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五百七十章 蕩滌污穢 只爭朝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章 蕩滌污穢 只爭朝夕

第五百七十章 蕩滌污穢 只爭朝夕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洛陽中軍不愧是曹魏最精銳的部隊。

盡管他們當下軍心不振,但在曹彰的命令之下,他們還是盡量保持著嚴整的陣型朝著丁奉所部接近。

數百步的距離沒有用多久,就被這上萬魏軍跨過。

隨著越發越近丁奉所部漢軍,曹彰可以清晰地看到丁奉及他身后上千漢軍臉上的神色。

曹彰很想從丁奉及那上千漢軍的臉上,看出懼怕的神情。

因為己方是一萬精銳之師,而他們不過才上千人而已。

但很可惜,曹彰并沒有看到。

相反的是,丁奉及他身后的上千漢軍,臉上始終保持著鎮定。

好似他們才是人數占據優勢的一方。

曹彰知道之所以漢軍會有這樣的表現,在于他們的身后站著糜旸。

在意識到這一點后,駕馬奔跑在前列的曹彰,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長槍為身后的上萬魏軍打氣,一邊用眼神朝著丁奉的后方望去。

曹彰想捕捉到那位身穿明光鎧的身影。

因為距離的不斷接近,曹彰捕捉到了。

他看到糜旸在漢軍大營的營墻上,正將目光投注在這方戰場中。

糜旸的具體眼神,曹彰無法看清。

但他接下來的動作,卻被曹彰看的一清二楚。

只見糜旸的手中高高舉起一面令旗,而后沒有過多的猶疑,糜旸在曹彰的注視中,將那面赤紅的令旗指向了那上萬魏軍的所在。

當一抹赤紅在在昏暗的天空中閃過之后,漢軍營墻上發出了一陣陣暴烈的破空聲。

好似某種強大的武器,被糜旸激發了一般。

下一刻,曹彰視線中的天空,便被無數疾馳的箭矢所填滿。

那些鐵矢的速度是曹彰從未見識過的。

快到讓曹彰幾乎難以反應。

連有視角優勢的曹彰都尚且如此,何況那上萬魏軍呢?

在上萬魏軍猝不及防的時候,數百支鐵矢以風馳電掣地速度激射進密集的魏軍陣型中。

而接下來那些鐵矢的銳利程度,也是曹彰從未見到的。

只要鐵矢能夠觸及到魏軍的身體,那么那名魏軍的身體勢必被漢軍發出的鐵矢所貫穿。

在憑借高超的身體素質,堪堪躲過迎面射來的鐵矢后,曹彰便驚訝的發現了這一幕。

可問題是,這上萬魏軍皆是洛陽中軍,他們穿戴的甲胄不是布甲,而是鍛造精良的鐵甲!

鐵甲對箭矢的防護力一直很強。

以往尋常箭矢就算能射中洛陽中軍,但在鐵甲的防護下,也很難對洛陽中軍造成大的殺傷。

這是曹彰以往帶領洛陽中軍時,就深深映在腦中的固有印象。

很明顯曹彰的這種固有印象,今日在戰場上徹底被漢軍所打破。

在曹彰看來,若不是上萬魏軍皆是身穿精甲的話,那么漢軍發出的鐵矢,也許在貫穿第一名魏軍的身體后,還能對第二名魏軍造成傷害。

這讓曹彰深深認識到,漢軍諸葛連弩發出的箭矢的威力有多強。

這也正常,因為諸葛連弩用的是鐵矢。

鐵矢向來難以發射,但一旦能發射出,那么它們帶來的威力與尋常的箭矢,不是可以相提并論的。

或許諸葛連弩釋放出的鐵矢的威力,還只是讓曹彰感到震驚,可對他身后的上萬魏軍來說,那就是一種恐懼了。

上萬魏軍沒有曹彰那么高的武藝,可以靈活地躲開漢軍的鐵矢。

最重要的是,他們身為步軍,是本就不可以妄動的。

密集的步軍陣型,又讓漢軍射出的鐵矢的效果達到了最大。

幾乎不需要怎么特地瞄準,當下一輪的數百支鐵矢激射入魏軍的步軍陣型中時,又有上百人的魏軍生命被頃刻間奪走。

而諸葛連弩除去威力大,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連發。

于是就在曹彰及張郃還未及時轉換陣型的時候,第三輪的數百輪鐵矢又奪走了不少魏軍的生命。

以諸葛連弩施放箭矢的速度,三輪箭矢施放的時間間隔的很短,不過須臾而已。

可就是在這須臾的時間之內,魏軍還未與漢軍接戰,就損失了數百人。

這數百魏軍可都是曹魏的中堅力量呀!

