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五百二十六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六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

第五百二十六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糜旸行軍的速度并不慢,哪怕一路上他刻意放緩了一些行軍速度,以防被魏軍半道伏擊。

但是在時間進入章武四年十一月的上旬后,糜旸還是順利率軍抵達了離斜谷口的不遠處。

褒斜道是長安穿越秦嶺通往漢中的主要道路,它的北入口在眉縣斜谷口,南出口在漢中褒谷,故才被稱為褒斜道。

當下糜旸率軍靠近的便是斜谷口。

但糜旸在率軍靠近斜谷口后便發現,谷口外橫亙著大片的魏軍軍營。

而那些魏軍軍營中,正有著大量的炊煙浮起,想來是魏軍提前收到消息,率軍進駐軍營,想著阻擋他進入關中。

褒斜道作為漢中連通關中的大道,魏軍一直在斜谷口外修建有營壘。

甚至在這之前,為了預防漢軍突襲長安,還在斜谷外的軍營中布有重兵。

當然梁州一戰后,那些重兵估計也所剩無多,但那些堅固的軍營還是在的。

與糜旸一同登高的還有州泰。

相比于法邈的專精政務,州泰是目前糜旸麾下為數不多的稱得上文武雙全的人才。

正因為知道州泰有著這種天賦,一開始州泰在加入糜旸麾下后,糜旸便讓州泰擔任南鄭縣令。

這是在鍛煉州泰的治政才能。

而今日將州泰帶在身旁一同登高察看敵情,主要為的就是鍛煉州泰對軍事的敏感度。

故而在觀察完斜谷外的軍情后,糜旸并未急著說出他自己的看法,他看向州泰問道:

“州卿,你怎么看?”

聽到糜旸的詢問后,州泰知道糜旸是問他對敵軍進駐軍營一事的看法。

由于糜旸是第一次問他這樣的問題,這讓州泰的呼吸不免顯得有些急促。

州泰不覺得糜旸是真的想詢問他,以糜旸的韜略,他心中肯定已經有了一針見血的看法。

糜旸之所以會在胸有腹稿之下還特地詢問他,本質上是在考教他。

考教他是否有被提拔的必要。

當初州泰主動投奔糜旸,不就是看中糜旸的光明未來,想著行攀龍附鳳之舉嗎?

現在夢寐以求的機會來到面前,州泰又豈會不感到緊張呢?

因為緊張,州泰先是好好思考了一番,隨后才回答糜旸道:

“在臣看來,眾多賊軍既已經進駐軍營,我軍接下來并不好圖謀關中。”

在說這句話時,州泰臉色凝重,同時他的語氣中還有勸諫之意。

身為糜旸的心腹,州泰可是在從陽平關之時就知道糜旸的心意的。

他的這位大將軍雖然嘴巴上說的是,要為陛下當好疑軍,但其實上這并不是糜旸心中真正的期許。

不然糜旸又何必提前派孟達進入扶風郡攪弄風云呢?

將關中的敵軍大量吸引到長安,這只能說是糜旸心中對此次出征的最低標準。

至于最高標準嘛,所處的高度不同,州泰也無法猜出糜旸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但州泰卻知道,無論糜旸心中想要做什么,前提條件都要是能順利率軍進入關中。

可在大量魏軍進駐斜谷口外軍營的情況下,這一點很難做到。

因為雖然魏軍軍營并未直接堵在斜谷口,從而讓漢軍能夠順利走出斜谷口。

但若是不消滅掉谷口外近處的魏軍,一旦糜旸率軍深入關中后,魏軍突然從后截斷漢軍的糧道,那該怎么辦呢?

再加上登高往外望去,州泰對魏軍軍營的整體構造有了個更清楚的認識。

魏軍軍營大多依山勢而建,這樣的布營方式,大大加強了魏軍營壘的堅固性。

糜旸目前手中只有一萬大軍,此番前來更未攜帶大量攻城器械。

在兵力及攻城器械皆不足的情況下,要想通過強攻的方式,消滅盤踞在魏軍軍營中的魏軍,難度無疑是極大的。

更別說魏軍軍營內,還有著數量不少的魏軍呢。

可以說魏軍將堅固的營壘修建在斜谷口外,的確從事實上做到了,將漢軍堵在斜谷口內的目的。

無法率軍遠離斜谷口,與被直接堵在斜谷口內,并無什么大的差別。

州泰臉上的凝重,及言語中的勸諫意味,并沒有讓糜旸不喜。

哪怕州泰的推斷是有失準確的。

在糜旸看來,當下魏軍的大營中,并不存在大量魏軍。

聽完州泰的推斷后,糜旸輕咦了一聲。

“眾多賊軍?”

而州泰在聽到糜旸的輕咦后,他不免愣了一下。

這四個字,有什么不對嗎?

