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五百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

第五百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陳倉是扶風郡的屬縣。

在扶風郡中,與陳倉同樣位于渭水河道旁,且在陳倉后方的城池是郿縣。

說起郿縣,想來后世許多人應該不陌生,因為在郿縣附近有一處地名叫五丈原。

當然現在五丈原尚并不出名。

曹真從陳倉撤軍后,就一路撤退至郿縣。

當率軍來到郿縣后,曹真知道他不能再退了。

萬一漢軍能成功拿下陳倉,那么漢軍的下一個目標一定是郿縣。

因為郿縣至陳倉之間的地帶,有著渭水河道的存在,并不利于大軍的屯駐。

可要是被漢軍拿下郿縣,那么十萬漢軍便可沖出并不寬敞的渭水河道地帶,從而進入五丈原中屯駐。

這一點對于魏軍來說,是很不利的。

盡管曹真對糜旸是否能攻下陳倉一事,心中并無一個準確的判斷。

但身為一位合格將領的他,必須要為做己方做好最壞的打算。

曹真之前跟郝昭說的前往后方布置防線,實際上說的便是在陳倉與郿縣之間的那片狹窄的渭水河道地帶,借助著地形的優勢建立一道道防線,層層阻擊著漢軍的繼續東下。

既然心中早有打算,那么曹真在率軍抵達郿縣后,很快就開始著手安排一切。

在這一路上的撤退路程中,曹真曾仔細探查過地形,他發現他可以通過設立營寨的方式,達到層層阻擊漢軍的目的。

不僅如此,曹真甚至在心中規劃好了,該在哪一處地點設立營寨。

據曹真心中的打算,為了最大化達到層層阻擊漢軍的目的,他一共要設立七處營寨。

很快的,一道道軍令從曹真的口中發出。

在曹真的命令下,一批批民夫在魏軍的帶領下,陸續離開郿縣前往設立營寨。

當發布完一切軍令后,郝昭從陳倉發來的急報也送到了曹真手中。

郝昭急報中匯報的內容,讓曹真心中擔憂的同時,又不免有些放松。

曹真擔憂的是,十萬漢軍擺出一副死磕陳倉的架勢,不知郝昭在漢軍猛烈的攻勢下,最后能否守得住陳倉。

曹真放松的是,十萬死磕陳倉的架勢,代表著他可以獲得一段寶貴的不短的時間,來從容布置前方的防線。

畢竟曹真雖不能保證陳倉是否能守得住,但短時間內漢軍想拿下陳倉,那無疑也是一種妄想。

在得知陳倉的戰情,如他預料中的正在發展之后,很快曹真又發出了一道軍令。

這道軍令是送給不久前離開郿縣的,前去設立營寨的那些魏將的。

曹真這道軍令的內容很簡單,他告知那些魏將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不需要求急應當求穩,盡力將營寨修筑的固若金湯。

曹真能發出這道軍令也容易理解。

畢竟若是時間緊湊的話,那曹真肯定急令那些魏將,不惜一切盡快將營寨建立好。

可速成的營寨,總歸會有著漏洞,這是難以避免的。

當下時間并不緊湊,那么曹真認為當然要將保證營帳的堅固性,當做第一要務。

只是曹真不知道的是,他發出的這道情有可原的軍令,在接下來會坑慘了那些前去修筑營寨的魏軍。

負責修筑第一道營寨的,是曹魏宗親夏侯衡。

夏侯衡作為夏侯淵的長子,可以說他從小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不過夏侯衡也算爭氣,并無恃寵生驕的惡習。

作為夏侯淵長子的夏侯衡,是耳濡目染兵書戰策長大的,雖然因為天資所限,他的成就不如曹真、夏侯尚等宗親耀眼。

但夏侯衡勝在性格沉穩,因此往日中頗得曹真的看重。

若非如此,曹真也不會將修筑第一道營寨的任務交給夏侯衡。

對于將門之子的夏侯衡來說,依靠地勢修筑一道營寨并不難。

當他領著數千魏軍及大量民夫來到曹真劃定的地點后,他便根據過往的經驗,安排起修筑營寨的一切事宜。

在不久后,夏侯衡收到了來自曹真的最新軍令。

性格本就沉穩的夏侯衡,對于曹真的最新軍令,可謂是百般認同。

而要想建造好一座穩固的營寨,優先當然是要先建造出大營的基本框架。

至于那些保護營寨外圍的拒馬鹿角之類,當下無須著急施設——反正漢軍短時間內,又不會出現在他面前。

況且為了保證他的安全,曹真特地派出數千魏軍保護他。

在數千魏軍的護衛下,除非突然之間有著大量的漢軍出現,不然夏侯衡是很安全的。

可是這一設想,既不可能,又很搞笑。

心中覺得安穩的夏侯衡,很快就沉浸在監督建造營寨的事務中。

夏侯衡不知道的是,在他率軍抵達指定地點的數日后,有著一支上萬精騎正在他的所在疾馳而來。

統率這支騎軍的,正是漢左將軍趙云。

那一日糜旸的遙指,讓趙云與馬超都顯得十分錯愕。

但在得知糜旸的真實意圖后,趙云心中除去擔憂之外,竟還有著一股興奮。

趙云是性格沉穩不錯,只是他是常山趙子龍!

