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發展方向是齊玄素沒有想到的,也是道門沒有想到的。
道門有五道之分,圣廷也有五大教區,每個教區的領袖是為宗主教,又稱牧首,圣座所在教區的牧首由教宗兼任。
如果僅僅是權力之爭,那么圣廷的動蕩還會局限在大清洗的范疇,可如果涉及改革和教義之爭,那么必然會爆發大規模的內戰。
如此看來,蒸汽福音作為五大教區之一,也是唯一不在舊大陸的教區,大有拱火的嫌疑,蒸汽福音支持改革派,就是希望舊大陸內戰,反正他們遠在北大陸,不怕被戰火波及,真正意義上的隔岸觀火,待到舊大陸兩敗俱傷,他們再以救世主的姿態介入舊大陸的紛爭,居中調停,說不定真有機會入主圣座。
這幾乎是個陽謀,就算改革派知道蒸汽福音的用心,也不能拒絕蒸汽福音的“好意”,因為改革派本就處于弱勢,作為改革派領袖的泰斯特又死得不明白不敗,掀起大清洗之后,就算雙方一換一,甚至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還是改革派失敗。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改革派拒絕蒸汽福音的援手,那么現在就要死,如果改革派接受蒸汽福音的援手,反而能占據優勢。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吧,先活著才有以后。
相較于道門內戰,圣廷的教義之爭更為復雜,最起碼道門還是涇渭分明,全真道和正一道支持齊玄素,太平道支持秦權殊,道門在“道”一級內部并無分歧。可圣廷的教區不一樣,一旦開始內戰,可能不是教區與教區之間的對抗,而是每個教區內部都有兩派人內戰,亂成了一鍋粥。
這就有了一個時間差,道門的內戰已經打了一段時間,圣廷的內戰才初見苗頭,如果道門先一步結束內戰,而圣廷內戰正酣,那么道門是不是可以趁機收復西婆娑洲?甚至是在北大陸方面有所動作。
當然,如果道門這邊一直僵持不下,反而是圣廷先一步決出內戰的勝負,甚至是改革派勝出,那么情況就很不樂觀了。
若是圣廷改革成功,道門一分為二,東西的平衡被打破,別說西域、遼東、海外各洲這些邊疆地區,只怕是最為核心的中原地區都要受到來自西方的威脅,那才是神州陸沉。
現在就是東西競速,看誰能先一步完成內戰,誰先一步完成自身的整合和凈化,誰就有望壓倒對方,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天下主人。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時不我待。
齊玄素也是如此批注的,然后交給姚懿:“讓天師、地師他們也看一下。”
“是。”姚懿遲疑了一下,“小殷馬上就要回來了……”
齊玄素似是如夢初醒:“我去接她。”
雖然慈航真人也曾擔任江南道府的掌府真人,普陀島更是距離金陵府不遠,在那里有很多老部下,但慈航真人沒有在金陵府久留,只是與天師和五娘見了一面,接上小殷之后便立刻返回玉京,許多人甚至不知道慈航真人曾經來過金陵府。
慈航真人的飛舟抵達玉京之后,當然不會在城外停留,而是直接降落在紫霄宮的瑤池中,齊玄素沒有帶太多人相迎,只是帶了姚懿和徐小盈而已。
靈官放下舷梯,慈航真人抱著小殷走下舷梯。
雖然天師沒把小殷救醒,但天師把小殷的外在傷勢全部治好了,不再是血肉模糊的樣子。
此時的小殷換了新衣服,只是頭發披散著,下巴擱在慈航真人的肩膀上,乍一看就像睡著了一般。
齊玄素甚至不自覺地放低了聲音:“有勞岳母了。”
慈航真人只是搖了搖頭,把小殷交到齊玄素的手中。
徐小盈上前半步,準備從齊玄素手中接過小殷,不過齊玄素搖了搖頭,于是徐小盈又退了回去。
齊玄素親自把小殷抱在懷里,轉身往紫霄宮走去。
一眾人跟在齊玄素的身后。
齊玄素抱著小殷來到她在紫霄宮的居所,將其放在床上,依舊沉默。
其他人不知道齊玄素到底在沉默什么,是醞釀怒火?還是后悔自責?如果是怒火,那么大掌教的怒火優又會傾瀉向何方?
