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備教子 眾臣齊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備教子 眾臣齊哭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備教子 眾臣齊哭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04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漢延康元年七月底,從漢興郡中出發的一騎信使快速的奔入成都城中。

劉備在攻占益州后,因為感于蜀中交通落后,山路居多,來日不方便大軍遠途跋涉。

所以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在蜀中各交通要道上,開辟起蜀中的郵驛事業。

在諸葛亮的主持下,劉備在漢中設置了重要軍事關隘白水關,白水關周圍的山上布滿了烽火樓。

從白水關到成都間設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館舍,以保障郵驛的正常運行。

在劉備與諸葛亮君臣的合力之下,蜀中的交通往來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甚至于蜀中與遙遠的北方溝通,亦變得快捷起來。

例如名士許靖就和他過去在北方的好友魏國大臣華歆、王朗等都不斷有書信往來,「申陳舊好」。

甚至于糜旸的伯父糜竺,就經常寫信問候魏國的一些徐州籍大臣。

在信件往來之中魏國大臣還祝賀糜竺,說東海糜氏出現了個了不得的后輩。

在諸葛亮主持建造下的,蜀中郵驛的特點是幾乎沒有車傳。

郵遞大部用驛馬傳送,從事此項工作的人稱為「驛人」。

及至今年,蜀中的郵驛系統已經大致完善。

漢興郡中的信使在出西城之后,一路順水而下快速到達廣漢郡中。

在到達廣漢郡中后,借助著完善的郵驛,漢興郡的信使不出數日就已經到達成都中。

信使到達成都中后,他當即來到成都中的尚書臺。

而后他出示一應身份證明,將糜旸寫給劉備的奏報送至尚書臺中。

因為糜旸送給劉備的這封上奏,乃是以紅羽覆頂,這代表著糜旸的這封奏報乃是十萬火急的軍情。

所以尚書臺的屬吏在取到這封奏報后,一點都不敢遲疑,連忙進入尚書臺中尋找到劉巴。

劉巴字子初,零陵烝陽人。

劉巴年少知名,當年為荊州牧劉表多次征用推舉,劉巴均不應就。

曹操征伐荊州時,荊州士人多歸劉備,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

后劉巴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那時荊南三郡已經被劉備所得。

劉巴不能復命曹操,遂遠至交趾,又輾轉進入益州。

劉備平定益州后,劉巴歸附劉備,為左將軍西曹掾。

劉備稱漢中王后,劉巴遷為尚書,在尚書令法正死后正式接任尚書令。

劉巴為人清廉簡樸,從不治理家資產業,又自認為不是一開始就跟從劉備,害怕受到猜忌嫌疑。

所以為人恭順安靜、沉默寡言,朝堂之下從不和人私底下有交往,非公事不談。

但劉巴清高的性格依舊張揚不變。

張飛因為愛慕士大夫,曾經專門到劉巴處就宿,劉巴卻不理會張飛,使張飛十分惱怒。

諸葛亮知道此事后勸諫劉巴道:「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

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面對諸葛亮的勸諫,劉巴卻答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劉備聽說這事后,憤怒地說道:

