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張氣寒這一脈才是太平道的正統傳人。
當年太平道大起義,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大賢良師便是姓張。
雖然李家以太上道祖后裔自居,并奪取了太平道的大權,但還是保留了當年大賢良師一脈的后人。
因為太平道張家一脈人丁單薄,常常是一脈單傳,數次徘徊于傳承斷絕的境地之中,根本無法威脅到李家的地位,所以李家也樂得把太平道張家高高供起。
至于區別于“上清張”的“太平張”是否甘心,那就只有張家人自己知道了。
張氣寒作為太平道的老人,自然也有其情報渠道,在這個時候,張氣寒選擇離開秀京,帶著丁未靈官來到津城。
津城以觀賞梅花聞名鳳麟洲,這里佛寺神社眾多,如高山神社、北田神社、香良神社、成愿寺、蓮光院初馬寺、四天王寺等等。
在諸多風景名勝中,張氣寒選擇了四天王寺,因為這里曾是道門與天門談判的地點。這也不免讓張大真人感懷往事,當初談判的時候,一對年輕情侶曾參與其中,轉眼之間,年輕情侶成了夫妻,又成了大掌教夫婦,現如今高居玉京紫霄宮,他這個老家伙免不得要為大掌教牽馬執鞭。
個人的榮辱,祖先的基業,皆在于此了。
四天王寺效仿中原寺院格局而建,南北向一線依次為中門、塔、金堂、講堂、六時堂、太子堂、五智光院、元三大師堂和本坊等建筑。
四天王寺的名字中之所以有個“四”字,是因為其實行四個院制,除了傳法修行的道場“敬田院”,還設立了向病患施粥舍藥的“施藥院”、收容病患的“療病院”和收容老弱的“悲田院”。
張氣寒來到敬田院,也就是金堂,在其不遠處有一片梅林。
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不過張氣寒并非獨自賞梅,還邀請了其他客人。
只見梅林外的小徑上憑空出現一線,然后這一線如孔雀開屏一般緩緩展開,變成一個扇形,最終變成了一把彩繪并飾有金銀箔的衵扇,被一只白皙手掌握在掌中。
一名女子出現在張氣寒的面前,身著鳳麟洲公家女子的“十二單”大禮服,以白、紫、青、綠、紅為主,金碧輝煌,美麗異常,手持彩繪并飾有金銀箔的衵扇,梳大垂發。
女子的容貌之美已經超出了人的范疇,而是融合了某種神異,集千般嫵媚和萬種風情于一身,一股微不可查卻又動人心魄的氣息撲面而至,沁人心脾,讓人不知不覺間便要陷于其中,不能自已。
來者正是玉藻前。
傳奇大妖玉藻前是一只金毛玉面九尾狐,出身于青丘山,既不屬于白狐一族,也不屬于紅狐一族。
在大齊年間,玉藻前跟隨遣齊使的船去了鳳麟洲,混入鳳麟洲的皇宮,被賜名玉藻前,在十幾年的時間里權傾后宮。
后來傳說玉藻前想要謀害皇帝取而代之,被大陰陽師土御門泰親識破,以陰陽法訣迫使玉藻前現出白面金毛九尾狐的原形,竊國的陰謀東窗事發,玉藻前從宮中逃亡。
土御門泰親借助神器“八咫鏡”的力量擊傷了玉藻前,鳳麟洲皇帝又召集神官、僧侶、陰陽師以及八萬大軍終于殺死了玉藻前。
后來玉藻前因為伊奘冉尊留下的“黃泉國”而復活,勉強維持了仙人實力,受到天門的控制。
再后來,鳳麟洲戰事爆發,道門擊敗天門,招降了玉藻前,因為當時沒有大掌教,所以只是給了一個同二品道士出身,說是以后補上,可后來七代大掌教在位時間太短,八代大掌教剛剛上位就面臨道門內戰,便顧不上這件事。
玉藻前以手中折扇遮擋住下半面容,只露出一雙攝人奪魄的眼睛,并不說話。
張氣寒道:“玉道友,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有勞張大真人掛念,妾身一切安好。”玉藻前以扇掩口,“有機會陪同張大真人在這梅林中走走,是妾身的榮幸。”
張氣寒示意丁未靈官守在外面,與玉藻前一道步入梅林之中。
“津城梅花是極好的,只是在這個時候,張大真人還有如此閑情逸致嗎?”
“當年道門和天門在此舉行第一次談判,我代表道門,今天我與玉道友來此游覽,我還是代表道門。”
“不知是哪個道門?是帝京的道門,還是玉京的道門?”
“天底下只有一個道門,過去是,將來也是。”
“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來到,那么現在呢?”
“誠如玉道友所言,如今是多事之秋,我實沒有賞梅的閑情雅致,便索性直言了,一邊是帝京的皇帝,一邊是玉京的大掌教,鳳麟洲該何去何從,關乎一洲之命運,千萬人之生死,哪怕我是鳳麟洲道府的掌府大真人,也不能自專,還是要詢問鳳麟洲各界同仁的意見,共商而定。玉道友是其中代表,不知玉道友是什么看法?”
“大真人是明知故問了,不過既然大真人問起,那妾身也只好如實回答。攘道派們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想要趁著道門內戰的機會再次起事。不過這個聲音不大,原因也不復雜,太平道提前引爆攘道派,使得鳳麟洲的矛盾并未到積重難返的地步,偏偏攘道派還失敗了,清微真人又行懷柔政策,這必然導致人心思定。”
“攘道派鼠目寸光,什么天賜良機,他們在這個時候作亂,其實是給了玉京可乘之機。若是鳳麟洲上下一心,面對西道門大軍還能一戰,誰勝誰負尚不好說。若是攘道派和鳳麟洲道府先打起來,便成了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局面,西道門大軍可長驅直入。”
“妾身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妾身去見了三貴子,也見了幾位妖王,向他們闡明利害,道門這次是動真格的,也提醒他們不要忘了,南大陸死了多少古神。”
“事關大局,鳳麟洲還是需要玉道友這種老成謀國之人,把得穩,定得住。”
“大真人過獎了。”
“三貴子怎么說?”
“他們既不想跟鳳麟洲道府開戰,也不想直面傾巢而出的西道門大軍,最好是維持現狀,或者是把戰爭規模控制在最低限度。”
“那就是心向玉京了。”
“心向玉京必會招來帝京的干涉,大真人以為,帝京會如何干涉?”
“派大軍征討,帝京方面力有不逮。可派出幾名仙人使者,聯絡道府內部心向帝京之人,里應外合,卻是不難。”
“那就是沖著張大真人來的,畢竟大真人才是主心骨,若是大真人倒了,其他人也不過是被逐個擊破。”
“玉道友,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大真人這是下定了決心?”
“不必等到下定決心,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大真人看重妾身,妾身不好推脫,不過大真人總得給妾身交個底才好。”
“當初道門與天門談判就是前車之鑒。兵事上能守才能攻,政事上能戰方能和,不能守而謀攻是速敗,不能戰而和是投降。只有確保鳳麟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我們才有資格談及倒向何方。如此進可攻退可守,方能切實掌握自己的命運。”
“妾身明白了,妾身會再次拜訪三貴子,向他們轉達大真人的態度。”
“那就有勞玉道友了。”
這只大妖“啪”的一聲合起手中折扇。
一瞬間,她的身形扭曲如折扇的扇面,也隨之折疊合攏,只剩下一線,以及一只攝魂奪魄的眼睛。
最終這只眼睛也緩緩閉合,徹底消失不見。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