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元和四年,九月二十三,從鄭州出發的新編禁軍的主力抵達汴州西南約五十里的中牟縣。渿
禁軍位于中牟縣的中軍大帳之內燈火通明,幾十位將校圍繞著一個巨大的沙盤站立。
韓湘手持指揮棒一邊將手頭所有的戰報讀出,一邊指出戰斗進行的位置。
“九月十八日,叛軍的斥候和護衛工兵修建前進營地的長纓軍步卒及偵察兵進行了零星的交手。”
“同一日夜間,莫中郎指揮的長纓軍北上支隊偷偷渡過白溝,進駐白溝北側的匡城。”
“九月十九,長纓軍北上步卒向昌靈縣禁軍,騎兵部分則在莫中郎指揮之下向北奔襲百里,趁著黃昏叛軍的松懈突襲白馬。”
“同日,太子左、右衛率拿下原武縣。”
“同日,叛軍的大量兵馬開始從汴州方向東移動,開始莫中郎所部的步卒開始交鋒。”渿
“九月二十,長纓軍北上支隊的步卒和張帥麾下魯北軍會師,然后合兵包圍昌靈縣,誘使昌靈縣守軍向叛軍在沿河一線的主要屯兵地酸棗求援。”
“放求援的信使離開之后,魯北軍在長纓軍配屬兩個器械營的支持下強攻昌靈,臨近黃昏結束戰斗。”
“九月二十一,莫中郎所部的騎兵先是以突襲的方式,殲滅了從酸棗南下支援昌靈的兩萬多叛軍,然后一部分兵馬換上叛軍的衣甲,夜晚冒充南下支援的叛軍詐開城門,隨后發動夜襲,拿下酸棗。”
“同日,太子左衛率、右衛率拿下被叛軍放棄的陽武縣,并和莫中郎所部的偵察兵會師。”
“此戰長纓軍北上支隊,魯北軍,太子左衛率、右衛率共拿下被叛軍占領的縣城六座,渡口三處,各類船只超過兩百艘,殲敵超過六萬,徹底肅清了大河南側守衛后路的叛軍,完成了對于大河之南所有船只、渡口的控制。”
“九月二十二,也就是昨天,莫中郎所率領的騎軍,長纓軍北上支隊的步卒,開始向陽武方向集結,最遲明日可以渡過白溝進入戰區,大河沿線的防御交給了隨行的魯北軍。”
“根據現有的情報,殘存在河南道的河北叛軍數量大致在三十五萬到四十萬之間,現在,可以說殘余的叛軍已經被徹底封死在了大河之南。”渿
稍稍停頓之后,韓湘調轉方向,將軍帳之內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汴州以東。
“然后是汴州以東的長纓軍主力方向。”
“大將軍原計劃是……,但是九月十八敵軍的偵察兵已經出現并且交鋒,思量之后,何(芒)郎所屬工兵沒有進行任何休整,連夜前行,在距離汴州城三十多里的位置搶修了第四座前進營地。”
“搶修了整整一個夜晚,立寨成功,然后從九月十九開始,蒙中郎所部就開始和對方兵馬進行交鋒。”
“最初由于兵力不足,第四座前進營地局勢一度非常危險,好在第一條叛軍的數量也有限,等候后面長纓軍和宣武淮西軍主力抵達,營地的局勢才轉危為安,不過我軍增兵的同時,叛軍方向也在迅速向長纓軍主力方向增兵。”
“雖然還沒有接到兩天之內的戰報,但是截至九月二十一,叛軍的兵力已經超過六萬,根據之前的推算,眼下聚集在長纓軍第四座前進營地中周圍的叛軍絕對已經超過了十二萬。”
“從現有的狀態來看,長纓軍打的很辛苦,但是也是因為長纓軍主力那邊死死抗住了對方的進攻,的吸引住了對方的目光,才是使得我們、莫中郎、張帥各部可以在汴州城以北、以西順利的進軍和突襲。”渿
“大將軍,諸君,這就是眼前汴州周邊的主要戰事和情況,請大將軍示下!”
