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第397章 汴州決戰:戰前的思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7章 汴州決戰:戰前的思索

第397章 汴州決戰:戰前的思索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13日  作者:一只橘貓壓海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只橘貓壓海棠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小說:、、、、、、、、、、、、

“嗯,切記切記,我給你的任務是把留守的叛軍一舉擊潰,把他們打疼,打崩,打到直接崩潰,進攻叛軍在汴州外圍營地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迅速,果斷,狠辣,一擊必中,千萬不要打成了包圍戰,或者拉鋸戰。”漭

“頭兒,明白!我的任務就把他們攆走,讓他們給進攻長纓軍的叛軍送信,后路被斷了!”

“行,你明白就好,你明白我就放心了,不多說了,我走了,長纓軍那邊應該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

“頭兒,放心,絕對不會讓長纓軍的兄弟們白白犧牲的。”

“對了,告訴你一個不算秘密的秘密。”

“嗯?”

“長纓軍超編了你知道吧。”

“知道啊,頭兒,超編兩倍不止啊,四萬多人,就算算上之前的戰損,現在的實際人數……”漭

“嗯,知道就好,雖然陛下還沒有說什么,但我認為等到陛下需要提醒的時候就太晚了。”

韓湘一愣,然后猛地點頭。

“我準備在汴州決戰之后向陛下上疏,主動提出長纓軍的縮編方案,到時候也會涉及一部分中高級軍校的分流,其中就包括你。”

“頭兒!”

“所以,這一仗好好打,把那些該死的叛軍往死里揍。”

“明白,只有死了的叛軍才是好叛軍!”

“好,我走了!”漭

完成了對于韓湘最后的叮囑,郭戎帶著一行人開始了返程之路。

隨著朱寨、代村、興盛方向長纓軍和河北叛軍的戰斗日趨激烈,圍困汴州城的叛軍開始大規模的東調,這直接導致留守在汴州城附近的叛軍兵力大幅度減少,進而導致了叛軍的進一步收縮。

所以,相比較從朱寨出發的時候,郭戎一行人的旅途輕松了不少,從中牟縣出發,六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內,就抵達了汴州東南方向五十里左右的陳留。

按照正常的計劃,在陳留稍稍休整之后,郭戎將在騎兵的護送之下,繼續向長纓軍進發。

然而,此時,雖然關心長纓軍的戰事,但是郭戎的主要思維卻被另一件事占據。

那就是出發的時候,和韓湘提及到的那個關于長纓軍的主動縮減和改變計劃。

事實上,關于這個計劃,郭戎已經考慮了很久,從在膠東返程途中瘋狂擴軍的時候郭戎就考慮了不止一種方案,但是都因為各種缺憾和眼中的不足被郭戎放棄。漭

然而,剛剛提醒韓湘的時候,郭戎想到曾經的經歷過的事情,想到三年后的那個目標,郭戎心中終于有了一套更為合適方案。

為了盡快補全自己的構思,并且防止自己的想法被遺忘,郭戎臨時決定在陳留休息,而剛剛被郭戎硬挖過來的杜從郁顯然就成為了郭戎最好的助手和記錄員。

首先,郭戎的想法是,完成長纓軍在內“北衙四軍”,或者說“上四軍”的第三輪變更。

畢竟郭戎知道西征的時候,自己的長纓軍絕對是先鋒中的先鋒,尖刀中的尖刀,區區兩萬人根本就不足以打通整個河西,畢竟吐蕃人也不是吃干飯的,區區兩萬人真的打不到龜茲。

所以,編制的擴大,人員的增加是必然選擇。

根據郭戎的計劃,完成第三輪改革之后,長纓軍在內的禁軍四軍,將擁有三個戰兵團、一個騎兵團、一個工兵團、一個器械團、一個后勤團,一個獨立器械營、一個獨立火器營。

完成了重新整編那之后,偶然你麾下長纓軍主力加上配屬的輔兵將超過三萬兩千人,足以獨立實現一次大規模的攻城戰。漭

完成了自己身的調整之后,剩下的才是郭戎帶有私心的考量。

第一,從長纓軍中選一部分策勛已滿的老卒退出現役,進入新兵的訓練基地擔任教官,從而補全、恢復、充實、壯大新兵訓練基地的力量。

這一點其實可以看做是郭戎的陽謀。

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有條理,有條例,有規矩,有效率的新兵訓練基地存在,就意味著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秀兵員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入禁軍,使得禁軍幾乎可以一直處于巔峰的狀態。

