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第四百三十七章 建虜來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建虜來犯

第四百三十七章 建虜來犯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05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家兄朱由校 


第二日卯時六刻,當袁禧嬪醒起來的時候,拔步床內只留帳前燈,而不見昨夜纏綿的朱由檢。

她撐著起來,有些舒服,又有些難受。

“娘娘,殿下去處理奏疏去了,請問娘娘還要再睡,或是準備起床用膳了?”

拔步床帳外傳來了楊媛愛的聲音,袁禧嬪在宮里學了禮儀,自然清楚楊媛愛是齊王府的頭號女官。

除她之外,其侄女楊如是與府內李定國分別是齊王府的金童玉女,心里也沒有什么上位之人對下位之人的鄙夷,而是和聲柔語的回應:

“殿下去了多久了?”

“約六刻鐘……”楊媛愛站在帳外回應,并繼續說道:

“殿下交代過,今日早膳以娘娘為主,若是覺得尚乏,可再休息休息。”

“不必了,我現在便起身。”袁禧嬪的聲音傳出,帳內也緊隨其后傳出了‘窸窸窣窣’的穿衣聲。

等袁禧嬪伸出藕白胳膊,撥開拔步床帳的時候,她已經穿好了中衣,而窗外站著楊媛愛和其余四名婢女。

她們端著金盆和毛巾,牙刷、牙藥,旁邊的架子還有擺放熱水的暖壺。

見袁禧嬪起來,楊媛愛搬來了凳子,袁禧嬪則是坐在那里,看著宮女們為她擦拭臉頰,梳理頭發。

“我自己來。”見到有宮女要為她漱口,袁禧嬪有些不習慣,自己接過了牙刷。

等洗漱完畢后,楊媛愛對旁邊的宮女吩咐去傳膳,然后帶著袁禧嬪到玻璃梳妝鏡前,開始為其描眉化妝。

不過說起來,六妃都是那種化妝和不化妝一樣的美貌,因此畫了半天,只能說讓氣色好了些。

弄完一切,楊媛愛帶著袁禧嬪走到了一處衣帽間,而袁禧嬪看著擺放出來的衣服,覺得很新奇道:

“這是專門用來放衣服的房間嗎?”

“是的,是殿下托萬歲敲打的,娘娘可以看看今日要穿什么,用什么釵物珠寶”楊媛愛笑著回應,并拉開了一處長丈許的隱藏抽屜。

抽屜里裝滿了金銀珠寶所制作的飾品,楊媛媛拿出了一根小細梨花棍遞給袁禧嬪,示意讓她自己指點。

袁禧嬪看花了眼睛,選了半天后才選擇了較為樸素的玉簪和一些耳墜、吊墜。

在衣服上,她選了一套緋紅色的襖裙,比較適合日常出行,可能是因為按照禮制,她要和朱由檢去內廷拜見皇帝、皇后的緣故。

“這些首飾,其它姐妹也有嗎?”

穿戴好了衣服首飾后,袁禧嬪看了一眼衣帽間,楊媛愛搖了搖頭:

“有一些,但是不足娘娘十分之一。”

“那就取一些,以殿下的名義去發給五位娘娘吧。”

袁禧嬪很舍得,也知道內廷氣氛和洽對于朱由檢的幫助,或許這就是張嫣選她做王妃的原因。

“娘娘膳食好了,是上存心殿還是長春宮?”

楊媛愛剛剛應下袁禧嬪的話,便見楊如是一路小跑到寢宮門口。

“如是,在娘娘面前要知禮數。”楊媛愛看著一路小跑而來的楊如是,皺著眉輕聲呵斥了一下她。

“倒也無妨,我這般年紀時在家中,比她還要活潑,這王府太大,多些活潑的人也是好的。”

“至于早膳就去殿下的存心殿吧。”

袁禧嬪昨天就知道這女孩是楊如是,自然不會呵斥她,她性格比較中庸,喜歡安靜,但她喜歡看別人活潑玩鬧。

“謝娘娘!”楊如是聞言,心里對袁禧嬪更喜愛了。

說白了,除非沾染到同一個男人,正常情況下,女人是比男人更喜歡看美女的。

袁禧嬪長得有些西域胡女風,雖然不是符合明代審美的鵝蛋臉,但五官怎么看都是漂亮的。

楊如是對袁禧嬪喜愛,至于其它五個娘娘她也去偷看了,長得也都漂亮,她也都喜愛。

“娘娘若是和殿下生下世子,世子必然長得也很可愛。”

