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第四百三十六章 揉碎牡丹鋪床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揉碎牡丹鋪床前

第四百三十六章 揉碎牡丹鋪床前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04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家兄朱由校 


“拿好拿好……”

“齊王千歲!”

“齊王殿下與齊王妃百年好合!”

“都拿著拿著……”

齊王大婚,這驚動了京城內外一百三十余萬人的事情,逐漸演變為了一場盛況。

幾十萬人涌入了內城、東城,楊如是坐在金童玉女的車上,聽著百姓們為自家殿下的祝賀而高興,拿著背后裝著婚錢的紅包,一個個的往百姓堆里撒。

“姑奶奶……您能不能少撒一點啊……”

后方的太監、官員和宮女們看著楊如是“大手大腳”的模樣,心里在滴血……

好在楊如是只有一個人,即便她一個呼吸撒十幾個紅包,兩個多時辰,也就能撒出百來兩銀子的銅錢罷了。

要是像她這么干的人,再來個十幾個,那恐怕今日的宮女太監們算是白跑一趟了……

“即使是假寐,殿下卻還是帶著些高傲……”

象輅外的熱鬧,與此刻車里的袁禧嬪沒有任何關系,她一直瞧著朱由檢假寐的模樣,并且在朱由檢睡熟后,開始放開了膽子看他。

這一過程持續了很久,而朱由檢也睡的很深很安靜,如果不是袁禧嬪搖醒了他,恐怕他能一直睡下去。

“殿下……”

“到了?”

感受到馬車停下,以及身邊人的搖動,朱由檢皺眉睜開了眼,看了看四周。

“到府了……”

袁禧嬪微微頷首應了應,而朱由檢聞言也起身向她伸出手:“那下車吧。”

“勞煩殿下……”袁禧嬪用團扇遮著臉,一只手搭在了朱由檢手上。

這舉動朱由檢覺得沒什么,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違反禮制的“秀恩愛”了。

“走吧。”朱由檢扶著袁禧嬪走出象輅。

二人牽著手下車的畫面,不免讓隨從們有些詫異,但很快他們就從詫異轉變為了吃瓜的心理,腦補出了二人是不是在車里做了什么增進感情的事情。

“殿下!”

下了車,不等朱由檢找到楊如是,詢問下面的流程,就聽到了一聲呼喊自己。

他轉過身去,下一秒便笑了出來:“回來了?”

“末將是趕著回來的,剛好能喝上殿下的喜酒!”

當熟悉的聲音響起,出現的是皮膚坳黑如田間老農的曹文詔,以及跟在他身后,前段時間才從瀛洲返回的曹變蛟,以及各在京周圍拱衛營的參將。

曹文詔是朱由檢特意召回來的,目的也是為了籌備出兵烏斯藏,收復這個“亞洲水塔”。

“今日大婚,暫時不陪你們了,讓化淳和承恩陪你們,等大婚結束再去找你們喝酒。”

朱由檢抬起了袁禧嬪的手,以她來做借口,而曹文詔等武人見狀,也咧嘴笑著點了點頭。

喜慶的樂聲在耳邊響起,當齊王府大門推開,昔日空曠的承運殿廣場已經高朋滿座,人聲鼎沸。

燕山七品以上在京官員,朝中五品以上官員,基本盡數到來,而勛貴、外戚也紛迭而至。

“齊王千歲……”

“祝、齊王齊王妃百年好合——”

