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
聽到周圍突然出現的聲音,病榻之上那個面色慘白,氣若游絲,骨瘦如柴的老人緩緩的睜開了眼睛。
十幾個身材魁梧,一身戎裝,臉上、頭上還掛滿了風霜的漢子出現在了老人的眼前。
很顯然,這些人的出現完全出乎了老人的預料。
然而,他們的突然出現,給老人帶來了一種無法言喻的驚喜,那飽經滄桑之后渾濁的眼睛似乎一瞬間變得極為明亮。
只不過,嘴巴雖然張開了,但是喉嚨中已經發不出任何一個音符,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老人已經真正油盡燈枯。
看著老人如今氣若游絲的樣子,再回想昔年老人曾經的樣子,十幾個高大魁梧的漢子一個個眼眶發紅,心如刀絞,看向陸康的眼神中掛滿了哀傷。
德剛、王錚、沙周幾個年齡比較小的,臉龐上已經有淚珠落下,更為這大帳之內增添了一份憂傷的氣息。
這時候,一個聲音突然傳出,打破了這一份哀傷的氛圍。
“咦,你們這幫家伙!”
聲音的來源是坐在陸康身邊的那位老者,出身府谷折氏,如今掌控數萬回鶻騎兵,代替大唐遙控漠北的老將折云谷。
聽到這一聲略帶驚訝的聲音,這群孤兒出身,被老人收養,而后跟隨郭戎前往長安成為禁軍將校們集體一怔。
這時候,他們才想起來,大帳之中不是只有他們和老人存在,還有折云谷這尊大神以及折云谷帶來的一眾軍將。
于是,一邊行禮,一邊齊聲道。
“折帥!”
看著這幫或者帶著淚痕,或者帶著哀傷的家伙,折云谷也沒有計較他們的失禮,微微點頭之后詢問道。
“你們怎么來了,你們不是應該在薊縣休整,備戰開春之后對遼西、遼東的戰事么?”
為首的莫靈均稍稍吸了吸鼻子,正了正身子,壓抑了一下身體內的哀傷,正身回應道。
“折帥,安宗昱拒絕了陛下……,大將軍和陛下商議之后決定提前出兵,……,如今大將軍親自主持白狼山方向的戰事,吸引了安宗昱、第五輪這些……,大將軍命令我們從遼西山脈繞行……”
說到一半,尤其是看到大帳內的不止有折云谷,還有不少他認識的留守漠北的安北都護府所屬軍將之后,折云谷突然愣了,他好像明白了郭戎為什么一定要讓他們來到拔野古。
“折帥,大將軍是不是早就知道義父……”
“是的,從這個冬天開始,老陸的身體狀況就開始急劇惡化,但是拔野古的位置和地位極其重要,必須有人在這里主持情況,陛下和大將軍說會盡快派人前來,大將軍更是專門讓我帶人到拔野古來坐鎮一段時間,但是我沒想到大將軍直接把你們派到了這里。”
折云谷用簡簡單單的兩句話介紹清楚了情況,無疑也驗證了莫靈均心底的猜測。
陸康的狀況明顯已經油盡燈枯,如果郭戎直接把陸康老爺子的狀況告訴,縱然不至于臨戰撤退,心神不寧是不可避免的。
莫靈均自己還好,一直作為主官,單獨帶兵的他還算堅定,還能勉強控制自己的情緒,饒是這樣自己的心態也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更別說德剛、王錚、沙周幾個年齡比較小的,就看他們現在的表現就知道,這幾個家伙的心態已經崩了。
平時的時候還好,但是在帶兵的出征的時候,這種心態可是大忌。
相反,郭戎直接以命令的方式,直接把自己這幫人派過來,至少可以讓自己這幫帶兵的安安穩穩的把兵帶到拔野古。
至于到了拔野古之后……
折云谷可是帶著一眾安北都護府的軍將在這呢……
也許會多浪費幾天的時間,但是肯定不至于影響對遼東的整體作戰計劃。
而莫靈均也能猜到郭戎的目的,那就是讓自己這些被陸康養大的孩子們陪伴老爺子走完最后的一段路程。
莫靈均沒有說什么,但是對于郭戎的用心良苦,莫靈均深深的記在了心中。
“折帥,那么現在我們……”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我大致也猜到了郭戎的想法,只不過現在……”
折云谷不自覺的看了看莫靈均,又看了看德剛、王錚幾個已經淚流滿面的家伙,目光中閃過了一抹欣慰。
“先讓他們陪老陸待會,你先跟我來,你先把你們計劃給我說一說……”
看了看已經淚流滿面的幾個家伙,莫靈均點了點頭,帶著還能控制住情緒的幾個人跟隨著折云谷的腳步離開大帳,進入旁邊另外一個軍帳。
很快,折云谷隨行的衛士拿出了地圖,莫靈均開始給折云谷以及折云谷帶來的幾個軍校講解出發之前郭戎的安排。
“折帥,大致就是這樣的。”
折云谷點了點頭,將手放在了地圖之上,一邊比劃一邊說道。
“四月初五之前穿越興安嶺,進入韋氏人的領地,……沿著啜涅河一路前行,四月二十五之前兵臨延津州……,然后……但是要在延津州至少留下六千騎兵。”
復述完了郭戎布置的任務之后,折云谷開始自顧自的報出了地圖之上一個又一個地名。
“平州!”
