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第三百六十五章 諸藩戰爭開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五章 諸藩戰爭開打

第三百六十五章 諸藩戰爭開打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26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放!”

“砰砰砰——”

天啟九年二月初三,伴隨著悶雷作響,明軍的入春第一戰沒有發生在所有人都關注的瀛洲,而是發生在了南亞次大陸南部。

十余萬軍隊渡海,上千門火炮齊鳴……

金吉、坦焦爾、邁索爾等割據政權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

不得不說,黃龍高估了這些地方,也低估了明軍的戰斗力。

當十幾萬枚石彈被打出炮膛,它們擊垮的是一座座神廟、一堵堵城墻。

開戰的第三天,南部土邦五國的沿海五十余城盡數失陷,開戰第十天,甚至黃龍才剛剛抵達大軍攻下的坦焦爾,五大土邦便丟失了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

明軍展現的戰斗力,不僅把五大土邦打懵了,更是把科澤科德的梅內塞斯等歐洲人達到了驚恐的程度。

別說他們,當黃龍踏上坦焦爾土地的時候,他自己都懵了。

“全軍繳獲黃金九千六百三十七斤,白銀九萬四千斤,寶石十三箱,金銀銅鐵礦……”

當李旦帶著四衛、三十二營的戰績來找到黃龍的時候,黃龍看著手中的文冊,心里有些發慌,但更多的是發懵。

“十天就繳獲了這么多?”

黃龍看著手上這份僅真金白銀就價值三百多萬兩銀子,更有其他價值上百萬兩寶石,以及價值數千萬兩的礦山,心里和做夢一樣。

“斬首多少?”

黃龍坐在坦焦爾城池的國王宮殿內,有些不安的詢問站在下方的李旦,而李旦也掩飾不住笑意的作揖:

“一萬四千余級……”

“只是一萬四千余級?”黃龍有些不解,疑惑寫在了臉上,不明白坐擁十余萬大軍的五國為什么敗退的那么快,但又問道:

“有反抗的人嗎?”

“自然是有的,牽連的貴族,商賈有三十二萬六千余人,如果不是這群人反抗,恐怕我軍已經打到了五國腹地,最多半個月就能全滅五國。”

李旦說起這群負隅抵抗的五國貴族階級,幾乎可以說是咬牙切齒,看得出他對半個月覆滅五國很有自信。

“我軍傷亡幾何?”黃龍稍微安了安心,心想斬首對方一萬四千余級,那己方傷亡或許也應該很大才對。

然而李旦的回答再次出乎他的預料,對方笑著作揖道:

“戰死一百二十七人,負傷不到三百人。”

“看來土邦的戰力,也就比土人強一些……”聽到這樣一比三十幾的戰損比,黃龍倒是覺得自己有些大題小做了。

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緒,擺高了自己的地位后,黃龍才開口道:

“黃金、珠寶全部送往京城,至于白銀,留下一半犒賞三軍,剩下的一半送回京城。”

“這……”李旦聞言,稍微猶豫,小心翼翼道:

“留下一半會不會太多了?哪怕留下一半也有七十幾萬兩銀子,如果被朝廷的言官知道……”

“管他們什么言官,只需要告訴殿下便是。”黃龍一擺手,渾不在意的表示道:

“如果殿下知道了將士們的戰績,也會不吝賞賜的,況且本來繳獲就會截留。”

“是……”李旦見狀只得應下,而黃龍也開口道:

“那群犯了事的貴族,盡數押送回錫蘭府和萬島縣開墾土地,至于各地的土人,清點了一下耕地后,按照四六分成讓他們作為朝廷的佃戶。”

“是……”李旦應下。

畢竟是安穩處理了南洋土人的人,黃龍對于如何治理土人有自己的心得。

他在對五國動手前就已經了解了五國的農民境況,這群人基本上是貴族的奴隸,每年土地五成的產出都要上交。

眼下大明把比例降低到四成田賦,那么當地的土人自然不會反抗。

他們本來就沒有什么土地,自己都是貴族的財產,這一成的勞作所得足以讓他們對大明死心塌地。

“四月以前徹底拿下五國,然后登記造冊,把五國文冊發往京城交給殿下。”

“就藩這五國的藩王們,也差不多可以來就藩了。”

黃龍摸著自己的絡腮胡,似乎對于花花銀子就能拿到這么多疆域的諸藩很瞧不起。

“都督,這一戰中,唐藩、周藩、淮藩和吉藩等藩的宗室子弟倒是奮勇殺敵,軍中諸藩子弟的斬首數也有近三千了。”

李旦有意幫諸藩說話,而黃龍卻輕嗤道:

“七百多人斬首三千多人,有什么值得吹噓的?”

