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五百六十九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九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

第五百六十九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曹彰選擇在今日出兵,為的能一鼓作氣擊破漢軍大營。

為了完成這個目的,曹彰對今日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

除去上百架投石車外,曹彰還幾乎將營內的魏軍精銳都帶了出來。

畢竟投石車雖然可以破營,但卻不能俘虜人。

曹彰想的是很美好的,或許漢軍的戰斗力不弱,可步軍野戰相當看重軍心。

一旦投石車能夠以摧枯拉朽之勢攻破漢軍大營,漢軍大營的軍心定然崩潰。

到那時候魏軍對漢軍發起追殺,就猶如狼入羊群一般容易。

曹彰身為名將,他的想法是有道理的。

可惜戰場的局勢總是捉摸不定的,更何況他的對手是糜旸。

而以當下戰場中的局勢而言,為狼的是誰,為羊的又是誰,其實很是一目了然。

因為軍心崩喪會極大損傷己方戰斗力這一點,對于世上的任何一支軍團都適用。

看著不遠處的數千同袍,在滔天烈焰中不斷慘叫著,最終化為煙灰在天地間消散。

這帶有強烈沖擊性的一幕,哪位魏軍又能受的了呢?

特別是在看到那漫天的大火,正在詭異的愈演愈烈,好似要焚盡天地間的一切后,曹彰身后的上萬魏軍更是膽寒。

火神放出的火,果真是不同凡響!

能被曹彰親自統帥的魏軍,自然是那曹魏的洛陽中軍。

若論軍心的堅定,洛陽中軍能被稱為天下精銳之冠,自然是不比梁州軍差的。

可現在無論是再如何堅定的軍心,在看到眼前的一幕幕如人間地獄的慘景后,都會不可避免的產生動搖,甚至于退縮。

原本嚴密的魏軍陣型,變得漸漸騷動起來。

這種騷動很快被曹彰所知道。

步軍作戰,決定勝負的因素無非就那幾個。

軍心與陣型,都是當中很重要的因素。

但現在這兩個對步軍來說至關重要的因素,卻很明顯不利于魏軍,在這種情況下按照常理,曹彰應當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這個正確的決定,便是退兵回大營——保存有生力量,好來日整軍再戰!

特別是在有數千漢軍,士氣高昂地朝他們沖殺而來的情況下。

那漫天的大火,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魏軍的士氣,可相反的是,卻直接將漢軍的士氣提升到最高。

背后站著神靈,何人會畏戰?

又何人不敢戰?

以曹彰的軍事能力,他當然能在局勢對己方不利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決定,他本來也是這么打算的。

只是接下來另一支漢軍的舉動,卻讓曹彰變得猶疑不決起來。

那支漢軍人數不多,只有上千,這支漢軍正是丁奉所率領的那支。

當糜旸的令旗舞動之際,不止劉封率軍從大營中殺出,就是丁奉也立即率著一千漢軍,從一旁的別營中殺出。

不過按照糜旸的吩咐,劉封與丁奉乃是有著不一樣的作戰任務的。

劉封的作戰任務是要趁魏軍軍心崩喪之際,直接朝著魏軍的大部隊掩殺而去。

丁奉的作戰任務,是在劉封與魏軍鏖戰之際,趁機將魏軍制造的投石車拉回漢軍大營。

由于作戰任務的不同,所以劉封與丁奉的兩支漢軍,幾乎一開始就是朝著不同的方向奔去的。

盡管投石車所在的場地,不少地域都被烈火所覆蓋,但上百架高大投石車于平地上一排排列,占據的場地是不少的。

石油引發的大火很猛是事實,可再猛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將上百架投石車所在的場地全部覆蓋。

而丁奉要做的就是,在那些大火還未蔓延開的地帶中,將不被烈火侵襲的投石車拉回漢軍大營。

這正是為何糜旸會安排丁奉,來完成這個看似很簡單的任務的原因。

盡管烈焰不能一下子完全覆蓋投石車的場地,可周圍有烈火在蔓延也是事實。

滔天烈焰,是常人都會懼怕的事物。

要想完成這個任務,糜旸需要一位有膽氣,又十分擅長指揮部眾的良將。

丁奉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丁奉并未辜負糜旸的期望。

當丁奉率軍離投石車越接近,由大火燃燒而引發的熱浪,就越容易一股股拍擊到丁奉及上千漢軍的臉上。

熱浪侵襲之下,人是會感覺到難受的。

更何況觀那不遠處的烈焰,估計很快就會燒到這一處。

可丁奉的臉上,卻半分懼意都無。

連他身后的上千漢軍,也皆是如此。

一開始他們是怕的,而人在感覺到害怕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在心中找個寄托。

于是他們想到了糜旸。

此萬朵火蓮是大將軍所喚,又擔心什么呢?