“白狼山!”
“遼西走廊!”
“柳城!”
“延津州!”
說到最后,折云谷的目光卻從越過了大半個遼東,直接鎖定在了一個地點上,然后微微的瞇起眼睛。
“大行城!”
“國內城!”
說完這兩個地名之后,折云谷整個人的氣質似乎陡然一變,整個人似乎從一個軍中悍將變成了一位面容和善的老人。
說著,折云谷笑著搖了搖頭,發出了一聲嘆息。
“郭戎這小子的心很大啊!”
心很大?
郭戎?
折云谷,沒頭沒腦,沒邊沒際,沒頭沒尾的這句嘆息讓在場絕大部分將校一陣的恍忽,然而莫靈均卻隱隱的從折云谷點出的地點,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看到莫靈均眼神的變化,折云谷呵呵一笑。
“小莫有想法了?”
“有了一個猜測。”
“說說看。”
“大將軍不會已經對渤海國……”
“說說你的理由!”
“大將軍明確制定的屯兵地點只有三處,第一,大行城,第二國內城,第三延津州。”
“大行城差不多是遼東的中心,同時還連接了好幾條河流,那是大將軍在遼東和新羅的后勤和中轉中樞,也算是在戰事水師的港口。”
“嗯,不錯,繼續說就好。”
“至于延津州和國內城,原本我以為大將軍是擔心有潰軍逃散,但是剛才經過折帥提點,我發現,延津州和國內城同時出兵的話,六千步卒和六千騎兵配合,可以將借機入寇遼東的渤海國兵馬徹底封死……”
“啪!啪!啪!”
沒等莫靈均說完,折云谷的掌聲就已經響起,伴隨著掌聲的還有折云谷的稱贊。
“不錯,不錯,真的不錯,如果我沒記錯,從長纓軍成軍開始,你就一直獨立領軍了吧。”
“是!”
“能看出這些東西,沒有辜負郭戎這么多年對你培養啊,好好干下去吧,如果我沒猜錯,郭戎西征河西的時候,你大概就是配合郭戎主攻方向偏師的主帥。”
“折帥……”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覺得……”
折云谷的話還沒有說完,一名衛兵突然沖入了折云谷和莫靈均等人所在的軍帳之內。
“大帥,莫中郎,陸帥請二位過去。”
聽到衛兵的用詞,折云谷、莫靈均一怔,接著莫靈均的臉上呈現了一種無法言喻的狂喜。
“義父這是……”
然而,話還沒有說完,當某莫靈均的目光掃到折云谷臉上的時候,看到的是死灰一片。
這一刻,莫靈均心中咯噔一下,一個曾經聽過的詞浮現在了他的腦海中,回光返照。
作為被陸康收養的孤兒中最大的幾人之一,莫靈均比其他兄弟們有著更大的責任感,在這種責任感的驅使之下,話語不算太多的莫靈均盡可能的將自己做到最好。
事實上,莫靈均的表現也確實優秀,眼界、謀略、指揮、判斷、心智無一不是超出尋常。
在實戰之中,無論是輔助李愬完成雪夜襲鄆州時候的干練,橫掃漠北時候的果決,青州突襲四戰四捷,汴州決戰時候的外線突破,莫靈均都自己的才能展現的淋漓盡致。
莫靈均曾經認為自己很堅強,認為自己很成熟,認為自己可以面對一切。
然而,當回光返照真的出現在自己腦海中的時候,積攢了許久的情感在一瞬間爆發,淚水如泉一般涌出。
這一刻他忘記了郭戎,忘記了折云谷,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忘記了責任,忘記了世間的一切。
淚水流出的下一刻,莫靈均不顧一切,任何停頓的直接沖出了軍帳,沖入了漫天的大雪之中。
接受了雪花的洗禮之后,沖入了陸康所在的大帳之中,兩步沖到了陸康的病榻之前。