看著韓湘的動作,聽著韓湘的聲音,品味著韓湘屬于自己的節奏和判斷,郭戎的臉上除了滿意還是滿意。
雖然僅僅是整理和敘述戰報,但是韓湘現在的職責可不只是一個小小的情報參謀。
李元奕名義上是這支禁軍的統帥。
但是就如同他自己對郭戎說的一樣,他很清楚,就憑借他對禁軍的熟悉了解程度,對這支自成一體的軍隊的實際掌控力基本上是零。
說好聽了是大將軍,說不好聽了實際上只是個空架子或者傀儡。
真正支撐這支隊伍高效運轉,那些退出現役進入訓練基地擔任教官的老兵油子和禁軍獨有的軍官團和參謀團的。渿
郭戎帶著韓湘來到之后,一切實際的權利就已經在悄無聲息之間轉移到了郭戎的手中,只不過郭戎本就無心直接掌管新軍,于是直接讓韓湘代為掌管。
某種意義上說,韓湘掛著郭戎侍衛長的身份,承擔的卻是四衛、六率,總計五萬人馬的參謀長的職責。
如果放在長纓軍中最為類似的人物就是郭戎的大總管長纓軍參謀長羅中文。
只不過,此時此刻,韓湘所承受的壓力可比羅中文要大太多。
羅中文雖然是文人出身,但是文武雙全的他從長纓軍建軍之初就是郭戎的副手,在禁軍中雖然看起來不顯山不漏水,但是卻是一位真正的隱形大佬。
如果羅中文愿意,他完全可以獨掌一軍,即便因為權力分配的原因,無法掌控北衙四軍,但是成為一衛大將軍,在戰時,直接統帥一支幾萬人的禁軍兵馬是無需懷疑的。
韓湘雖然也是禁軍中的前途無量者,并且被認為最有可能繼承郭戎之威的人,戰功和聲名也積累了不少,但是如果和羅中文相比,顯然稚嫩了太少。渿
既要帶領大軍前行,既要梳理戰況戰報,既要確定行軍路線,又要處理大軍的后勤輜重,甚至時不時還要處理一下軍隊之中,某些人對另外一些人后門的特殊愛好……
在這種情況下,韓湘還能把戰報和戰況梳理到這個程度,郭戎還能有什么不滿意呢。
認真的看了一眼狀態平穩,信心滿滿的韓湘,想了想三年之后的西征,再想想陪伴太上皇最后一戰的小子。
郭戎知道,是時候把韓湘也放出去了。
事實上,需要獨立放出去獨立掌軍的不止韓湘,還有李焱、蒙乾、莫靈均甚至比他們更年輕的王錚、折牧雨……
最早跟隨自己的裴植如今已經成為了張取義的副手,但郭戎知道,張取義最多的特點是忠誠和服從,而不是能力。
以張取義的性格和能力來看,真正主導羽林軍,這一支僅次于長纓軍主力禁軍的人,應該就是裴植。渿
雖然自己面對吐蕃人的時候沒有失敗過,但是這不代表吐蕃人就是廢物,試問如果吐蕃人真的是廢物,那么大唐算什么?
被一圈廢物逼到墻腳的軟蛋么?
郭戎不知道三年之后的西征是什么樣子,但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長纓軍上是不現實的。
雖然心中不愿意,但是郭戎知道,只有自己成為了朝廷、軍中、乃至大唐實力最強的實力派,才能真正撬動屬于大唐真正的力量。
輕輕吐出一口氣,郭戎從韓湘的手中接過了指揮棒。
“前面韓湘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雖然過程很艱辛,雖然過程很復雜,但是河北叛軍的主力,已經被徹底壓縮在了滑州、鄭州、汴州一線的三角區域,只要順利拿下他們,就意味著在整個山東,將再沒有力量有資格可以和大唐一較高下。”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上已經成為明牌,現在我親自來說明對叛軍決戰的作戰思路,以及各部的主要部署,我需要每一個營級的軍官都可以明白自己的位置。”渿
“首先,我們最核心的立足點依舊是在汴州城以東!”
說著郭戎手中的指揮棒不停的點在了汴州城以東,間隔不啊的連續四個小紅點上。
“長纓軍的任務從一開始就沒有變過,那就是吸引叛軍的兵力和注意力,讓叛軍將所有的注意力和兵力全部投入到隊友長纓軍的防備和進攻。”
“從這里開始,俊儀、興盛、代村、朱寨四座營地將成為吸引叛軍注意力和精力的燈塔,這里將消耗叛軍兵力和士氣的血肉磨盤!”
