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第一百九十章 太上議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過河卒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章 太上議事

第一百九十章 太上議事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21日  作者:莫問江湖  分類: 武俠仙俠 | 仙俠 | 太平客棧 | 少年 | 文青 | 莫問江湖 | 過河卒 


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當蘆州之戰終于落下帷幕的時候,堂堂大掌教在做什么呢?

沒錯,大掌教在看歌舞。

嚴格來說,這玩意應該叫文藝匯演。

除了大掌教之外,還有準備參加三教大議的諸多人物,以張太虛為首,都是地方上的豪強,也都是些天下間有名望的人。

一般而言,“望”這種東西需要時間慢慢沉淀,想要走捷徑就只能是立下大功,齊玄素先是拿下地肺山平定前任地師之亂,如今又派遣大軍拿下太平山趕走了國師,關鍵是促成了靈寶道回歸,再加上成為大掌教之前的一些經歷,雖然年輕,但還是頗有威望,所以他要召集三教大議,各地的豪強們不敢不來。

當然了,齊玄素這種畢竟是個例,不能一概而論,大部分人養望還是靠時間,靠資歷,所以一眼望去,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除了大掌教之外,幾乎沒有年輕人。

這么多老人,大掌教便突發奇想,不去摘星樓去看那些羽衣舞。

一來摘星樓分成好幾層,單獨一層肯定坐不下這么多人,分成好幾層便有了上下之別,分出了三六九等。道門內部當然沒什么問題,一品天真道士就該比二品太乙道士位置更高,不是大掌教偏心,而是這么多年的規矩如此,誰也不會因此生出怨懟之心。可這些外人又沒有道士品級,更不是每個人都有同道士出身,如何分高下?高了低了便認為大掌教偏心輕視,反而要惹出爭端。

二來齊玄素也有一點不可為外人言的私心。眾所周知,齊玄素只喜歡具體的人,而不是某個概念。你問他喜歡父親還是喜歡母親,他會說喜歡七娘。你問他喜歡男人還是喜歡女人,他會說喜歡張月鹿。你問他喜歡兒子還是喜歡女兒,他會說喜歡小殷。換而言之,就算小殷是個兒子,他該喜歡還是喜歡,只因為這是小殷,并非對女兒格外偏愛,更無意做一個所謂的女兒奴。

這點私心當然跟小殷有關,蘆州的戰報早在第一時間就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也從五娘那里知道了小殷的表現。

其實到了齊玄素這個地步,攀比之心已經很淡了,年輕的時候作為一個地位不高的道士打了李家公子的臉,證明自己比李公子高出一頭,實現以下克上,當然很爽。

可現在他已經是大掌教了,再去干這種事情就沒有什么意思了。周圍的人不會再有先是瞧不起然后被打臉最終大為震驚的心理變化,只會往政治層面考慮,比如大掌教發作是不是要對李家動手諸如此類。就算大掌教什么都不做,別人也會創造條件讓大掌教沐浴山呼,下面的人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表達對大掌教的敬仰,根本不需要大掌教親自動手。

不過并不意味著大掌教就是無欲無求了,還是有的,一則是建立名垂青史的功業,二則是就如一些為人父母者,喜歡夸耀孩子,自己的成績倒是無所謂了,孩子優秀才是關鍵。孩子多的人家也就罷了,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難免落入此中窠臼。

齊玄素也不例外,小殷立下大功這件事遠比齊玄素親自建功更能讓齊玄素高興。齊玄素從南大陸歸來,都沒怎么提及促成靈寶道回歸的事情,只是在不經意間點了一下,言稱他只是為了動員一切力量爭取道門統一而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可小殷只是打下一個太平宮,齊玄素卻要好好夸耀一番,好似一個太平宮能跟南大陸劃等號。

綜上兩點原因,齊玄素決定在大玉虛宮設宴招待眾人,所謂的文藝匯演不是讓一些穿著很簡單衣服的美人登場,而是找了一幫小蘿卜頭,也就是小道童們,這些小道童不是一般人,不乏道門世家出身,不是這位參知真人的侄孫,就是那位大真人的侄孫女。

一幫小不點登臺獻藝,給老爺爺們表演節目。

按照道理來說,小殷算是這些小家伙的領頭人,名副其實的小殷老大,上次張太虛講課,小殷就被迫參與了。不過小殷這次隨軍出征,逃過一劫。

小殷其實很不耐煩這幫小蘿卜頭,她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整天跟小蘿卜頭混在一起像什么話,至于當年的勸進擁立之功,小殷早已經忘了,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不過這種文藝匯演的效果還不錯,一幫早就享受天倫之樂的老頭們倒是看得挺樂呵,不少孩子的長輩更是指指點點,小聲交談,氣氛很是融洽。

姚懿是這次匯演的組織者,這段時間以來,他不僅要主持紫霄宮的工作,同時事實上擔任了大掌教的貼身秘書,也就是首席秘書和貼身秘書一肩挑了,還兼管著青萍書局,不得不說,姚懿的確能力出眾,三手都要抓,竟然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條。當然了,姚懿付出的代價是日夜不休,上次閉目養神還是在從婆羅洲返回玉京的路上。這便多少有些皈依者的心態,姚懿深知自己是有些所謂“原罪”的,所以才要如此表現。

