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第1138章
一個不留
從京城一路到西安,前后一共花了將近兩個月。
之所以這么慢,完全是因為閑來無事,秦浩索性帶著竇昭四處逛逛,說是趕路,實際上一路游山玩水,原本一個月的路程,硬是花了兩個月。
西安的秦王府早已建好,實際上是在前任秦王府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跟修繕,而且還給了秦浩十萬畝良田,不得不說老朱家對待不能繼承皇位的兒子還是不錯的。
安頓下來之后,竇昭就開始坐不住了,經商的小火苗噗噗往外冒。
“夫君,這十萬畝良田交給我來種怎么樣?”
“你又有什么歪點子?”秦浩笑著問道。
竇昭一本正經地拍了拍巴掌,苗安素提著一個籃子走了過來。
秦浩一看籃子里的東西,瞬間愣住了:“這個你們是從哪弄來的?”
“夫君認識此物?”竇昭也愣住了。
土豆啊,這玩意他可太熟悉了好吧。
“不認識,娘子說說看此物有何奇特之處。”
看著竇昭獻寶的表情,秦浩決定為了避免今晚睡書房,還是假裝不認識的好。
“不對,你剛剛的表情明明認識。”
結果竇昭可一點都不好騙。
秦浩無奈嘆息:“女人太聰明,可就不可愛了。”
“哼。”
在竇昭的眼神攻勢下,秦浩也只好隨口編道:“此前聽一個胡商說起過,有一種長得這樣的作物,說是耐旱不挑土,而且畝產十分驚人,沒想到卻是在娘子手中。”
竇昭這才滿意地點點頭:“此物我也是從一個胡商手里換來的,后來我用他教的方法種植了一批,果然畝產驚人,而且亦菜亦糧,味道也很可口。”
“咱們這十萬畝良田若是種上此物,肯定能大獲豐收。”
“而且將來咱們把此物推廣到整個天下,或許就能讓天下百姓再也不用為吃不飽飯而發愁了。”
秦浩豎起大拇指:“娘子菩薩心腸,為夫佩服。”
竇昭展顏一笑:“這么說,夫君是答應將這十萬畝良田交給我來打理了?”
“娘子心懷天下,當夫君的自然要支持你。”
“少貧嘴,十萬畝良田,我一個人可管不過來,你得派人幫我。”
秦浩含笑道:“放心,這人很快就到了。”
三日后,秦浩在秦王府設宴款待紀詠,作為此次會試探花,紀詠原本是可以直接成為庶吉士的,但他主動向朱建深申請下放到地方,后來又托關系運作到了西安下轄的咸寧縣任縣令。
“紀詠,原來夫君說找來幫我的人是你啊。”竇昭見到紀詠十分驚訝。
紀詠展顏一笑:“與其整日在翰林院熬資歷,還不如到下面為百姓做點事情,也算是能一展所學。”
“就是外放容易,要想回京任職可不容易。”竇昭聞言不免替紀詠可惜。
秦浩跟紀詠相視一笑,紀詠下放到這里自然不是隨意而為。
按照原劇情,紀詠可是朱建深平定慶王造反的重要一環,秦浩自然要搶先將其納入麾下。
紀詠之所以愿意站隊他這個勝算不大的秦王,一是看中秦浩的能力和野心,二是秉承著風險越大回報越大的原則。
太子那邊不用想,鄔閣老這些老家伙都還在呢,他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年輕想要出頭,根本不可能。
至于慶王,同樣如此,有萬皇后這個寵冠后宮的親娘在背后撐腰,從慶王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有無數官員攀附,沒有潑天的功勞,也輪不到他。
相反,秦浩看似繼承機會最低,同時也意味著投靠他的人少,將來要是能夠繼承皇位,自然免不了提拔自己人到要害位置。
“你們是不是有什么事瞞著我?”竇昭狐疑的看著二人。
秦浩搖頭:“娘子多心了。”
“王妃多慮了。”
紀詠的到來,讓竇昭決定第一批土豆就在他所在的咸寧縣封地種植,不過一開始還是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雖說是秦王府的封地,但也都是租給佃戶種植的,這一季的稻子已經種下去了,竇昭要大家把好好的稻子給鏟了,種一個灰不溜秋沒見過的玩意,佃戶們自然是百般不愿。
最后只好由秦浩出面,表示可以免除這些佃戶今年的年租,這些佃戶這才勉強答應種植。
因為這個事,秦浩還被御史給參了一本,說他改稻為“豆”不顧老百姓死活之類的。
朱建深還特地派了輯影衛前來調查。
由于土豆還沒有成熟,朱建深對于秦浩所說“土豆”能夠畝產30石表示懷疑,不過也特地叮囑輯影衛特別關注“土豆”的畝產,免得秦浩造“假祥瑞”來糊弄他。
經過兩個月的逐步種植,秦王府的十萬畝良田都被竇昭種上了土豆。
竇昭從胡商手里換來的土豆,屬于沒有經過改良過的,成熟期也比較晚,需要四個月,所以一時還看不到效果,不過也絲毫無法削減竇昭的熱情,耗費了大量時間在農田上。
弄得不少佃戶都懷疑她是不是真的秦王妃,哪有一天到晚在田間地頭盯著的王妃?
