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樓之所以如此大方,也不要齊玄素的補償,主要是因為這部分玄圣遺產并非一次性的消耗品。
這部分遺產并沒有放在齊州裴家祖宅,也沒有放在玉京,或者說只有部分在玉京,關鍵部分都在地肺山——地肺山就是東華一脈的道場,因為東華一脈要追溯到北五祖中的東華帝君,這位北五祖之首是第一個在地肺山修道之人。
至于東華一脈為什么會離開地肺山,是因為大齊末年的連年戰亂,青帝屠戮西京,地肺山受到戰火波及,東華一脈便逃去了齊州。
這也成了道門內部的笑話,都說終南捷徑,李家在西京府當皇帝的時候,你們在地肺山,近在咫尺。李家去了蓬萊島,你們跟著去了金鰲峰,隔海相望,還是近在咫尺,就這么喜歡捧老李家的臭腳。
直到玄圣一聲令下,東華一脈重新遷回了地肺山,裴家也跟著去了地肺山。從這個安排來看,在不能廢除門閥政治的情況下,玄圣大概是想讓裴家代替姚家成為全真道正統,東華真人快要做到了,不過功虧一簣。
如果齊玄素沒有打下地肺山,那么他永遠也別想見到這部分玄圣遺產。
同時齊玄素又不免有些憂慮,姚令會不會捷足先登。
裴小樓卻認為不會,道理很簡單,姚令拿了也沒用。說白了,不考慮玄圣的隱秘安排,玄圣遺產最重要的部分已經被李家和紫霄宮拿走了,真正能落到裴家手里的都是些邊角料,主要以玄圣的各種筆記為主。
且不說姚令是否知道這些玄圣遺產的存在,就算姚令知道,姚令已經是準一劫仙人,用不到這些,而且姚令已經半瘋,能不能看明白也是個問題。
于是齊玄素派裴小樓走一趟地肺山,取回這部分玄圣遺產。
裴小樓領命而去。
如今從昆侖去地肺山已經是暢通無阻,如果乘坐飛舟,可以當天去當天回。
既然是齊玄素交代的事情,那么裴小樓自然不會拖延,從紫霄宮出來之后直接就上了齊玄素的大掌教座船——其實大掌教的座船共有兩艘,一大一小,一大自然是“應龍”,一小則與“空中府邸”差別不大,船小好調頭,更為靈活。
裴小樓乘坐的就是這艘小的。
恰逢張月鹿從紫微堂回來,剛好看到齊玄素的座船起飛離開。
柳湖“咦”了一聲:“沒聽說大掌教要出去啊。”
柳湖可不像小殷那般沒大沒小,工作的時候從來稱呼職務。
張月鹿沒有說話,徑直去了微明殿,果不其然,齊玄素就坐在這里。
“我還以為你出去了。”張月鹿這才說道。
齊玄素解釋道:“是裴師叔,我拜托他去取裴家的那份玄圣遺產,算是給你準備的。”
張月鹿遲疑了一下:“這算不算以權謀私?”
齊玄素道:“我問過了,主要以玄圣的各種筆記為主,只是裴家出于各種顧慮沒有公開,你看過之后筆記也不會消失,我覺得算不上以權謀私。”
張月鹿這才放下心來:“那就好,勞你費心。”
“我們之間不說這個。”齊玄素一擺手,“青霄,我提議由你擔任天師,不是因為你是我的道侶,而是因為只有你才能完成穩定正一道的重要任務,我相信你的為人。我還是把張拘成之流想得太好了,所以這是個政治任務,不是你的私事,而是公事,你不要多想,更不要為名聲所累。”
張月鹿一怔,沉默了好久。
齊玄素不由問道:“怎么不說話?”
