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瓊并不傻,她雖然在招女婿的事情上看走了眼,而且手段惡劣,但在其他事情上還是頗有見地,當初鬧到大真人府請天師給張月鹿賜名,后來聯絡顏大真人結親,都是出自她手,這是張拘奇干不來的,所以她才是一家之主。
齊玄素的這位岳父,是個好人,張月鹿沒有隨娘,也要歸功于張拘奇,無奈張拘奇著實能力不行,是個無用的好人。
張家諸老求到了澹臺瓊的頭上,請她入京與大掌教分說,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澹臺瓊也有一番思量,她當然知道張月鹿出任天師對她來說是好事,她不會蠢到給張月鹿拖后腿,可她表面上卻要順從張家諸老,不贊同張月鹿出任大掌教,實則是以退為進的把戲,借此探一探好女婿的口風。
畢竟這個好女婿不會跟她交心,到底是把張月鹿拿出來當個幌子,還是真要把張月鹿推上去,旁人可不知道,只有好女婿自己知道。
若是前者,便如她所想那般,反正張月鹿已經是大掌教夫人,進了最高議事,有這個保底,她便假戲真做,以退為進變為真退。
若是后者,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她當然要配合女兒女婿,大掌教怎么說,她就怎么干。
齊玄素此時也大概猜出澹臺瓊一番話的用意了,略微思索之后,還是決定給這位老夫人透個底——他不喜歡澹臺瓊,可在這件事上,兩人利益一致,是同一戰線。
國事更在家事之上,天師乃是道門名器,并非張家一家一姓之事。
于是齊玄素說道:“道門之人喜歡調和折中,你覺得屋子里太暗,想要開一扇窗戶,大家一定不允許,可如果你主張把屋頂拆掉,大家就開始調和了,愿意開窗了。也可以說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澹臺瓊仔細咀嚼了一番,明白了齊玄素的用意:“大掌教想要讓青霄做天師,張家大宗一定不允許,可如果大掌教提出讓張無恨做天師,張家大宗就開始調和了,愿意讓青霄上位。畢竟當年的那樁公案,錯固然在張無恨,最后鬧得由天師親自動手清理門戶,可張家大宗也不敢說自己問心無愧,若是真讓張無恨上位,肯定要打擊報復,那還不如讓青霄上位,最起碼青霄是講理的。”
澹臺瓊遲疑了一下,又道:“只是大掌教不要忘了,還有天師這個變數,雖然天師看似不管身后事了,畢竟五代大掌教何等人物,也管不了自己的身后事,但天師還有一招,便是在飛升之前主動卸任天師之位。若是天師趁著大掌教與張家大宗相持不下之際,借著大掌教的東風,真把這個虧欠良多的妹子推上了天師之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大掌教又當如何?”
齊玄素道:“張無恨身為六代弟子,年事已高,便是勉強做了天師,也做不了太久,無關大礙。”
澹臺瓊明白了。
張家大宗已經是進退兩難,齊玄素并沒有打算設立異姓天師,肉還是爛在了張家自己鍋里,所以張家的抵抗并不堅決,內部也談不上心齊。在這種情況下,齊玄素給出了兩個選擇,張月鹿和張無恨。對于張家大宗來說,一個是狗屎味道的綽科拉,一個是綽科拉味道的狗屎,就選吧,一選一個不吱聲。
所謂“綽科拉”,是發源于南大陸的一種甜品,以可可豆制成,顏色與狗屎頗為相似。
不管怎么說,天師是道門正經職務,大掌教的意見總不能否了,就算要否,那也得是天師出頭,可天師也有感情,很有可能真把親妹子扶上去。
一根筋變成兩頭堵了。
說到這個份上,澹臺瓊已經明白該怎么回復張家諸老了。
就說大掌教和天師已經初步議定,屬意張無恨接任天師之位。
你們不是嫌棄青霄年輕輩分低嗎?張無恨可是六代弟子,輩分夠高了吧,張無用等人還要稱呼一聲姐姐。
你們不是嫌棄青霄不是大宗出身嗎?張無恨是天師的親妹妹,出身夠大宗了吧。
澹臺瓊已經可以想象張家諸老的表情了。
想到此處,澹臺瓊竟是有些快意。
算計來,算計去,終是一場空。
既然從好女婿這里得了準話,那么澹臺瓊便不準備久留了,決定趕回云錦山。
她又不傻,如何看不出好女婿并不喜歡她這個岳母?也知道女兒一時半刻出不了關,在這里礙眼討人嫌沒什么意思,倒不如幫著好女婿解決了這個難題,反而能挽回一些印象。
于是澹臺瓊告辭,齊玄素還要裝模作樣地挽留幾次。最終澹臺瓊搬出張拘奇獨自在家無人照料的理由,大掌教遂不再挽留,派人送老夫人離去。
本來張拘奇想著,澹臺瓊這次上京怎么也得十天半個月,無人約束,他終于可以逍遙自在了,聯絡三五好友,找一找年輕時的感覺,美得很。