被劉備譽為“一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當年膽敢孤身在數萬魏軍中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難道會缺少長驅直入的豪氣嗎?

所向無前,方為豪杰!

出于對糜旸的信任,也出于對自己的自信,趙云最后在馬超羨慕的目光下,接下了這個任務。

趙云的身體,在疾馳的駿馬上不斷起伏,這一刻在他的驅使下,他胯下戰馬的速度已然提到最快。

由于速度過快,一陣陣狂風如刀劍般,不斷拍打在趙云的臉上。

可這對常人來說,本來會有痛感的一件事,卻讓趙云享受的閉上了眼睛。

這一刻,趙云好似找到了年輕時的感覺。

世人皆知,趙云乃是劉備的愛將,可很少人會知道,趙云最初是跟隨公孫瓚的。

數十年前,公孫瓚麾下有一支精騎,號為“白馬義從”。

當年公孫瓚就是靠著這支精騎,才能北逐烏桓,南敗袁紹,風頭一時無兩。

而年輕時的趙云,便是那數千白馬義從中的一員。

年輕時經歷的一幕幕,不斷在趙云的腦海中閃過。

跟隨在趙云身后的,是上萬羌氐精騎,與虎豹騎與西涼鐵騎不同的是,上萬羌氐精騎其實是輕騎軍。

而當年的白馬義從,就是世間最負盛名的輕騎軍。

曾為白馬義從中一員的趙云,或許是當世中最了解,該如何指揮輕騎軍的一名戰將了。

這可能也是糜旸派趙云統率這上萬輕騎軍遠行破敵的原因。

世人皆說,騎軍無法破陣蹈營,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想到這,趙云猛然睜開了雙眼。

趙云睜開雙眼之后,立于上萬精騎最前方的他,已經可以隱約看見前方那正在修筑的營寨。

數十里的距離,對于最擅長途奔襲的輕騎軍來說,無須耗費多長時間就可抵達。

當眼中有精光閃露的趙云,見到前方的營寨外并無阻擋騎軍的拒馬鹿角后,他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糜旸出其不意的戰術,配上輕騎軍的高機動性,簡直是絕配。

既然敵軍毫無防范,那還需要等什么呢?

不需要鼓聲的激勵,上萬聲動地的馬蹄聲,就是這上萬名精騎發起沖鋒的最佳樂章。

在這悅耳樂章的激勵下,激動的趙云直接于馬上挺直身軀,一柄通體亮白的長槍在他的高舉下,成為當下天地間最引人矚目的令旗。

這一刻,上萬支箭弦松弛的聲音在趙云的背后響起。

下一刻,上萬支可遮蔽天空的流矢在數千魏軍震驚的矚目下升空。

上萬漢軍輕騎前進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了讓數千魏軍完全沒有反應的時間。

當夏侯衡聽到有響亮的馬匹嘶鳴聲從遠處傳來后,他已經第一時間出營觀察。

可還未他腦中做出判斷,剛剛出營的他,就感覺天空一下子黑了下來。

等夏侯衡抬頭向上望去時,他才發現令天地暗淡的不是旁物,正是那上萬支流矢。

上萬支流矢來勢極快,在上萬漢軍精騎剛剛沖擊到魏軍營寨前數百步內時,這上萬支流矢就已經如天下的流星一般,砸入了許多魏軍的身體中。

一陣陣驚恐的哀嚎聲將夏侯衡從震驚中喚醒。

直到這時,他才反應過來下令指揮魏軍據營列陣抗敵。

夏侯衡不知道為何會突然有上萬漢軍精騎出現在他的營寨之外,夏侯衡更不知道為何前方的陳倉城沒有人向他示警。

他現在只知道一件事,那便是今日將是他的生死之日。

在夏侯衡的指揮下,數千魏軍開始集結,但這時候集結又有什么用呢?

