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第一百一十三章 謝三公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過河卒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謝三公子

第一百一十三章 謝三公子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7日  作者:莫問江湖  分類: 武俠仙俠 | 仙俠 | 太平客棧 | 少年 | 文青 | 莫問江湖 | 過河卒 
武俠仙俠


雖然小殷的本意是想要不學無術,但無奈資源太豐富了,道門最頂尖的教育資源硬灌,各種真人大真人輪番上課,還有天師、張太虛這些泰斗級人物的親自教誨,甚至道門最高六人議事的其他成員也或多或少帶過小殷,個個言傳身教。

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只豬,也該開竅了。就是塊朽木,也能枯木逢春發新芽了。

七娘就教過小殷,若是志不在道門也就罷了,若是要在道門進取,便要謹言慎行,最好是養成講官話的習慣。

別管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也不管你是怎么做的,最起碼說出來的話要立得住,要經受得住考驗。

一個組織,一個體系,發展壯大之后,說官話是必然發生的現象。

正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官話就是這個道理的詮釋。平時大嘴巴說大白話,很容易讓人抓住漏洞上綱上線,被有心人刻意曲解,禍及自身,于是說官話就應運而生,雖然空洞,但絕對正確,也絕對安全。

不是人人都想講官話,很多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不是大掌教,想講什么就講什么。本質上是因為大掌教掌握了定義權,可以定義對錯,也是最終的裁判,自然不怕曲解。

所謂“落到實處,結合實際”,其實也是一種官話。就拿小殷來說,一丁點的小人,還沒桌子高呢,讓她結合實際,她有什么實際可以結合,所以說點片湯話就是最優解。

小殷不笨,只是心不在這方面。在這樣的熏陶下,就算是當耳旁風,只剩下三成,也足夠小殷用了,說起來話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小殷來之前還做過功課,專門請教了璇璣星主。

根據璇璣星主所說,自從道門實現大一統之后,江湖勢力就完全成了廟堂的附庸,是廟堂的補充。

可以把江湖看作是“陰”,把廟堂看作是“陽”。

“陰”這種東西,永遠是“陽”的影子,做得再大,如三大隱秘結社,最后也是跟著“陽”走,跟著“陽”的手勢起舞。

又不同于道門推崇的陰陽,這里的“陰”和“陽”并非黑白分明,其中間地帶是一抹“灰”。

不同時期的“陰”,其內核也不一樣。

玄圣時代的“陰”,是圍繞著三教之爭轉的,也就是道儒之爭、道佛之爭,這兩場戰爭奠定了道門的統治地位,所以這個時候的“陰”,也披著一層軍事的外衣,為道門搖旗吶喊,在內部干一些臟活累活。

東皇時代以及后東皇時代的“陰”,是圍繞著對外戰爭,這個時候道門開始向外擴張,這些人跟著吃到了紅利,雖然還是打下手吃剩下的,但也體面起來,你好我好大家好,是最為融洽的時期。

再就是五代大掌教到六代大掌教時期,環境發生了變化,道門向外求的路子基本走到了盡頭,轉而開始向內求。在這個階段,前一階段的老人適應不了,被淘汰出局,成了一些江湖傳說,能夠轉型成功的寥寥無幾。

上一個階段,向外求是把餅做大,關系同樣重要,不過比的是誰下手狠,膽子大,運氣好。

到了這個階段,向內求是分餅,其實就是分地盤,誰能多吃多占,比的就是誰的關系硬,后臺穩,打打殺殺已經被逐漸淘汰,人情世故才是根本。

用時髦一點的話來說,增量和存量。

很多巨賈豪商,其實都是大家族旁支出身,主家大宗都是身居高位,手握大權,他們才能富甲一方,兩者相輔相成走起來的,不存在例外。

道門就像高懸當空的太陽,太陽底下難有陰涼,只有云底下才有。

頭上沒有云,就沒有中間地帶的灰,就要被太陽曬死。

紫光社頭頂上只有一片云,那就是張家。

清平會頭頂上也只有一片云,那就是姚家。

同理,這些挑事的江湖勢力頭頂上也會有一片云,而且不是秦家和李家,多半是江南的地頭蛇。

江南很大,一度是儒門的大本營所在,不是只有一個張家和一個蘇家,各路世家勢力多如牛毛,秦家和李家的勢力范圍一直在北邊,在江南經營不多。

比如這個謝三公子。

謝家是典型的儒門世家,而且是頂尖世家,謝家在儒門的地位類似三大家族在道門的地位。不過在道儒之爭的時候,謝家頑抗到了最后。后來道佛之爭的時候,謝家又參與了暗算東皇的大報恩寺之變。

