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弈江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酒盡驚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對弈江山 >>對弈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酒盡驚蟄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酒盡驚蟄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3日  作者:染夕遙  分類: 歷史 | 軍事 | 架空 | 權謀 | 染夕遙 | 對弈江山 


邊章滿眼的絕望和悲涼,凄然笑道:“蘇凌,可曾見汝之主公,曾有如此絕情冷血之時乎?......”

蘇凌眉頭緊鎖,黯然無語。

一旁的林不浪,早已雙拳緊握,劍眉倒豎,臉龐因憤怒漲的通紅。

“公子,不浪早就說過,蕭元徹真小人,假君子......公子就不應該.......”

未等林不浪說完,蘇凌驀地抬頭,看了一眼林不浪,眼中的銳芒,是林不浪從未見到過的,林不浪心頭一顫,只得將后半句咽下,以拳捶案。

“既然前輩未見到蕭丞相,是不是就此離開了?......”蘇凌心中雖然也百轉千回,但聲音和神情卻依舊十分平靜。

“離開?并沒有,出沙涼之時,我邊章已經報了必死之念,縱舍去七尺之軀,也要勸阻蕭元徹......雖然我只一人,微不足道,若蕭元徹真的殺了我,以邊章之命,昭告天下,蕭元徹不臣之心,邊章縱死無憾!”邊章一字一頓道。

“那守衛說完,便勸我離開,可我跪在雪中,一動不動,我言,今日蕭元徹不來見我,我長跪雪中,一死而已!”

“前輩......蕭丞相的秉性,您是真的不太了解啊,若是你用柔和的手段,他或許還會念及當年之情,出來見你,或者趁雪大無人之際,讓守衛帶你進府,可是,您以如此剛烈手段,逼他現身,他萬萬不會出來的......”蘇凌搖頭嘆息道。

“蘇凌啊,這句話你說晚了啊,現在想來,當是如此,可當時我已然滿心悲憤,如何顧得了那許多呢......”邊章聲音低沉道,“還有,你方才所說,或許蕭元徹會在雪大無人之時,讓守衛領我進府......我怎么有些聽不懂呢,你難道現在還在為他開脫狡辯么?”

蘇凌搖搖頭,鄭重道:“非也,前輩誤會了,蘇某并未為蕭丞相開脫狡辯,蘇某想問前輩一句,您去沙涼,實際上時蕭丞相與你定下的,可是表面上呢,您代表的是什么?......”

“這......”邊章一怔,一時無言以對。

“您可是代表的天子,你持節,還有那宣禮郎的身份,都是朝廷明旨啊,您所行的禮義教化,亦是教化的天下人,所以,您與蕭丞相之間,絕對不能有明著的聯系和糾葛,否則,您授天下人的禮,是天子授意,代天教化,還是為蕭元徹私人辦事呢?正因為這個原因,蕭丞相,便是想要見您,也不能相見啊......若他毫無顧忌,前去迎你,豈不是向天下人宣布,你是他蕭元徹的人,那你,還有蕭丞相苦心孤詣這些年,推行的禮法,是正統禮法,還是蕭元徹私欲禮法呢?而且,蕭丞相那時已然樹大招風了,多少只眼睛盯著司空府,盯著蕭丞相......一旦發現他親自迎你,你們之間的關系豈不暴露了,那這些蕭丞相的政敵,會不會借此機會,瘋狂攻訐?”

蘇凌深吸了一口氣道:“若局面真的變成了那樣,你們這些年的努力,所有推行的禮義教,豈不毀于一旦了!所以,蕭丞相出于這種考慮,他也注定不會見你的......他不見的決定......說句實話,蘇凌一點都不意外......”

“這......你......”邊章聞言,神情驀地一暗,頹然的靠在椅子上,面如死灰,半晌方道:“蘇凌啊......你說的對......唉,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為何不讓我早遇你呢,若當時我能聽到這番話,或許......或許一切都不一樣了......”