可誰曾想,澹臺瓊這么快就從玉京回來。
這也就罷了,因為老夫人這次來去匆匆,有些反常,紫霄宮那邊反而傳出一些流言,說是老相公出了意外,馬上就要咽氣,所以老夫人才匆匆趕回云錦山,大掌教也不好挽留,如此云云。
又有一些陰謀猜測,說是張家大宗不欲看到夫人接任天師之位,所以才對老相公動手,意在恐嚇夫人,讓夫人知難而退。
不少人信以為真,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喪儀的禮金,就等著出大殯了。
更有熟識之人直接登門探病。
這是張拘奇萬萬沒想到的。
齊玄素雖然不喜歡澹臺瓊,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岳母老夫人還是很有能力,就是心思不往正道上用。張月鹿接任天師的事情說不定會在澹臺瓊這里迎來一個轉機。
不要覺得澹臺瓊身份低,如今她是大掌教的岳母,人稱“老夫人”,又有張家媳婦的身份,成了雙方的中間人,那就不低了。從張月鹿成為大掌教夫人的那一刻起,澹臺瓊也躋身張家高層,她本身就是張家諸老之一。
齊玄素送走澹臺瓊之后,已經正式回到彌羅宮辦公的姚懿又向齊玄素匯報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那就是衙門的問題。
過去的時候,道府不管民生,自然可以修建在高山之上,具體民生問題一般由地方官府衙門負責。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道府與衙門不在一城,比如蘆州的懷南府和廬陽府。江南道府也是如此,雖然天心道宮在金陵府的轄境之內,但不在金陵府的府城之內,只是天師坐鎮金陵府之后,中軍大帳設在了金陵府。齊州道府就更是如此了,總督衙門設在了北海府,可道府卻設在三仙島之一的方丈島。還有西域道府,道府駐地位于大雪山行宮,西州都護府其實是在樓蘭。
現如今道門改編了大量的朝廷官吏和黑衣人,上次改革軍制,把黑衣人的問題解決了,等于道門現在擁有兩個軍事體系,一個是靈官,相當于禁軍精銳,再有就是黑衣人,相當于地方部隊。
可官吏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各地方官府衙門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定位?是徹底廢除?還是變為道府的下屬機構?
姚懿把這個問題匯報給齊玄素之后,齊玄素召集了一次議事,參加議事的人除了姚懿之外,還包括慈航真人、張拘成、周夢遙。
討論的初步結果是,保留原地方官府的架構,不過要改一個名字,不再叫官府或者衙門,改名為同道府,與道府平級,擁有一定的獨立性,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又要受道府的領導。
也就是一個地方兩套班子,道府掌握人事權力,同道府掌握部分財政權力。
道府作為道門的執政機構,代表道門進行各項工作。
同道府則是該地方的行政管理機構,代表地方政府履行職責。
產生機制也不同。
道府其成員由上級議事推薦,通過道府大議選舉,并由紫微堂最終確認決定,最高領導職務是掌府真人,必須由道士擔任。
同道府成員則主要由本地三教議事選舉產生,最高領導職務為同道府掌府,可以是道士出任,在極個別情況下,也可以是儒門之人擔任,或者是佛門之人擔任。
至于三教議事,共分四級,從對應金闕一級,到對應道府大議一級,一直到府縣的道觀一級,區別于只有道門之人參與的道府大議,三教議事允許儒門之人、佛門之人、地方豪強參與其中。
這與齊玄素的金闕改制是相輔相成的,你不給這些人上升的出路,他們便要造反,為了降低統治成本,道門不得不團結一部分人,讓他們參政議政,故而在此之外開辟出一個三教議事。
其實這個工作也不是今日開始的,從玄圣時期就講三教合一,齊玄素不過重新拾起來了而已,而且是在道門領導下的三教合一,這一點不能動搖。
本質上還是金闕議事占據了主導,因為同道府受道府領導,道府向金闕負責。
在齊玄素的設想中,包括平章大真人和參知真人在內,金闕成員最終會增加到一百零八人,這些人由道堂大議、道府大議、道宮大議等選舉單位選舉產生。
這一百零八人再通過金闕大議選出金闕中樞議事。
最終金闕中樞議事選出大掌教、最高議事,最高議事在不召開金闕大議期間,代為行使金闕職權。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