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征戰,安宗昱、第五輪碾壓王承宗,但是論對郭戎的熟悉程度,王承宗則碾壓安宗昱、第五輪。
所以,面對郭戎擺出的架勢,安宗昱和第五輪沒有任何意外的做出了針對性的防御,在平州、營州的陸路布設重兵。
安宗昱第一時間撤回了進攻進攻平州的兵馬,將麾下五萬盧龍精銳全部布防在了遼西走廊的要地,在遼西走廊上最重要的白狼山設置大量的小寨和防御設施,并囤積糧草,顯然做好了步步為營,節節抵抗的準備。
相比較實力不足安宗昱,第五輪的準備工作更甚,思慮也更加的周全。
在沒有和李愬直接對抗之前,第五輪多多少少還有一些想法,然而在遼東半島和李愬的交戰損失慘重,尤其是見識到唐軍規模龐大的水師之后,第五輪已經意識到大唐已經重新走向盛世。
憑借自己手中土雞瓦狗一般的雜兵,跟武裝到牙齒的唐軍交鋒,那就是活脫脫的送人頭。
就算是自己按照唐軍的標準訓練出了幾萬精銳,第五輪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和已經重新恢復盛世的的資本。
所以,衡量了自己手中的本錢,再考慮了遼西、遼東冬季嚴寒漫長的特點之后,放棄了正面對敵的想法,轉而將拖延作為了主要的方針。
狹窄、悠長、地勢險要的遼西走廊就成為了阻擊唐軍的最佳地區,而占據遼西走廊西段的安宗昱也就有獨特的價值。
這才有了第五輪愿意接納安宗昱的行為。
當然,第五輪接納安宗昱也沒有安什么好心,在第五輪看來,安宗昱的唯一價值只有一個,就是用來阻擊唐軍的炮灰。
第五輪不需要安宗昱支撐太久,只需要他能拖延唐軍三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
因為,在向安宗昱輸血的同時,第五輪調集大量人手進駐遼西走廊最東端的柳城。
一邊囤積糧草,一邊加固城防,同時在柳城城外設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是要把柳城變成一座堅固的要塞。
憑借安宗昱爭取的時間,第五輪有信心把柳城經營成為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壘,如果唐軍真的進攻到了這里,柳城將成為第五輪手中防御唐軍進攻的王牌。
只要拖延到寒冬降臨,唐軍的進攻就將不攻自破。
安宗昱和第五輪想的很美,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沒有他們想的那么美好。
因為,郭戎真正的殺招并不是遼西走廊,甚至不是陸路,而是李愬所在的遼東、膠東方向。
元和四年的秋季,結束了汴州之戰后郭戎秘密前往了遼東半島,幫助李愬解決危機,從遼東半島返回之后,郭戎向李純提出了設置東海道的請求。
對于郭戎的提議和原因,李純選擇了支持,李純并沒有直接設置東海道的戰區,而是采取了一種折中的方案。
重新設立了已經取消了幾十年的安東都護府,跟隨李愬在遼東堅守的兵馬,被直接劃入安東都護府所屬的戰兵。
李愬由河北節度使轉安東都護府大都護兼膠東防御使,并增加了營州刺史、登州刺史、來州刺史等一系列的職務,使得李愬的實際的職權范圍涵蓋了郭戎計劃中東海道戰區的范圍。
從而,將一南一北兩支水師以及遼東、膠東總計六個海防衛交到了李愬的手中,使得李愬手中的力量大大增強。
只不過,職權雖然給了,李愬實際上能夠得到的支持幅度并不大,畢竟,當時主要的作戰方向是河北。
這就導致,名義上歸屬李愬管轄的海防衛的新建和擴編速度緩慢。
