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元載收到玉京發來的賀函之后,自喜疏狂急欲戰。
上次紫霄宮來函申飭,的確讓蘇元載很是惶恐。
在有關人事問題的試探行為中,總共涉及三個人,分別是:天師、張拘成、蘇元載。
從地位分量而言,天師是三人中最高的。天師作為一道領袖副掌教大真人,雖然在最高六人中排名不高,但從實際出發其實是僅次于大掌教的道門第二號人物,從實際任命上也能看出天師在道門的地位。排名是虛的,就拿張月鹿來說,她排名靠前,不過實際影響力卻是排在最末。
其次是張拘成,且不談他未來能否繼任天師之位,僅就現在而言,他是首席參知真人兼紫微堂掌堂真人,這個位置雖然較之三人議會時期有所削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權力還是實打實的。
自二品太乙道士以上,在提拔進步的問題上,成事當然要看大掌教的意思,敗事則要看紫微堂掌堂真人,既可以不給提名,也可以在評價考察上做文章。畢竟大掌教不可能熟悉每一個人,必然參考紫微堂的意見,若是紫微堂給予差評,那么大掌教也不會任用這個人。這年頭,誰的身上沒點問題?全看上不上秤。紫微堂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張拘成在這個位置上,就是當不了天師,也是道門中排名前二十之人。
蘇元載排在最末,他是封疆大吏不假,卻沒到掌府大真人那個層次,相較于普通真人而言,他的確是身居高位,可跟天師和張拘成比,他就是墊底的。
那么情況很明顯了,這次試探行為讓大掌教震怒,如果大掌教要處理一個人,殺雞儆猴,那么肯定是挑軟柿子動手。誰是軟柿子?蘇元載就是軟柿子。天師穩如泰山,張拘成也沉得住氣,當蘇元載被紫霄宮發函申飭,而且措辭十分嚴厲,蘇元載差點就要坐不住了。
蘇元載本打算進京請罪,還是蘇元儀勸住了他。
蘇元儀和天師是一條心,又不是一條心,這是老大和老二的必然矛盾。蘇元儀看得很清楚,齊玄素需要慈航一脈來制衡張家,所以齊玄素不會輕動蘇元載,申飭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真要處理蘇元載,反而會盡量低調。
蘇元儀料定,齊玄素要分化正一道,真正打算處理的其實是張拘成,在這個時候,蘇元載只要正確表態站隊,就能順利過關。
同時齊玄素要求蘇元儀準備接手原本由張月鹿負責的事務,因為張月鹿要準備閉關突破境界,這讓蘇元儀從側面再一次驗證了自己的判斷——齊玄素針對的是張拘成而非蘇元載。
蘇元載聽從姐姐的意見,把姿態放得很低,深刻檢討,承認錯誤,果然齊玄素不再深究此事。
不過蘇元載還是心中不安,因為不追究頂多是保住了現在的位置,若是大掌教因此厭惡了自己,以后謀求進步的時候怎么辦?他可不想一輩子都在江南,還是想要重回玉京的。
所以蘇元載堅定了決心,一定要盡力挽回自己在大掌教心目中的印象,眼下最好的機會就是打好這一仗。
正因如此,蘇元載就連沒有實戰經驗的“水梭”都用上了,他深知自己不能只是牽制住秦權驍所部,必須要打贏,而且是大勝才行。
所幸他的冒險帶來了極大的回報,“水梭”一戰成名,配合蘇元載的全軍壓上,直接覆滅了蘆州水師,又順勢拿下懷安府。
紫霄宮發來了祝賀函,用詞很是熱烈,表示了極大的肯定,這無疑給蘇元載指明了方向。
這說明大掌教對蘇元載的行為很高興,也很滿意,這讓蘇元載確定自己的路線沒有錯,如果說先前的蘇元載還頗有幾分顧慮,那么這份賀函下來之后,最后一點顧慮也煙消云散。
既然方向是正確的,那么勢必要加大力度,可以把手里的賭注全都押上去。
于是蘇元載加緊了對俘虜人員的改編,爭取再立新功。
關于改編一事,道門已經很有經驗了,從西域道府到其他道府,已經有了一整套體系。
首先就是將原有的編制打散,使其不能私下串聯,以免再生事端。這個沒什么好說的,江南道府改編的黑衣人們被打散了尚且還要被鼓動串聯,意圖叛亂,更不必說沒有打散了,豈不聞當年宛城之事?
其次就是解決思想問題。
畢竟這些被俘之人的思想比較混亂,什么說法都有。
有人說:“這下完蛋了,過去的功勞全部丟光了。”也有人說:“都說寧死不降,我們被俘已經是極大的恥辱,怎么能轉過頭來為敵人效力?”還有人說:“軍人就該戰死沙場,馬革裹尸,輸了也是站著輸的,現在投降,咱們的臉面往哪擱?”
