因為他知道魏延并未順利一舉攻下長安城。

他以為這個戰果,會讓糜旸感到氣憤。

可讓黃權沒想到的是,在聽到漢軍已經成功渡過護城河后,糜旸的臉上卻露出了笑意:

“長安城,是我軍的了。”

糜旸的話讓黃權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大將軍,我承認你我思想維度不在一個層面上。

可差距竟然這么大了嗎?

拿下護城河就代表著拿下長安城,這話世上恐怕也就您敢說呀!

而糜暘的下一句話更讓黃權震驚。

“該接陛下來長安了。”

“我要讓我大漢的天子,親眼看著長安城被我軍收復!”

凌晨還有一章。

讓劉備親眼見到長安收復,一定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Ps:帶傷碼字,還是兩章,求求來點月票吧!

(本章完)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