在匯演瀕臨尾聲的時候,秦公輔終于是沒有忍住,開口詢問瀘州戰事的勝敗。

齊玄素沒有說話,姚懿站起身來,當著一眾老人的面向齊玄素匯報了一個齊玄素早就知道的消息:在大掌教的英明領導下,天師和齊大真人親自指揮,各級道士、靈官、黑衣人英勇作戰,成功攻克了太平山,除了懷北府之外,蘆州基本被收復。紫霄宮輔理齊小殷表現突出,單槍匹馬攻入太平宮,解除了太平山大陣,然后是各種溢美之詞。

齊玄素故作謙虛地擺了擺手,示意姚懿可以了。然后在眾人的注視下,齊玄素站起身來,環顧一周,待到周圍徹底安靜下來之后,齊玄素高聲道:“小兒輩,大破賊!”

在座之人都是飽學之士,如何不知道這正是淝水之戰的典故。

不得不說,今天讓大掌教裝到了。

想歸想,動作不能停,眾人紛紛起身,表示祝賀。

不過到底是向道門祝賀,還是向大掌教祝賀,抑或是兼而有之,那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這個消息的效果還是十分顯著,原本對三教大議持觀望態度之人,也在此刻下定了決心,局勢已經很分明了。

齊玄素沒談封賞的事情,而是趁勢表達了太上議事對三教大議的態度。

所謂“太上議事”,其實就是最高議事,不過換了個名頭。

因為大掌教覺得“最高”二字太過直白了,還是委婉一點比較好,古來有“御前議事”的說法,道門沒有皇帝,卻有太上道祖,“太上議事”便是在太上道祖像前議事的意思。

還有一重意思,根據圣廷的圣典,教宗被視為無上意志指定的人間統治者,他的權力體現了無上意志的意志,無上意志通過教宗表達他對人間政治的愿望。

大掌教借用了這一重意思,即太上議事作為道門的最高領導機構,被視為太上道祖指定的人間統治者,太上議事的權力體現了太上道祖的意志,太上道祖通過太上議事表達他對人間政治的愿望。

所以“太上議事”有兩重含義,一重是字面意思,在太上道祖像前的議事,另一重是引申含義,代表了太上道祖意志的最高領導機構。

部分道門之人私下稱之為“上”“中”“大”三級議事,也就是太上議事、金闕中樞議事、金闕大議,這三個字不分高下,分別代表了上位、中央、廣大的意思。

有心人也注意到,大掌教在太上議事中去掉了大掌教夫人的位置。

也就是說,夫人、太夫人、太上夫人,都不是進入太上議事的理由。

姚齊能進太上議事,是因為她乃全真道大真人;蘇元儀能進太上議事,是因為她乃太一道大真人;張月鹿能進太上議事,是因為她乃正一道大真人。與這個夫人那個夫人不相干。

這意味著從玄圣時代開啟的夫人制度也被當今大掌教正式廢除,所謂的第一女道士、第三道士,將會和第二道士一樣,徹底成為歷史。

道門只有第一道士。

當然,大掌教夫人這個位置還會保留,不過自此之后不再掌握實權,不能代替大掌教行使權力,只是一個單純的禮儀性位置。除非大掌教夫人還兼任了其他職務,比如太平道大真人,或者正一道大真人。

道門之人私下稱之為道門版的“后宮不得干政”。

大多數人還是支持的,其中涉及一個公平的問題,副掌教大真人也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要經歷許多困難和斗爭,要干出一番成績。大掌教夫人卻沒有一個具體的考核標準,只要嫁給大掌教就行了,然后就能成為道門的高層,凌駕萬千道士之上,甚至把持道門的命運,這跟儒門的皇后、太后有什么區別?這嚴重違背道門精神,早該廢除了。

由此可見,大掌教還是圣明的。

除此之外,齊玄素也確定了“上”“中”“大”三級議事的具體標準。

金闕大議的成員最低為參知真人,金闕中樞議事的成員最低為平章大真人,太上議事的成員最低為副掌教大真人,包括紫霄宮掌宮大真人,也就是說,大掌教把紫霄宮掌宮大真人提了一級,使其成為副掌教大真人。

等于是齊玄素把略顯混亂的九品十二級從頭梳理了一遍,做了明確劃分。

之所以說是“最低”,是因為存在覆蓋包含的關系,就拿大掌教和副掌教大真人來說,他們不僅是太上議事的成員,也是金闕中樞議事、金闕大議的成員。同理,金闕中樞議事成員也是金闕大議的成員。

這是三個同心圓。

如此一來,只要能夠進入金闕大議,保底就是參知真人。然后一百零八位參知真人選舉出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此時就成了七十二位參知真人和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的格局。

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又要選舉出大掌教和六位副掌教大真人。

最后的結果就是:一位大掌教、六位副掌教大真人、二十九位平章大真人、七十二位參知真人。

如此一來,有些道府的掌府真人會順勢提上一級,成為平章大真人,比如江南道府。也有些道府的掌府真人仍舊是參知真人。道堂方面,上三堂的掌堂真人也必然會成為平章大真人,而其他道堂卻是未必。

經歷了許多波折,齊玄素終于將自己的金闕改制全部推了出來。

相關、、、、、、、、、

__仙俠小說


上一章  |  過河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