“承你吉言。”

走在袁禧嬪左右,楊如是原本的毒舌消失,話里話外都是對袁禧嬪的贊美。

袁禧嬪被她逗得很開心,也伸出手牽著她的手,如同在家中牽同堂姐妹一般。

楊媛愛看著這一幕不由松了一口氣,畢竟袁禧嬪是王府女主人,如果不太好說話,那她們日子還是比較難過的。

現在看來,張嫣為齊王府選的齊王妃,大部分府里的人都是比較滿意的。

隨著熟絡,宮女們也放開了不少,不再像剛開始那么拘束了。

她們一路說笑,聊著府內過往的趣事,直到來到了存心殿后,袁禧嬪才和楊如是、楊媛愛走進殿內。

“殿下!用膳了!”

一進殿內,楊如是就朝著勖勤殿喊了一聲,而正在里面處理奏疏的朱由檢聞言,也笑著放下朱筆,抬頭對王承恩交代道:

“這些處理完了,都下發吧,剩下的等早膳過后,我從宮里回來再行處理。”

“奴婢領命……”王承恩笑著回應,而他之所以笑,也是感受到了朱由檢心里的高興。

朱由檢的高興藏不住也正常,畢竟十年不知肉味,偶爾一嘗,難免回味。

他起身走向了存心殿的左偏殿,并在走出勖勤殿的時候看到了在左偏殿門口等待的袁禧嬪等人。

興許是想到了昨晚的事情,袁禧嬪行禮之后便微微低著頭。

倒是朱由檢這廝膽大,上前便牽起了她的手,明知故問:“昨夜休息如何?”

“殿下睡得安靜,臣妾自然也睡得安靜……”袁禧嬪紅著臉回答。

“是很安靜……”朱由檢話中有話,隨后不等旁邊人回味,便走進了左偏殿內。

其余人見到進殿,也紛紛與他一同進去,而朱由檢進去后并沒有看到李定國,于是坐下后詢問道:“定國呢?”

“被太子傳去練習馬術去了。”楊如是笑著等袁禧嬪坐下,然后便跟著坐了下來。

楊媛愛,王承恩二人也跟著坐下,這倒是讓袁禧嬪有些吃驚,不過很快她就恢復了平靜。

“府里不興跪禮,作揖便可。”朱由檢側過身子靠近袁禧嬪,交代了一句話又靠了回去。

袁禧嬪倒是微微點頭表示知道了,隨后才對朱由檢詢問道:

“今日要穿戴禮服去見萬歲和中宮嗎?”

“皇兄說不必了,你好好休息便是。”朱由檢端起豆漿喝了一口,隨后加了兩勺糖。

袁禧嬪一聽不用進宮,人也放松了下來。

緊接著她開始嘗試融入這飯桌和齊王府的氛圍,直到直到用完了早膳,她也沒有離去,而是對朱由檢道:

“雖說親王大婚之后要陪伴王妃十日,但內廷之事不能按照禮制來。”

“東三宮里的衛貴妃和李貴妃畢竟和勛貴和藩國有關,殿下若是身體不累,這兩日可以先去陪她們。”

畢竟是張嫣選的人,袁禧嬪很識大體,也知道對于親王來說,一個女人是不夠的,所以很自覺的讓他去找衛平陽和李韶禧。

“等晚一點再說吧。”朱由檢微微頜首,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

他雖然很想嘗嘗其它人的肉味,但太過頻繁也不太好。

今日倒是沒什么,興許是憋了太久,但若是夜夜笙簫,恐怕很快會步他那個便宜老爹的后塵。

想到這里,朱由檢就覺得腰子一緊,顧不及消食,便折返回勖勤殿處理奏疏去了。

袁禧嬪沒有跟著過去,而是準備好好了解一下王府的內廷。

夫妻二人分工,一外一內,倒是也相得益彰。

只是他們是小夫妻過日子舒心,但比起他們,此刻的黃臺吉就顯得焦頭爛額了……

“放!”