眼看著漢軍施放鐵矢的舉動還在繼續,慌忙之間落下馬的張郃來到曹彰的身旁,一把抓住他的臂膀勸說道:

“殿下,退兵吧。

我們的血不能就這么白白流干呀!”

在張郃焦急地勸說曹彰的時候,漢軍的第四輪鐵矢已經施放完畢。

眼看著又有不少魏軍倒在自己的眼前,曹彰的眼中滿是憤恨。

他今日走的每一步都沒錯,為什么,為什么會落到這步田地!

他明明已經很提防糜旸了,可是在與糜旸真正的交手后他才發現,糜旸與他的差距就好像一人站在山巔,一人站在山腰一般。

自己的所有準備,在他的眼中都好像是一個笑話。

性情剛烈的曹彰,又如何能接受的了這種刺激。

只是看著從天而落的鐵矢不斷奪走魏軍的性命,性情再如何剛烈的曹彰,也只能無奈的放棄了沖動的念頭。

在張郃的勸說下,曹彰最終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投石車被漢軍奪走,對魏軍來說是很有危險。

可要是再不撤退,或許來日漢軍都不需要動用投石車了。

當曹彰撤退的命令傳遍全軍后,剩下的魏軍如蒙大赦一般,他們快速的轉變陣型想朝著后方撤退。

只是有著糜旸在,魏軍又豈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站在營墻上可以對戰場局勢縱觀無疑的糜旸,第一時間就在察覺到了上萬魏軍有撤退的跡象。

這一點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糜旸對諸葛連弩的威力是很有信心的。

歷史上有一場被司馬炎刻意降低戰果的鹵城之戰,那場大戰以諸葛亮的大勝而告終。

在鹵城之戰中,數萬漢軍被兵力倍于己方的魏軍圍在狹長的山道中,而且那時魏軍還對漢軍形成了前后夾擊的態勢。

這樣的態勢放在任何人眼中,他們都會認為最后的獲勝方一定是魏軍。

司馬懿也是這樣認為的,盡管身為老烏龜的司馬懿當時會主動攻打諸葛亮,有著己方糧草短缺的緣故。

但以司馬懿的謹慎與老辣,那時他若不是對那場戰役有著十足的信心,打死他他也是不會出兵的。

而鹵城之戰最后的戰果,卻讓世人全都驚掉了下巴。

魏軍在兩面夾擊之下,反而被漢軍打的潰不成軍,損失慘重!

由于司馬炎的刻意淡化,史書上并未記載諸葛亮是如何打贏那場仗的。

但在糜旸看來,在那一戰中,諸葛連弩一定發揮出極大的效用。

像諸葛連弩這種殺器,若是利用的好,那么它能發揮的效用是難以想象的。

正如當下。

在察覺到上萬魏軍有撤退的跡象后,糜旸下達了新的指令。

這個新的指令是給鄧艾的。

早在方才,糜旸就讓鄧艾走下營墻。

營墻下方正有著數千漢軍,等著鄧艾的統領——這也是糜旸在一開始未給鄧艾安排任務的原因。

當鄧艾看到糜旸的指令后,他立即命人打開身前的營門。

等營門快速的打開之后,在鄧艾眼神中出現的,是近萬慌不擇路,想著早些逃命的魏軍。

鄧艾看到的不止這些。

他還看到了劉封的五千漢軍,已然趕到戰場中,緊緊咬著魏軍的后續部隊。

就連丁奉也率著上千漢軍,正不管不顧地朝著往回撤退的近萬魏軍追殺而去。

在看到這些后,鄧艾深吸一口氣,抽出腰間的長刀,對著身后的漢軍高喊道:

“討賊興漢,正在今日也!”

喊完這句話后,鄧艾便身先士卒地沖殺了出去。

在鄧艾的激勵下,本就士氣高昂的數千漢軍,立即就紛紛嗷叫著奮不顧身地沖了出去。

鄧艾并不是如劉封與丁奉一般的猛將,可他今日之所以會選擇身先士卒,是在于他的聰慧。

以鄧艾的聰慧不難看出,當下戰局中的優勢已然全都站在了漢軍這方,這時候不出去搶功勞,更待何時?

