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五百二十二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第二日再召開議事會議時,劉備與糜旸二人皆臉色如常,好似昨夜夜間他們從未談過話一般。

在外人看來,昨夜的議事會議上,大將軍糜旸提出了一個極佳的北伐方略。

但劉備卻稍微對這一北伐方略修改了下,僅此而已。

而今日之所以再度召開議會,并不是說糜旸提出的北伐方略會有所改變,而是劉備要在今日議會上,正式敲定兩路北伐大軍的隨軍將領名單。

按照昨夜定下的北伐方略,五萬漢軍將會主要分為兩路,一路由糜旸親自統率,率軍一萬入褒斜道以為疑兵。

另外一路將由天子劉備親自統率,率軍四萬從陽平關出發,經祁山直接進入北伐的隴右地帶。

可除去兩路漢軍的兵力及各自主將外,兩路漢軍分別的隨軍將領,也必須要好好討論一番。

而哪怕東路軍由大將軍糜旸親自統率,但能參加議會的人都知道,糜旸統率的東路軍乃是疑軍。

目的主要在于吸引魏軍的注意力,為西路軍創造良好的進攻條件。

在這種目的之下,代表著身處這一路大軍內,立下功勞的機會并不多。

因此在討論東路軍的參戰將領時,哪怕糜旸戰功卓著,但還是有許多漢臣皆有些不愿進入糜旸的東路軍中——除去糜旸的本部將率外。

這一點正常,糜旸對這一點也不在意。

這幾年來,數件大功在身的他,并不在意這一次沒有表現的機會。

至少他比諸葛亮好多了。

在劉備還未來漢中之前,就急召諸葛亮回成都代他坐鎮成都,處理政務。

與諸葛亮相比,自己好歹也能去長安附近轉一轉不是。

而在討論到跟隨劉備的將領名單時,大堂內的氣氛可就不能用簡單的熱鬧來形容了。

一眾漢臣,不管身居何職,又不管曾經是否有過從軍經歷,皆十分踴躍的希望能與劉備一同踏平敵境。

在一眾漢臣中,要是論情緒最為踴躍的是誰,那無疑是劉封了。

劉封在被劉備放出來,一直負責鎮守劍閣。

而在鎮守劍閣期間,劉封雪中奮短兵,的確打了一場戰果不俗的奇襲戰。

因此在不久前劉備到達劍閣后,高興的他正式為劉封表功,將他為蕩寇將軍,一下子升為征北將軍。

而吳懿亦為征北將軍升為鎮西將軍。

與曹魏不同的是,征北將軍在大漢只能算名號將軍,算不上重號將軍。

但雖然大漢的征北將軍在權力與地位方面無法與曹魏的相比,但征北將軍的地位并不低。

除去那些寶貴的重號將軍職位外,劉封的征北將軍地位只在鎮北將軍之下。

可以說劉封已經半只腳,邁入了重號將軍的行列之中。

更為重要的是,劉備給人封將軍名號,常常帶有特殊的含義。

征北二字,體現了劉備對劉封的期許。

在這場北伐大戰中,劉備一定會大力重用劉封,讓他有足夠表現的機會。

單單這一點,就是多少漢將夢寐以求的?

或許劉封也懂得劉備的深意,故而在跟隨劉備北上以后,他一直顯得很活躍。

例如早在昨夜的議會召開前,劉封其實也在心中想好了一個北伐方略,想以此來一鳴驚人。

然后他就受到了來自糜旸的當頭一棒。

哪怕劉封再自大,他也知道與糜旸的方略相比,他自己想出來的那個方略,實在是不值得一提。

劉封是喜歡自大,但他不喜歡自虐。

不過盡管昨夜受到挫折,但在今日的議會上,劉封卻變得更加活躍起來。

因為糜旸既然被安排去東路軍,那么西路軍中,還有誰能與他爭奪矚目的焦點?