“別到時候就了藩,連藩國都守不住,還得朝廷為他們擦屁股。”

“那倒是……”李旦瞧出了黃龍對諸藩很瞧不上,因此也不再說諸藩子弟的好話。

“行了,你下去治理吧,告訴季明(沈廷揚),多移些百姓來錫蘭府。”

“我估計這一戰過后,“可澤可得”的“沒內賽四”那群歐洲人會心平氣和的和市舶司坐下來交談的。”

“如果他們還沒有表態,就調八大艦隊在他們的領海游弋!”

黃龍不以為意的說著音譯人名和地名,而李旦聞言只能作揖應下。

片刻后他退出了宮殿,而黃龍則是將宮殿弄為了他的臨時都督府。

明軍開始鎮壓五國貴族的叛亂,追查與貴族有牽連的人,而在這其中,一些有野心和準備的人自然早就找到了下手的目標……

“砰!”

“都給我抓走!”

邁索爾的卡拉邦城內,當朱聿鍵冷聲下令,上百拱衛營將士瞬間涌入這座貴族府內,將所有人囚禁后,開始了籌備已久的抄家之舉。

作為卡拉邦城的首富,朱聿鍵的繳獲讓人看了眼紅。

三千多兩黃金,七萬多枚銀幣,還有三個盒子的寶石,這些東西讓朱聿鍵眼前發亮。

“大哥,我們……”朱聿鏼看著這些繳獲,咽了咽口水,望向了朱聿鍵,而朱聿鍵則是想了想后才道:

“上繳三千兩黃金,把銀幣稱重,零頭都留下,至于寶石送送上去,截留的金銀,下面兄弟們分三分之一。”

雖然克扣的不多,但也足足有數千兩銀子之多。

這上百人每人都能分得十兩銀子,而朱聿鍵更是為自己遠在大明的父親朱器墭又積累了幾千兩就藩的銀子。

“再打這樣的一百座城,我唐藩就能有幾十萬兩就藩銀了。”

朱聿鏼依依不舍的抓出一大把金幣,而朱聿鍵則是瞥了他一眼,隨后安撫道:

“放心,我會讓我們五兄弟都有就藩地的!”

“朱聿鍵!”

朱聿鍵安撫完朱聿鏼,朱常清的聲音就從背后響起,而朱聿鍵轉身看去,果然朱常清帶著上百人,押送一車車金銀在門口笑呵呵的看他。

“看樣子你們繳獲不淺啊……”朱聿鍵面帶笑意,畢竟他們唐藩和朱常清等人的淮藩是同盟關系。

“你也不差。”朱常清拍了拍自己身后的木箱,隨后抬了抬下巴:“先走了,你們慢慢忙,晚上軍營喝酒。”

“行!”朱聿鍵抬手隔空作揖,而朱常清也回了一禮,隨后便示意車隊返回城外軍營。

看得出,中飽私囊已經不是單獨的現象,但戰爭畢竟是不可控因素,只要朱聿鍵他們這樣的人別吃得太多,讓黃龍臉上掛不住,黃龍也不會找他們的麻煩。

一座座的城池被攻破,一城城的金銀被繳獲,大部分人都選擇九成上交,只有少部分貪婪之人選擇八成上交。

可不管怎么樣,每當一座城池被攻破,明軍都可以獲得錢糧。

對付農耕文明,漢人士卒總是驍勇善戰,哪怕不為軍功,只為金銀。

五大土邦在面對這樣的明軍時,基本是被摧枯拉朽的碾壓滅亡。

連三月都沒有堅持到,僅僅二月二十八日,伴隨著邁索爾王國的覆滅,相當于廣東一省之地便被明軍收入囊中。

二十五天滅五國,這樣的消息傳到北方的時候,不管是殘存的毗奢耶那伽羅國,還是北方的幾大蘇丹國,又或者身處科澤科德的歐洲諸國總督們都認為明軍在吹牛。

然而當他們仔細調查過后,真實的情況卻讓他們紛紛愕然。

明軍真的在不到二十五天的時間里,將荷蘭、葡萄牙兩國對付了大半個世紀都沒取得成效的五大土邦覆滅。

“十六萬人!十六萬人!”

“他們怎么會有這樣的投送能力?”

“明國人是有黑魔法嗎?”

