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451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明英華 >>大明英華最新章節列表 >> 451章

451章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1日  作者:空谷流韻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空谷流韻 | 大明英華 
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蓋三兩分

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蓋三兩分

連親信裨將都不能列席的會議結束后,鄭海珠又專門留下滿桂,和他嘮一嘮。

“朱廷華現在一心釀醋釀酒,給大寧鎮換銀子了,荷卓其實對他也沒什么,滿將軍你練兵的時候,不必折騰他的族中子侄了吧?”

滿桂赧然地摸摸鼻子:“我滿桂吧,狠勁大,醋勁也大,這大活人,不就該這樣對不?好教夫人放心,都是張參將和盧大官人千辛萬苦送到咱滿桂麾下的苗子,我就算折騰新兵,那,那也不是虐待、苛待,恰恰是善待。刀槍無眼,韃子如狼似虎,這幫宗室子弟,若練兵的時候不對他們嚴厲點兒,上陣一兩個回合,便丟了小命,多虧哪,都還沒娶過媳婦兒呢,對不?”

鄭海珠嫌他啰嗦,打斷他:“那你自個兒娶媳婦兒的事呢?有著落了沒?”

滿桂啞了火。

“怎么了?”鄭海珠盯著他,“此前,聽荷卓說起與你護送王象乾去朵顏衛,她還夸你心細來著,把王御史那樣的老資格文臣,哄得挺好。”

滿桂仍是沒有馬上回應鄭夫人,只望著城樓下的車水馬龍。

大寧鎮恢復快兩年了,黃尊素和馬祥麟,一文一武都算得見過世面的少壯派,從官衙驛站書院,到城防堡壘軍營,都按部就班地建起一定規模,晉商常仲文也拉來了不少剛起步的山西小買賣人,故而如今放眼望去,城中很有些遼東撫順那樣人煙稠密的大鎮氣象了。

滿桂的目光,追著城樓下十字街邊的一對小夫妻,直到那直裰翩翩的郎君和頭戴笠帽的婦人拐進了巷子,滿桂才輕嘆一聲,開了腔。

“夫人,醋壇子也有自知之明,滿桂我,配不上荷卓。她和她姑姑一樣,打小就識文斷字,不論在葉赫部還是在林丹汗那塊,都是和貴人們打交道。她在我手里管著女炮手和忙農活的時候,我還不覺著,現下瞧她四方應酬,雖是女子,那氣派,已不輸黃老爺。我一個丘八,咳,還是莫要耽誤人家姑娘了。”

鄭海珠越聽越有些吃驚。

當初滿桂雪夜救下荷卓后,雖然一口一個“女韃子”,但實際上表現出的種種細節,令鄭海珠確信,這個連馬祥麟都覺得是糙老爺們的滿桂,心地其實又軟又善。

只是,沒想到,他不光心好,腦子也頗有些超前的清醒。

并且,聽起來,他對荷卓的能干,沒有鄙夷不屑的意思,評判的言辭里,甚至還透出高看與崇拜。

一個古代男子,能這般想,讓鄭海珠頗有好感。

她于是溫言道:“你倆當初是我硬拉的媒,我現在也問句直的,荷卓她,是對你愛答不理了?”

滿桂搖頭:“那倒沒有。但我滿桂也不瞎,她喜歡像夫人這樣往來奔走,若我非把她娶回屋里,讓她跟母雞趴窩似地給咱生娃,她該多難受,是吧?”

鄭海珠思忖片刻,擰著的眉頭忽然舒展了,嘴角現出笑意。

“滿桂,你見過姚先生嗎?”

“姚……先生?誰啊?”

“黃尊素黃老爺的妻室。”

滿桂恍然大悟:“你說黃奶奶,咱不就明白了么。見過啊,大寧城重修的頭年春節,黃奶奶就帶著兩位黃少爺來過。只是,二月又回南邊松江去了。”

“滿桂,其實在松江,已經沒有人叫她黃奶奶,叫姚先生那都是不夠禮數了。因她將我名下的守寬學校,管得很好,六七年來送出去小一千的孩子,都能憑不同的本事吃一碗體面的飯,所以,松江的許多人,尊稱她姚校長。”

滿桂約略曉得鄭夫人最早做買賣時,就開起一個書院。

“夫人說起這位黃,呃,這位姚校長,是何意?”