半晌,邊章緩緩的搖了搖頭道:“到了如今,當年之時,再如何也嗯嗯回不去了,想它作甚呢?時也,運也,命也!”

“蕭元徹不愿見我,我便長跪于漫天大雪中,逼他相見,一日他為未出面,我便跪了一日,蘇凌啊,漫天風雪,我整整跪在雪中三日......三日啊!你知道,這三日,我是怎么過來的么?無人問津,唯我一人獨對雪浪翻涌,雪是冷的,風是冷的,可我的心,更冷!......”邊章喃喃的說道。

“三日后呢?蕭丞相可曾前來見前輩......”蘇凌緩緩的問道。

邊章寂寂搖頭道:“不曾......不曾啊......直到三日后,那守衛又出來見我,跟我說,司空有話讓他代為傳達,我以為蕭元徹肯見我了,頓時已近枯竭的力氣似乎又恢復了不少,我顫抖著身體問他,蕭元徹說什么......他說,今日蕭司空書房飲酒,聞我仍舊跪于府外雪中,不由大怒,折杯而怒言,欲以殘酒殘身阻吾通天路耶?!......”

蘇凌聞言,眼角驀地使勁的跳動了幾下,暗暗嘆息。

邊章神情絕望,聲音亦低沉道:“直到我聞他此言,便已經完全明白了,我便是跪死在府外,那蕭元徹也是鐵石心腸,決然不會再見我了......萬念俱灰之下,寒氣上涌,直入心魄,我再也支撐不住樂兒,一頭扎在雪窩之中,昏死了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我恍恍惚惚的睜開了眼睛,卻發現所在之處,早沒了風雪和徹骨寒意,我甚至還感覺到十分德爾溫暖......我使勁的睜大眼睛,眼前所看到的,漸模糊變的清晰起來......”

“前輩被人所救了么?......”蘇凌忙問道。

邊章緩緩點頭道:“我發現我身處一靜室之內,身下軟榻,身上厚厚的衾被,四周幔帳,一旁桌上,放香爐,其上檀香渺渺,沁人心脾,而我之所以感覺到身體暖意不絕,卻是因為榻下放著四個炭火爐,火焰跳動,燒的正旺......”

“我心想,這應該是一個頗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家救了我,雖然內室之中,陳設簡單,卻雅而不俗,十分舒服......那一瞬間,我甚至又有了希望,難道說,是蕭元徹在我昏死之時,突然出現,將我救下,安置在樂兒內室之中么”

“我正疑惑之間,忽的聽到室外有腳步聲響起,更有爽朗笑容傳來,有人朗聲說,聞仆人來報,言說儒圣已醒,特來叨擾,失禮,失禮......”

“我聽那聲音十分的陌生,但十分恭敬,中氣十足,于是轉頭看向門前,卻見有人執傘而入,卻是一個中年文士模樣的人,身著樸素,但布料質地應該很好,身長約七尺余,帶冠束發,濃眉朗目,唇若涂脂,鼻直口方,一團正氣,端的是好貌相......”

“這是誰......”蘇凌疑惑道。

“我心中好奇,掙扎著要見禮,那人搶步欺身,幾步來到我的榻前,一把將我扶住,和顏悅色言道,儒圣當面,不敢受禮......我問他此乃何處,先生何人,我為何會在此......他卻笑而不答,只言我受了風寒,昏迷已有三日,是他請了京中最好的郎中,為我診治,更親自為我煎藥服用......恍恍三日,我方轉醒......”邊章緩緩說道。

“他救了前輩......聽前輩這樣形容,此人絕非一般人啊......到底何人?”蘇凌問道。

“我本欲問他是誰,卻忽覺一陣暈眩,知道病體還未完全康復,那人見狀,只說讓我安心在此養病,門外有人伺候,如有需要,喚來便可......說罷,那人便起身離開了......”

