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洪武當咸魚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竟然在造自己的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混在洪武當咸魚 >>混在洪武當咸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竟然在造自己的反?

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竟然在造自己的反?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12日  作者:火紅的雞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火紅的雞樅 | 混在洪武當咸魚 
»


朱允熥看著老朱疾言厲色的樣子,非但沒有絲毫害怕,反而覺得無比的安心。

“皇爺爺,孫兒沒說退縮呀!”

“孫兒只是覺得給您添麻煩了,讓您看孫兒笑話了……”

老朱聽朱允熥這樣說,臉上的表情和緩了許多。

說實話,他還真不在乎天下有幾個反賊,朝廷又有幾個奸臣。

他就怕大孫養成遇事退縮的性格!

很多事情一旦做了就沒有后悔藥,你越是猶猶豫豫,越會反受其亂。

因此,老朱做事向來是干了再說。

至于后果……

在老朱看來,這天底下還沒有啥是他不能承受的后果!

“你沒退縮就行!”

“對了,你剛剛在寫什么玩意,聽說是奏折,是打算拿給咱看的嗎?”

朱允熥聞言拿起桌子上剛剛寫好的文書,遞給老朱說道。

“不算吧。”

“是孫兒對眼下局面的分析,還有未來的處理方式。”

“本來是打算先寫出來,然后再跟您老聊聊的。”

“哦……”

老朱接過文書翻了翻,見上邊林林總總列舉了不少新稅法的失誤之處。

比如說操之過急,沒有徐徐圖之。

再比如只測量了各地府縣的總數,卻沒有派人下去丈量百姓家的實際田地,給了地方胥吏縮繩量地,上下其手盤剝百姓的機會等等。

總的來說,分析的還挺全面,挺到位的。

但這些問題卻不能歸罪于他,很多都是地方上胥吏的問題。

別說朱允熥這個年紀的皇太孫解決不了,就是他這個當了二十幾年的老皇帝也不敢說能解決。

因此,老朱也只是隨意看看而已。

然而,當他看到解決辦法之時,老朱的一雙龍眼陡然瞪起。

“朱允熥,你這段話是啥意思?”

“打土豪,分田地?”

朱允熥聞言傻傻的湊過來道。

“對呀!”

“現在之所以百姓覺得困苦,不就是因為大量土地都被鄉紳所把持,老百姓手里沒田,只能去找他們租種,接受他們的盤剝嗎?”

老朱聽到這話憤怒的拿起文書抽朱允熥的頭。

“你個豬頭!”

“咱們朱家就是最大的土豪!”

“你喊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你這不是希望天下百姓造咱們家的反嗎!”

朱允熥聽到老朱這個邏輯,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擦,我竟然在造自己的反!

朱允熥想明白這點,趕忙懊悔的拍拍腦門。

“對不起皇爺爺,孫兒剛剛寫文書的時候一時昏了頭了,這就把這段給刪掉!”

老朱氣哼哼的將文書甩在朱允熥桌子上,見朱允熥還真去改,又一把搶了過來,將文書遞到蠟燭上點燃。

“不用改了!”

“你就不該有這個念頭,竟然還將其給寫了出來!”

“還是一把火燒了的干凈!”

“一旦這句話傳出去,那可就不是城內城外這十來萬百姓的事了,那是全天下百姓反對咱們老朱家!”

老朱將文書燒了之后,也不急著催促朱允熥吃飯了,而是拉著他在飯桌旁好好上了一課。

“大孫,你知道皇權的正統性嗎?”

朱允熥聞言點點頭道。

“知道!”

“這個先生們給我講過,皇爺爺當年修元史就是為了繼承皇權正統,證明咱們大明是上順天意,下順民心的王朝!”

老朱聞言滿意的點點頭,隨后又搖了搖頭。

“你這話說的對也不對。”

“其實那些都是虛的,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其目的就是讓他們放心,咱們老朱家不會亂來,咱們老朱家認前朝的賬!”

“啊?”

這回輪到朱允熥懵逼了,滿臉不解的看向老朱。

老朱笑呵呵的看著傻乎乎的大孫,寵溺的揉了揉他的頭。

“傻孩子,你想想看,王朝更迭關百姓何干?”

“他忽必烈坐江山,跟咱朱重八坐江山,跟百姓何干?”

“朝廷是叫大元,還是大明,又跟百姓何干?”