“滿桂,我的意思是,女子并非一旦嫁進夫家,就定會成為你口中的趴窩母雞了。黃老爺和姚校長,不就各忙各的?但也不妨礙人家伉儷情深。人還隔那么老遠,不像你與荷卓,都在北塞。”

滿桂聽了這話,琢磨琢磨,還真有幾分道理。

“夫人,所以,若我與荷卓成了親,她也自可仍在大寧、喀喇沁和察哈爾之間奔波?”

鄭海珠正色道:“對啊,怎么就不能了?若有了娃娃,沒斷奶的時候,帶著唄,找兩個婆子打打下手。斷奶了以后,那就不必離不開娘了,娃娃在你的軍堡,由你這當爹的管著,還能叫狼叼了去?再說了,我也沒把荷卓當騾子使喚,她一年里總還是有好幾個月在大寧的。”

滿桂偏頭盯著鄭海珠,一副“夫人你咋說得這么對咧”的表情。

但很快,滿桂還是擺擺手。

“今歲我還是不提親了。待來年,風風光光地回大寧,再將夫人說的這番話,變成我滿桂的心意,倒給荷卓聽。不然,萬一,夫人我是說萬一,那個啥,不是說咱明軍吃敗仗,而是,而是老子不走運,折在了那個王八羔子巴牙喇手里,豈非讓人家好好一個姑娘,成望門寡了。”

滿桂刻意用大咧咧的口吻,掩蓋那幾分凝重。

這凝重,其實又是久經沙場之人,在即將迎來大戰前,都不會去避諱的。

不避諱,才是冷靜的勇氣。

鄭海珠默然片刻,抿嘴道:“行,明年。明年我來喝你們喜酒的時候,隨的份子錢,一定比黃老爺和馬將軍,加起來都多。”

半個月后,京師。

這日酉時,鄭海珠來到朱閱文的寓所。

朱閱文前日就得了蔡鳳的登門通傳,說夫人今日會來,想聽聽朱先生又寫了什么鋼弦琴與胡琴的新曲子。

朱閱文已經快小半年沒見過鄭夫人,自然悉心準備,一早就喚來蒙古胡琴師扎那,候在院里。

但鄭海珠走進院子時,穿著官袍,朱閱文還是稍稍詫異了些。

朝廷再大的衙門,平時也就開到申初,夫人沒有回宅換身舒服些的衣裳,看來今日在值房,忙到很晚。

鄭海珠到了朱閱文面前,終于不在意露出疲憊的模樣,往椅子里一靠,闔著眼睛。

朱閱文將暖手爐遞給她,輕聲地詢問:“要不,我讓扎那回去吧?你累了,就吃些晚膳,我給你燒水,你沐浴后直接歇息。”

鄭海珠睜開眼睛:“我不累,我就是來聽你的曲子的。”

朱閱文應聲好,喚進扎那。

這蒙古人仍是帶著兒子莫日根一道。

和此前不同的是,少年莫日根,竟然坐到了朱閱文創制的蝶式箏面前。

鄭海珠瞧著,問朱閱文:“你教的?”

朱閱文已坐到鋼弦琴邊,聞言點了點頭,眼中露出師父對愛徒的慈靄與得意:“這娃娃于音律上,真是個好料子。”

說話間,胡琴、鋼弦琴、蝶式箏,齊奏起來,是個很有些草原狩獵意象的曲子。

朱閱文揣摩鄭夫人聽膩了小調,平素又常跑邊塞,應會喜歡這種風格。

孰料,曲子奏著奏著,鄭海珠眉頭越擰越緊,終于砰地一聲,將手里茶盞扔在地上。

三樣樂器同時戛然而止。

蒙古父子惶然無措,朱閱文也嚇了一跳。

但他到底與鄭海珠關系親密,遂上前問道:“怎么了?”

鄭海珠右手扶住額頭,左手搓了搓面頰,深吸兩口氣,才睜開眼看著朱閱文,開口時,語氣已帶上安撫的歉意。

“不該拿你們出氣。曲子很好,但我聽得心煩。北疆狩獵,我便想起邊事。我好不容易弄來的軍餉,萬歲爺要修三大殿,還要給太子大婚,七八成都沒了,遼餉還發個什么?那邊的營兵若是鬧餉,韃子不是求之不得,正好趁亂攻打開原和鐵嶺。”

朱閱文惴惴地聽著。

夫人在與他只有二人相對時,都很少論及公務,何況今日還有扎那父子在。

看來真是煩擾氣惱極了。

朱閱文沖扎那父子揮揮手。

扎那忙躬身帶著兒子退出去。

心里卻歡喜得很。

多么重要的消息,要趕緊傳給大汗。


上一章  |  大明英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