「孤欲定天下,而子初專亂之。其欲還北,假道于此,豈欲成孤事邪?」

但是劉備憤怒雖憤怒,他知道劉巴的性格,所以事后他并沒有追究此事。

劉巴雖然性格清高,但他博學多才,見識卓遠,令諸葛亮都感到佩服。

劉巴為劉備效力后,為劉備解決入蜀后的財政困難問題,又與諸葛亮等共制蜀漢的法律文件《蜀科》。

當劉巴在尚書臺中聽到屬吏稟報說,漢興太守糜旸有上書至時,劉巴的眉頭不禁一皺。

這糜子晟怎么就不能安分點。

在不久之前,申儀的上書曾先一步到達劉巴手中。

在劉巴收到申儀的上書后,他立即就將這封上書轉交給劉備。

劉備看完申儀的上書后便嘆息著說道:「申儀反矣」。

后來糜旸與魏延的上書接踵而至,證明了劉備的判斷。

可是當成都中的大臣,陸續得知漢興郡中的動亂之后,部分人認為申儀情有可原。

甚至有一部分早就看不慣糜旸的蜀中士人,在成都中對糜旸進行非議。

他們認為申儀之所以會反叛,乃是因為糜旸囂張跋扈,擅自擒拿列侯申耽所致。

糜旸是漢興太守,出兵討伐申儀還說的過去。

但他在未得到劉備的命令之下,就擒拿身為列侯的申耽。

從某些方面上,這有些逾矩了。

因為成都城中的益州士人不少,所以這種言論一時間塵囂不已。

雖然非議糜旸所為的人不少,但是支持糜旸的人亦不少。

糜旸的身份特殊,荊州士人及東州士人加上元從派的大臣,都是站在糜旸這一邊的。

所以兩方之間經常就此事展開辯論。

但后來隨著糜旸在平定漢興動亂之后,將申氏兄弟的所有罪證送至成都,這種爭論也就戛然而止。

單單是申儀那私刻官印的行為,就直接將申氏兄弟釘在了罪不可赦的行列。

在面對著鐵一般的罪證時,當代士人還是要點臉的。

他們不像后世的儒家士人一般,會信口開河顛倒黑白,他們也知道事急從權的道理。

成都城中因自己行為引發爭論一事,糜旸從糜芳的來信中亦知道,但他卻沒有太過在意。

就連諸葛亮那種品德高尚的人,他的所作所為都會引發一些蜀中士人的非議,何況他呢?

只要他將流程走好,那么一些非議就無法形成對他的威脅。

雖然之前關于糜旸所為的爭論已經停止,但之前成都中那副兩派士人爭論的場景,還映照在劉巴的腦海中。

所以當他現在看到糜旸又有上書至時,他的心中就有些不喜。

性格清高的劉巴,是當初極少數荊州士人中不贊同糜旸做法的人。

但不喜歸不喜,公務還是要處理的,劉巴分得清輕重。

于是劉巴快速接過糜旸的奏報,而后看了起來。

當看完糜旸奏報的內容后,劉巴的臉上閃起了濃厚的震驚之色,他下意識的離座而起。

在離座而起后,劉巴將政務暫時委托給尚書楊儀,而后他便快速離開尚書臺,進入王宮尋找劉備。

尚書臺的官署就在王宮旁,所以劉巴沒有花多久時間就進入了王宮之中。

在進入王宮之后,劉巴展示官印,令王宮中的衛士將他帶往劉備所在。

劉備這時正在王宮中的一處后花園,教授劉禪為君之道。

而劉備舉的例子正是前段時間在成都中鬧得沸沸揚揚的,糜旸擒拿列侯申耽一事。

劉備對著劉禪問道:「前段時間,朝中頗有非議子晟之言語,若是公嗣主政,應當如何處理?」

劉備對待臣屬大多都是仁慈的,對于兒子當然亦嚴厲不到哪里去,所以他的語氣很是溫和。

而站在劉備身前的劉禪,在聽到劉備的詢問后,臉上浮現不平之色。

他微微昂頭看向劉備,而后語氣堅定地說道:「非議表,非議漢興太守之語,皆是誹謗。」

「要是孩兒主政,孩兒會下令斥責那些非議漢興太守之人,好讓朝中不再有誹謗之語。」

聽完劉禪的話語后,劉備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意。

朝中有非議糜旸的言語,乃是前段時日的事。

這說明自己對此事的處置,已經展現在劉禪面前。

但事實放在劉禪面前,劉禪竟然還能答出不一樣的答案。

只是雖然劉禪的回答不是劉備心中所期許的回答,但是看到劉禪這番維護糜旸的態度,還是令劉備心中有著欣慰。

或許劉禪沒有繼承他的英明,但是能繼承他待人以誠的一點,那也是好的。

劉備伸出手為身前的劉禪整理了一下鬢角的發絲,隨后對著劉禪言道:

「為君者應當不偏不倚,縱使心中有所偏頗,也應該持中居重。」

「先前為父雖然知道非議子晟言語大多是誹謗,但兼聽則明。

況且那些非議對子晟不會造成什么傷害,既然如此,為君者就應該暫時不表露態度,于朝中坐看事態發展。」

「如此亦可分辨朝中大臣之品性、才能、以及是否結黨。」

「若是以為君者的權威過早介入臣下的爭論,一則對子晟并非好處,二則不利于為君者看清朝中局勢。」

之前劉備面對成都中的爭論,并沒有明確表露態度。

在注重清議的當世,哪怕是君主的行為都容易引起非議,何況為人臣者。

他知道糜旸做得沒錯,糜旸做得一切都是為了大局,正因為如此,所以劉備才不急于表露態度。

目前的成都局勢就像一面平靜的湖面一般,表面看似平靜,但內中不知道有多少暗流涌動。

而漢興動亂就像一顆巨石砸入這平靜的湖面中,在引起湖面劇烈震蕩的同時,亦讓劉備看清了不少人的真實嘴臉。

這有利于他提前解決一些可能存在的亂流。

但是劉備的這番話落入劉禪耳中時,他臉上浮現疑惑之色。

有這么復雜嗎?

