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處戰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過河卒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處戰場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處戰場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09日  作者:莫問江湖  分類: 武俠仙俠 | 仙俠 | 太平客棧 | 少年 | 文青 | 莫問江湖 | 過河卒 


五娘在太平山的西側,雖然天師所部才是主力,但從人數上來說,五娘這邊的人數更多。

江南大軍的飛舟和重炮幾乎都集中在了五娘的手中。

天師之所以是主力,主要還是三十六部雷神已經超出了尋常軍隊的范疇,若是正常戰事,那么五娘所部便是主力了。

五娘正在眺望太平山,以仙人的目力,并不需要千里望一類的物事。

勢均力敵的大軍團作戰,對位很重要,若是被人家田忌賽馬,那就很被動了。尤其是進攻方掌握主動權的時候,如果應對不好,很容易被強行突破,便要導致整個防線崩潰。

現在看來,國師還是成功抓住了對位,他本人對上天師,又讓景真明對上五娘,沒有放空。

當然了,太平山占地不大,就算抓錯了,也有彌補的空間和余地。

景真明在廬陽府兵敗之后,收攏殘部退往懷南府,與國師合兵一處,國師讓他鎮守太平山以西,再次對上了五娘。

從仙人修為的分級來說,五娘前世就是仙人,本體又是仙物,所以她一入長生階段就是資深仙人這個級別,雖然比不上姜大真人和三大士,但明顯要比初入仙人的齊教正、陳書華等人強上許多,不僅在龍小白的幫助下壓住了凈琉璃大士,孤身一人面對姚武、李長詩等資深仙人也不落下風。

景真明就要差上許多,他和齊教正、陳書華、李長歌相差不多,都是最近才躋身仙人,又沒有五娘這樣的底蘊,算是初入仙人,較之慈航真人和清微真人明顯差了一籌,還需要時間的打磨。只是等他們成為資深仙人的時候,慈航真人和清微真人也差不多到了三大士的境界,基本是追趕不上的。

不過這四個等級之間的差距遠遠談不上天差地別,想要打出近乎一邊倒的局勢,得是三師這一級針對初入仙人這一級才行,也就是姚令打齊教正。

這還不算仙物造成的變數,比如七代大掌教手持四件仙物,便是姚令也費了一番手腳。亦或是不同傳承之間的克制關系,比如同為準一劫仙人的空王對上澹臺震霄,就是不好打。

五娘能壓得景真明喘不過氣,除了修為和仙物之外,關鍵在于大掌教親軍,作為大掌教的護衛,整編的大掌教親軍只要結成陣勢,連為一體,便可抗衡仙人。

若非景真明有“太素玄功”,廬陽府一戰就要被五娘拿下。

這次再對上五娘,景真明也是無法可想,只能依托太平山的陣法堅守不出。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

這次不同于廬陽府一戰,五娘的重炮群轟得動城墻,卻轟不動高山,就是“碎星”也不行。

當初玄圣能打崩云錦山,是因為玄圣本就在大真人府這個云錦山要害,又以第四重的“太易法訣”精準打斷了云錦山的地脈,引發地震,這才讓云錦山天翻地覆,地形大變。

如果只是正面攻擊,萬難造成如此戰果。

五娘此時既沒有四重“太易法訣”,也無法進入太平山內部,就算兩個重炮團連續傾瀉上百萬炮彈,又能削平幾尺幾丈的山頭?這還不算坑道、工事和陣法的作用。

以步軍攻山,那是用人命去填,不符合既定的作戰方針。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飛舟部隊還能發揮一定作用,可是在飛舟數量上,太平道不僅不落下風,甚至還占據上風。

故而五娘打不了主力,只能從旁牽制。不過天師不一樣,三十六部雷神真能嘗試煉化太平山,什么陣法、工事、坑道,都抵擋不住。

所以國師那邊不能堅守不出,必須主動出擊,將三十六部雷神拒之門外。

就在這時,有贊畫高聲稟報:“大真人,南山那邊打響了。”

五娘收回視線,雖然明知道重炮團很難產生決定性作用,但還是下達了火炮掩護的命令。

與此同時,所有飛舟升空,配合大掌教親軍一起壓了過去。

大掌教親軍作為道門最精銳的禁軍,全部由靈官部隊組成,可以組成軍陣,除了需要兩位一品靈官擔任陰陽兩個陣眼之外,關鍵是充當陣點的軍旗。

尋常陣點需要與地脈連接,汲取地氣為己用,所以最大的劣勢就是無法移動,能守而不能攻。而大掌教親軍的軍陣是以神力為補充,不依賴地氣,自然可以自如移動,結陣升空之后,如同黑云蔽日,又似黑色大潮,直接從空中壓了過來。

靈官們所持的黑旗在上空衍變出一方森嚴雷池。

雷法號稱萬法之尊,諸法第一,最是適配大掌教的身份。

只見太平山西山上方浮現出巨大漩渦,其中紫雷涌動,甚是駭人。

下一刻,天雷轟然落下,擴散開來的雷光將整個山峰變成白茫茫一片。

蔚為壯觀。

待到雷光散去,整座山峰漆黑一片,許多火炮都變成了廢鐵。

緊接著又有九道天雷自雷池降下。

每一道天雷都有雙人合抱粗細,直接沒入山體,專攻藏在地下的各種工事。

不過太平道也并非單純挨打,太平道以三十六人結成一小陣,共計有三十六個小陣,又結成一大陣,紛紛出劍。

飛劍如雨,劍氣如虹,仿佛一場逆流而起的流星雨,既是抵消空中降下的天雷,也是直接進攻大掌教親軍的大陣。

大陣分陰陽,甲子靈官主導的陽陣負責防御,黑云化作壁障,將飛劍和劍氣擋住。

丁卯靈官負責的陰陣無動于衷,只是繼續催動大陣。

雷池之中間歇不停地生出雷電,在黑云中不斷游走。

緊接著,甲子靈官的陣眼與丁卯靈官的陣眼完成了一次位置對調,變為陽陣主攻,陰陣主守。

所有游走雷霆瞬間匯聚一處,化作一道四人合抱的紫色光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天透地而至,割裂天幕,瞬間照亮大半個太平山。

在這個范圍之內,一切都不可見,唯有煌煌威嚴的無邊紫光。

另一邊的戰場,三十六部雷神和三千劍舟也已經展開交鋒。

首當其沖的一尊雷神遭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劍舟攻勢,這些無人劍舟以玉石俱焚的方式阻擊雷神,不斷有劍舟撞在雷神的軀體上,炸出無數劍氣和火花,雷神的軀體上也不斷有巨大的碎片拖曳著細沙一般的具現化神力脫落,如流星墜地,落地之后又炸成無數更小的碎片,神力所化的金色細沙就如不要錢一般四處流淌。

不過后續的雷神對于“同伴”的遭遇無動于衷,繼續前行。

正因為正一道過去從未動用過全部雷神,所以結陣也不必三十六之數,二十八、十二、九,都可以。

只要有一定數量的雷神突破太平道的防線,便能動搖整個太平山大陣的根基,一旦陣法失效,另外兩路大軍便能包抄國師的后方。

如今道門大軍在兵力上已經占據優勢,太平道所能依仗的就是地利,一旦地利有失,到時候前后夾擊,恐怕國師所部便要全面崩潰。

太平道同樣明白這一點,必須要守住陣法不失,一波劍舟之后,隨著李長律的一聲令下,又有更多的劍舟從空中撲殺而至。


上一章  |  過河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