夏侯衡想著憑借營寨固守,可他的營寨還未修筑好,許多防御設施還只是存在圖紙中。

夏侯衡想著數千魏軍步軍結陣抵抗上萬漢軍騎軍的沖擊,可方才那一輪突如其來的箭雨襲擊,早已經將眾多輔兵的心房擊碎。

他們尖叫著四處逃竄著,不斷擾亂著數千魏軍步軍,讓他們無法快速集結在一處。

況且最重要的是,趙云雖然想破陣蹈營,但這不代表他要馬上沖擊敵陣。

猶如閃電般行進的上萬漢軍精騎,在快要進入魏軍的營寨中時,卻在趙云的指揮下陡然轉換了一個方向。

而就在夏侯衡上萬漢軍精騎要離去的時候,只見趙云又率領著那上萬漢軍精騎,從其他的方向疾馳而來。

與此同時,新一輪的箭雨攻擊,猶如狂風暴雨侵襲入魏軍的營寨中,將數千魏軍的陣型吹得七零八落。

如此反復三次后,數千魏軍的軍心接近崩裂。

眾多魏軍開始不聽夏侯衡聲嘶力竭的指揮,他們出現了不受控制朝著后方潰逃而去的征兆。

在看到這一幕后,趙云知道時機已經成熟。

在這時趙云率先揚鞭駕馬高高躍起,以天神下凡的身姿,躍過那一丈高的營墻,直接踏入了魏軍的營寨中。

“常山趙子龍來也!”

那一抹如銀龍出海般英勇無畏的姿態,以及那一聲表明身份的厲喝,令營寨內的魏軍愈發膽寒,潰逃頃生。

偌大一個魏營,數千持刃魏軍,在這一刻竟無一人膽敢上前阻擋趙云!

常山趙子龍,何謂也?

出入敵壘,使敵披靡,以英風猛氣自足懾敵,敵不敢害,這便是常山趙子龍!

那一抹英姿,那一聲厲喝,在擊碎了數千魏軍軍心的同時,也讓上萬漢軍騎軍士氣大振。

由上萬羌氐騎士組成的騎軍中,又怎么會缺乏趙云這樣騎術精湛之輩呢?

越來越多的漢軍騎軍,跟在那一抹銀白色彩的身后,紛紛躍馬沖進了魏軍的營壘之中,然后朝著前方還未潰逃的數千魏軍殺去。

趙云一人的英勇沖陣,都已經讓部分魏軍開始潰逃了,更何況數千漢軍騎軍的集體沖鋒呢?

這時不逃,更待何時?

一場全范圍的魏軍大潰敗,在大營中發生。

數千魏軍不要命地朝著后方郿縣的方向逃奔而去。

而原本立于魏軍軍陣之前的夏侯衡,卻還未來得及逃跑,就被快速趕來的趙云一槍刺死。

趙云不知道他刺死的,乃是一位曹魏宗親。

他現在眼中只有那數千奔逃的魏軍步軍。

為了完成糜旸的交代,趙云并未下令身后的騎軍大開殺戒,他只是下令上萬漢軍騎軍跟在數千潰逃的魏軍步軍后。

上萬漢軍騎軍的尾隨在后,猶如一把懸于頭頂的利劍一般,讓數千魏軍步軍爆發出強大的求生意志,不顧一切地往郿縣逃回。

數千魏軍步軍想求生這并沒錯,但他們卻忘記了,眼下在他們前方的不是郿縣,而是那正在修筑的另外六處營寨呀!

七處營寨之間相距的并不遠,不久后數千魏軍步軍就逃至了下一處營寨處。

這處營寨的魏將還未反應過來怎么回事,就看到有大量同袍朝著他們的營寨沖來,這讓他們根本就沒辦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線。

于是乎,很快趙云就率上萬漢軍騎軍突破了第二處營寨。

接下來就是第三處。

等突破完第三處的營寨后,數千魏軍的體力已經耗盡,可這時趙云也不需要他們了。

當連續突破距離陳倉稍近的三處魏軍營寨后,距離陳倉甚遠的那四處營寨,防備只會越來越薄弱。

在率軍突破第三處魏軍營寨的阻隔后,趙云下令全軍提速,他要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快速搶占剩余的那四處營寨。

從而為后方的糜旸大軍,徹底打開通往郿縣的通道!

身在郿縣之中的曹真,很快收到了一個噩耗:

短短一日之間,他布置的七處營寨接連被趙云率軍突破。

一日連破七寨,一日連破七寨!

曹真精心籌劃的七道防線,在糜旸以快打慢的戰術及趙云的無畏沖鋒下,宛如就像一個天大的笑話。

戰爭中最怕的就是,一開始就猜錯了敵人的意圖呀!

昨日第二章~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