“于是,接下來三日,有人供飯食,有人添碳柴,有人端藥湯,我心中從未感覺過如此溫暖,終于三日后,雪停天晴,我也終于可以下榻,走出這間靜室了......我臥榻的這三日,此人每日必來,我與他交談之下,深覺此人甚懂禮儀之道,與我相談,引經據典,不卑不亢,進退有度,旁征博引,飽學之士也。于是我對他心中生出了莫名的欽佩與敬重之感,甚至覺得相見恨晚......”

“三日之后,我出靜室之時,那人正迎面而來,見我已然康復,不由的捻髯大笑,我這才大禮相拜,感謝他救命之恩......他卻執意不肯,阻我失禮。于是我便問他,究竟是誰......他方淡笑言說,高士大儒在此,門外講話,失禮不公,請往廳中一敘。我便跟他一同前往中廳而去。一路之上,穿廊過院,我才發覺,這座宅院永遠,雖不奢華,卻占地十分廣闊。”

說到這里,邊章看了蘇凌一眼,緩緩道:“蘇凌,你曾在龍臺,見過龍臺很多名人重臣,可能猜出此人是誰?......”

“額......這真不好猜啊......”蘇凌撓了撓頭道。

邊章露出一股意味深長的笑意,緩緩道:“到了中廳,分賓主落座,仆人獻茶,茶罷擱盞,我又問起他的名姓,他這才淡淡一笑,緩緩道,我乃大晉當朝大鴻臚......孔鶴臣,儒圣所在之地,便是我之府邸,孔府也。”

蘇凌聞言,倒吸一口冷氣,頗為震驚道:“竟然是......孔鶴臣!”

邊章點點頭道:“蘇凌,實不相瞞,當時我聽到他的名字之后,也是震驚無比,豁然站起,便欲離開,孔鶴臣卻淡淡將我攔住,問我何往,我言,未有深交,道不同,不相為謀,恕不能久留,他卻哈哈大笑言,北儒圣所尊的是禮義教化,所行的是開學授之儒道,我孔鶴臣祖上乃是儒家至圣,我又是至圣第二十代孫,何謂道不同乎?儒圣落難,朝不保夕,孔某相救,請醫烹藥,如此數日,這數日間,你我縱論儒道,惺惺相惜,又何謂無深交乎?”

“孔鶴臣確實是能言之人也......這一番話,說的是滴水不露......怕是前輩,不好脫身了啊!”蘇凌道。

“我聞此言,怔在當場,不知是留是走,孔鶴臣這才起身,朝我拱手大拜,言辭懇切言道,北儒圣孤身入沙涼,教化世人,使原本禮崩樂壞之大晉,重現希望,此原本孔氏應做之事,我身為至圣后人,卻不如您,實令我汗顏,請受孔某一拜......”

“他來拜我,慌得我只得與他相對行禮......他將我又讓回座上,方又言,他知我此來龍臺為何,更知道我跪司空府門三日之壯舉,以身進諫,丹心汗青,然蕭元徹早已變了,野心勃勃,權欲膨脹,他說,北儒圣何必浪費有用之身,為虎狼而死呢?......”

“我不知如何回答,他又道,今日他府中還有一位我熟悉的故友,我與那人早已有過數次交鋒辯論,只是未曾謀面,若是我就這樣走了,錯過見此人,豈不是一大憾事......”

“我問是誰,他這才朝屏風方向擊了三掌,一人應聲而出,氣度不凡,不卑不亢,亦是一有學大儒......那人走到我近前,朝我不卑不亢的一拱手,言道,灞南許韶,見過北儒圣!......”

“嘶——許韶竟然也在!!......”蘇凌又吸了一口冷氣道。

邊章點點頭道:“我亦深感意外,只是那種情形之下,我想要離開,已然不能了,只得坐下,與那二人談話......唉,我們雖然陣營不同,但天下禮義儒學皆是一門,言談之中,我們越談越投機,越談越融洽......以至禮義、儒學、典籍、時局、天下無所不論也......待我們談畢,我這才發覺,天色已然大黑,廳中不知何時已然掌燈......”

