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蔚:、、、、、、、、
永德帝口宣旨意,發兵三萬征伐廢太子蕭濯。
吳明資領旨,正要退下,被賢妃制止:“等等。”
自己性命是賢妃所救,吳明資深知賢妃在永德帝心中的分量,能用幾句話救下他,自然也能用幾句話殺了他。見賢妃有話要說,當下恭敬地對永德帝道:“微臣殿外等候。”
永德帝看了一眼賢妃,對吳明資點了點頭:“殿外等候。”
賢妃見吳明資出去,便先露出三分凄美愁容。她在這上分寸拿捏恰到好處,不過分哀傷,而惹人憐愛。雙手纏住永德帝的胳膊低聲道:
“陛下,如此狠心……”
她坐在永德帝身邊,文書盡收眼底。早已明白了來龍去脈。
永德帝將文書放在龍案之上,撫著她的手背道:
“朕知愛妃的心意。你怪朕不發兵救西涼王,對否?”
“文書上寫得明明白白,臣妾的父王已連失兩城。如此下去,一旦父王出了意外,臣妾必然要遠赴邊關,還如何長隨陛下左右?”賢妃一邊說,一邊落下兩滴淚來。
永德帝露出為難的臉色,一時沉吟不語。
就算沒有這份加急文書,他也早就知道西涼王那里的戰事。不是他想束手旁觀,主要是有些事,即使身為皇帝的他也不好拿捏。
當初西涼王輔佐先帝征戰天下,靠戰功封王,占了西北四個最好的郡,且世襲封地。當時就引起其它藩王的不滿,尤以靖王為首。
原因無他,諸王中實力最強的齊王,靖王都姓蕭,唯獨西涼王是異姓王。不是蕭家子孫,卻站了西邊最肥沃豐饒的四郡,當然讓其它人眼紅。
當時暗流涌動,最終卻沒有發生沖突,主要是因為當時西涼王隨先帝征戰天下,戰功赫赫,威風八面。既得先帝垂青,其它王自然掀不起水花。
兩年前老西涼王病逝,王位由兒子梅成繼承。梅成照他的老子差了十萬八千里。要啥沒啥,空有西涼王的頭銜。沒老子的威風,卻占著老子的地盤。其它王的不滿自然日益加深。
永德帝也能看出自家兄弟的不滿,便隱隱有鏟除梅成之意。
而老西涼王棋高一著,早就看出自己兒子不是當王的料子,去世前就令梅成將年僅十六歲的女兒梅黛送入皇宮,以保封地。
梅黛有傾國之貌,永德帝納為賢妃。在裴皇后駕崩后,立刻得到永德帝專寵。
有了賢妃這層關系后,永德帝也不好再有動作。左手是親家,右手是兄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眼下西涼王被西戎攻擊,連失兩城。永德帝也不敢發兵去救。怕得罪靖王,齊王等自家兄弟。但他又不能對賢妃明說。
畢竟這種事沒法挑明了說。
而賢妃這邊早就接到了父王的求救信,讓她求皇帝發兵救援。苦于一直沒有機會,如今借著這封加急文書,終于看到一線曙光。
齊王,靖王都巴不得她爹早死,不可能發兵救援。而永德帝不敢得罪靖王,也肯定不會發兵去救西涼王。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正和西戎作戰的蕭濯。
她用袖子沾了沾眼淚道:“陛下,臣妾有些愚見,不知陛下可愿聽?”
“愛妃說說看。”
賢妃知道這是關鍵時刻,先將身子依偎在永德帝懷里,方款款說道:
“陛下,眼下北狄那邊已經深入大燕領土,陛下在西戎這邊若再興兵,恐怕北狄那邊就無兵可用。蕭濯的軍隊正幫臣妾父王對抗西戎,陛下且放過他一時,待擊退西戎后再問罪不遲。陛下以為如何?”
她雖身處后宮,也聽過蕭濯能征善戰的名聲。兩年前她入宮時,蕭濯正在北狄作戰,威名享譽天下,無人不知。
若是蕭濯能幫西涼王作戰,不但解除了永德帝這邊無法出兵的尷尬,她爹也不必看齊王他們的臉色。從而保住西涼王的封地,甚至奪回失去的城池。
對她來講,當下最重要的是保住她父王的封地,至于殺蕭濯這件事,什么時候都行。
永德帝聽后,沉默不語。
賢妃偷偷觀察了一下永德帝的臉色,看出他并無拒絕之意,只是猶豫不決。便使出磨人的手段,在永德帝懷里扭了扭身子,膩聲道:
“陛下要殺蕭濯,什么時候殺不行。臣妾的父王現在可是危如累卵……陛下你快做決定嘛。”
她清楚永德帝沉迷于她的美貌,被她吃得死死的。這便是她能說服永德帝的秘密所在。
永德帝果然抱住她的雙肩,笑道:“就依愛妃,就依愛妃。暫時先放過那逆賊。”
賢妃如釋重負,展顏笑道:
“陛下,臣妾這就修書一封,六百里加急送到臣妾父王處,招蕭濯幫忙作戰。待戰事平定,立刻擒拿蕭濯送回京城來供陛下發落,如何?”
“愛妃此計甚妙,先用后擒。朕準了,”永德帝拍案道,“不過萬一那逆賊不肯協助呢?”
“陛下寬心,蕭濯手下只有數百士卒,怎能獨自抵擋西戎。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他沒有理由拒絕,”賢妃起身,從桌案上取來文房四寶,“倒是北狄這邊,陛下可有想法?”
永德帝道:“朕也正愁此事。北狄蠻邦來勢洶洶,之前派遣的將領已大敗而歸。”
賢妃將衣袖挽起,伸出雪白的纖手輕輕磨墨。
“臣妾有一舉薦,可令齊王前去抗敵。”
“齊王?”永德帝先是一怔,而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朕真是糊涂了,之前怎么就沒想到。”
“陛下日理萬機,自然有所遺漏。齊王是陛下的兄弟,為陛下分憂也是理所應當。”
賢妃說謊說得面不改色。自打裴皇后駕崩,永德帝沒了約束,三天兩頭就往她這里跑,有時興起了連朝都不上,別說日理萬機,就是千機,百機也差得遠。
若永德帝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她也無計可施。偏偏永德帝好美色。
“宣吳明資。”永德帝放開賢妃,坐到龍案前,對殿外道。
吳明資早就等著,急忙進殿叩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永德帝道,“暫不派兵去剿滅逆賊蕭濯了。另宣朕的口諭,令齊王攻打北狄。見旨起兵。”
吳明資高聲道:“微臣接旨。”
他出了殿門,心想這個賢妃實在是厲害。不但能從永德帝手中救下他,居然還能讓永德帝改變主意不再追殺蕭濯。簡直是不可思議。
一名太監上前迎接,對吳明資道:“見過統領,陛下可有旨意?”
吳明資對太監道:“立刻派六百里加急通報齊王。陛下命他攻打北狄,見旨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