看著劉禪這番復雜的神色,劉備臉上的無奈之色愈發濃厚。

但隨即劉備想到諸葛亮與糜旸,他臉上的無奈之色便驅散了很多。

垂拱而治,亦可成為一代明君。

這時劉巴來到了后花園中。

當劉巴看到劉備后,他急忙上前。

正在教育劉禪的劉備,亦察覺到了劉巴的到來。

他見往日中鎮定的劉巴,現在一副著急震驚的樣子朝他走來,劉備立即察覺到是有要事發生了。

去年也是劉巴在射山處,告知他孫權偷襲荊州的消息!

劉巴雖然急切,但是他見此時劉備身邊還有不少閑雜人等,于是他強忍著心中的急切,沒有馬上開口稟報曹丕篡漢自立的消息。

在終于來到劉備身前后,劉巴俯身向劉備呈上了糜旸的奏報。

劉備看到那封奏報上的紅羽,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凝重。

他馬上接過劉巴手中的奏報看了起來。

糜旸的奏報一向簡潔,劉備幾乎是須臾之間看完了奏報中的內容。

當劉備看完奏報中的內容之后,他臉上瞬間浮現了憤怒之色。

他手持奏報的雙手一下子合緊,兩手猛然碰撞之間發出一聲巨響,映照著劉備內心的憤怒。

劉備的眼神中,這時已經充滿了冷厲。

曹丕!曹丕!

真當天下忠于漢室的人,都死絕了嗎?

之前在魏國眾臣向曹丕勸進時,就有不少探子將消息傳入成都中。

但那時劉備

還以為曹丕是在進行試探,加上因為那時曹丕有意的隱藏部分消息,所以劉備得到的確切消息并不多。

讓劉備沒想到的是,方才繼承魏王爵位不足一年的曹丕,膽子竟然真的這么大,邁出了這大逆不道的一步。

劉備看向劉巴,冷聲言道:「召集城中所有重臣,立刻前往廣德殿中議事!」

劉巴得到劉備王令后,當即領命而去。

在劉巴離去之后,劉備率先帶著劉禪前往廣德殿中。

在劉備王令發出去之后沒有多久,王宮中的鐘鼓聲響起。

當這代表著緊急議事的鐘鼓聲響起之后,此時正在官署中辦公的各位大臣全都驚訝地抬起頭,看向王宮的所在。

發生什么大事了?

類似的鐘鼓聲在去年響起過一次,那次是荊州面臨孫權偷襲的生死存亡之際。

如今這代表著有大事相商的鐘鼓聲再次響起,似乎映照著天下中發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在這莊嚴肅穆的鐘鼓聲的傳召下,王宮附近各處官署中的諸位大臣紛紛放下手中的事務,而后快速的前往王宮中。

就連今日休沐的大臣,亦在王宮衛士的上門通知下,馬上趕往了王宮中的廣德殿。

約莫半個時辰之后,成都中的諸位大臣就已經陸續到達廣德殿中。

當各位大臣到達廣德殿中時,他們發現漢中王早已經坐在殿中的王座之上,他的臉上一片慍怒之色。

看到這一幕,諸位大臣心中齊齊一緊。

在成都中的大臣都到達后,廣德殿中響起了劉備充滿怒氣的聲音。

「漢興太守糜旸上奏,言曹丕于今月十五威逼天子禪位于他,正式建立逆魏!」

當劉備的聲音飄蕩在大殿之中后,初聽聞此事的一眾大臣臉上俱皆浮現了驚駭之色。

大漢亡了?

不久后,殿中諸位大臣臉上的驚駭之色,就都轉變成悲傷之色。

陣陣哭聲開始在大殿中響起。

他們的煌煌大漢!

免費閱讀.

相關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