只要掌權者不是傻子,禁軍的訓練基地就會存在,誰實際上掌控了這座基地,就代表誰可以在無形中掌控禁軍中的主要風向。

雖然到目前為止,郭戎和李純之間理念差不大,關系還算融洽,配合也還算默契,但不代表兩人之間就沒有任何裂縫。

單單李純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削弱郭戎以及長纓軍在禁軍中的影響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此大規模的組建新軍就是最直接的證據。漭

雖然李純在長安大規模組建新編禁軍的目的是為了支援郭戎在汴州的決戰,同時補充長安城兵力的空虛。

但是,問題是,這些新兵的正常作用是作為禁軍各部戰損之后的補充兵,平時由各自教官教習管理,在開戰之后才會根據戰損情況進行補充,也就是說平常時候他們雖然成規模,但是并沒有成建制,如果要讓他們從補充兵變成整個的禁軍戰團,必須為他們補充足夠合格的中低價軍官。

最適合充當新兵長官的自然是老兵,長安城內最大的老兵聚集地是哪不言而喻。

通過這樣合理的方式,李純將對新兵影響力巨大的前神策軍長纓軍雙重身份的老兵們從長安城內攆出了長安。

只不過,李純顯然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足夠量合適的老兵補充韓愈手中新兵訓練基地人員的補充。

于是,郭戎也本著以公心為主的名義,將自己手下策勛滿轉、實力不俗,忠誠可靠而且年齡確實不小的老兵們給李純補充了回去。

至于第二點,郭戎會向李純請求,將長纓軍的部分力量,成建制的補充到朝廷可以掌握的邊軍之中。漭

這樣做的好處是直接增加的邊軍戰斗力的同時,可以給這些忠誠于朝廷的邊軍一個兵樣子,讓他們有直接學習的目標和方向。

但是,軍隊、軍人、丘八這種東西,外來戶往往是受欺負的,空降也不是很受歡迎。

但是,軍隊這種地方還有另外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強者為尊的。

誰更厲害,誰更硬,誰更不怕死,往往誰的地位就更高,更容易獲得欽佩,容易產生影響力。

空降不要緊,外來戶不要緊,你可以硬碰硬的把所有看不起你的人,欺負你的人打趴下,把他們揍得體無完膚、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

數量少的時候,還有意外的可能,但是如果數量增加,規模的增加,意外發生的幾率會大幅度的降低。

就比如一對一的時候,什么意外都有可能發生,但是當對抗從一對一變成一百對一百的時候,意外就已經變成一個小概率事件了。漭

而成建制的長纓軍,絕對可以吊打同時期任何一支同規模的軍隊,很快這支成建制被調過去的長纓軍就會成為本區域的王牌。

表面上是增強了邊軍的戰斗力,但卻實上在硬碰硬的交鋒中借助有實力、有勇氣、有薪俸、有撫恤,還有數不清的戰功和至高無上的榮譽的成建制的長纓軍,讓長纓軍的觸角深入到了唐軍的每一個角落。

這種無形中的影響力,是一道圣旨,一個命令不可能達到的。

至于第三點,郭戎會請求將半數以上的現役長纓軍調往大唐和吐蕃邊境的高海拔地區,和郭戎親手組建起的兩支吐蕃仆從軍協同作戰,適應高海拔作戰的經驗和能力。

畢竟,這種經驗和能力,不是長纓軍在禁苑,在長安,在關中能鍛煉出來,能掌握出來的。

郭戎知道,三年之后,長纓軍絕對是西征的主力,尖刀,但是主力也需要有輔助可以護佑側翼,到時候,這支由仆從軍和前長纓軍共同組成的兵馬將成為郭戎手中最重要的臂膀。

郭戎相信,李純未必不知道郭戎這三條自我縮編的建議有問題,但是李純畢竟只是皇帝,不是一個真正的職業軍人,不可能懂得郭戎那些隱藏在背后的小伎倆,所以李純絕對頂不住削弱長纓軍的誘惑,肯定會支持。漭