科澤科德的葡萄牙總督府內,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的彼得遜正在質疑明軍的數量,相比較他,葡萄牙總督梅內塞斯比較理智。

“我們現在應該想想,要怎么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這些天明國人的艦隊來來回回的在航道上行駛,明顯是在宣揚他們的武力。”

“我聽說斯圖亞特(英國)的軍隊和波旁(法國)的軍隊已經撤出了科澤科德,現在只剩下我們和西班牙的軍隊了。”

“我們葡萄牙和你們尼德蘭都希望擺脫費利佩四世的統治。”

“眼下如果我們能一起出收,把西班牙的軍隊進行驅趕,然后再驅趕斯圖亞特和波旁的所有人,那么即便不能在印度駐軍,但我們也將成為歐洲對大明的唯二貿易國。”

與后世人所想的各國獨立不同,眼下正值三十年戰爭,哈布斯堡王朝依舊是大陸的統治者,而眼下的葡萄牙、荷蘭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附庸。

西班牙的國王費利佩四世,不僅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國王還是葡萄牙哈布斯堡王朝第三位國王,并且是南尼德蘭(荷蘭)的領主。

雖然眼下的遠東看起來和平,但歐洲卻打的熱火朝天。

費利佩四世和朱由校上位的時間十分接近,朱由校上位不久后,費利佩四世也在天啟元年繼承了父親費利佩三世的王位。

不過他沒有朱由校那么好的運氣,擁有朱由檢這個好弟弟。

為了打勝三十年戰爭,他繼續擴軍,在天啟五年的時候,他麾下的軍隊數量就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人。

在歐洲厲兵秣馬的時候,他也沒有忘記和大明的貿易,只可惜他還沒有做出什么舉動,朱由檢就命令黃龍出兵,將整個南洋地區拿下。

丟失了呂宋的西班牙在外貿上遭遇了一場寒冬,不過很快隨著戰事的講和而恢復。

如果說大明崛起利好誰,那無疑是眼下控制著最接近大明航道的西班牙人。

事實也是如此的,朱由檢根本不知道他在大肆進行外貿的時候,他的政策給了西班牙怎樣的惠利。

原本的歷史上,費利佩會在三十年戰爭中因為對付荷蘭、葡萄牙的獨立而分心,還要對付新教聯盟的軍隊。

天啟五年信奉新教的丹麥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國的支持下與新教聯盟共同向費利佩的哈斯堡王朝集團發動進攻,很快便占領德意志的西北部。

與此同時,由曼斯菲爾德率領的英軍則占領波希米亞西部。

新教聯軍節節獲勝,然后哈斯堡王朝的天主教集團只能雇傭的波希米亞貴族華倫斯坦的雇傭軍。

然后華倫斯坦不負其所望,于該年4月于德紹橋戰役擊敗曼斯菲爾德,其后再在沃加斯特戰役擊敗丹麥,并控制了薩克森。

但是在海上,荷蘭的海軍卻一直在偷襲捕獲西班牙寶藏船,使得西班牙經濟嚴重衰退,而荷蘭因為有南洋地區,經濟蒸蒸日上。

可問題在于,朱由檢的亂入,導致了荷蘭、西班牙、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全面退出南洋,只能蜷縮在印度南部的科澤科德和大明的皇店進行貿易。

這么一來,實際上經濟受創最大的人變成了荷蘭,因此荷蘭并沒有像歷史上一樣勇猛,而是困于經濟問題,加大了對南美的殖民力度。

按道理來說,即便這樣,西班牙面對的局面依舊不是很好。

然而朱由檢開放硝石貿易的舉動,立馬就讓中西航線處于最西部的西班牙獲利。

大量的硝石不斷地被西班牙商人購買,運往了西班牙本土。

盡管這期間荷蘭、葡萄牙、英國、法國都在阻擊西班牙的硝石船只,卻無法阻擋西班牙和大明的硝石貿易。

在上百萬斤硝石的輸入下,西班牙火藥產量迅猛提升,因此費利佩四世沒有像歷史上一樣雇傭華倫斯坦的雇傭軍,而是僅憑火藥充足的三十萬軍隊,便抵擋住了丹麥和英國的進攻。

不僅如此,經濟上,由于大明的皇店開設到了小西洋監察使司,航路因此從十六個月減少到了十二個月,因此更多的明朝商品開始涌入西班牙,間接性的緩解了一些西班牙的通貨膨脹。

打仗實際上就是在打經濟,而西班牙的經濟因為大明的商品傾銷而抬頭,戰場上又因為火藥產量變多而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火器,因此歐洲局勢自然改變。

英法爽快的撤軍,是因為他們的軍隊數量太少了,兩者加起來也不過三千人,根本保不住自己的香料市場。

因此在黃龍和沈廷揚接到朱由檢的手書,并保證香料貿易不會受到影響后,兩國軍隊在得知大明二十五天覆滅五大土邦后,便直接選擇了撤軍,僅僅保留了上百人的護衛隊。

對于他們來說,和大明兵戎相見又打不過,一旦打輸了還將失去香料和明朝的商品,尤其是皇店的硝石。

既然如此,干脆撤退,反正他們只需要維持和大明的貿易就不會被責罰。

只可惜,相比較他們的灑脫,試圖謀求獨立的梅內塞斯和彼得遜就沒有那么多輕松的選擇了。

他們不想走,但又打不過明軍。

打了,貿易斷絕,讓西班牙和英法笑到最后。

不打,貿易雖然能保住,但卻無法遏制西班牙的海上貿易,兩國希望獨立的想法也將破滅。

所以這會兒的他們十分尷尬,想打打不過,不打又要被國內的貴族詬病,總之里外不是人。

強行對西班牙和英法下手的話,兩國壟斷航道后,倒是可以讓國內經濟抬頭,可問題這又有點違背了和英法在歐洲商量好的一些條款。

別到時候逼得英法戰到中立陣營,那兩國想要獨立的想法就徹底破滅了。

“還是撤退吧……”