這種想法在旁人看來,可能會覺得很傻,只是當下卻的確很大程度上讓上千漢軍穩定住了軍心。

畢竟要是曹真能做到糜旸做的事,那上萬魏軍也不至于怕成那樣子。

只要軍心不亂,那么再加上丁奉的靈活指揮,那么上千漢軍想要拉運回尚未被燒毀的投石車,還是不難的。

而讓曹彰感到猶疑不覺的,正是因為他看到了上千漢軍正在當著搬運工,將投石車一架架朝著漢軍大營內拉去。

雖然由于投石車高大沉重,上千漢軍拉運的速度并不快,但漢軍每走的一步,都好像重錘一般敲擊在曹彰的心間。

糜旸一定是故意的!

故意要讓他看到,故意要讓他感到猶疑。

投石車對營壘的殺傷力,糜旸與曹彰都知道。

而且投石車是死的,它們將巨石投向何處,全看掌握它們的人是誰。

現在糜旸在曹彰的眼皮子下方,要將能夠對營壘大量殺傷的投石車拉運回去,引以為己用。

試問曹彰看到這頗為無恥的一幕后,又豈會不心生急切,又心生疑懼呢!

這糜旸都是這么打仗的嗎?

曹彰不是傻子,他自然一眼就看穿了糜旸的真正意圖。

糜旸故意要讓他看到這一幕,為的就是不想他下達撤兵的命令。

因為他一旦下達撤兵的命令,那么存留下來的投石車,將會直接被全數拉入漢軍的大營中。

到那時候,要是糜旸用魏軍制造出的殺傷力巨大的投石車,來攻擊魏軍的大營,曹彰又如何應對呢?

曹彰自問他沒有糜旸的那般本領,輕輕伸手一指就可在平地上生出滔天烈焰。

在這種前提下,那剩余投石車是否被漢軍所得到,就等于是直接攸關著魏軍在街亭大營的安全。

而要想不讓糜旸得逞,最好的辦法就是曹彰率軍前去阻擋丁奉所部,讓他無法順利地將投石車拉運回漢軍大營中。

只是這樣一來,魏軍就又陷入了糜旸的另一個謀算中。

上萬魏軍雖是精銳的洛陽中軍,但他們現在軍心沮喪加陣型騷亂,貿然野戰的勝算又有幾分呢?

就算丁奉只率領著上千漢軍出營,可劉封的數千漢軍可隨時支援丁奉,況且別忘了,丁奉的背后就是漢軍大營!

曹彰不認為糜旸會不在大營中留有一支預備隊,就等著他“自投羅網”!

糜旸的企圖并不難猜。

可縱算猜出來了又有什么用呢?

糜旸用的是陽謀。

陽謀不是陰謀,要用各種詭譎的手段來暗中影響別人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陽謀講究的就是堂堂正正,通過因勢利導、光明正大的手段,來讓敵人的命脈系在自己手中。

從而讓敵人無論怎么做,最后做的都是有利于自己的選擇。

當日在第一次街亭之戰時,張郃就是利用類似的手段,從而迫使劉封不得不被他牽著鼻子走。

今日在同樣的一片戰場中,糜旸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進退兩難的處境拋給了曹彰。

曹彰并未及時做出決斷,他的目光只是死死的看著那道挺立在營墻上的年輕身影。

雖然由于距離的問題,曹彰看不清糜旸的神色,更無法聽到糜旸說的話。

但在這一刻,周圍不斷傳來的魏軍哀嚎聲,及不斷映入眼簾的,許多投石車被一步步拉往漢軍大營的舉動,卻讓曹彰產生了錯覺。

他覺得糜旸現在一定也在營墻上注視著他,然后用嘲弄的語氣對著左右笑語道:“這一步棋,曹彰又該如何破呢?”

是呀,他又該如何破解呢?

