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第二百一十六章 高山行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過河卒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高山行舟

第二百一十六章 高山行舟


更新時間:2025年06月09日  作者:莫問江湖  分類: 武俠仙俠 | 仙俠 | 太平客棧 | 少年 | 文青 | 莫問江湖 | 過河卒 


三路大軍中,西線大軍的進展不算慢,陸續拿下了河東府、晉城府、平陽府、潞安府,可還不是最快,推進最快的其實是北線大軍。

奪取東萊府之后,水陸并進,新羅各府幾乎是望風而降,沒有絲毫抵抗可言。

小國素來如此,只能做墻頭草,若是一味剛強,反而難以長久。

張氣寒也起了不小的作用,畢竟新羅和鳳麟洲太近了,少不了打交道,再加上張大真人是太平道的老人,差不多算是太平道的第三號人物,威望資歷一個不少,聽聞是張大真人親自領軍,許多地方都主動派人聯絡,表示愿意歸順,希望能按照臨陣起義處理。

如果只有澹臺震霄獨自領軍,那么缺乏互信,就算愿降,也難免心中顧慮,甚至產生誤判,所以張氣寒的反正才顯得這樣意義重大。

北線大軍真正遇到抵抗,已經是位于新羅和遼東邊境的太白山。

遼東素有白山黑水之稱,白山就是太白山。

狹義上的太白山是太白山的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

廣義上的太白山橫跨三州之地,長約兩千六百余里,一直延伸至遼東半島,人煙罕至,山高林密。

官府衙門一般位于重要的府城之內,道府則位于洞天福地,太白山之于遼東道府,便如太平山之于蘆州道府,在太白山上有大荒北宮,是遼東道府的核心所在,也是整個關外最大的道宮。

如果說朝陽府是秦家的龍興之地,那么大荒北宮就是北道門的龍興之地。

太白山本是一座火山,火山口積水成湖,也就是與昆侖瑤池、大雪山瑤池并列齊名的太白山天池,北側天文峰與龍門峰之間有一缺口,池水由此缺口溢出,上與天池相接,下通二道白河,是混同江的正源。

大荒北宮坐落于天池的東岸,澹臺震霄和張氣寒則從西岸發起進攻。

兩人遠遠眺望,可見天池對岸有一片連綿宮闕,樓閣殿宇層層疊,其間以廊道相連。云霧繚繞之間,湖水映襯之間,好似是一座天上仙宮。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大荒北宮。

不過與其他道宮不同,大荒北宮在細節方面顯得有些粗獷,若是仔細看去,少去云霧繚繞和湖水映襯,便沒有那么多的雕梁畫棟,沒有那么多的精雕細琢,刀切斧鑿,棱角分明,這大約便是一個“荒”字的由來,而且建筑十分高大寬闊,遠勝尋常建筑,人行于其中,好似螻蟻,這便是一個“大”字的由來。

李長歌和李長詩便駐守在這里。

張氣寒道:“我們的主力都是水軍和陸軍,飛舟部隊嚴重不足,大多集中在東線那邊,其次是西線,可鐵甲船也開不到這高山之巔,僅憑陸軍想要打下大荒北宮,恐怕不大現實,難道要繞過去?”

澹臺震霄擺手道:“不可,放任這么一個釘子在我們的身后,且不說截斷后勤的問題,若是進攻不利,卻是首尾不能相顧,甚至還要面臨前后夾擊的困境。”

張氣寒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真要強攻,且不說傷亡情況,就是時間上也來不及,遼東道府不比新羅,肯定不會望風而降,若是我們在大荒北宮這里浪費太多時間,只怕會延誤了會師之期。”

澹臺震霄沉默了片刻,說道:“我有個辦法。”

張氣寒問道:“什么辦法?”

澹臺震霄伸手指著面前大湖:“這天池就行不得舟嗎?只要我們的艦隊能夠開進天池,艦炮便可以直接打到大荒北宮,以數量而言,更甚于飛舟部隊,以質量而言,更甚于重炮團。”

此時夕陽西下,落日映照在湖面上,滿眼血紅之色。

張氣寒道:“話是這么說沒錯,問題在于如何讓艦隊駛入天池。”

澹臺震霄道:“就是搬,也能搬上來。”

這話乍聽之下,似乎只是一個表決心的比喻,不過事實上澹臺震霄就是這么干的。

當天夜里,澹臺震霄便展現了什么叫蓋世武夫,什么叫第一人仙,他來到清津港,展開人仙真身,僅憑一己之力便將鐵甲艦背在身上,仍舊行走如風,一躍百丈,就這么一路背到了太白山的天池之中。