齊王府大門打開,一直注視的百官們便紛紛唱聲,起身行禮。

朱由檢和袁禧嬪回了一禮,緊接著便踏上宮道,向著道路盡頭的承運殿走去。

過往之間,百官紛紛祝賀,朱由檢也一一點頭示意回禮。

長達四百步的宮道,朱由檢走了半盞茶的時間,這還是沒有細聊,沒有飲酒的狀態下,足以可見到此的官員有多少。

好不容易上了臺階,入了承運殿,卻不想殿內左右依舊擺上了喜宴。

正三品以上的高官皆在此,許多公侯也入了宴席。

內閣六部的顧秉謙、畢自嚴、袁可立、周延儒、溫體仁、朱燮元,勛貴的英國公張維賢,成國公朱純臣,以及其他的勛貴。

當年為難朱由檢裁撤衛所的定國公徐希皋,此刻聽聞已經是垂死臥榻,壽數只在朝夕之間。

因此,定國公府只派了嫡次子前來祝賀,長子留在了府中,

徐希皋一死,定國公府也要降為侯爵了,他的兩個兒子目前不過是東軍和南軍都督府的參將、守備罷了,撐不住這爵位。

朱由檢心里沒想著報復這些曾經阻攔他的人,因為那樣會讓勛貴人人自危。

對于這種沒有能力的勛府,朱由檢完全可以憑借年齡來把他們一個個熬到降爵、除爵。

徐希皋一死,定國公府也要降為鐘離侯府了。

至于后續襲爵的徐允禎,雖說在東軍都督府擔任了參將,也有些才干,但朱由檢看過他領兵的軍報,只能說中規中矩。

不出意外,他們是回不到公爵了。

晚明五大公爵,不出意外的話,會在朱由檢手里消亡四個,而唯一能幸存的一個,或許便是英國公這一脈。

想到這里,朱由檢看了看張維賢和他旁邊的張之極、張世澤。

這兩人目前擔任北軍的參將,防區是河套的五原、九原地區。

林丹汗雖然被朱由檢擊敗,退回了捕魚兒海,但那已經是天啟六年的事情了。

大概天啟八年的時候,漠北諸部就共舉他為大汗,眼下他手里能調動的也有七萬多游騎,因此經常襲擾泰寧、朵顏、開平、朔方、寧夏等府。

不過他的襲擾對象也是明軍外圍的一些石堡,搶奪收割一些石堡外圍的田畝糧食罷了。

雖說每年能給大明造成好幾萬兩銀子的損失,但眼下朱由檢沒有心思去對付他。

在他看來、林丹汗不過是跳梁小丑罷了。

等滅了建虜,無需朱由檢親自出馬,只需派出幾支偏師就能將其擊敗,收復漠北。

眼下明軍近十二萬騎兵,被建虜牽制的就有將近七萬。

滅了建虜,這七萬騎兵釋放出來,加上北軍的騎兵,分為四支偏師,每支兩萬,足以把林丹汗這小丑趕到漠西去。

倒是張之極和張世澤,因為在兵家學府學習比別人久,足足三年,因此在防守河套上有不少功勞,帶兵也可圈可點。

不出意外,英國公府可以憑著他們兩父子的能力,再撐三代。

“殿下……”

“嗯?”

正當朱由檢心里想著英國公府還能撐多久的時候,一個穿著紅色正三品緋袍,年紀四旬左右,身后跟著三個孩子的官員對朱由檢作揖行了一禮。

初見,朱由檢還覺得這人臉生,不知是哪個勛府貴戚。

只是他看了看后,才從其眉眼間認出了這個人……

“舅舅別來無恙……”朱由檢作揖回禮,旁邊的袁禧嬪一聽是自家殿下的舅舅,也跟著恭敬行禮。

“使不得使不得……”見到朱由檢行禮,劉效祖手忙腳亂的想要攙扶,但又怕失了禮數。

朱由檢倒是不以為意,在他心里對這個舅舅是比較滿意的。

歷史上他沒有享什么福,畢竟姐姐都在東宮備受冷落,何況他呢?

天啟年間得了天啟對崇禎寵愛的福,拿到了一個正五品的武勛爵,崇禎繼位后他才得了一個新樂伯的爵位。

得了伯爵的爵位后,他也沒有像其他外戚一樣飛揚跋扈,而是老實本分的教育子嗣。

后續病死,崇禎追贈其為新樂侯,而他所教導的三個孩子,崇禎的三個表弟里,劉文炳和劉文耀率全家四十二口自盡,只讓年紀最小的表弟劉文照,帶著崇禎的外婆逃到江南,隱姓埋名得以善終。