彼得遜不想冒險,而梅內塞斯聽到他這么說,臉上也十分難受。

要舍棄總督的位置和印度的殖民地,換誰都會很難受。

只是眼下在好望角以東,歐洲各國確實沒有實力和革新后的大明對壘,連成為對手的資格都沒有。

別的不說、如果他們真的宣布和大明開戰,那航道上那足以碾壓整個歐洲海上力量的大明海軍就要開始炮擊科澤科德了。

不僅如此,明軍在邁索爾駐扎的海軍四衛,兩萬人的軍隊會立即北上,只需要五天就能兵臨科澤科德城下。

到時候葡萄牙和荷蘭恐怕真的要跪下來向乞討,才能重新獲得貿易資格了……

經濟戰爭不管在哪個時代都管用,而朱由檢對歐洲的經濟制裁,更是掐中了他們的命門。

大明是缺黃金白銀,但問題是日本和廣袤的南洋地區已經足夠提供了,歐洲商人帶來的金銀只是錦上添花。

沒有這朵花,大明的經濟危機依舊能解決,只是時間要晚幾年,可如果沒有了大明這個商品輸出國,那歐洲的通貨膨脹就是慢性毒藥,遲早要了他們的命。

歐洲的三大商品輸入地分別是大明、印度和美洲。

眼下如果和大明作對,那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商品輸入地就沒了,更別提他們的矛盾就在于第二個商品輸入地。

一旦打不過,而大明又收拾了印度,那么歐洲就只剩下美洲這一個輸入地了。

可問題是,美洲輸入的金銀,正是導致歐洲通貨膨脹的元兇,因此三個地方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了大明和印度,僅僅靠著美洲,那美洲的金銀流入再多,歐洲人也花不出去,因為貴族的購買力雖然強,但能消耗的東西是有限的。

經濟如果不能在下層流通,那通貨膨脹到爆炸就是遲早的事情。

彼得遜不敢和大明鬧翻,野心勃勃的梅內塞斯也投鼠忌器。

如果明軍的兵力只有一萬,他或許會慫恿各國和大明打一場,但問題是……

這十六萬的投送兵力,著實有些欺負人了。

歐洲要是真有這個投送能力,那早就把美洲全部占領了。

本來就打不過明軍,現在明軍數量又還是碾壓局,他們能怎么辦……

“西班牙的崛起對于大明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我們或許可以和黃龍商量一下貿易的事情,總之得扼制西班牙。”

梅內塞斯已經黔驢技窮,最后他不得不把目光放在大明身上。

如果由大明出手制裁西班牙,那西班牙的經濟會下跌,而它的貿易份額則是會被英法葡荷四國瓜分。

“大明會出手?”

彼得遜對這個問題持有懷疑態度,畢竟在他看來,西班牙王朝即便恢復到巔峰時期,對遠東的一次性投送能力也不過就是三五千的兵力罷了。

這點兵力簡直就是說笑,要知道大明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已經擁有將兩萬多人投送到非洲東部的能力了。

彼得遜甚至懷疑,如果大明皇帝愿意,他們完全可以投送一萬兵力前往歐洲戰場……

“大明會不會出手,我們最少得爭取。”

梅內塞斯嘆了一口氣:“如果什么都不爭取,那這場戰爭我們一旦輸了,就再也沒有獨立的可能了。”

“好吧,我會聯合你的名義寫信送往坦焦爾,希望黃龍能同意我們的提議。”彼得遜現在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畢竟如果這件事情辦成,哪怕他們丟失了印度殖民地,那也會得到國內的嘉獎。

可如果這件事情辦不成,那就有些糟糕了……

簡短的會議商討后,彼得遜和梅內塞斯聯名以葡萄牙和荷蘭兩國的名義,向黃龍送去了兩份書信。

一份是交給黃龍的,順帶還有一千枚金幣作為見面禮,還有一份是送給大明的齊王和皇帝的。

不管怎么樣,這份禮送出后,總能得到一些好感吧……

帶著彼得遜和梅內塞斯的惆悵,裝載書信和金幣的快船駛出港口開始南下。

估計朱由檢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只是想賺點外匯,居然還能影響到歐洲局勢……


上一章  |  家兄朱由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