要知道澹臺震霄可是能扛起一座島嶼,與島嶼相比,一艘鐵甲艦實在不算什么。若非人仙不能像神仙那般顯現巨大法相,體型太小,便是肩挑兩艘鐵甲艦也不成問題。

旱地行舟也不過是在平地之上,這次還要上山,比起旱地行舟更進了一步。

一夜之間,澹臺震霄往返十余次。

這還不算,天亮之后,澹臺震霄絲毫不顯疲態,沒有半點歇息的意思,仍舊運送鐵甲艦不停,

如此一天一夜,天池中云集了三十余艘大小鐵甲艦。

另一邊大荒北宮中,李長歌和李長詩也只能面面相覷,澹臺震霄未免太不講道理。

這么多船,本質上都是炮臺,雖然無法與修筑的固定炮臺相提并論,但相較于重炮團就厲害太多了。

反而大荒北宮這邊缺少一些必要的工事,火炮也不足——本就已經占據天險,誰能想到天池中會有海上艦隊?這又不是沿海的港口!

現在臨時修建也來不及了。

至于主動出擊,那才是不要命了,澹臺震霄只是背了一艘鐵甲艦,又不是背了一座山,還沒到騰不出手的地步,必要的時候,他大可將鐵甲艦丟出去,還能砸人。

更何況張氣寒一直就在天池旁邊看守已經運上來的艦隊,只要拖延片刻,負責運送艦隊的澹臺震霄轉眼就到。若是二對二,澹臺震霄可是準一劫仙人!誰能打得過?也許皇帝和國師可以試一試,其他人肯定不行,澹臺震霄強于李長詩,張氣寒強于李長歌,那就是必敗無疑。

兩人只能緊守大荒北宮,眼睜睜看著澹臺震霄把一支艦隊搬到了天池之上。

高山行舟。

準備得差不多之后,隨著兩位掌軍大真人一聲令下,艦隊艦炮和重炮團開始炮轟大荒北宮。

在火炮的掩護下,陸軍沿著天池邊緣急速行軍,開始嘗試拔除大荒北宮的陣點。

澹臺震霄和張氣寒更是以仙人之尊,嘗試從正面破陣,尤其是澹臺震霄這位準一劫仙人,每次出拳,都會讓大荒北宮的陣法搖晃不止,若非有兩位仙人輪番主持陣法,只怕澹臺震霄一人就能把大陣破去。

可饒是如此,大荒北宮也眼看著越來越不好守。

便在此時,屋漏偏逢連夜雨,又傳來了平陽府失守、大祭酒程太淵兵敗被俘的消息,更是給了二李當頭一棒。

仗打到這個份上,任誰也能看出來,已經快要打不下去了,就算能拖延一段時間,那又能如何?

以空間換取時間的前提是疆域足夠廣闊,現在疆域廣闊一方的是道門,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是道門占據優勢,人心已經倒向了道門那一邊。

再拖延下去到底還有什么意義?

現在看來,齊玄素還是比較克制的,甚至沒有動用邊境大軍,若是他狠下心來,婆羅洲的蘭大真人、東婆娑洲的顏大真人、西域道府的張大真人、鳳麟洲的老殷先生、羅娑洲的齊教正,甚至是南大陸的宮甫,通通調到前線,那就更沒法打了。

現在的掙扎根本就是徒勞,不過是延長坐以待斃的時間罷了。

想到此處,李長歌和李長詩也是意興闌珊,甚至考慮起投降的事情。

不過兩人誰也沒有說出口,只是李長詩提了一句:“國師到底是年紀大了。”

李長歌不僅沒有反駁,反而順著李長詩的話說道:“從一開始,清微真人就反對此事,我聽聞齊玄素……大掌教對清微真人一直都是另眼相待,若是讓清微真人出來主持大局,也許會有另外一番局面……”

李長歌沒有把話說完,不過兩人對視一眼,都明白未盡之言。

到了這個時候,的確要考慮退路了。

趁著還有一戰之力提出和談,尚且勉強能談,若是再拖下去,只怕是談無可談。

可既然要談,那就必須有人承擔責任,完成切割。

這個人選不是隨便什么人就行,棄子那一套行不通了,必須是棋手本人,才能讓人信服,才能讓道門滿意。

現在看來,能夠承擔責任的只有國師和清微真人,太平道不能把兩人全部切割了,還要留下一人要負責和談,乃至支撐起內戰結束之后的太平道局面。

其實幾乎已經確定了。

從太平道的角度出發,正如李長詩所說,國師老了,時日無多,不可能指望國師支撐起戰后局面,只能是切割年老的,保留年輕的。

從齊玄素的角度出發,他一直很欣賞清微真人,也從不掩飾這種欣賞,他一直認為清微真人是個顧全大局、高風亮節之人,頗有玄圣遺風,清微真人一直都是他心目中收拾太平道殘局的理想人物,別看清微真人高居戰犯榜單之上且名列前茅,赦免還不是大掌教一句話的事情。

如今內外已經達成共識,只是太平道內部還沒有人敢直接點破此事。不過隨著戰事進展越發不利,不滿情緒不斷醞釀,也是遲早的事情。

相關


上一章  |  過河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