“砰砰砰——”

幾乎在同一天,似乎是為了“慶祝”朱由檢的大婚,黃臺吉帶兵北上,與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合兵一處。

阿濟格領鑲紅旗三千人,蒙古人六千人為前軍。

黃臺吉以六千兩黃旗,六千蒙古人為中軍。

濟爾哈朗以六千兩白旗,三千蒙古人為后軍。

三支兵馬舉兵三萬,于十月三十日深夜,對喜申城北部的哈兒古城發動襲擊。

此地的三千北山女真兵雖然被打得措手不及,前后陣亡上百塘騎,但在金軍抵達城下后,他們很快就在將領的指揮下,重新組織起來,并且依托城墻,使用火炮對金軍進行反擊。

盡管朱由檢在之前對郭桑岱有限制,但他們的火炮數量依舊有大約四百門左右。

小小的哈兒古城,周長不過二里,憑借城中的五十門燕山五斤炮,以及一千支被明軍淘汰的鳥銃,他們有效的組織反擊,將金軍的攻勢挫敗。

只是相比他們的反擊,遠處觀望的黃臺吉顯得胸有成竹:

“這群人沒打過仗,雖說打的有章法,都很明顯都是朱由檢的那一套。”

“一板一眼的照搬,打不出朱由檢那種靈活百變。”

“就這樣吊著他們,等他們火藥用盡,再派死兵先登……”

黃臺吉穿著白甲,坐在黃帳前,用手中繳獲,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千里眼觀摩戰場。

他可以清楚的看到,哈兒古城的女真兵在胡亂放炮,那些石彈根本沒有打到外圍游弋的蒙古騎兵。

這種情況,黃臺吉很清楚,他只需要讓蒙古騎兵反復向城墻奔走,就能把這群野人的火藥耗盡。

接下來,那便是短兵相接了。

“多爾袞,打造攻城器械,他們的火藥應該不多。”

黃臺吉轉頭對旁邊的一年輕白甲小將吩咐,而這個身高五尺而三寸的小將,便是歷史上的大清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

“是!”多爾袞應下,此時的他只有十八歲,而他旁邊還跟著一個年紀更小的小將。

那是他的弟弟多鐸,今年只有十六歲。

得了黃臺吉的令,多爾袞和多鐸轉身離去,開始命后軍的漢人工匠打造攻城器械。

在他們走后,坐在黃臺吉旁邊的濟爾哈朗則是詢問道:

“阿哥,你是怎么知道他們的火藥不會太多?”

“很簡單……”黃臺吉脫下頭盔,露出那難看的金錢鼠尾辮,頂著肥胖的身體說道:

“我大金在前,朱由檢即便再怎么依仗這群野人,也不可能給足他們糧食和火藥。”

“這么多城池,這座城又能分到多少火藥?”

黃臺吉反問濟爾哈朗,而濟爾哈朗也皺眉道:“可這畢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座城。”

“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座城,它的火藥也應該是最多的,火炮也應該是最多的。”黃臺吉說著,不由瞇了瞇眼睛:

“這座城,是除了奴兒干城外最難啃的一座城,但只要啃下了,其它城就不成問題了。”

“我要的不是糧食和城池,我只要火炮!”

黃臺吉的話暴露了他的野心,火炮,這可以說是金國的痛。

由于努爾哈赤個人的喜好,導致萬歷四十六年攻陷撫順后,雖然得到了大量的工匠,但努爾哈赤沒有用它們來鍛造火炮,甚至撫順的火炮也被鑄造成了兵器。

等努爾哈赤在沉陽城下被秦邦屏的白桿兵打的頭破血流時,他才想起了火炮的好處,但由于朱由檢的改進,明軍的火炮達到了西方加農炮的威力。

這種時候,撫順那種普通工匠鑄造的劣質鐵炮,并不能為他在戰場上搬回什么局面。

等復遼之戰結束,金國敗退關外,緊接著努爾哈赤病倒,政權動亂,黃臺吉壓制代善、莽古爾泰的時候,他們的火炮技術和明軍的差距就更大了。

黃臺吉執政的這幾年,努爾哈赤病愈,但權力實際上已經被黃臺吉所掌握。

盡管黃臺吉鼓勵工匠鍛造火炮,但奈何他們的火藥質量和火炮質量都沒有太大的提升。

例如眼下,黃臺吉干脆舍棄己方能遠距離攻城的劣等火炮來奇襲哈兒古城,使用的方法也是最笨的消耗加短兵相接。

他要的不是哈兒古城的糧食,也不是為了殺人,他要的是那幾十門燕山五斤炮!

“停!”