想到這里,朱由檢不免看了看自己的那三個表弟。

他們三人很有規矩的站在一旁,見到朱由檢看過來,紛紛作揖回禮。

三人年紀最大的劉文炳不過十二三歲,劉文耀不過十歲左右,最小的劉文照只有四五歲的模樣,被旁邊的劉文耀牽著手。

朱由檢想了想,如果按照歷史,那劉文炳和劉文耀應該是在二十五六左右殉國,劉文照應該十八九歲就帶著崇禎的外婆南逃。

朱由檢記得自己看過一些雜記上有記載,劉文照當時想要帶著崇禎的子嗣南逃,但崇禎覺得劉文照年紀太小,不值得托付,轉而把自己的子嗣托付給了兩個太監,讓他們轉而托付給周奎、田弘遇。

從結局看,崇禎如果把孩子托付給這個年紀最小的表弟,恐怕南明也就不會這么亂了。

“所托非人啊……”

一想到崇禎的一些操作,朱由檢都不免唏噓,因此對于這個便宜舅舅,自然也上了點心:

“三位表弟眼下在何處就讀?”

“眼下在明時坊的官學內就讀,成績不太好,上不了大雅之堂。”

朱由檢的詢問,讓劉效祖覺得受寵若驚,畢竟過去十年來,除了朱由檢外出征戰立功,分了些功勞給他,其他時候他并沒有得到這個外甥的太多關心。

“舅舅日后可以帶表弟們時常來王府走動,我在府內的一孩童也在明時坊的官學就讀。”

“是……”

朱由檢交代了一句,劉效祖也應下了,不過從劉效祖過去這么些年都不來齊王府走動,不難看出他實際上并不怎么喜歡攀關系。

或許也只有這種不是特別利己的人,才能培養出殉國的子嗣吧。

相比較周奎和田弘遇,備受冷落的劉效祖一脈,算是晚明外戚的典范了。

朱由檢倒也不強求,而是準備在明年滅建虜的時候把劉效祖帶上。

哪怕把他放在泰寧府,之后也能給他分些功,繼而給他個爵。

無功封爵這種事情,朱由檢是不會開這個頭的,而讓功封爵這種事情很常見。

他朱由檢可以干,別人也可以干,就是看看別人能不能干出他這樣的功績了。

因此朱由檢與劉效祖唏噓幾番,隨后才走上前對著其它人一一行禮。

倒是在到了第一排左首第一桌的時候,朱由檢不免有些尷尬。

因為這一桌坐著的,便是他那群不太討喜的岳父……

“殿下,草民周奎,乃是平妃周素潔之父……”

“殿下,草民田弘遇,乃是平妃田秀英之父……”

“殿下……”

一桌十二人,六男六女,分別代表了朱由檢的六對岳父、岳母。

只是身份在這里,只有岳父岳母巴結他的份,他自然不可能去巴結對方。

一來到這一桌,長相不錯的周奎、田弘遇就紛紛敬酒,生怕朱由檢記不住他們。

倒是比起他們,其他四對顯得十分規矩,并沒有特別熱切,也不存在冷澹。

這其中,以正妃袁禧嬪的父母顯得最為拘謹,并且讓朱由檢感覺稍微有些親切。

不同于沉香君父母出身官吏,也不同于衛平陽父母出身勛貴,更不同于李韶禧的朝鮮豪門大族。

袁禧嬪的父親袁右在朱由檢未改軍制前,不過是陜西衛所的一個百戶。

雖說是百戶,實際上在侵吞軍屯田中,他們并不占優勢,只能說勉強算是一個富農。

明初的百戶五百畝耕地,到他們手中只有不到三十畝了。

如果不是朱由檢裁撤衛所轉化為拱衛營制,那袁右可能真的如歷史一樣,把自家女兒送去朱由檢的潛邸,做一個侍妾。

好在衛所改制成功,袁右也有點本事,當上了一個守備,不然袁禧嬪的正妃位置怕是要落選。

“殿下,吉時到了,可以請其它五妃出來了。”

朱由檢看著袁禧嬪和父親袁右,母親袁張氏喜慶交談,一時有些羨慕,倒是這時楊如是小跑而來,在他身邊提醒了他。

“嗯,你們安排吧。”他頷首應下,楊如是見狀也連忙去通知王承恩和曹化淳,楊媛愛等人。

“吉時到——”