當然,如果不支持也沒關系,郭戎還有第四條等著他。

如果上述三條看起來自我閹割的計劃得到李純的批準,那么長纓軍將只上下萬人左右的規模,而萬人則是維持這樣一支絕對主力底線。

李純可以主動削弱長纓軍,但是絕對不會把這支絕對主力廢掉,所以一定會根據郭戎留下的萬余骨干核心進行補充。

而郭戎的第四條要求只有一個,長纓軍的補充兵必須全部都是二十歲以下通過考核的新兵。

長纓軍到現在也是大唐之冠,戰斗力到現在也是大唐之巔。

但是從創立到現在,長纓軍也已經過去五年了,人員的來源和配比已經今非昔比。

現在長纓軍的人數雖然多,但是有一點郭戎也不得不承認,那就是現在的長纓軍其實遠不如剛剛離開長安的時候純粹,為了補充人數,補充戰力,郭戎補充了至少兩萬多藩鎮兵和其他兵員。漭

這些人的戰斗力不見得就差,經驗豐富,戰斗技藝更是不俗,但是這些人相對來說就太過復雜了。

當年那些二十出頭的少年很多已經成長為了中低階軍官,這部分人當初就是因為熱血而從軍現在依舊熱血滿滿。

而當時成分本就很復雜的中低級軍校相當一部分已經成為了長纓軍乃至禁軍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這部分家伙已經成為了禁軍整個利益體系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分本身忠誠度雖然沒問題,但是他們很多已經不再有默契和激情,更多的成為了利益交流的犧牲品。

郭戎舍得把這么多的精銳放出去,考慮的也就是這一點。

郭戎認為自己的長纓軍需要經過這樣的一次保留核心骨干,更新血肉的大換血。

只有潔白無瑕的白紙,只有天真浪漫的少年,才更能培養出一支精神上無比富足,意志力無比堅定,信念無與倫比的鋼鐵雄獅。漭

就這樣,郭戎一邊口述,杜從郁一邊記錄,整整花費了三個時辰的時間,郭戎帶著自我削弱的名義,行壯大實力的奏疏的核心內容被整理完畢。

完成了所有的記錄,郭戎唱出一口氣,等回去了,讓吳少雄給潤色一下,自己謄寫一邊送給李純就好。

郭戎相信,有自己的這封奏疏,足以讓李純暫時放下對于自己,對于備戰西征進行阻撓和阻礙。

郭戎是信心滿滿,但郭戎沒想到,幫助自己的記錄和整理的杜從郁的神情卻顯出了不滿。

“大將軍,這難道真的是你的真實想法么?”、

記錄的整個過程一言未發的杜從郁的突然出口,卻讓郭戎都出瞬間有些恍然。

“當然?”漭

“大將軍,這疏萬萬不可上,一旦上疏等于將我大唐的第一強軍肢解,雖然會解除陛下的憂慮,但是對大唐來說卻會失去一柄最鋒利的戰刃!”

看著義憤填膺、差點指著自己怒罵自己膽小鬼、窩囊廢的杜從郁,郭戎是一臉的懵逼,然而郭戎不知道更讓他意外的話還在后面。

“大將軍,下官知曉大將軍為什么會如此顧忌,以至于要自毀長城,但是下官認為陛下并不亞于已經過世的太上皇,絕對不會嫉賢妒能,擅殺功臣。”

看郭戎一臉懵逼,卻一直不發,杜從郁似乎艱難的掙扎了一下,最終鄭重向郭戎一拜。

“如果,大將軍依舊不安,下官會將情況告知家父,請家父在陛下面前陳情利弊,有家父出馬,陛下絕對不敢輕視,最終定然保證長纓軍安然無恙!”

好家伙,郭戎這一次更懵逼了。

家父?漭

在陛下面前陳慶利弊?

陛下不敢輕視?

定然忽悠長纓軍安然無恙?

這一次,杜從郁似乎看懂了郭戎的眼神,似乎在問,你爹是是誰啊,這么牛逼,他說了皇帝都得聽。

“大將軍,家父杜佑!”

聽到杜從郁的話,郭戎也是驚訝到了極點,怪不得杜從郁說他爹說了皇帝都得聽,杜佑可是朝野上下不可多得的大佬!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