對此,竇昭也不在意,還經常拿出秦王府的點心跟佃戶們分享,一來二去倒贏得了“賢妃”的美稱。
而這段時間,秦浩卻是在忙著整頓衛所。
陜西地理位置特殊,涵蓋甘肅、寧夏全域及青海、內蒙古、新疆部分區域,這些地方少數民族眾多,而且驍勇善戰,時不時就會爆發暴亂。
所以陜西設有三個衛所來防止暴亂。
朱建深這次催促秦浩就藩,也有衛所制度積重難返,導致對甘肅、寧夏、青海這些地區掌控力下降的原因。
對于秦浩的策略是打一批拉一批,把那些無藥可救,除了喝兵血,吃空餉,一無是處的蛀蟲清理出去,至于還有些能力的,往往會給他們一次機會,當然那些冥頑不靈的,最終都下去見了閻王。
一時間,許多武將勛貴都跑去跟朱建深告狀,朱建深也就裝模作樣,下了一道圣旨斥責一下,秦浩這邊該怎么辦,還是怎么辦。
“我知道你們背后都有關系,不過你們后臺再硬,也沒有本王硬,不服氣的你們就盡管試試,看看是本王的刀硬,還是你們的脖子硬。”
眾將見狀也只能乖乖配合秦浩對衛所進行整頓。
“當然了,本王也知道你們的難處,家里開銷大,朝廷那點俸祿不夠花,回去之后讓你們家夫人去見秦王妃,她會安排好的。”
“大好的男兒,應該想的是如何建功立業,那些蠅營狗茍的事情交給女人去做就好了,你們跟著瞎摻和什么。”
眾將聞言一陣哄笑,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瞬間消散于無形。
不過,當天晚上,秦浩就為了這句話付出了代價,被竇昭趕去書房睡了一晚。
“什么叫蠅營狗茍的交給女人去做,經商怎么就是蠅營狗茍了,你這么瞧不起商人,當初為何還要娶我?”
書房內,紀詠幸災樂禍的道:“殿下娶此悍婦,后悔否?”
“甘之如飴,相敬如賓別人覺得是個褒義詞,但在本王看來卻是個貶義詞,夫妻倆日子過成那樣,豈不無趣得很?”秦浩笑了笑。
紀詠一愣:“殿下所思所想,果然異于常人。”
“你我都非常人,要不然怎么會湊到一起共謀大事呢?”
“紀詠多謝殿下夸贊。”
又過了兩個月,第一批種下的土豆終于成熟,秦浩跟竇昭都來到現場,紀詠也帶著衙門的人來記錄,輯影衛也混跡在人群里偷偷記錄下挖掘土豆的過程。
隨著佃戶一點點仔細的挖掘,第一畝地所有的“土豆”都被聚攏成一堆,場面十分壯觀。
“稱重!”紀詠一聲令下,佃戶們扛著扁擔將一筐筐土豆進行稱重。
“畝產33石!”