伴隨著王承恩、曹化淳走上前一嗓子,所有賓客紛紛閉上了嘴,而朱由檢也牽著戀戀不舍的袁禧嬪從她父母身邊走到喜堂前。

“奏禮樂,請正妃父母娘親……”

曹化淳繼續喊了一聲,而袁右和袁張氏也被人請到了喜堂的主位。

他們二人被安排坐下,而接下來便是二貴三平妃從殿后出場。

朱由檢側身看了一眼,五妃分別穿戴金冠霞帔,規制比袁禧嬪低了一等,并且都用團扇當著了正臉。

當然、賓客可以從側面看到她們的長相,所有人看到后都在議論。

“六妃都挺高啊,王妃估計都有五尺三寸了(170cm)……”

“應該不至于吧?感覺只有五尺二。”

“高了挺好,矮了和殿下不般配,生出來的世子估計也不勇勐,帶不了五軍。”

“你送了多少禮?”

“八百兩……”

“你小子真摳啊……”

“有辱斯文……”賓客議論是常態,但如曹文詔、孫守法他們這群大老粗的聊法,自然讓內閣、六部、六科、勛貴們覺得粗鄙。

倒是比起他們,作為主人的朱由檢并沒有說什么,而是等著行禮。

“拜——”

由于已經在家廟辦過一次大婚,因此回到府里一切從簡,主要是給五妃亮相的機會。

按照禮制,朱由檢帶著袁禧嬪在前面行拜禮,五妃對自己的父母行拜禮。

如此三次后禮成,五妃在正妃袁禧嬪的帶領下前往了內廷。

這也代表著,從今日開始,內廷便不能再行走除朱由檢以外的男人了。

李定國和楊如是充當金童玉女開道,對此李定國并不是很高興。

因為他放假回府后,就發現自己的住所被搬到了王府外廷的春和宮,雖然住的比以前大,但距離朱由檢卻遠了。

不過再怎么不高興,他也不敢表露出來,因為旁邊站著楊如是。

掃了她的興致,估計自己的月錢就保不住了。

“唉……娶那么多妃嬪,殿下也不嫌煩……”

李定國在內心吐槽一聲,緊接著繼續開道去了。

倒是在他們走后,已經禮成的朱由檢才卸下了偽裝,繼續恢復了他齊王的身份。

他先是對殿內的諸多勛貴文臣敬酒,隨后繞行一圈,在殿外對殿外的百官敬酒一杯,最后便回到了承運殿內,并且坐在了五軍都督府的大老粗那一桌。

“殿下!我老曹干了!”

“俺孫守法也干了!”

“我……我也干了……”

朱由檢剛坐下,曹文詔、孫守法這兩個莽夫就舉杯一飲而盡,不喜歡喝酒的曹變蛟見自家叔父都喝了,只能無奈的跟隨喝了一杯。

三人喝了之后,朱由檢也笑著舉杯回了一杯,緊接著才帶著笑意說道:

“有些事情要和你們說,不過首先得先說朵甘的事情。”

朱由檢開口,曹文詔擦了擦嘴,好奇的看了過來。

“邊吃邊說。”看著眾人不敢動快子,朱由檢便率先動起了快子。

其他人見狀,紛紛動起了快子,而朱由檢也繼續說道:

“朵甘營的兵馬,我想要擴充到二十營,你認為有必要嗎?”

朱由檢前世和今世都沒有去過烏斯藏,但他也知道烏斯藏的條件有多惡劣。

他心里做了兩個準備,一個是打下烏斯藏后駐兵,并且是長期駐兵,駐兵的規模也得多,不可能像明朝駐兵西寧、松潘,昌都一樣,也不能像清朝,前期駐兵三千,沒過多久就把兵馬撤到昌都去了。

他要的是常駐喇薩和大小勃律一帶,以方便大軍南下收復恒河以北,北上光復安西四鎮。

“殿下,末將以為沒有必要!”