然而,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隨著田季安的主動投降,河北戰事的走向驟變。
原本計劃中幾十萬大軍平推,變成了正面誘敵,側后方偷襲,在突襲之中,莫靈均將短平快發揮到了極致,使得北伐的物資和人員消耗被大大縮減。
而被節省下來的人員和物資也沒有浪費,李純大筆一揮之后,直接投入到了李愬的身上。
這也就使得李愬獲得的支持,呈現了幾何指數的暴增。
從元和四年十一月末,到元和五年二月末,三個多月的時間之內,安東、膠東被補充了超過二十萬人口,其中半數以上都是青壯年男女。
郭戎原本承諾的左威衛也已經抵達了遼東半島,同時還從原本計劃調往河北的地方軍中獲得了整整三萬戰兵的補充。
膠東半島南北的兩支水師也各自得到了二十艘海船的增添,使得兩支水師的規模達到了驚人二百四十艘。
經過這一系列的強補,安東都護府直轄的戰兵達到了滿編的三萬六千人,
六個海防衛六個海防衛也達到了滿編的,其總人數高達總計四萬八千人,
如果再加上臨時補充給李愬,用來增強李愬所部攻堅能力的規模為八千人的左威衛,李愬實際上管轄戰兵的數量已經高達九萬兩千。
如果再加上管轄的兩支水師,李愬所掌控的實力兵力已經超過了十萬,已經成為了大唐軍方,郭戎之下真正的第二人。
就算去除掉新編以及補充之后還沒有形成足夠戰斗力的六個海防衛,李愬麾下可以直接投入實戰的精銳已經超過了四萬人。
相比較李愬,在遼東半島和李愬對峙的第五輪就要悲慘太多。
在沒有面對李愬方向海軍/水師方面的絕對優勢,在無力對抗的情況下,第五輪只能采取在海邊設置烽燧堡、望樓、哨樓、烽火臺等類似長城的手段,同時以大唐的標準編練起了幾萬新軍。
結果,幾萬戰兵還沒徹底編練完成,幾萬人馬就直接被從遼東半島對峙的前線,調動到了第五輪視為防守核心的柳城。
海邊的防御體系雖然還在,但是留守的兵力因為柳城要塞的補充而變得越發虛弱,而和李愬對峙前線的戰兵從幾萬戰兵離開之后,接管了對峙前線的重新變成了那些雜兵。
事實上,就在安宗昱、第五輪挖空心思強化遼西防線的時候,和郭戎的詔書一同發出的另一封也已經抵達了李愬親自坐鎮的金州衛,李愬正式授李愬東海道行軍大總管。
而比這封詔書更早的的卻是來自郭戎的要求,或者說命令。
郭戎的要求非常清晰,明確,那就是要求李愬帶領他麾下具備戰斗力的兵馬,通過即墨、北洋兩支水師,在金州衛以東,朝鮮半島進行登陸。
而郭戎以及長纓軍的參謀部為李愬您擬定了三個登陸地點。
第一,被復國的高句麗占領的大行城,也就是后世鴨綠江畔丹東位置,
第二,新羅的國都漢州城,也就是后世棒子國漢江出海口仁川的位置,
第三,新羅南部的金城,也就是后世棒子國洛東江出海口釜山的位置。
三處登陸地點皆為半島上主要河流的入海口,
作為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可以承受船只朔流而上,為登陸之后的步卒和騎兵提供最多程度的支持,幫助登陸的兵馬實現突破的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向縱深和內陸推進迅速擴大戰果。
另外的一個方面,三個地點都是同時也是高句麗、新羅、百濟的經濟、政治的核心地點。
大興城在被高句麗占領之后,如今已經變成了高句麗的臨時都城,被李師道挖掘出來的所謂的高句麗王族后裔就暫時居住于此。
新羅原本的都城位于南部的金城,但是隨著此次叛亂之后占據的了大量北部土地膨脹了的新落人將都城從金城遷移到了漢江之側。
于是,半島之上最繁華的所在漢州城則直接就是新羅的都城,新羅的王族自然也全部居住在漢州城,居住在漢州城漢江南岸的宮殿中。