當三方漢軍匯聚在一起后,近萬魏軍的身后便出現了上萬漢軍在后追殺的景象。

如果沒有上萬漢軍在后沖殺,如果沒有諸葛連弩在策應著上萬漢軍的舉動,那么近萬魏軍安然撤退回魏軍大營中,實際上算不上難事。

可惜在糜旸親自指揮的戰役中,并不存在如果一說。

于是乎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近萬魏軍的軍心徹底崩塌,原本的有序撤退也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在大潰敗的情況下,魏軍的陣型不再嚴密,后軍與前軍也有許多相撞在一起,大大阻延了魏軍撤退的速度。

近萬魏軍皆是精銳不錯,但再強的精銳,一旦徹底失去軍心,一旦徹底保持不住陣型,那么與待宰的羔羊并無什么分別。

當上萬漢軍追上魏軍的后軍時,上萬漢軍就猶如饑餓的狼一般,開始了自己的獵殺行動。

一位位魏軍慘叫著倒在漢軍的腳下,無數魏軍的鮮血開始在地上流淌。

鮮血順著地勢漸漸與兩軍身后蔓延的烈焰交融,在得到鮮血的澆灌后,漫天的熊熊烈焰的顏色,變得更加妖艷了幾分。

從糜旸的視線看去,他派出的上萬漢軍的背影,在這一刻都盡數倒映在那無邊的烈焰中。

好似這上萬漢軍,皆是從烈焰中踏火而出的一般。

烈焰依然在沸騰,漢軍對魏軍的絞殺依然在持續,火與血的交融,讓整片天地陷入了一片血紅之中。

看著眼前的這副場景,糜旸的眼中并無半分不忍。

若這上萬漢軍真是從烈焰中而生,那就讓他們代表烈焰,去焚盡這天下間一切的污穢吧!

往日所種之惡果,必得今日之惡報,這便是糜旸所信奉的天道!

在被群山阻隔的略陽縣城中,姜維并不知道他的主君糜旸,正在指揮著一場足以改變隴右局勢的戰役。

姜維的注意力,現在全被眼中閃爍著寒光的劍身所吸引著。

隨著天色變暗,今夜的宴席也即將開始。

姜維知道他今夜要做什么事,但他卻一點都沒有感到慌張。

他只是默默地用手中的白布,一遍又一遍地擦拭著寒光凜凜的劍身。

在劍身的倒映中,可以看到姜維那極為堅定的眼神。

一旁的滿寵看著姜維的舉動,他覺得自己對姜維這個年輕人越發欣賞起來。

滿寵當下其實也并未有緊張的情緒。

可這是因為滿寵一生中經歷過太多大風大浪的緣故,區區的一場鴻門宴還不至于讓他感到緊張。

不過姜維今年才多大?

數十年來,滿寵見過太多的年輕俊才,但在滿寵的印象中,好似還沒有哪位年輕俊才,有著姜維這般的心性。

哪怕是當年年輕時的他,也是如此。

難得,可謂是十分難得。

現在一心想與董仲舒論高低的滿寵,在觀察許久后,不由得問姜維道:

“伯約,雖說王生前來赴宴,不會帶著他的數千鐵騎來往。

但以王生的身份,他身邊的親軍至少會有百人。

想在百人中刺殺一軍之主將,你就真的一點都不感到緊張嗎?

你還年輕,又得到大將軍的器重,應該著眼于一輩子。

依我看,不如將這件事上報給大將軍,由他定奪后再行事不遲。”

滿寵一生閱人無數,他也見過許多擅長偽裝的年輕人。

所以當下他特地提醒姜維,今夜他要做的事的難度。

并且他還十分貼心的為姜維提出了一個中庸的方案。

這個方案可能不會讓姜維立功,但至少不會讓他犯錯,且能最大程度上保住自己的性命。

很明顯滿寵是在試探姜維。

而在聽完滿寵的話后,姜維停止了擦拭劍身的舉動。

他抬眼看向滿寵,他的眼神古井無波,這讓滿寵意識到自己的話,絲毫都未影響到姜維。

在看了滿寵一會后,姜維對著滿寵答道:

“一輩子太長。

吾等有志之人,應當只爭朝夕,這樣才能不負韶華。”

姜維的回答讓滿寵眼前一亮。

就在滿寵又想說些什么的話,謝牽的一名親信仆人前來稟告姜維,說是可以前往宴廳了。

在得到這個消息后,姜維立即起身。

只是在離開滿寵身前之時,姜維舉起手中的長劍,然后對著滿寵言道:

“況今劍在我手,自當為大將軍定霸業,亦自當為大漢謀萬世也!”

說完這句話后,姜維毫不遲疑地將手中長劍“錚”得一聲送入了劍鞘中。

今時藏鋒,只為來時飲血!

隨后在滿寵的注視下,姜維大步地離開了偏房內。

望著姜維離去的身影,滿寵不禁用手捂住了額頭。

他又上頭了。

糜旸手下的,到底都是些什么怪胎呀!

希望這樣的姜維,大家能夠喜歡。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