這些人雖然被俘,但心理還是極為抵觸。蘇元載不想殺人,就不太好處理。
也有比較消極的。有人說:“大掌教和皇帝都是為了爭地盤爭天下,到頭來還是老百姓遭殃。”也有人說:“南方有大江天險,北方有長河天險,南下過不了大江,北上也過不了長河,這場仗打不出結果來,雙方誰也消滅不了誰,都是白白送命。”還有人說:“兄弟鬩墻,同室操戈,這是天下大不幸之事,不管大掌教勝利也好,還是皇帝勝利也罷,都快點結束罷。”
還有就是比較無所謂的,給誰干不是干,只要有功名有太平錢,在哪里干都行。
這些思想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
為了盡快把這些俘虜人員從累贅改造為道門的軍隊,蘇元載從江南道府又調來三百余道士,開始“摻沙子”,擔任重要職位。部分愿意合作的被俘軍官、道士予以留任,多是擔任相應副職,協助工作。
對于部分反對投降、冥頑不靈、不思悔改之人,則進行了清洗,嚴重者直接處決,以儆效尤。其他人的最終歸宿將是南洋、羅娑洲、昆侖道府,甚至是南大陸。
對接受改編的俘虜進行教育,清除他們腦中的忠君思想,樹立忠于道門的正確思想。派專人上大課,講解如今的戰爭形勢和道門方面的節節勝利,講解秦李集團失敗的必然性,講述道門正統性和大一統的正確性,使被俘人員認清形勢,放下負擔,打消顧慮,走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在這方面,也需要被俘將領的主動配合,被俘將領的威望越高,那么配合的效果也就越好。
所以蘇元載同時對黑衣人進行了改制。
隨著改編黑衣人越來越多,由慈航真人和寧凌閣聯合制定了新軍制,備注:試行。
如果是出動幾十萬大軍的戰事,那么道門的最高職務還是掌軍真人或者掌軍大真人,這一點不會改變,這個職務也不常設,要經過金闕議事才會正式設立,戰畢撤銷,道門稱之為“掛帥”。
這次戰事,就是天師親自掛帥,以副掌教大真人的身份擔任掌軍大真人。
在掌軍真人之下設“軍”。一軍最高指揮官為提督軍務總兵官,副手為協理軍務總兵官,一軍平均在五萬人左右。
“軍”之下設“鎮”,一軍下轄三個鎮,一鎮最高指揮官為鎮守總兵官,副手為協理鎮守總兵官,一鎮平均在一萬五千人左右。
“鎮”之下設“協”,一鎮下轄三個協,一協最高指揮官為協守總兵官,副手為協理協守總兵官,一協大概在四千人左右。
每一級單位剛好與其指揮官的稱呼相對應,即:提督軍務的軍、鎮守的鎮、協守的協。
在“協”之下設“標”,在“標”之下設“營”,在“營”之下設“隊”,隊分三級:大隊、中隊、小隊。
這便是道門改革之后的新軍制,經過金闕的審核和大掌教的批準之后,已經正式啟用。
蘇元載將自己麾下原有的黑衣人和俘虜改編的二萬余黑衣人,總共五萬余人,整合為一軍,下轄三個鎮外加一個獨立協,由他本人親自兼任提督軍務總兵官,暫不設副手,又臨時任命了三位鎮守總兵官,皆是他從江南帶來的可靠之人,而在三位協理鎮守總兵官中,則有兩人是被俘將領。
安住這些被俘將領的心,才能更好地改編被俘人員。
同時重炮營和方士營也參照圣廷的神官團改制為“團”一級,獨立于這個新體系之外,屬于特殊單位,地位在“鎮”之下,在“協”之上。水師暫且不變,在“軍”之下,在“鎮”之上。
完成初步整編之后,蘇元載留下一個鎮和水師防守懷安府,他本人則率領其余部隊由水師運送至破釜塘北岸,途徑鐘離府斜插廬陽府。
在那句“天下只三家人家”的名言中,上清張是指吳州上清府,還提到了一個鐘離徐,便是指鐘離府了,前朝大魏皇室便是發跡于此。
鐘離府也是個要地,分別與懷南府、懷北府、懷安府、廬陽府交界,蘇元載率軍進入鐘離府之后,即可進攻懷南府,也可以進攻廬陽府,不過前敵三人議事的第一階段進攻戰略是以齊大真人所部為主攻方向,所以蘇元載還是選擇進逼廬陽府。
此時五娘已經拿下廬陽府的府城,景真明所部不過是強弩之末,眼見著蘇元載率軍來援,馬上就要成為甕中之鱉,景真明只得放棄逍遙湖,冒死突圍,率領殘部退往懷南府的鳳臺縣。
蘇元載背靠五娘,也不怕景真明,乘勝追擊,斬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