在議會上,劉封慷慨激昂的表現愿為劉備的先鋒,為他一舉奪下隴右諸郡。

劉封的慷慨激昂,讓劉備感到臉上充滿笑意。

從劉備的表現足以看出,劉備對劉封的這副表現很是滿意。

糜旸對劉封的表現也看在眼中,但他卻對劉封的表現,說不上討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從劉封過往的事跡來看,他的性格本就自大急躁,況且他又被劉備幽禁了那么久,在這種情況下,劉封想著急于表現自己,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人無完人嘛。

但劉封接下來的請求,卻讓糜旸有些不開心了。

原來是劉封見劉備心情甚好,因此便想進一步提出訴求。

他的訴求很簡單,那便是成為劉備的副將。

一支大軍的架構,是十分復雜的,但最主要的軍職無非兩個。

一個是主將,一個副將。

這種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權力上,還體現在后續功勞的分配上。

在西路軍中,劉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主將,但副將的人選卻一直遲遲未定。

這也是今日議會討論的重點。

因為當西路漢軍成功收復涼州后,最大的功勞很可能會落在西路軍的副將身上。

劉備是帝王,他根本不需要與臣下爭功來表彰自己。

這才是今日劉封真正的目的所在。

他方才的請為先鋒,更多的是一種試探。

而劉封之所以會如此想要西路軍副將一職,為的就是自己的將來。

糜旸或許看不上收復涼州的功勞,但劉封可謂是垂涎不已。

因為這一項功勞,會讓他的將來受益無窮。

劉封可不是劉禪,他心中是有大志向的。

當然劉封會提出想成為劉備的副將,倒也不是自不量力。

就算不提他的皇子身份,在他被幽禁之前,他的將軍稱號是為副軍——這代表著他以前本就經常擔任劉備的副將。

在這種經歷之下,劉封今日的請求,算不上不自量力。

可劉封不會想到的是,他的這番請求,卻引得了糜旸的不喜。

就在劉備還在沉吟,想著要不要答應劉封請求的時候,糜旸直接起身對著劉備一拜道:

“臣以為陛下之副將,有個更佳的人選。”

糜旸的突然進言讓劉封瞬間失色。

他實在是沒想到,糜旸會在這一關口,突然來橫生枝節。

在剛才的討論隨軍將領人選時,糜旸可是基本上全程保持閉口不言的。

劉封不知道糜旸為何會出來破壞他的好事,但劉封卻知道,哪怕他心中有多么大的不愿,面對糜旸的橫生枝節,他并沒有辦法。

相比于劉封的失色,劉備卻對糜旸口中的人選頗感興趣。

能得到糜旸舉薦的人選,那自然是有著過人之處。

劉備溫聲問糜旸道:“卿舉薦何人?”

在劉備的詢問下,糜旸朗聲答道:“驃騎將軍,馬侯。”

糜旸的回答鏗鏘有力,足以讓堂內的眾人都聽到他的回答。

可當他的回答為眾人所知后,眾人如劉封一般,臉色齊齊一變。

就連劉備的眉頭也緩緩皺了起來。

馬超?

而劉封在聽到糜旸竟然舉薦馬超與自己競爭后,劉封的心中有著怒氣涌現。

就那無君無父的小人,他也配嗎?

自劉備到達梁州后,他帶來的眾臣,也都知道了馬超在陰平守城戰的英勇表現。

但在梁州諸臣中,魏延,丁奉、張嶷、乃至于法邈等不上戰場的梁州臣子,一眾漢臣的交口稱贊。

但偏偏對馬超,眾人心中好似默契一般,都對馬超的表現,并未表現出十足的贊嘆。

就好像梁州大戰中,驃騎將軍馬超從未走出過沔陽一般。

倒是劉備還算寬厚,他特地前去探望了一番馬超的傷勢,并且還留下了自己的御醫,讓他好好照料馬超。

但也僅此而已了。

物質條件,明面上的地位,劉備都不會吝嗇給予馬超。

但超出這兩樣范圍之外的東西,那也不是馬超能夠擁有的了。

因為漢代以孝立國,身為大漢天子的他,不可能去違反大漢的立國基礎。

就算不提這一點,對于將情義看著比生命還重的劉備來說,他本人對馬超就是不喜乃至于厭惡的。

劉備的皺眉,眾臣的失色落在糜旸眼中,這讓他心中深深嘆了一口氣。

要是馬超過往的經歷,能有一點可以洗白的,也不至于現在一點都洗不了。

可是馬超在陰平之戰的表現,他都看在眼中,況且他也承諾馬超了,那么糜旸接下來就不會退縮。

就在劉備還未出言否決的時候,大臣中的孟光便率先出來向糜旸言道:

“聽聞馬侯受傷不輕,遠征隴右乃勞累之事,馬侯還是留在漢中靜養的好。

而大將軍當下應該籌備北伐大事,實在不適宜將精力放在這件小事上。”

孟光字孝裕,現任符節令,向以直言敢諫聞名朝野。

孟光之所以會被劉備帶在身邊,源于他的出身不平凡。

孟光是洛陽人士,更是出身公族,在關中一帶頗有名聲。

后來他因關中戰亂,這才入了益州。

可盡管孟光多年在益州,但他在關中的名聲并未消失,正因為看重這一點,劉備才會將孟光帶在身上,想著以孟光在關中的聲望,為漢軍多招攬一部分降人。

從孟光的經歷可以看出,他乃是當下大漢政治派系中的東州系人員。

而在劉備一系列潛移默化的操作下,糜旸現在已經漸漸成為東州系的領袖。

故而孟光出言,實際上是在勸阻糜旸。

在場的人都聽得出孟光話語中的含義:大將軍,你又何必為馬超發聲呢?

這種人,您不是應該離得越遠越好嗎?

糜旸自然也聽懂了孟光話語中的含義。

他對孟光回了一眼,這一眼代表著孟光釋放出的善意,他收到了。

但糜旸還是堅決地說道:“旸現在在做的事,正是為我軍的北伐大業考慮。”

緊接著他又對著劉備一拜說道:“驃騎將軍之前雖受傷不輕,但近段時間經過醫者的治療,身體已然好轉大半。”

這一點是事實。

之前馬超看過去半死不活的,除去身體上受重傷的因素之外,還因為他心中有著深藏幾年的郁結。

但糜旸的承諾,已然將他的郁結紓解大半。

若是這番再能讓馬超有機會了卻余愿,可以回到涼州故土的話,那么單單這個信念,就會讓馬超爆發出不小的求生意志。

或許可多堅持一段時間。

況且馬超成為劉備的副將,對漢軍是有利的。

糜旸又言道:“驃騎將軍乃伏波將軍之后,伏波將軍后裔世代居于涼州,在涼州有著莫大的聲望。

加之驃騎將軍自身,又在涼州的異族中威名卓著,且驃騎將軍熟知涼州地形,若陛下能帶他一同出征,我軍必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糜旸將自己的理由說出來后便看著劉備,希望劉備能答應他的請求。

而劉備在聽完糜旸說的話后,認真地考慮起來。

當初他繼位時,不僅將馬超拜為驃騎將軍,還封為他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從這個封賞足可以看出,劉備一開始是想借用馬超在涼州的威望,好讓他來日的北伐輕松一些的。

可今時不同往日。

當時的曹魏如日中天,劉備只能想盡一切辦法,來加強己身的優勢。

但現在北伐,漢軍的優勢更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需要進一步重用馬超嗎?

這不是劉備杞人憂天,而是馬超是一把雙刃劍。

倒不是說劉備現在還懷疑馬超有反心,只是馬超害父是事實,而大漢又是以孝立國的。

在這種事實下,新興的大漢重用馬超,肯定會引來世間不少的非議,乃至于聲討。

就像當初劉備剛剛封賞馬超時,他的舉動就在天下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可那時劉備覺得封賞馬超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故而他那時并不后悔。

但現在呢?

馬超并非是一定要任用的。

情勢不同,身為帝王的劉備考慮就變得多了起來。

但在沉思良久后,劉備最后還是答應了糜旸的所請。

或許私下里糜旸在劉備面前,是一位會抽泣的晚輩,但這也只限在私下里而已。

在世人面前,糜旸是大漢功勛震天的名將,更是大漢位高權重的大將軍。

他提出的建議,除非是有必須要否決的理由,不然劉備基本上都是會同意的。

更何況糜旸的態度,是這么堅定。

在劉備同意馬超為他的副將之后,這代表著今日的議會進入尾聲。

更代表著北伐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基本上宣告完成。

故而最后心急的劉備當眾下達了一個詔令:

“三日之后,全軍北伐!”

第一章。

第二章凌晨或早晨發。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