“老百姓只在乎一點,那就是他家在元朝時買的那幾畝地還是不是他家的,他家在元朝時蓋的那幾間房還是不是他家的,別人在元朝時欠了他家的債,新朝廷還幫不幫著要,別人在元朝時殺了人,新朝廷還主不主持公道!”

“這才是天意民心!”

朱允熥聽了老朱這番話,頓時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難怪他之前聽先生講課的時候總有疑惑,明明老朱是個堅定的反元派,為何建立大明朝后大量沿用前朝的制度法章,原來根子在這兒!

“因此,咱建立大明朝后盡量沿襲前朝制度。”

“首要是安民,其次是便民。”

“前朝的土地買賣咱認!”

“前朝的債務糾紛咱也認!”

“作奸犯科者咱殺!”

“因為咱做了這些事,這才有了之后的登基當皇帝。”

“否則,咱就算坐上龍椅,也得被天下人給拉下來!”

朱允熥聽完這番話恭敬的起身行禮。

“多謝皇爺爺教誨,孫兒明白了!”

老朱笑著起身拉起大孫。

“你能明白是最好,就算不明白,以后也會慢慢明白。”

“其實老百姓所求不多,只要咱們當皇帝的讓他們吃飽穿暖,安居樂業,任是誰當亂臣賊子,也休想動彈咱們老朱家的皇位!”

秦德順趁著這對爺孫倆教學的時間,趕忙趁虛而入的命小太監們將飯菜布置上。

因此,當兩人重新落座之時,桌子上已經琳瑯滿目的擺滿了各色菜品。

老朱寵溺的看了看大孫。

“快吃吧!”

“吃完早點睡覺,明天起來迎接新科大比!”

“嗯!”

在這對爺孫倆享受燭光晚餐之時,外表看似平靜的京城正暗流洶涌。

很多大臣家的府邸有人進進出出,街面上也人頭攢動,時不時的駛過一輛疾馳的馬車。

每一輛馬車都捂得嚴嚴實實,像是生怕被外人看到似的。

然后急匆匆的趕到一地,又急匆匆的趕往下一地。

很多人在忙碌中度過這一夜,但絕對不包括宮里那對爺孫。

翌日清晨,老朱神清氣爽的從床上爬起來,看到早就恭候在外的朱允熥,只感覺心情無比的暢快。

看著孩子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就知道他昨天晚上睡的挺香。

老朱來到大孫面前,鼓勵的拍拍大孫的肩膀。

“不錯!”

“是個能干大事的人!”

“陪咱用早膳去!”

“好嘞!”

朱允熥趕忙扶起老朱,扶著他去偏殿用膳。

如果換在平時,老朱可能一把就甩開大孫,強調自己老當益壯,根本不需要別人扶。

但今天老朱沒有,反而非常欣喜的接受了大孫的殷勤。

兩人正在用膳的時候,二虎走進來匯報。

“皇爺,一切都已布置妥當!”

老朱聞言一言不發,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二虎見狀躬身退下,緊接著秦德順走過來匯報。

“皇爺,衍圣公求見!”

這次老朱臉上有點動容了,不過也只是臉皮抽動了下。

“唉!”

“讓他在殿外等候!”

“諾!”

老朱在知道孔訥求見后就頓時沒了吃飯的心思,雖說他一早就知道這里有孔家的事,但他一直不想點破此事,想讓孔家適可而止。

畢竟,這天底下的讀書人都奉孔子為師。

一旦牽扯到孔家,天下未必大亂,但讀書人的心思可就亂了。

讀書人的心思一亂,誰還來給他當官干活?

老朱心不在焉的吃完了早膳,漱了漱口就領著大孫去了隔壁接見孔訥去了。

孔訥一看到朱允熥,當即對著老朱搖了搖頭。

“陛下,老臣說一句冒犯的話,今天您不該帶皇太孫來!”

老朱聽了這話也回懟了一句。

“你今天就不該來!”

孔訥聞言苦澀的笑了笑。

“眼下朝廷將有大事發生,老臣也只能當仁不讓了!”

“陛下,老臣斗膽勸諫一句,若是您現在更改新法,恢復舊制,今天將無事發生,科舉也會正常進行,百姓們也會稱頌陛下圣明。”

“若是陛下一意孤行,那今天必定會有很多人流血,陛下的千秋聲名也會受到牽累!”

老朱聽到這番威脅,只是對孔訥報以冷笑。

“你在威脅咱?”