這就導致玄圣不喜歡謝家,東皇更是對謝家厭惡至極,明確表態要讓謝家人做不成大祭酒,連續兩代領袖的直接打壓,這才給了程家乘勢而起的機會。

隨著道門內戰,這些儒門之人也不安分起來。

小殷進一步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復雜性,難怪天師要求招安為主,而不是直接鎮壓,這些儒門世家扎根江南何止千年,樹大根深,盤根錯節,想要在短時間內將其連根拔起是十分不現實的,所以要安撫為主,不求他們幫忙,只求不拖后腿。

等到道門解決了主要矛盾,再回頭慢慢算賬也不遲。

今天鬧得歡,明天拉清單,都要清算。

小殷如此想著,耳朵也聽著謝三公子的有關事跡,或是智斗戲耍道門惡道士,或是略施小計懲罰道門惡道士,聽著是挺爽的,就是不知真假。

小殷倒是不否認道門的確存在敗類,畢竟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可這個謝三公子的事跡明顯有通稿嫌疑,無非是用道門道士當丑角來反襯謝三公子這個主角,邀買名聲,想要干什么?

小殷在玉京住了這么久,什么人沒見過?

名利從來不分家,這人求名,跟那些貪財的商人沒什么區別,無非是想要登高一呼,成就大事。

小殷可不是懷春少女,聽了一點添油加醋的傳說便悠然神往,她只覺得其心可誅,若是讓她找到這個謝三公子,先給他三拳,公子,狗腳公子。

三拳不夠,還有六棍,小殷已經修煉到一眨眼出六棍的水平,保證打得直叫喚。

不過話說回來,負責接應的人怎么還不來?

還是說已經到了卻沒有現身?

都說大隊鐵騎難以在江南地區發揮全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江南地區水網密布。

所謂沙洲,是河流、海濱、湖濱中露出水面的沙灘,大小各有不同。在云夢澤邊緣的一處蘆葦蕩中,有一處偏僻沙洲,多年前,也不知何人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小小廟宇,不供奉三教神佛,而是供奉五通神,屬于淫祠。

五通神被認為擅長變幻,迷惑人類,和北方的狐妖相似,能使人短時間內暴富,所以很多人會供奉祭祀它,以祈求得到意外之財、能不勞而獲,因此,五通神也成為了民間財神的一種,在江南深受廣大百姓的歡迎。

不過五通神亦被視為作惡的野鬼,最大的特色就是“尤喜淫”,經常化作美男子、或隨人心中所喜而化形。無論是儒門當政時期,還是道門當政時期,都屬于嚴厲打擊的對象。

此時廟宇已經荒廢,有兩人正借此地密會。

其中一人儒生打扮,另外一人則是典型的江湖人,頗有草莽氣,亦不乏精明強干。

儒生道:“此番反齊大會得以順利舉行,多賴老兄謀劃,我回去之后定當稟報公子,為老兄請功。”

江湖人神情不變,淡淡道:“在下不敢居功,當日若無公子施以援手,將我從幽獄中撈出,我早已成了江南道府的刀下之鬼。這次既然是公子有令,我自當誓死效命,只是此番聚義殊為不易,卻是不可輕擲生死。”

儒生微微一笑:“這是自然,如今江南道府大軍云集,便是國師也不敢輕言取勝,我等又豈敢存此妄想。不過是招攬義士,成就盟會,只待時機一到,便一同舉事,到時候烽煙遍地,搖撼地方,與皇帝陛下的大軍遙相呼應,未始不能成事。”


上一章  |  過河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