曹文詔一開口就否決了朱由檢的想法,并解釋道:

“兵源不是問題,雖說朵甘二十余萬蒙、番、漢人都遷移到了河西,但他們的底子還在,再募兵二十營都不成問題。”

“可問題是,朵甘和烏斯藏只有河谷適合人居住,并且河谷只能種植青稞,那玩意產量低還不好吃。”

“因此末將此前就和孫經略討論過,如果要拿下烏斯藏,那最多就是在喇薩和大小勃律分別駐兵一營。”

“即便如此,每年恐怕也需要投入軍餉、糧餉近四十萬兩銀子。”

高原駐兵的成本問題,即便在后世都沒有解決,更別提這個時代了。

與其把有限的工業資源投入到烏思藏和朵甘,朱由檢更寧愿把上面的百姓遷移到平原地區,建設平原。

從恒河以北到拉合爾這數億畝耕地足夠大規模發展機械農業,養民上億不成問題,駐幾十營兵更是不成問題。

朱由檢沒有把烏思藏上的勢力放在眼里,他想要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上面的諸多土司貴族,然后讓孫傳庭、曹文詔領兵從從高原南下,與三宣六慰方向的明軍進攻莫臥兒。

因此在聽了曹文詔的話后,朱由檢微微頜首,然后拍了拍他肩膀:

“你的意見我考慮考慮。”說罷、朱由檢繼續與他們推杯換盞了起來。

他不喜歡喝酒,但大喜的日子,喝一點也沒有什么。

從五軍都督府的三張桌子,到內閣、六部、六科的三張桌子,再到岳父母的那張,最后朱由檢又前往了勛貴的那一桌。

酒過三巡,朱由檢也帶了些醉意,好在楊媛愛及時上來勸阻:

“殿下,該回宮了,回宮之后,還要合巹呢(喝交杯酒)。”

“時辰到了嗎?”酒暈上臉,朱由檢看了看殿外,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已經黃昏了。

“那走吧。”朱由檢點頭應了應,不過末了還是端著酒杯走出承運殿,對著承運殿廣場上的上千官員作揖敬酒,隨后才在楊媛愛等人的攙扶下前往了內廷。

“洞房是直接前往長春宮嗎?”

朱由檢問了一嘴,他比較好奇這種情況,而楊媛愛看著他點了點頭:“嗯……”

“那就去吧。”說罷,朱由檢被扶著前往了長春宮,而等他來到張燈結彩的長春宮后,楊媛愛便帶人幫朱由檢換了一身衣服,扶著他進入了偏殿。

在朱由檢進入養心殿時,袁禧嬪已經換好了一身衣服,坐在臥榻西面,而朱由檢則是被人扶著坐到了東面。

二人東西而坐,楊媛愛也舉著饌桉(放滿菜品的盤子)來進獻,并用四個金爵(酒器),來為二人酌酒。

這杯酒便是交杯酒了,而這杯酒必須先喝完,然后再吃饌桉上的菜。

二人反復三次,禮儀方才結束,而期間朱由檢渾渾噩噩。

好不容易禮儀結束,他又被女官們擺弄著脫下衣服,穿著中衣上了拔步床。

這床還是朱由校親手為朱由檢敲打的婚床,很大,足夠七八個人躺著,也不知道他為什么敲這么大。

總之上了床后,六七名暖床宮女下了床,緊接著楊媛愛讓人吹滅了燭火,關上了門窗。

她與六名宮女站在偏殿門口,而里面的袁禧嬪幫穿著中衣,想要幫朱由檢蓋好被褥。

只是她手剛伸過去,朱由檢便一把抓住,隨后撐著自己坐了起來。

他把袁禧嬪的手放到面前嗅了嗅:“你這味道很香,不是宮里的香料……”

換源app

“是曹總兵進獻的西域香料……”袁禧嬪有些不好意思,但也不能躲閃。

朱由檢倒是帶著幾分醉意,順著袁禧嬪的手往上嗅,到玉頸時,袁禧嬪閉上了眼睛。

等朱由檢嗅過玉頸,袁禧嬪發覺他沒有做些什么時,心里不免有一絲失落。

帶著不安睜開眼睛,卻不想與朱由檢四目相對,朱唇只在寸許間。

不待她害羞,朱由檢便拉著她倒在了床榻上……

相關


上一章  |  家兄朱由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