“然后是這里,北邊,莫靈均所屬的兩萬混編騎兵、一個標準的長纓軍戰兵團,兩個長纓軍標準工兵營,兩率東宮衛隊。”
“他們的目標是渡過白溝之后,封鎖住叛軍在汴州城附近大營和進攻長纓軍叛軍之間的聯系,同時組成攔截叛軍北逃竄的第一道防線。”
“接下來是你們,你們的任務是進攻駐扎在汴州城以南、以西、分別屬于成德軍和魏博軍的后方營地。”渿
“我給你們的要求是要穩,要準,要狠,要一次進攻,直接將對方存留在汴州城附近的一切全部毀滅!”
“……不需要打殲滅戰,只需要打擊潰戰……不需要想著保留下來的糧草和輜重,而是把叛軍所需要的一切到的東西全部燒光……”
“北邊的魯北軍……”
“宣武……”
“淮南……”
花費了接近一個時辰的時間,郭戎將自己的最終決戰的徹底的,完整的講解給了人數最充裕,戰斗力保存最完整的現編禁軍素有的軍校。
“還有誰有問題,可以現在提,軍議結束之后,我不會停留,立刻前往汴州以東的長纓軍。”渿
“大將軍,剛才似乎只是說道了攻擊敵軍在汴州城營地的要求,但是之后的該如何繼續執行?”
跟隨著聲音,郭戎抬頭看到了一個年齡大概三十出頭,一身戎裝,但是書卷氣濃郁的軍校。
問題很直接,而且卻是郭戎沒有提到的,但是聽到問題,郭戎的臉上掛著的卻是一種略帶驚喜的笑容。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但是在服從命令的同時,還能有足夠的獨立思想那就更完美了。
說實話,這問題問的著實有點傻氣,但是郭戎并不在意,現在想不到那是他經歷不夠,而敢不敢才是真正的問題。
“你是?”
“回大將軍,屬下杜從郁,左千牛衛長史!”渿
“嗯,”郭戎微微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名長史的問題“問題提的很好,只不過……”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我雖然預設了戰場,判斷了叛軍的動向,兵根據制定了計劃,但是并不以為一切就會和我的計劃吻合。”
“如果一切都按照我現在的思路去執行,未必就是最優選擇,甚至還有可能損兵折將,連累三軍,所以我只會給出思路,到時候具體如何執行,選擇何種方式,就需要根據戰場局勢隨機應變了。”
“而這也是我為什么要親自,向你們解釋我戰略計劃的依據、原則、目標的原因,我的解釋可以么,杜長史?”
“謝大將軍,是卑職唐突了!”
“不,杜長史是在按照我的命令提問,哪里有唐突,不過我也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還需要杜長史解答。”
“大將軍請講!”渿
“看杜長史胸有成竹,不知道杜長史可否將之前的構想提出?”
微微一愣之后,杜從郁點了點頭。
“我認為擊潰對方營地之后最重要的是……”說著杜從郁停頓了一下,似乎在重新阻止語言。
“我認為之后可選的行動之一,是在完成突襲之后,派出一部分兵馬,驅趕那些被偷襲之后陷入混亂的,讓他們……”
說到一半,他已經明白杜從郁的想法了,恐懼有時候是比殺戮更為可怕的東西。
而且這也是他所預判的一種可能之一,否則,郭戎也不會刻意腔調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
郭戎揮了揮手,止住了杜從郁的聲音,轉而看向了李元奕。渿
“周將軍,把韓湘留給你我身邊可就缺了幫手了,先把杜長史借給我一段時間如何,如何?”
前面的話還算有邏輯和層次,但是聽到最后直接借人,在場的眾多文武將校產生了一陣不小的驚訝之聲,許多人用羨慕的目標看向了杜如晦。
郭戎說的是借用,但是誰都知道,這一借怕是一去不回了。
所謂的借用,這本質上就看重了杜從郁,以郭戎和杜從郁之間天差地別的關系,被郭戎看重無疑代表著杜從郁走上了一條快車道。
別說其他人,就連杜從郁本人都是一陣懵逼,完全不明白為什么會被郭戎點出來,按道理來說,以自己的年紀成為禁軍一衛的長史確實有點夸張,有家世帶來的影響,但是不多,更多的還是靠杜從郁自己的才能。
更重要的時候,自己從軍入伍可是極為保密的,在場所有人之中也只有小貓兩三只。
“那就多謝大將軍了,有韓郎相助,一切自然……”渿
軍議結束之后,留下了韓湘繼續掌控大軍,郭戎則帶著換來的杜從郁離開,目標正是戰況最激烈的長纓軍,郭戎知道那里是最需自家的地方。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