孔訥搖了搖頭道。

“老臣豈敢?”

“老臣只是勸諫,希望陛下以天下為重,以大局為重!”

“你夠了!”

老朱的臉色陡然轉冷,怒視著孔訥。

“孔訥!”

“你心中若是以天下為重,以大局為重,你今天就不該出現在這兒,而是該在洪武門前勸誡前來鬧事的考生!”

“他們都是你圣人門徒,你怎么忍心利用他們!”

孔訥聽到這話,臉上閃過一絲慚愧,但這絲慚愧很快就消失,換成無比的堅毅。

“陛下,您希望皇族永遠興盛,老臣也希望家族永遠興盛。”

“一旦朝廷實行新稅法,我大明將無世家立足之地!”

老朱聽到這話,回頭看了看傻乎乎的大孫。

“聽到了吧?”

“那些口口聲聲說為國為民的人,其骨子里是多么的自私!”

老朱的這句“自私”,深深刺痛了孔訥,使得孔訥的臉色也猙獰幾分。

“陛下就敢說無私嗎?”

“陛下分封諸子,到處建藩,可曾想過此舉會為大明埋下多少禍端,為百姓造成多少麻煩!”

老朱大言不慚的點頭承認道。

“咱當然有私心!”

“咱希望朱家人永遠當皇帝,朱家的后世子孫也永遠衣食無憂。”

孔訥見到老朱這么無賴,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咋說了,只能打起感情牌。

“陛下,既然您承認有私心,那老臣自然也有私心。”

“老臣也希望后世子孫永遠衣食無憂,家族能夠永遠傳承!”

老朱聞言冷哼一聲道。

“咱沒說不讓你有私心,也沒說讓你斷子絕孫!”

“咱只是覺得你們孔家占的太多了,已經影響到朝廷稅收!”

“曲阜一縣之地尚且不夠供養你們孔家,你們孔家旁系甚至在周邊府縣大量購置土地。”

“若是再給你們孔家百年時間,豈不是山東都要姓了孔!”

“咱大明一共才幾個省,這就被你們孔家占了一個去?”

孔訥見老朱這樣說,當即反駁道。

“陛下,您不能只看孔家占了多少,也要看到孔家為大明做了多少啊!”

“我們孔家傳承一千多年,保存先賢典籍,傳承儒家學問,于天下是有大功的!”

“陛下為何就容不下我們孔家,容不下大明有別的世家呢?”

“須知世家不僅僅是世家,更是文化的傳承和積累啊!”

老朱聽到孔訥搬出這套詞登時有點詞窮,可正在他不知道該說啥好的時候,他身后傳來一個不屑的聲音。

“世家當然不僅僅是世家,世家還能成為門閥,成為壟斷文化傳承的糟粕,成為影響皇權的障礙!”

老朱聽到這話頗為意外的看了眼大孫,見大孫壓根沒看自己,只是用那憤怒的小眼神盯著孔訥。

老朱見狀趕忙閃到一邊,靜靜的看著大孫表演。

“衍圣公!”

“在今天之前,孤一直很尊重你,對您的嫡孫孔彥縉也非常信重,倚仗如手足。”

“然而,今天你這番話真是大謬也!”

孔訥聽到“門閥”倆字的時候就皺起了眉頭,現在聽到“大謬”當即忍不住了。

“敢問皇太孫,老臣何來大謬也?”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道。

“你剛剛說我皇爺爺有私心,分封諸子,到處建藩。”

“那么我請問你一句,我大明之藩王都建藩何處?”

孔訥聞言當即如數家珍的道。

“秦王都西安,晉王都晉陽,燕王都北平,周王都開封……”

朱允熥在孔訥說完,再次反問道。

“敢問衍圣公,我皇爺爺所封諸子,可有一人在江南膏腴之地?”

“這……”

孔訥聽到這話當場愣住,他剛剛所說的西安、晉陽、北平、開封,或許歷史上繁華過,但在大明建國之初可都是荒涼之地。

哪怕大明建國二十幾年,北方大片地區依然人口稀少,絕對算不得繁華富庶之地。

老朱聽到這兒眼睛卻陡然一亮,有些猜到朱允熥接下來將要說什么了。

“我皇爺爺此舉確實有些私心,但更多的是為了維護大明邊疆的穩定!”

“此即謂藩王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也!”


上一章  |  混在洪武當咸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