“嗶嗶——”

哈兒古城頭,當女真兵將領發現不對,他立馬吹響了木哨,而此時他們的火炮已經反復炮擊了兩個時辰。

這期間他們是摧毀了不少蒙古兵的盾車,但并沒有殺傷多少人。

“城中還有多少火藥?”參將轉身詢問旁邊的守備,而守備看了看城下存放火藥的木桶,當即回稟:“不足三萬斤!”

火藥在十九世紀以前都是稀罕物,而像明軍和北山女真軍這樣肆無忌憚,使用幾十門、上百門火炮狂轟濫炸幾個時辰的,更是少之又少的“土豪”。

細數當下,如果大明和莫臥兒都選擇斷了硝石貿易,那全球只有大明和莫臥兒可以擺出上千門火炮,并且連續不斷的狂轟幾十天。

歐洲人不是不想這么玩,而是他們的硝石和火炮產量不允許。

火炮產量又取決于火藥能不能跟上,因此火藥屬于重中之重。

可眼下,聽到己方只有三萬斤火炮后,北山女真軍的參將當即就露出了難色。

五十門火炮,三萬斤火藥,這頂多只夠不間斷的打兩個半時辰。

“省著點用,除非他們抵達城墻外五十步,不然不得點火!”

“是!”

參將匆匆下令,而守備也連忙應下,傳令各哨。

他們的火炮停了下來,而山頂的黃臺吉也用千里眼看到了這一幕,他頭也不回的對濟爾哈朗道:

“應該是火藥不足了想著節省打,不過這不是問題。”

“傳令盾車上,如果他們不開炮,我們就攻城。”

“遵命!”濟爾哈朗應下,并讓人傳令給了前軍的阿濟格。

阿濟格得到指令的時候,他當即就皺了皺眉,因為推盾車需要鑲紅旗的人來做,而蒙古游騎干不了這種事情。

“推!”

想到了大金眼下的困局,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接令。

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面對的局面不同,朱由檢給予他們的壓力太大,因此眼下的金國貴族內部,比起歷史上要團結許多,少了許多爭斗。

面對必須攻克的哈兒古城,阿濟格指揮鑲紅旗的甲兵推盾車前進,蒙古游騎跟隨其后。

同樣的,組裝好了攻城器械的多爾袞見狀,也和十六歲的多鐸一起帶領三千兩白旗的甲兵壓陣,一旦前方取得優勢,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帶著攻城器械攻城。

烏壓壓近萬人掠陣,這給了只訓練、沒打過千人大仗的北山女真兵們極大壓力。

他們沒有眼下明軍所擁有的那種不動如山的氣魄,但這并不可恥,也不奇怪。

即便是沒有經歷過大戰的他們,實際上也比十年前的明軍要強太多。

如果非要給他們評價一個等級,那眼下的他們,就和十年前守城的明軍營兵一樣。

或許在野戰上,他們會被黃臺吉擊潰,但在守城這方面,沒有內鬼的出賣,他們能和明軍一樣堅守。

“放!”

看著盾車距離護城河不到三百步,城頭的參將舉刀大喝,旁邊的五名守備紛紛吹響木哨。

“嗤嗤”的火繩燃燒聲不斷響起,當火繩燃燒殆盡,金軍盾車再度逼近二十步距離。

這時、二百來步的哈兒古南城墻上,間隔四步的五十門火炮齊聲作響!

“砰砰砰——”

沉悶的炮聲轟鳴,一枚枚石彈按照既定好的高度發射,帶著刺耳的呼嘯聲掠過護城河,彭隆隆的落地。

只是可惜,面對間隔數十步的金國盾車,它們零散的炮擊并沒有擊中太多盾車。

五十枚二斤石彈,僅有六枚擊中了兩輛盾車,并且只是擊中了盾車,最后陷在了盾車的一層層隔板里。

這樣的創傷對盾車傷害不算大,金軍依舊推著盾車前進。

“野人的火炮和明狗的一樣,抓住這半盞茶的時間,擂鼓!”

阿濟格看著明軍火炮作響,當即抬手讓軍中擂鼓車擂鼓。

“冬冬冬……”

擂鼓車被兩匹挽馬拉動,一邊向著哈兒古城前進,一邊擊鼓作響。

“我們也走!”聽到擂鼓聲,多爾袞當即對左右下令,帶著攻城器械向著哈兒古城殺去。

呂公車,云車,飛橋……

一種種攻城器械被推上戰場,而面對它們,城頭的北山女真參將也轉身喝道:

“上撞車、叉竿、狼牙拍、夜叉擂、滾木、刀車!”