“然便是深夜,我等亦覺意猶未盡,便秉燭夜談,以至通宵達旦,連著兩日夜,未曾出廳,飯食都由仆人送入......到最后,我心中已然完全沒有了隔閡,跟他們二人之間,只覺相見恨晚,引為知己......”邊章緩緩說道。

蘇凌聞言,卻眉頭緊鎖道:“前輩......或許孔。許二人的確博學,更是深諳儒家之道,但他們此時跟你如此......難逃拉攏之嫌啊......”

邊章淡淡一笑道:“我如何不知呢?可是就算他們有心拉攏,那也是我心甘情愿被他們拉攏的啊,他們所說的禮義教化,皆是至理名言,光明正大,這樣的拉攏,我如何不愿意?再者,那蕭元徹棄我如敝履,可是他們卻視我為知己,兩相相比,蘇凌啊,高下立判,高下立判啊......”

蘇凌聞言,默然不語。

邊章又道:“最后,他們終于說出了他們的目的,孔鶴臣打算暗中與我聯手,一旦我答應南北儒圣,一個在南,一個在北,筆刀墨鋒,直指蕭元徹,到時候我們同時對蕭元徹口誅筆伐,將他的狼子野心,昭示天下,徹底地揭露他的不臣之心,天下道義,振臂一呼,不愁國賊不除!”

蘇凌聞言,啞然失笑。

邊章發覺蘇凌如此,不由地沉聲問道:“蘇凌,你何故發笑,是笑我等密謀乎?”

蘇凌擺擺手,卻不解釋,心中暗忖,這三個人實在是文人天真,天下霸主,乃兵鋒也,他那個時代德爾偉人,便有真理之言,槍桿子里出政權,可笑這兒三個自詡儒家圣人,心智竟宛如稚童!

他們對付的可是蕭元徹,蕭元徹從來不懼所謂儒家禮教,亦不會因此畏首畏尾,反而,誰以此聒噪,他便會讓這些聒噪之人,知道知道什么才是王權霸道!

邊章冷哼了一聲,這才又道:“我們三人,便在孔府至圣牌位面前盟誓,聯手挫敗蕭元徹野心,更約定,我返灰沙涼,許韶也動身返回灞南。到時我在北,許韶在南,孔鶴臣在中,我們三人,聯合文士儒圣,太學學子,齊齊向蕭元徹發難,置之死地而后生,誓除國賊,扶保天子正位!”

蘇凌聽到這里,已經明白了一切,邊章后來慘遭殺身之禍,便由此而起,蕭元徹允許邊章——他這位昔日兄弟,與他離心離德,但絕對不允許,他這位不遺余力幫助過的兄弟,投向他政敵的懷抱,反過來將矛頭對準蕭元徹自己。

所以,邊章到最后,迎來的不是他的臆想空想中的大晉禮義,天子正位,而是血淋淋的屠刀。

可悲,可憐......卻并不無辜。

這是蘇凌對邊章的評價。

果然,邊章方才說到盟誓之時,還言語激昂,忽的眼神一暗,頹然道:“于是,我從龍臺返回沙涼,便開始展開了針對蕭元徹的行動,于數日之間,連寫了數篇文章,不遺余力的抨擊蕭元徹道貌岸然,虛偽不堪,假禮義,真小人,甚至直呼蕭元徹為國賊,他蕭家,上為賊父賊母,下為賊子賊孫......”

“然后,我便期待著許韶和孔鶴臣也同時發難,可是等了十數日,我之文章言論,如同暴風驟雨席卷大晉之時,他們卻遲遲沒有什么實質的動作,許韶只是寫了幾篇模棱兩可的文章,所論述的也只是何謂至正之禮而已,連蕭元徹德爾名字都未曾提及,那孔鶴臣更是直接沉默,毫無動靜!......”邊章一臉黯然道。

蘇凌暗中嘆息,邊章啊邊章,在政治上,你是個十足的白癡啊!可是,代價卻是慘重的,需要付出生命的啊!