他與糜旸是被魏軍軍營中飄起的炊煙給吸引到山坡上的。

而從那遍布整片軍營的炊煙可以看出,斜谷口外軍營內魏軍的數量不會少。

至少在上萬以上。

梁州大敗,讓整個關中元氣大傷,這是事實。

可同樣的兵力放在整個關中是算少,但若集中在一處的話,那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通過敵人的炊煙遍布范圍,炊具數量來大致推斷敵人數量,是春秋戰國時期將領就會做的事情。

并且這個技巧,還被明明白白的寫在了兵書之內。

基本只要有看過兵書的人,都會熟知這個技巧。

可是從未領過兵的州泰卻不知道,往往也有將領,會因為這種慣性思維,而被敵方將領蒙騙。

見州泰還有所疑惑,糜旸指向身后那綿延的山脈,對著州泰言道:

“若真有上萬賊軍在軍營內,賊軍為何不分兵囤聚山道險要之處,層層伏擊我軍?”

褒斜道的地勢頗為特殊,雖縱穿秦嶺卻不必翻越大山。

這讓褒斜道成為秦嶺諸道中,路線較為平坦的谷道。

但谷道畢竟是谷道,地形又能平坦到哪里去呢?

當年褒斜道在未修棧道之前,絕險處須攀爬而行,危險萬分。

后來戰國時期在秦國舉大量人力物力的修葺下,褒斜道才慢慢成為可供大軍行走的通道。

可褒斜道中還是有不少地方地勢水深流急,絕壁凌空,哪怕是有著棧道,但還是兇險萬分。

之前糜旸在率大軍通過時,是十分小心翼翼的,就怕被魏軍伏擊。

但結果并沒有。

這一路上走來,糜旸連一位魏軍的影子都沒看見。

這一點是很異常的。

曹真當年跟隨過曹操南征漢中,對于褒斜道的地形,他應當十分熟悉才是。

所以只要曹真不是個傻子,若是他手中真有上萬機動兵力的話,他就應當派出大軍進駐褒斜道,搶占各處險要之處,依托險峻的山勢阻擊漢軍。

歷史上曹真便是如此做,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于褒斜道中擊敗了趙云的疑軍。

這足以證明曹真不是不會做這一點。

但曹真為何沒有這么做呢?

或許州泰會下意識地認為,是糜旸的威名恫嚇住曹真,從而讓他不敢派魏軍走出大營。

可這一點是不成立的。

糜旸承認他當下的威名,是會給魏軍帶來頗大的心理壓力。

可他的威名再怎么大,也不至于會讓曹真白白放棄上佳的天險。

連天險都不要了,還派重兵干巴巴的守著營壘?

馬謖都做不出這種事。

要真是自己的威名能達到這種效果,還用孟達去扶風做什么。

最重要的是,魏軍是一定會派斥候,探查自己大軍的動向的。

故而自己的大軍,大概何時會到達斜谷口,曹真應該很清楚才是。

明知道自己的大軍要到來,不組織防守也就罷了,還特地挑這個時間點燒火做飯,這不是搞笑么。

一切都顯得太刻意了,一點都沒有他用計策時的自然。

在種種異常之下,糜旸心中很快做出了推斷。

當下曹真手中根本就沒多余的機動兵力。

那魏軍軍營中的大量炊煙,是曹真,或者是某位魏軍將領特意釋放出的迷霧。

目的就在于要讓他以為魏營內有著大量魏軍,從而不敢貿然率軍攻打魏軍大營。

糜旸很快就將心中的推斷告知給了州泰。

而州泰在聽完糜旸的推斷后,他馬上就被糜旸的洞察所折服。

不愧是最擅長使用詐計的大將軍,一眼就看穿了敵方的意圖。

與大將軍相比,自己還是不夠詐呀!

糜旸不知道州泰心中在想啥,但他這時心中也對州泰做出了一個評價。

州泰在軍事上沉穩有余,卻機變不足。

但這也不是說,州泰將來在軍事上就不會取得成就。

因為每人的性格與天賦不同,每位將領都有自己獨特的作戰風格。

如姜維、鄧艾這類的將領,他們就特別擅長機變之術,這會讓他們在軍事上更容易取得令人驚異的成就。

但姜維與鄧艾皆是機變有余,卻沉穩不足,這會讓他們不太適合坐鎮一方。

沉穩持重的州泰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了。

歷史上的州泰,盡管沒有足可稱道的戰績,但不難發現,司馬懿是很看重州泰的。

州泰一生歷任新城太守,兗州、豫州刺史,皆是掌握實權的封疆大吏。

而州泰在任上,也一直將地方治理的很好,不僅外敵無法入侵,就連內部也幾乎沒有動蕩。

可以說州泰便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典型代表。

隨著大漢的疆域不斷收復,州泰這樣的俊杰才是糜旸急缺的。

在對州泰心中有了清晰的定位后,糜旸心中的某個想法也在漸漸成型。

就在糜旸思考的時候,州泰突地問糜旸道:

“大將軍,那我軍接下來該如何行事呢?”

做什么?

想到此,糜旸對州泰言道:

“你為孤寫一封信。”

“信中內容就寫:孤近承帝命,奉辭伐罪。初至關中,拔劍四顧,盡皆宵小,舉目無敵。

今孤統雄兵十萬,上將百員,欲與足下會獵于長安,再敘前緣。

幸勿待閨,貽笑天下。”

等糜旸念完信中的內容后,州泰整個人都聽呆了。

大將軍這是要開大,嘲諷全關中呀!

昨日第二章。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