“是!”

伴隨著他下令,三十幾臺各種守城器械被人從城內推上馬道,最后推上城墻。

郭桑岱雖然沒有什么指揮大軍的經驗,但他有朱由檢專門寫給他的一些守城兵書,還有大明運送來的各種物資。

在瀛洲被收復后,楊文岳甚至給郭桑岱送來了三十幾萬石水泥、十幾萬斤生鐵。

他按照兵書上的,把每個城都進行了城墻加厚、加寬、加高,根本不在意各種禮制。

哈兒古城雖然小,但也被郭桑岱用生鐵、水泥堆成了一個上下高三丈,底座寬四丈,上層寬兩丈六尺的“銅墻鐵壁”。

盡管南段城墻只有二百步,卻有十座箭樓,而每座箭樓上都擺放著火炮,守城弩,火龍出水、勐火油柜等防守利器。

總的來說,郭桑岱是不能打,更不能指揮軍隊和金軍野戰,但奈何他聽話,他完全按照朱由檢給他的兵書來制作烏龜殼。

因此,眼下的哈兒古城就好像一個金剛豪豬,誰咬都得咬出一嘴血。

阿濟格三人并不知情,他們指揮著軍隊上前,以為趁著火炮間隙可以突進到城墻根,卻不想這種時候,北山女真軍已經做好了完全準備。

“都給我守好,別讓這群蒙古蠻子進城!”

“哪怕守不住,也要讓他們的牙齒崩掉!”

“殺了這群蒙古蠻子!”

“殺殺殺——”

搞笑的一幕出現了,稱呼北山女真為野人的金軍,此刻被北山女真稱呼為蒙古蠻子。

兩者互相嫌棄,但從血統來說,似乎比起努爾哈赤這一支,原本的海西、東海、北山三支女真,更能代表女真人。

“放火龍出水!”

“彭——”

伴隨著北山參將呼喊,各箭樓之上的士卒點燃火龍出水。

這種明代《武備志》記載的多級火箭,常常用于水上攻擊,射程可以達到二里半。

在加上了少許苦味酸后,它能達到三里的射程,并且在陸地上空爆炸后飛射出鐵砂,對于干擾敵軍陣型有很大作用。

因此,當十支火龍出水放出后,它們很快跨越三百步,并且與第一級火箭解體,并在第二級火箭沖出幾十步后爆炸。

“彭彭彭”的響聲不斷響起,那些好奇心抬頭的蒙古游騎被飛射的鐵砂掃射,雖說射不穿甲胃,卻能把他們和胯下戰馬裸露的皮膚給燙傷。

一時間戰馬嘶鳴,北虜慘叫。

盡管這沒有造成什么致命的傷害,但還是讓金軍陣腳一亂。

“繼續進軍,不要抬頭它就傷不了你們,游騎后退!”

跟在擂鼓車背后的阿濟格不斷下令,各哨騎也不斷奔走來提醒各部。

得到指令的蒙古游騎紛紛后退,留下的便是身著三層重甲的建州八旗。

面對他們,火龍出水不再管用,真正派上用場的,將是那一臺臺床弩和火炮。

明軍的火炮冷卻已過,眼看著金軍靠近,北山參將當即揮舞令旗,大喊著:

“換霰彈!床弩準備!”

一聲令下,霰彈被裝填,床弩手也紛紛揮舞木槌,將機關砸開。

十臺床弩發射,但聽“彭”的一聲,丈許長,手臂粗細的床弩弩失洞穿一輛盾車,并且在洞穿盾車的同時,瞬間擊飛了推車的兩名金軍。

他們飛出數丈,甲胃的胸口部位甲片亂飛。

往上看,七竅已經開始滲血,雙目赤紅,口中不斷涌出血沫,已然已經活不成了。

“有用!再射!”

“射!射!射——”

見到己方床弩立功,北山參將大吼,激動的走到擂鼓旁搶過鼓槌,大力擂鼓,城墻上的許多將士聞言,也紛紛跟著大喊起了這有些羞恥的話。

“繼續!”

參將舉起手中鼓槌,朝天大吼的同時,也重重揮舞了下去。

“嗶——”

伴隨著他的指令,以及守備們的木哨聲,床弩手再次裝填弩失,攪盤攪動,隨后舉槌砸下……

“冬!”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家兄朱由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