本就無法破解。

正如當日的劉封一般,曹彰當下面對的就是一個死局。

因為曹彰來說,街亭不能有失,也是他心中的底線。

而要想打破死局,唯有奮力一搏。

當曹彰的思緒回歸后,他便看到身旁張郃臉上那焦急的神色。

曹彰能看的出來的,張郃自然也能看的出來,正因為如此,他雖焦急卻不催促曹彰。

他知道曹彰心中的為難。

隨后曹彰的決斷就傳入張郃的耳中。

“不能坐以待斃,唯有拼死一搏!”

拼死一搏,雖然會冒著巨大的風險,可要是不搏,街亭是一定守不住的。

兩者相害取其輕,張郃認同曹彰的決定。

于是在不久后,張郃便盡起副將的責任。

張郃高高舉起手中的將旗,不斷地朝前揮舞。

這是下令全軍發起進攻的口號。

面對這個將令,曹彰身后的上萬魏軍心中有著不解,但一向忠于曹魏的他們,還是不由自主地執行起曹彰的命令起來。

一聲聲雄渾的鼓聲,在上萬魏軍的步軍方陣中響起。

配合著雄渾的鼓聲,響徹在戰場中的,是上萬聲整齊有力的踏地聲。

在局勢對己方不利的情況下,上萬魏軍選擇的是前進!

居于營墻上的糜旸,一下子就看到了曹彰的選擇。

在得知曹彰如他預料的一般,要率軍奪回投石車后,糜旸邊笑邊拍著一旁鄧艾的肩膀說道:“我的這步棋,曹彰終究還是不能破!”

說這句話時,糜旸一點都沒耽誤他的指揮行動。

一面軍旗在丁封的手中陡然升起,隨著那面軍旗的擺動,戰場之中的丁奉與劉封也得到了來自糜旸的最新指令。

于是丁奉當下停止率軍返回的舉動,至于劉封則是率軍加快速度朝著丁奉的那處戰場趕去。

曹彰想以力破局,難不成糜旸還會怕他不成?

站在糜旸身旁的鄧艾,看著糜旸正有條不紊的指揮著漢軍的下一步行動,看糜旸那淡定從容的樣子,鄧艾的臉上滿是敬崇之色。

真不愧是他鄧艾的主君!

想想之前劉封與糜旸站在同一個位置上,是怎么被張郃牽著鼻子走的。

再想想今日曹彰是如何被糜旸牽著鼻子走的,鄧艾的心中就有種解氣的爽感。

在今日這一戰打響之前,曹彰想的是怎么用投石車破壞漢軍大營,而鄧艾等人想的是該怎么阻止,魏軍投石車對己方大營造成傷害。

只有糜旸,他跳出了這個思維定勢,充分的運用己方已有的條件,步步籌算,讓魏軍一步步進入他的棋局中不可自拔。

這就是鄧艾、姜維等人最欠缺的帥才。

不止鄧艾,就是糜旸身后的蔣琬,這一刻看向糜旸的眼睛也是異彩連連。

觀大將軍之指揮,如飲佳釀,令人心曠神怡也!

就在蔣琬想著在回去后,該怎么向諸葛亮復述今日所見的時候,糜旸一聲輕飄飄的詢問傳到了蔣琬的耳中。

“公琰,你方才說今日必不缺鐵矢,可是真話?”

面對糜旸的這個詢問,蔣琬顯得有些茫然。

他乃謙謙君子,當然不會妄下斷言。

“臣自不會欺騙大將軍。”

覺得糜旸對自己有些不信任,尚年輕的蔣琬在回答這句話時,語氣中多上了幾分斬釘截鐵。

聽到蔣琬的回答后,糜旸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那你一會就拭目觀之吧!”

說完這句話后,糜旸漸漸收攏起臉上的笑容。

望著那越來越接近的上萬魏軍,糜旸的眼神中冷意不斷醞釀。

曹魏中軍之所以能被曹家天子百般信賴,乃是他們是曹操起家時的嫡系部隊擴充而來。

而當年徐州三屠時,不就是曹操的嫡系部隊造下的殺戮最重嗎?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想到此,糜旸直接一把奪過丁封手中的令旗,然后指揮起了營墻上的一眾漢軍。

在看到糜旸的指令后,營墻上的數百漢軍,紛紛又將一支支冷冰冰的鐵矢放入諸葛連弩的弩機中。

鐵矢今日夠不夠用,不由蔣琬說了算,也不由糜旸說了算。

要由魏軍留下的尸體說了算!

今日一章。

小孩的身體有些好轉了,多謝各位讀者的祝福

(本章完)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