跪倒在了被德剛和王錚攙扶之下已經微微起身的陸康身前,眼中,臉上被淚水覆蓋。
莫靈均莫靈均心領深處最為堅固的那道堤壩似乎在一瞬間土崩瓦解。
這一刻,莫靈均想要說話,但是此時此刻,他的喉嚨如同被什么東西堵住,一句話都無法吐出。
這一刻,跪在陸康病榻之前的莫靈均再也沒有了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氣息,如同一個孩子不愿意離開父親一樣,抱著陸康嚎啕大哭。
而陸康則面帶笑容,用一種溺愛的目光看著跪倒在自己面前的莫靈均,輕輕的將莫靈均拂在自己身上的臉抬起。
“孩子,不要悲傷,你一直做的很好,你們一直做的很好,看到你,看到你們,我似乎看到了我和兄弟們年輕時候的樣子!”
說著,陸康緩緩的抬起了頭顱,眼睛似乎看到了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原,還有白雪皚皚的雪山……
“那時候的我們是何等的風華,何等的豪情,我們的理想是為大唐打出一個無邊無際的疆域……咳咳咳……”
“我想過,可能會榮歸故里,我想過,可能會戰死沙場,但是,我沒有想到,我的兄弟們,我的袍澤們,我的部屬們,我的將軍全部戰死,而我卻活了下來。
活著的我,我成為了最后一個活著的北庭兵,沒錯,我成為了北庭軍最后一個,逃兵。”
整個大帳之內靜悄悄的,只有陸康的聲音在大帳之內回蕩。
“我想過太多次死,但是,大都護(楊襲古,最后一任北庭大都護,就是《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轉賬》中最后的那位白發將軍,庭州失陷之后帶領最后兩千北庭軍出擊)的最后一個任務我還沒有完成。”
“王錚,幫我把你右手邊盒子打開。”
在場所有被陸康收養的孤兒,齊刷刷的將目光投向了陸康臥榻邊那個看起來很簡陋的箱子。
兒時的記憶還都在,他們都知道,干爹從來沒有在乎過什么,但是唯獨這個看起來破破爛爛的盒子。
然而,沒有人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
很快,困擾了孤兒們十幾年的問題有了答桉。
一柄唐軍中高級將領常用的佩劍,一面殘破的、鑲著紅邊的黑色旗子出現在了王錚的手中,然后被王錚放在了陸康的雙腿之上。
陸康輕輕的撫摸著這面旗子,就好像這是世間的無價之寶。
“大都護把這些交給了我,也把北庭軍最后的希望交給了我!
大都護讓我揮舞著這柄劍隨著大唐的大軍重新殺回西域,將這一面屬于北庭的旗幟重新在庭州的城頭飄揚。
大都護戰死了,兄弟們戰死了,而我活了下來,茍延殘喘,茍且偷生,如同螻蟻、碩鼠一般卑微的活了下來。
曾經的我看不到希望,
曾經的我以為永遠也無法實現大都護最后的囑托,
但是,天不亡我,天佑我大唐!
人這一輩子吧!
能有一次為大唐燃燒自己的機會,很值得了!
當年的時候,就連燃燒的機會都不曾擁有。
我也就走到這里了,
現在,我把這些交給你,
孩子,
帶著我和兄弟們的夢,
帶著大都護的囑托,
繼續走下去吧!”
“大唐萬勝!北庭軍萬勝!”
用最后的一絲氣力,發出了最后一聲呼喊之后,陸康那高大的身體重重的跌落了下去。
元和五年,三月二十四,前大唐北庭都護府陪戎校尉陸康,卒,七十三歲。
報錯選擇
不良信息舉報
意見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