蘇凌只得道:“前輩,到現在你是不是才明白,所謂盟誓,不過是他們利用了你啊......”

邊章仰頭長嘆道:“或許吧......然而,就算是他們利用我,我邊章亦不后悔,四十余年,我從未如此的不吐不快!......蘇凌啊,實話告訴你,當我決定做這些的時候,已經想到了會死......然而,死便死了,又有何妨?!”

“終于......那日,我一族親前往龍臺辦事,慌張返回,告訴我,蕭元徹震怒,已經不顧各門閥和大臣的反對,逼著天子下了圣旨,要將我邊章滿門抄斬......但因為此罪在我,因此,赦免族人,以示寬仁,如今圣旨就在前往沙涼飛沙城的路上......”

“我聞言,笑淚齊飛,悲憤交加,恍惚間,回想與蕭元徹往日種種,心緒起伏,覺得應該留下些什么,算是對蕭元徹與我之間,最后的了結......于是,那晚大雨傾盆,我親手挖出埋在院中樹下的那壇當年蕭元徹贈我的九釀春,夜雨滂沱之下,酩酊大醉,然后奮筆疾書,給蕭元徹寫下了最終的絕筆書......”

邊章的聲音沉沉,滄桑悲涼,緩緩吟道:“

元徹兄臺如晤:

殘燭泣血,孤硯凝冰,提筆如執斷腸刃。此函既成,庭前酒甕驟裂,章知天命將至。數載風雨,終成死局,此非人禍,實乃命劫。

憶昔充州初逢,兄設宴試才。章攜策解兄賦稅困局,兄斟酒三杯,命章立飲。酒入喉時,忽見杯底映月如讖。兄擲杯笑言:"此酒為盟,當證吾等不負蒼生。"

彼時酒香滿庭,兄懷鯤鵬志,章抱冰雪心。

兄納諫如流,章竭智盡忠;

兄安社稷,章定亂局。

更念兄與嫂夫人作伐,聘龍臺李氏蘅君為章妻。合巹夜,兄以家藏"九釀春"為聘,笑言:"此酒不竭,盟誓不滅。"

蘅君鬢間酒香,至今猶縈夢魂。

然兄登三公位,酒味漸濁。

初鑄"玄圭"時,酒甕滲血三日;

繼屯玄甲日,"九釀春"盡化鴆毒。

章呈《警世疏》,兄擲于酒中火盆:"腐儒安知天命!"

章跪諫三日,咳血染紅白雪,兄折杯叱:"卿欲以殘酒阻吾通天路耶?"

悲哉!昔年九釀春,今作穿腸毒。

兄之朱批,漸失憫農墨痕,酒液化血如泣;

兄之玄甲,唯映權謀寒光,酒甕扭曲如刃。

昨夜驚雷劈甕,火中竟現當年盟書殘影:"蕭邊之誓,永守蒼生。"

然宿命早定:

昔兄為章而贊,以酒慰兄弟情義,兄笑"此酒通靈";

今章為兄泣血,酒甕汲淚成毒,天意何其殘忍!

蘅君捧碎甕泣:"當年合巹九釀春,原是穿腸鴆。"

今焚冠裂袍,碎杯斷義:

此冠嵌酒紋文魁飾,焚之如焚初心;

此袍繡酒樽雙鶴圖,裂之如裂肝腸。

自此:

兄登祭天臺,章當血濺碎甕下;

兄執黃鉞時,章必魂化清明風!

九泉若逢,兄怒詰:"慎之何逆天命?"

章惟指殘甕:"元徹不見火中字,猶是當年誓!"

夜雨滂沱,碎甕忽溢新酒。恍聞舊日笑談——

"若得天下安,當釀九釀春千壇……"

驚雷再落,酒化血雨。

邊章絕筆。

絕筆既成,酒盡驚蟄。”

其聲沉沉,其言寂寂。

相關


上一章  |  對弈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