自從華夏民族學會了刀耕火種,對于土地就有了深厚的情感,在他們樸素的價值觀里,土地是這個世界上最慷慨的,只要你灑下種植,細心呵護它,除草施肥,到了收獲的季節,它就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看著“土豆”如此驚人的畝產,在場所有人都不禁高聲歡呼起來。
“夫君,真的有畝產33石的糧食,你看到沒有。”
“看到了,這段日子娘子辛苦了。”
“你曉得就好。”
竇昭揚起下巴,滿臉自豪。
為了防止秦浩提前做了手腳,輯影衛的密探還特意等到所有地里的土豆都被挖出來,得到確切畝產之后,才利用八百里加急送回密報。
這下朱建深對輯影衛的密報也產生了懷疑:“這世上真有畝產33石的糧食?”
捏了捏灰不溜秋的“土豆”朱建深問:“這土豆如何吃?”
“據秦王殿下所說,土豆亦糧亦菜,既可以蒸著直接吃,也可以切成絲,做成酸辣土豆絲。”
朱建深揮了揮手:“那就做熟了端上來,朕也嘗嘗這畝產33石的糧食是不是浩兒說的那樣美味。”
御膳房那邊壓根就沒見過“土豆”別說做了,一個個都不知道怎么下手,還是汪淵告訴他們做法,這些御廚這才壯著膽子動起來。
很快,就到了用膳的時候,朱建深對其他菜都沒什么興趣,率先就問:“那土豆絲呢?”
“陛下,在這。”汪淵指了指其中桌上的一個瓷盤。
朱建深夾了一筷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嘗了嘗。
“嗯,不錯,口感脆脆的,很爽口。”
朱建深隨后把內閣大臣都傳了過來,然后讓他們一一試吃那道“酸辣土豆絲”,弄得一眾閣老有些忐忑,懷疑朱建深是不是打算把他們全都打包帶走。
直到得知他們吃的就是“土豆”,眾人這才明白朱建深把他們叫來的意思。
“陛下,此物雖然畝產驚人,味道也不錯,但淮南為橘淮北為枳,各地情況不一樣,此物是否適合所有土地還需驗證,不宜操之過急。”
鄔閣老率先提出意見,立即引起了其余幾位閣老的附和。
竇世樞在王行宜辭官之后就頂替他的位置進入了內閣,他當即唱起了反調。
“陛下,秦王殿下此前說過此物畝產超過30石,如今果然應驗,說明殿下對此物知之甚深,臣以為早日讓天下百姓種下此物,就能早一日讓百姓不再飽受饑餓之苦……”
結果還沒等他把話說完,鄔閣老就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
“蟲豸!”
“糧食乃是百姓身家之所依,若是未經驗證,便草草令百姓種植,萬一出事,便是天大的亂子,你這是在誤國誤民!”
竇世樞氣得牙根癢癢,卻又不敢直接頂撞,最后還是朱建深出來打圓場。
“既然此物已經在陜西驗證過了,那便先在陜西一地推廣吧。”
“陛下圣明。”
不過還沒等朱建深高興多久,一封來自遼東的戰報就讓他眉頭緊皺。
朝堂上,朱建深讓大臣們傳閱這份戰報。
“陛下,遼東力真作亂,臣以為應該即刻發兵剿滅。”
“荒謬,小小力真不過癬疥之疾,遼東氣候惡劣,與其派遣大軍圍剿,靡費錢糧,不如詔安,力真所求不過開市互惠,只要禁止鹽鐵流出便是。”
看著朝堂上吵成一片的大臣們,朱建深一時也沒了主意。
“此事容后再議。”
下朝之后,萬皇后一陣枕邊風,最終讓朱建深答應遼東開市。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秦浩手里。
紀詠看了密信之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樣子咱們這位慶王殿下,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遼東開市,所獲不知凡幾,到時候慶王養多少兵馬都不需要伸手向戶部拿糧餉了,這些年力真連年叩邊,估計我這位四哥忍得很辛苦才沒有把他們剿滅吧?”
“殿下認為力真該如何處置?”紀詠忽然問。
秦浩目光一冷:“自然是火速剿滅,一個不留!”
“哦,為何?”紀詠繼續追問。
“力真一介小部落,原本在苦寒之地掙扎求生,如今卻已經形成不小的規模,說明他們善于學習,這樣的敵人有朝一日一旦壯大,必然野心不小,可笑我那位四哥還以為力真是他養的寵物。”
小說相關