張月鹿嘆了口氣:“我忽然醒悟一件事,以前的時候,別人都說我不好打交道,那時候的我反而輕松自在。如今我做了大掌教夫人,話風陡然一轉,開始吹捧我如何清廉,如何不同流合污,如何正直。而我呢,也有些飄飄然了,很受用這樣的吹捧,所以我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問一問,這樣合乎規矩嗎,這樣是以權謀私嗎?會不會有些不好的說法?我到底在擔心什么?是擔心我的名聲受損嗎?大約是的,這使得我現在反而如負重山。”
齊玄素沒有說話。
張月鹿扶著額頭:“你的一句‘為名聲所累’,算是點醒了我,我的確不貪財,可我有些貪名了,這樣不對,也違背了我的初衷。如果我做的事情有益于道門,那么區區個人名聲又算得了什么?從今之后,我會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也不會再問這類問題,心學圣人有句話說得極是,我不敢說自己做到了,卻愿意以此為目標:此心光明,夫復何言!”
齊玄素沒有置評,張月鹿從來不讓人擔心,所以齊玄素說道:“且等一等吧。”
當天晚上的時候,裴小樓回來了,同時帶回了一口大箱子,里面不僅有玄圣的筆記,還有裴家祖先整理的相關筆記。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玄圣作為老師,當然要把自己一生所學傳承下去,玄圣可不是齊玄素,哪怕沒有“長生石”,玄圣也屬于驚才絕艷之輩,天賦直追澹臺云。換而言之,張月鹿、澹臺云、玄圣等人坐一桌,齊玄素是上不了那個桌的。
玄圣不僅開源并整合了五大傳承,而且創出了“南斗二十八劍訣”等大成之法,從這一點上來說,玄圣和徐祖、姚祖是一個級別的,都能開山立派。
總而言之,玄圣的理論水平相當高。
齊玄素不能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說很多原理都是他修為到了才后知后覺,正常應該是先明白此中原理才能更進一步,所以兩人完全不能比。
齊玄素倒是有自知之明,至今也沒有收徒,不去誤人子弟。他能教什么?教“長生石之心”的使用方法嗎?
玄圣傳授弟子的時候,當然不會藏私,又因為裴家祖先是唯一沒有直接參與道門權力斗爭的弟子,所以玄圣將自己的大部分心得筆記交給了他。其實收徒弟都有類似的做法,大徒弟繼承基業,小徒弟繼承真本事。
東皇同樣天賦過人,不遜色玄圣多少,后期更是想著通過造物走捷徑,對“長生石之心”很感興趣,自是看不上這些心得筆記,便默許了這件事。
齊玄素大概翻看了一下,這些筆記包羅萬象,更讓他驚喜的是,這里面竟然還有從一劫仙人角度來闡述修煉過程的筆記,這是準一劫仙人不能比的。不過并非玄圣親筆,此時的玄圣已經時日無多,只是口述,由裴家先祖整理而成。
也正因為是裴家祖先整理記錄,所以東皇大概率不知道此事。
齊玄素不由感慨,七代大掌教能壓過清微真人一頭,固然比不過秦權殊,也是七代弟子第二人,恐怕與這些筆記脫不開干系。
裴家不想將其公開也在情理之中,張家、李家、姚家哪個不藏私,功法是開源了,各種心得經驗還是輕易不外傳,寒門子弟就算得了功法,沒有老師引導,也如看天書一般。
齊玄素將這些玄圣筆記轉交給張月鹿。
張月鹿看過之后,驚嘆連連。
天才教徒弟最大的問題在于,在他看來輕而易舉就能做成的事情,可能是普通人一輩子都跨不過去的門檻,他不能理解此中的難處,自然也無從解答。
其實玄圣的筆記也有這個問題,所以玄圣一輩子就收了三個徒弟。
也就是齊玄素已經成為準一劫仙人,有了切身體會再來看這些筆記,當然看得懂。換成偽仙階段的齊玄素,就要倍感吃力。
不過張月鹿同樣是天才,她不存在理解不了的問題,反而總有豁然開朗之感。
張月鹿對齊玄素直言,原來她只有六成左右的把握,現在能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了。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