慈航真人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小殷這孩子一直順風順水,沒有遭受挫折,這次還是大意了,萬幸是性命無礙,哪怕一時沒有辦法,也總會有轉機的,大掌教不要太過憂心。”
齊玄素點了點頭,說道:“好了,事情這么多,你們就不要在這里陪著我了。有關圣廷方面的情報,一定要時時關注,記得給其他道友傳閱一下。靈寶道的有關事宜,還要有勞大真人。”
早在七代大掌教時期,慈航真人就已經晉升為一品天真道士平章大真人,那時候改口稱呼“夫人”。待到齊玄素上位,張月鹿也成了“夫人”,一下子有了兩位夫人,為了區分,慈航真人作為前夫人當然要給張月鹿讓位,于是大部分人還是按照老習慣稱呼“慈航真人”,不過正式稱呼應該是蘇大真人才對。其實兩個稱呼都可以,畢竟慈航真人還在人間,這個頭銜不會輕易給其他人的。
既然談到了工作,那么就不能叫岳母了,要稱呼職務。
幾人分別應下,緩緩退了出去。
只剩下齊玄素后,他凝視著沉睡不醒的小殷,伸出一根手指,輕輕點向小殷的眉心。
倒不是信不過天師,只是齊玄素如今的境界修為并不遜色天師,見識也不算短淺,他當然要親自確認一下小殷的情況,才能安心,或者死心。
齊玄素按住小殷的眉心位置,閉上雙眼。
片刻后,齊玄素睜開雙眼,也如天師那般皺起了眉頭。
情況和天師說的大差不差,無論是天師,還是齊玄素,想要抹除這些光明力量都不算難事,關鍵是這些光明力量完全滲入了小殷體內,與小殷的神魂體魄混雜一處,甚至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體魄還好說,以道門的技術,更換體魄也不算難事,問題是神魂。道門還沒能掌握靈魂的領域,破壞神魂容易,利用神魂也容易,修復神魂卻很難。不說別的,僅僅是搜魂查看記憶,都必然會破壞神魂的結構,所以天師和齊玄素都面臨一個投鼠忌器的問題。
也不能說完全做不到,只能說存在極大的失敗概率。失敗了怎么辦?齊玄素可以回溯自己的時間,卻做不到回溯小殷的時間,沒有后悔藥可吃。
不過這種詭異的平衡也讓齊玄素看到了另外一個可能。
小殷本質上是個小陰物,滿肚子陰氣,是極致的陰,“無量佛掌”蘊含無盡光明,是極致的陽。
如今機緣巧合之下,陰和陽在小殷的體內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如果通過外力喚醒小殷,就算沒有傷害小殷,也會破壞這種奇妙的平衡。再想復刻,基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小殷能靠自己的意志醒來,憑借這個契機,完成最終的陰陽調和,反而是好事。
所謂的“好”,不在于突破境界,或者增加多少修為,而是由內而外地改變小殷的底層架構。或者說,脫胎換骨。
那么對于小殷而言,以后的路無疑會更好走,也能走得更遠。
其實小殷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這種蛻變,比如她初次吃龍肉的時候,就擺脫了只能在陰氣范圍活動的限制。
換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小殷有這種傾向和特質,所以面對吳光璧燃燒畢生修為的一掌,小殷的體魄沒有強硬抵擋,更像是主動吸收。
這不以小殷的意志為轉移,更像是本能。
否則很難解釋這種近乎于兩者融合難分彼此的狀態。
既然如此,這次說不定還是機遇與風險并存。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