至于整個新羅最南端是的金城南,雖然既不是什么都城,也沒有什么王族所在,但是,這里卻是島國船只開辟的航線登陸朝鮮半島的經之地,拿下了這里,就等于截斷了整個遼東和島國本土的主要聯系。
以即墨、北洋兩支水師的實際實力,一次完成四萬戰兵的運送真的沒有太大的問題。
于是乎,在接到了郭戎的命令之后,李愬毫不猶豫的開始準備。
安東都護府直屬戰兵,六個海防衛的戰兵,左威衛,結束休假、修整,全員進入備戰狀態,并做好登船,完成兩棲登陸的準備。
所有兵馬必須在糧草、戰兵、甲胃、兵刃迅速調配,確保每一個出擊的士卒甲胃齊全,兵刃完備,補給充足。
兩支水師麾下的所有戰船也全部起錨,根據調令前往各自需要的港口,接受士卒的登船。
元和五千年二月十六,一萬步卒,六千騎兵在莫靈均的率領下從薊縣出發,作為郭戎麾下大軍的前鋒
二月二十八,經過整整十二天的行軍,莫靈均所部一萬六千人順利抵達遼西走廊最西段的平州,并和奉命駐守營州,防御安宗昱、第五輪進攻的董嘉所部匯合。
三月初一,經過三天休整,莫靈均所部離開平州,繼續開始攻擊前進。
三月初三,莫靈均所部的偵察兵抵達白狼山外圍,和安宗昱的騎兵展開了初次交鋒。
三月初五,莫靈均所部步卒抵達白狼山外圍,隨后在距離白狼山安宗昱主營西南二十里的地方扎下大營。
三月初七,名將所部步卒開始進攻安宗昱在白狼山外圍的營寨,雙方圍繞一個又一個營地展開激烈的交戰。
與此同時,偵察兵和輕騎兵開始百人隊的規模突進,開始實施戰場風格和戰場遮蔽,形成對于對手的戰爭迷霧,使得戰場對自己單方面透明,從而配合正面戰場。
三月十二,郭戎所率領的平叛大軍主力抵達平州。
三月十四,郭戎所率領的平叛軍的主力就抵達莫靈均所部提前設置的前進營地,郭戎的平叛大軍開始就地打造攻城器械。
三月十五,沒有進行太多的休息,平叛軍主力開始大踏步平推。
三月十六,孤注一擲之下,安宗昱派遣精銳的偷襲平叛軍大營,在禁軍士卒的刻意放水之下,焚毀了部分剛剛被打造好的攻城器械。
從此開始,白天平叛軍進攻,夜間叛軍偷襲,雙方你來我往打的不亦樂乎。
獲悉唐軍開始進攻之后,第五輪心中就是一緊。
然而,很快后續的信息傳回,在得知安宗昱憑借在白狼山充分的防御工事,死死的將唐軍阻擊在遼西走廊西段的時候,第五輪心中狂喜。
以現在的架勢,別說三個月,第五輪甚至感覺在糧草、補給充足的情況下,安宗昱甚至可以獨立支撐到夏末,到初秋,甚至暴雪突降的隆冬時節。
雖然感覺良好,但是第五輪并沒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反而認真的考量了安宗昱的成功經驗,并且繼續調集兵馬、人手、資源,繼續加固他心中完美的柳城。
然而,安宗昱、第五輪的注意力被徹底吸引到遼西之后,三月初二,整整兩百四十艘海船分別從威海衛、金山衛、登州、來州、青泥浦在內的港口出發。
三月初五,第一支船隊抵達漢江之外,突然出現了規模驚人的船隊,新羅人驚慌不已,束手無策。
趁著新羅人慌亂之機,超過三千戰兵乘坐隨船的小艇沖上海岸,擊潰了少數試圖阻擊的新羅守軍之后,順利的拿下了漢江的出海口。
緊接著,船隊中僅有的二十艘不足八百料的中型船只單獨編組成隊,沿著漢江的朔流而上,直撲距離漢江入海口二十里不到的新羅都城。
看著從海上而來的巨艦,新羅人一個個目瞪口呆。
而隨船而來的近兩千步卒則以最快的速度在漢江南岸登陸,完成登陸之后,直撲彷照大唐皇城打造的宮城。
面對兩千如狼似虎的大唐戰兵,身材矮小,瘦弱不堪,本就底氣不足的新羅士卒毫無抵抗之力。
一個時辰之后,新羅人的皇宮被直接攻陷,升弒哀莊王而自立的憲德王金彥在內的整個新羅王族,團滅!
報錯選擇
不良信息舉報
意見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